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精選6篇)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 篇1

課程目標: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知識與能力

掌握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和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區分各派的政治主張,培養學生初步運用唯物辯證觀點分析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收集諸子百家各派學說的資料,感知春秋戰國的社會大變革;以辯論法展開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在辯駁中抓住問題的關鍵,清楚表達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孔子和戰國諸子百家對後世及世界文化的深遠影響,增進民族自豪感;學習孔子和諸子百家在當時社會大變革的時代,敢於獨立思考、創新的勇氣,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並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孔子及其歷史貢獻

教學難點

通過探究百家爭鳴局面的原因和教師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授,使學生初步認識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絡。百家爭鳴的主要學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張。

教學用具:

PPT

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體展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故事法、討論法、列表法等,展開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導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在科技文藝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學生回答之後,教師指出:春秋戰國時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現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爭鳴的局面。這些對後世乃至世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新課教學

(一)孔子創立儒家學派

採用故事法,讓學生講述“苛政猛於虎”的故事,然後提問:這個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麼思想?學生回答:反對暴政或提倡“仁”的思想。

教師進而提問:“仁”的主要意思是什麼?學生從人際關係和人格方面去理解。教師指導學生看課後的暢想天地中的漫畫,引導學生將孔子的“仁”的外延擴充套件到政治領域。同時引導學生展開開放性討論,聯絡當前我們所提倡的“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暢談對“仁”的作用的看法,以培養學生從歷史的角度關注現實問題的能力。

提問: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領域的貢獻之外,還在哪些領域有重大成就?學生回答後,教師依照重點分析整理書本內容。

最後採用討論法討論課中思考題:“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它體現了孔子的什麼思想?你認為這句話對嗎?”

學生分析討論之後,教師視討論情況作啟發性的小結,以此結束這一小目的學習。

(二)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

教師首先要向學生明確: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物,百家爭鳴的局面是在戰國時形成的。然後提問:什麼是百家爭鳴?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指戰國時期儒、墨、道、法、兵、陰陽、縱橫等諸子百家對激烈的社會變革提出不同的看法,紛紛著書立說,在政治、學術上展開各種爭論,從而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提問:百家爭鳴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看書,可以得出是社會發生急劇變化的結果。教師進而幫助學生回顧社會大變革的具體表現:在經濟上,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使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在政治上,商鞅等的變法使封建制度得以確立。思想文化領域的激烈碰撞正是政治經濟大變革的反映,使學生初步瞭解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初步理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哲學觀點。

2、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張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下表:

學生填寫此表後,教師應指出:①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無為”的思想和他的辯證法。②可補充介紹春秋時期的傑出軍事家孫武和《孫子兵法》。③引導學生比較各派思想主張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三、思考題點撥與活動提示

1、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它體現了孔子的什麼思想?你認為這句話對嗎?

提示:體現了孔子“仁”的思想。對這句話的理解可以是多角度的:①這句話是對的。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都不要強加給別人,因為強加於人的行為是侵犯他人的人權。②孔子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提出這一主張,有反對統治者向百姓施暴的一面,因此有進步性。③在階級社會,要求統治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無法實現的。④如果用絕對化的觀點看待這句話,它也有不對的一面。例如,一個人喜歡自強,不喜歡別人資助他,但他經常資助一些有困難的人,你能說他不對嗎?

2、你能談談本課所舉各家主張的對立之處嗎?

提示:從立言之旨來看,儒法兩家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而道墨兩家則傾向於被統治者。從治國的手段來看,儒家反對苛政,主張實行“仁政”,法家主張嚴刑峻法、“法治”,儒法兩家是對立的;道墨兩家雖都傾向被統治者,但就“治”的方法來看,也有消極和積極的區別。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百家爭鳴的含義,掌握百家爭鳴產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思想

2、學會用正確的歷史唯物主義看待歷史問題,用科學的眼光分析歷史事件。

二:教學方法:

利用啟發式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問題的探究思考;

教師有條理的講解歷史問題,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並給予恰當及時的評價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重點: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難點:

