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行舟原文及賞析【集錦4篇】

行舟原文及賞析1

原文:

行舟原文及賞析【集錦4篇】

行舟憶永和兄弟

宋代:周必大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繫纜幾回行。

天寒有日雲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

長年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譯文: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繫纜幾回行。

一隻小船掛起了征帆,直下吳中,不知走了多遠。只記得,幾回回停舟,幾回回解纜。

天寒有日雲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冬日的陽光迷漾清寒,雲彩彷彿被凍住了。空闊的江面上沒有颳風,浪也翻卷。

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

故鄉的青山常常在眼前浮現;深秋的大雁啼鳴聲聲,牽動著我的思鄉之情。

長年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船工突然捉住了一條從南方故鄉來的鯉魚;趕快殺掉它吧,也許魚腹中裝著家書。

註釋: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繫纜(lǎn)幾回行。

永和:地名,今吉安縣永和鎮。吳帆:指舟行的目的地。繫纜:繫住纜繩,指停船。

天寒有日雲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家山:家鄉之山。

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

常在眼:謂家山雖從視線中消失,但仍時時浮現在眼前。寒雁:深秋之雁。關情:南飛之雁鳴,牽動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長年忽得南來鯉(lǐ),恐有音書作急烹。

長年:古代對船工的稱呼。南來鯉:從南方故鄉來的鯉魚。

賞析:

這首詩首聯記事,寫詩人在征途上不知道走了多久、多遠;領聯寫景,天寒風浪,突出了旅途上的艱辛;頸聯開始抒發無時不在的思鄉之情;尾聯寫行舟途中得鯉魚後所引發的思念之情。全詩蘊籍含蓄,意在言外,頗堪玩味。

一二句記事。“一掛吳帆”是說自水路前去吳地,“不計程”是無法計算路程,極言自鄉至吳水路的遙遠;下句承接上句,從船隻多次的停泊與開行再寫行舟之久。兩個“幾回”,見水路行程的單調與乏味,又與上句“不計程”相照應。雖不言“憶”,而“憶”意隱含其中。

三四句寫景,這是一聯工整的對偶句。上句寫天空,下句寫江面。江南秋色本是迷人,更何況此次又是江行。然而映入詩人眼簾的卻不是“楚天千里”的一片“清秋”,而是“天寒”“雲凍”“江闊”“浪生”。“天寒”二字固然有詩人自己的感覺在內,“雲”之能“凍”更是經過詩人感情濾化了的景物,表現了天色的陰霾、沉重。然而詩人還敘述,此刻天空是“有日”的.,“有日”則雲不應“凍”,但“雲猶凍”,可見日色的晦暝,更增加了慘淡的氣氛。

再看江面,“江闊”本給人以顯豁之感,再加“無風”,則更應是坦途,但“浪自生”顯出了水勢的洶湧。這一聯描繪景色確切;“有日”“無風”,一有一無,都能宕開一步。雖是景語,但也表現了詩人離鄉遠行時那黯淡、淒涼的心境。

五六也是以工整的對偶寫景。上句從“家山”之變為“數點”,可見詩人自登舟離家的那一刻起,就凝望著越來越遠去的故鄉;從“常在眼”三字,可以想見當這“數點”“家山”從視線中消失之際,它的形象卻時時浮現在詩人眼前。上句浸透了詩人難以排遣的鄉思鄉愁。

下句的“寒雁”與頷聯的“天寒”相照應,點明時值深秋。淒冷蕭瑟的秋天本來容易使人產生思鄉之情,更何況此時大雁又正飛向詩人離別了的家鄉,長空一聲雁叫自然會牽動詩人滿懷的愁情。這一聯中的“數點家山”與空中“寒雁”本是一幅淡遠迷濛的水墨畫,一聲雁叫又為這畫幅增添了淒冷的氣氛。頷聯、頸聯同屬寫景,但前一聯寫的是自然界之大景,情隱含於景中;後一聯寫的卻是與詩人關係更為密切的遠景,情與景結合更為緊密,抒情性也更為明顯。