諸子百家的思想;對後世文化的影響

四:新課匯入:

同學們,上課了,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歷史上的大聖人孔子,同學們還記得孔子是哪一學派的嗎?——(眾答:儒家)

對,那同學們想一想除了儒家這一學派,還有其他派別嗎?——(眾答:有)

對,在春秋戰國時期,社會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春秋戰國亂紛紛,諸子百家鬧哄哄”,大家可以從這一句話中,可以看到春秋戰國的哪兩種局面?——(學生:亂,鬧)

那在這樣一個亂紛紛的時代裡,諸子百家們到底在鬧什麼?諸子是誰?百家是什麼?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在今天的新課《百家爭鳴》中找到答案,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38頁

五:講解過程(板書和講解)

百家爭鳴——標題

1、我們要學習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諸子百家的百家爭鳴的定義

一:定義:

諸子百家:(子是對人的尊稱,諸子指的是孟子,荀子,莊子等人,百家指的是這個時候的學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那瞭解了諸子百家,同學們知道百家爭鳴是什麼意思嗎?有請。。同學起來回答一下,你是怎麼樣理解的?——學生答:不知道或者明白

好,那下面老師和大家說一下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就是各派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開館講學,推銷自己的治國理念,產生了歷史上著名的百家爭鳴。

現在老師出一道考題:古代歷史上的百花齊放指哪一個歷史事件?百家爭鳴

下面我們來說第二個問題,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每個思想的產生都有其相應的背景,在剛剛那句春秋戰國亂紛紛,諸子百家鬧哄哄中,體現了百家爭鳴的其中一點背景是什麼?(眾答:亂)

對,但是我們在分析一個歷史事件的時候,要學會全面的分析,今天我們就從經濟、政治、社會三點來分析他的背景。

下面我們來學習最重要的第三點內容,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請同學們預習三分鐘後和老師一起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三、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

同學們預習好了嗎?同學找到答案了嗎?(學生:找到了)好,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完成。

四、分組討論:

在諸子百家中,同學們最喜歡哪一個派?最想加入哪一個派成為他們的弟子?為什麼?現在同學們前後兩排討論一下,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討論中。老師走到學生中看學生們討論的情況,並適當的給予引導)

同學們討論討論好了嗎?下面有請。同學起來,和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學生一:我喜歡儒家。)好,這位同學回答的非常的好,他從儒家的思想,和教育方面的貢獻說了他的觀點,分析的很全面

(學生二:我喜歡墨家。)這位同學分析的的很好,他的角度很新,從現代意義的角度,分析了墨家的兼愛非攻尚賢給我們現代人的影響,還有國家的角度,人才的培養方面。很有見解

(學生三:我喜歡道家。)這位同學是從現代社會自身的角度看,大家都知道,現在社會是一個功利的,追求自身利益的社會,想一些詞就可以看出,走後面,灰色收入、潛規則,社會很黑暗,但是我們可以借古人的觀點淨化自己的思想)

(學生四:我喜歡法家)這位同學的觀點很好,法律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準則,現代社會的依法治國,從國家的高度看待這思想,很好。

為什麼要組織同學們討論發表不同的觀點呢?就是要讓大家學會正確的分析歷史問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結合歷史現代自身來全面的看待問題、要又新穎。有眼光的學習歷史、

(分組討論:辯證唯物主義、結合歷史現代自身、全面——板書)

五、課堂小結

下面我們來回顧一遍這節課的內容,講了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定義,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重點是表格的內容,同學們一定要熟記。

六、課後作業

這節課的課後作業就是複習黑板上的內容,下節課提問、另外一個作業就是抄寫表格裡的內容)這節課就到這裡,同學們,下課。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百家爭鳴的背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觀點,認識到百家爭鳴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結合史料進行合作探究,進一步理解百家爭鳴的影響,提高合作探究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充分感受儒家和道家為人類思想寶庫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感受古代學者的思想智慧對後世的影響。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觀點。

【難點】

百家爭鳴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匯入新課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孔廟及衍聖公府的圖片,提問:你對孔子有哪些瞭解呢?

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及所學知識回答:孔子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家始祖。

之後我會進一步追問,那孔子到底有哪些成就才能獲得人們如此的尊敬呢?順勢匯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背景

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紀錄片《世界檔案》的中百家爭鳴的片段,引導學生思考:戰國時期的社會狀況是什麼樣的?

學生回答:戰國時期,舊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進一步瓦解,新的封建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

過渡: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思想領域也非常活躍,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其中儒家、道家等學派影響較大,那他們的觀點到底是怎樣的呢?

(二)主要學派

1.孔子及儒家學說

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孔子的紀錄片,引導學生仔細觀看視訊並結合教材以歷史小記者的身份介紹:孔子的一生是怎樣的?

學生明確:孔子,名丘,春秋後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過渡:孔子的一生周遊列國,著書立說,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先師,那孔子有哪些思想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傳承呢?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論語》的相關史料,引導學生結合教材思考: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又有哪些思想主張?

學生結合史料及教材明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同時在政治方面主張德政,反對苛政;教育教學方面提倡“有教無類”,還提供了很多教學原則及方法。

教師總結:後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後世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過渡:相對於儒家的積極入世和強調仁義道德,老子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那麼他的觀點又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2.老子和道家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老子的圖片,引導學生結合照片和課前蒐集的資料簡單介紹老子的生平。

學生明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著有代表作《道德經》。

過渡: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視的,他的思想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道德經》的史料節選,引導學生結合教材思考:老子的思想主張有哪些?

學生明確:老子崇尚自然,主張“無為而治”、順應自然和民心,強調精神自由。

教師補充:儒家和道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時其他學派也紛紛著書立說,宣揚自己的治國主張,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於是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我們把這種局面稱為“百家爭鳴”。

(三)意義

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百家講壇》中百家爭鳴的片段,提問: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那麼它帶來了哪些影響呢?請學生結合視訊內容,以歷史興趣小組為單位進行8分鐘的討論。

小組代表回答:它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當時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提出各種治國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榮。再者,百家爭鳴中形成的大膽思考、自由討論的學術風氣,也有力地促進了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的發展。

教師補充總結:百家爭鳴為中國古代的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教師採用系統歸納的方式引導學生回顧本課知識點。

2.作業:思考儒家和道家思想在當今社會有哪些繼承和發展的體現,蒐集資料,下節課分享交流。

四、板書設計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 篇4

課標要求

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瞭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第1課相同)

落實課標

一、百家爭鳴出現的歷史條件

1、社會條件:春秋戰國時期面臨劇烈的社會大變革,舊的思想觀念受到衝擊,帶來思想的大解放,

2、物質基礎:鐵器和牛耕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商業繁榮和城鎮興起;

3、階級條件:社會變革導致階級關係變動,不同階級的思想家分別對各種社會問題發表見解;

4、政治條件,王室衰微,諸侯紛爭,沒有一統的思想形態,各國基於爭霸戰爭和政治需要,紛紛網路人才,養士成風,寬鬆的局面為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創造了環境;

5、文化條件:私學興起,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局面,培養出大批知識分子,士人階層壯大、活躍。

6、科技條件:自然科學領域成就突出,人們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這為古代的唯物論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提供了思想素材。

7、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創造和夏商周文化發展的奠基作用。

二、孟子、荀子與儒家

1、孟子:4個思想要點:仁政學說——思想核心;人性本善——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養浩然之氣和重義輕利的精神品格。評價:孟子繼承發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為“亞聖”;《孟子》一書在唐代被當作經典,在南宋被列為四書,對傳統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

2、荀子:4個思想要點:“明天人之分”與“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

“性惡論”;禮法並施與王霸兼用治國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評價:綜合了儒家與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戰國思想集大成者;在很長時期被視為儒家異端;對中國哲學具有深遠影響。

三.墨子和墨家

1、墨子的8點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尚力、上天、節用、節葬。

2、評價: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層勞動群眾,在戰國時期成為顯學;墨子思想曾被其他學派廣泛吸取徵引;戰國之後趨於沒落。