最後兩句轉入敘事。船工在行舟時捕得鯉魚是很平常的事,詩歌的妙處在於詩人在“鯉”前加了“南來”二字,魚是從家鄉來的,然後借用這習見的事,通過《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典故,抒發盼望家書的急切心情。事借得巧,典故用得巧,表達了深沉的抒情意味。

從表面看,這首七律以“行舟”為線索,全詩四聯圍繞行舟分寫行程之遠、江行之險、家山寒雁、烹魚取書;而究其內在的含義,憶兄弟、思故鄉的情愫才是貫串全詩的一條主線,無論記事、寫景、用典,其中包含的抒情成分是一層深似一層的。因此,除詩題而外,全詩無一字寫及手足情,而手足之情甚濃;無一句明敘家鄉戀,而家鄉之戀自深。

行舟原文及賞析2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鬱郁層巒夾岸青,春山綠水去無聲。

煙波一棹知何許?鶗鴃兩山相對鳴。

翻譯

昨晚我乘著一條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來,我披上蓑衣,在船上盡情瞭望。一夜來,風急浪高,我在艙中默默地思念,外面的景色究竟變得怎樣?

今天天一亮,我趕緊捲起船篷仔細觀看,原來一點沒改,那青山,那綠樹,還是鬱郁蒼蒼。

兩岸層疊的山巒綠樹重重,一派青蒼;春天秀麗的山峰無比寂靜,綠水也靜靜地流淌。

一隻小船衝破了煙波駛去,它要駛向何方?傳來陣陣杜鵑啼鳴,在兩岸的山中迴盪。

註釋

扁舟:小船。

雨一蓑:穿著蓑衣站在雨中。

夜如何:一夜的風浪不知要造成怎樣的後果。如何,怎樣。

試:嘗試。

卷:翻開。

綠樹多:一作“綠水多”。

層巒:重疊的山嶺。

棹:划船的槳。這裡代指小船。

鶗鴃:即杜鵑。在春暮始鳴,初夏而止,聲如“不如歸去”。

創作背景

南宋慶元元年韓胄擅權,斥“道學” 為“偽學”,右丞相趙汝愚被罷職。慶元二年(1196年)朱熹被削職。韓胄黨羽胡、沈繼祖誣告朱熹“資本四邪”等六大罪,“請加少正卯之誅”。慶元三年趙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偽學黨”,通緝在案。就在政局動盪、學禁最嚴峻之時,朱熹和他的學生黃千林用中等從閩北乘船南下古田,這首詩就是抵達水口,感時之作。

賞析

宋代理學家的詩,往往純粹說理,陳腐可厭,用語則俚俗不堪,常被後世攻訐。朱熹的詩,雖然也講理,但經常能寄情於景,寓理於趣,清巧綿密,令人喜愛。這兩首小詩,寫乘舟在江中航行時的所見所思,第一首直書感受,富有生活理趣;第二首著意渲染山水,寄託坦蕩胸懷,都是宋人絕句的成功之作。

第一首詩,重點在表現清晨醒來時的瞬間感想。起筆從未睡前寫起。詩人乘著一隻小船,航行在江中,晚上,下起了雨,他仍然披著蓑衣,站在船頭,觀望著夜景。船兒頂風冒雨前進著,天黑,什麼也見不著了,他回到船艙睡,傾聽著外面的風浪聲,浮想聯翩。前兩句雖是直寫經過,但頗多轉折。“雨一蓑”,很鮮明地描繪出船在雨中行走時詩人的形態,大有唐張志和“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及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的瀟灑,反映出詩人隨境而安,襟懷大度。同時,詩人晚上冒雨眺望,表現出對山水的迷戀,白天的景色之美也就不言而喻了。次句寫滿江風浪,換個角度,改用揣測語氣。又以“夜如何”之“夜”與上“昨夜”之“夜”有意相重,可見詩人這時已不在船頭,已經進艙睡覺。他在艙中,耳聽風浪之聲,因而發出這樣的疑問;通過這一問,又點出入睡後風浪又加大了許多。三、四句說自己清晨醒來,趕快捲起篷窗往外看,見到兩岸景色原來和昨天一樣,依然滿目是青山綠樹。這兩句承“夜如何”而來,看似不接,實際上接得很巧。“夜如何”包蘊著很廣泛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是:想知道這一夜的大風大雨,是否使昨天所見的秀麗景色改變了呢?所以詩接寫醒來就忙忙地卷篷要看個究竟。這樣一蓄勢,答案出來後,我們更能體會到他見到青山無恙,綠樹常青後的欣喜。這一心情,從“依舊”二字強烈地表現了出來。同時,“青山綠樹多”又遙呼首句他冒雨賞春的迷戀之感。