四.莊子和道家

1、3個思想要點:哲學觀點:齊物(任何事物本質相同);人生態度:逍遙(旁觀、超然,無所恃);天人關係:不相勝(人必然順從自然)。

2、評價:不僅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貢獻,在文學和美學方面也很有建樹;他的寓言和散文蘊含哲理,具有神奇浪漫風格,對後世文風有深遠影響。

五.韓非和法家

1、5個思想要點:法、術、勢相結合;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社會是不斷髮展變化,今必勝古;主張變法革新;以法為本,主張法治。

2、影響:韓非的主張符合社會發展潮流,反映了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為結束諸侯割據,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互為表裡,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

六.兵家

1、吳起:文德與武備兼重的戰略思想

2、孫臏:強調把握戰爭規律,取得桂陵之戰勝利;重視人的作用;創造利己形勢;著有《孫臏兵法》,軍事思想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七、“百家爭鳴”的歷史影響

1、“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有力的推動了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繁榮;

2、“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後世思想文化的基礎,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準則,道家構成了傳統哲學的基礎,法家變革的精神成為歷代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因而,百家爭鳴對當時和後來的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斷作用。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態度、價值觀:用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問題。正確對待學習,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理解不同觀點。

能力培養:引導學生尋找身邊事物間的對立關係。利用成語“塞翁失馬“,說明事物間的變化,培養學生辨證思維的能力。

引導學生討論“百家爭鳴”時期,哪家學說更適合當時和現在社會的需要,培養學生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歷史問題的思維方法。

基礎知識: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道德經》我國古代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論語》。墨子、孟子、韓非。

學法指導:有目的地查詢有關歷史資料,通過聯絡現實學習歷史。

教學重點

孔子的學說和思想。

教學難點

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們的著作。

教學過程

匯入: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戰亂時期,各國爭霸、爭雄,互不相讓,人民陷入苦難之中。這個時期的思想家們力圖提出穩定社會和安撫人心的原則,提出自己的理想,開創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群星燦爛的時代。

一、老子

由一組學生介紹老子的生平及其著作(查詢工作課前已經完成)。

之後由老師介紹老子畫像及其辨證思想——對立與變化的觀點(用老子與常從的故事和塞翁失馬的故事向學生說明對立雙方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二、孔子

介紹孔子生平與著作。

教育思想“有教無類”。(突出時代背景是奴隸制社會)

引導學生分析“仁”字的內涵。(這裡的“仁”指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種道德情操。)孔子的解釋“仁者愛人”。

三、百家爭鳴

當時的社會處於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爭霸,如何恢復中國的統一,結束社會的動亂就成為時代面臨的最迫切的任務。各個學派也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張。

1、墨家: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博愛、和平)(止楚攻宋)。

2、儒家:孟子主張“仁政”治國。(解釋書上所引的兩句話)。

3、道家:莊子主張自然界是一個整體,人應順其自然。

4、法家:韓非主張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權,實行法治。(韓非的故事)

講述完後給學生三分鐘時間背誦默寫各家提出的主張,並找學生將各家的主張寫在黑板上。

出示幻燈片:

三個問題:1、你最喜歡的是哪家的學說?為什麼?

2、哪家的學說更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

3、你認為哪些主張對當今社會有積極意義?(列舉)

學生四人為一組討論完成,如有時間讓各組代表發言闡述本組觀點。

完成課後的一、二題。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 篇6

課題說明:

本課承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而來。在我國曆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是一個稱霸爭雄的時代,是一個變革圖強的時代。這一社會現實付諸於意識形態領域,使得這一時期又成為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各個思想家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各抒己見,彼此辯駁,從而帶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思想大發展的黃金時代!

課程標準:

知道孔子,瞭解“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

標準解讀:

1、怎樣認識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觀念的遺物比物的和生產生活方式的還要多的多,單從數量上,就不能忽視觀念遺產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實上,他們是統一的,互相滲透,無法分開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遺產都不可能沒有觀念的影響和支配。從理論上說,思想文化與當代的關係最為密切,因為它是中國古代社會留給現代的最豐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遺產,是今日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覺地作為一箇中國人所必須的修養。

2、中國古代思想家為什麼只單列孔子一人之名?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和觀念系統,在當今的世界,這種生活方式和觀念系統的許多重要內容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深遠的影響,而隨著世界形勢的發展,它的潛在價值將不斷地被重新發現、認識和評估。誠然,中國古代有著眾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認為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國思想,必須瞭解孔子

3、“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指的是什麼?

“百家爭鳴”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個誇張的說法,沒有證據表明當時的學派或學術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謂“百家爭鳴”,表示當時流派的眾多和學說的紛爭。何謂“主要史實”?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還有道家、法家、墨家、陰陽家、名家、兵家等,最好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莊子,法家的商鞅、韓非,墨家的墨翟,陰陽家的鄒衍,名家的惠施、公孫龍,兵家的孫武、孫臏,如有可能,最好講述與其中某些人有關的歷史故事,如,孫臏賽馬之類,通過生動形象的情節,加深對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瞭解,所謂“百家爭鳴”是“各家爭鳴”是各家學派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相容幷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瞭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貢獻,知道“百家爭鳴”中的主要派別及代表人物。

過程與方法:本課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通過靈活運用隨堂小品、知識競賽、故事會等形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分組活動這一形式,培養學生的協作性;通過假設歷史情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發其歷史學習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孔子的教育思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瞭解老子的哲學思想,培養辨證看待事物的能力;學習諸子百家在社會大變革時期,敢於獨立思考,勇於創新,創造性探索的勇氣和精神,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重點難點

重點: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成就

難點:通俗講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張

課前準備:預習教材本課內容,閱讀相關課外知識

評價方式:觀察評價法、調查評價法

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

(概述)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點:在我國曆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是一個稱霸爭雄的時代,是一個變革圖強的時代。這一社會現實付諸於意識形態領域,使得這一時期又成為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各個思想家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各抒己見,彼此辯駁,從而帶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思想大發展的黃金時代!

(過渡說明)本課側重介紹了當時5個主要的思想學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們將這9位代表人物與8個縱向小組分別對應起來。(對應見下)

新課講授

(分組閱讀)每個同學分別找到自己組對應人物的相關介紹加以閱讀,最好能與自己的課外所瞭解的相關知識相結合。

第1、2小組——孔子(儒)

[學生活動1]

如果我們要為孔子製作一張名片的話,該如何介紹呢?——簡介孔子的生平

(通過假設這一歷史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而達到了解孔子的目的)

(備註)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國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三歲喪父,幼年生活貧困。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庫)和乘田(放牧牛羊)這樣的小官。由於他發憤為學,博學多能,三十歲後便開始開辦私學,廣收門徒,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51歲時任魯國中都宰,卓有政績。後先後任小司空,大司寇。54歲時因魯君不聽朝政,便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他帶著弟子到過7個國家,但未能得到任用。14年後回到魯國,專心從事古代文獻的整理與傳播工作。5年後逝世。

[學生活動2]隨堂小品:因材施教

(參考)教材P44上的文字材料(補充)學生公西華的詢問與孔子的答覆

(提醒)注意表演時的人物性格和神情

(引申)孔子的教育思想:學“習”、學“問”

(說明)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此外,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等

(聯絡)語文教學“《論語十則》”

(從進度上看,七年級語文教學剛好教到《論語十則》這一課,可與歷史教學實現互動,在歷史教學中,我們常常可以發現歷史學與其他學科相通之處,如下面提到的周國平《人生寓言》等,這與歷史課向歷史與社會課的改革也是一致的)

(啟發思考)1、孔子的教學思想給你的學習狀態有什麼啟發麼?

2、可能你已經理解並記住了這些言論,但落實到行動中了麼?

(子曰:“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如何更好的實現啟發式教學,做好這樣的“君子”,是教學課程改革一個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