詩寫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常年旅行在外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所以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詩人對風雨的坦然及對青山綠樹經歷風雨而依舊的讚歎,我們還可以尋繹出詩人所發揮的哲理:禁得起風吹雨打的人處變不驚,禁得起考驗的人精神不磨,勇氣常存,就如眼前的青山綠樹一樣。

第二首寫青山綠水,小舟啼鵑,是第一首的延續。詩人在上首著重表現對青山綠樹的賞鑑依戀之情,這首便從兩岸青山切入。第一句描繪山的青,峰巒重疊,生機勃勃。“鬱郁”二字寫樹,但只通過樹陰的濃郁來表達樹的茂密,避免了質直的描寫。次句承上句“層巒”而來,引出江水,表明自己是乘舟在水中航行,寫得很輕靈。“去無聲”三字很值得玩味一番。首先使人想到舟船航行在水中悄無聲息,又使人想到江水平靜地流淌,悄無聲息,還使人想到兩岸的群山密林,也都悄無聲息,詩人便被這寂靜的世界所深深地陶醉了。通過前兩句,呈現了一派和穆恬淡的世界,與第一首所寫的滿江風浪、漫天雨絲成鮮明對比,使人有置身畫中的感覺,分外賞心悅目。

下半以問句作過渡,導景入情,接得很密,轉得很穩。詩人面對著青山綠水,賞玩不盡,忽然一隻小船闖入他的視線,衝破濛濛煙水,飄然遠颺,打破了眼前的岑寂。這船引發了他的遐想,他不禁設問:那是誰的船?它要往何方?從這一問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已由對景物的熱愛,轉而羨慕起住在這裡的人,從而勾起了他的羈旅情懷。由此,詩在末尾抒情,但竭力盪開,純用景語作暗示,說兩面山中傳來了陣陣杜鵑的啼聲。這樣的表達十分含蓄,杜鵑的叫聲是“不如歸去”,他寫杜鵑啼鳴,正是寄託自己離鄉背井的愁思,但出語仍是那麼的清絕,令人擊節。

全詩前後兩半的對比色彩很明顯,前兩句寫靜,山水寂寞,綠樹蔥翠;後兩句寫動,小舟衝破煙波,杜鵑應答酬和。這樣描寫景色,正隱示了詩人心情從恬靜到激動的過程,使詩不是如一般的寫景詩單獨地停留在寫景上。朱熹的詩就是如此,凡要表現一個內容,總要捎帶上一些該內容以外的東西,同時往往又不肯明白地說出來。

行舟原文及賞析3

行舟

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

聞道風光滿揚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翻譯

光明媚,柳花飄飄揚揚墜在行舟之中。舟中人隨手採起菱花,任憑小舟順碧流飄轉。

望鄉樓上憑欄遠望,這滿眼風光,我卻無心賞景,只思念塞北故鄉。

註釋

引:採摘。

信:任憑。

信碧流:聽任船隻在江流中行駛。

揚子:揚子江,即今揚州至鎮江間之江流,古稱揚子江。

望鄉樓:泛指可以望遠的高樓。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光明媚,柳花飄飄揚揚墜在行舟之中。舟中人隨手採起菱花,任憑小舟順碧流飄轉。

望鄉樓上憑欄遠望,這滿眼風光,我卻無心賞景,只思念塞北故鄉。

註釋

引:採摘。

信:任憑。

信碧流:聽任船隻在江流中行駛。

揚子:揚子江,即今揚州至鎮江間之江流,古稱揚子江。

望鄉樓:泛指可以望遠的高樓。

賞析

此詩特點在於給讀者以想象的餘地,讀後有餘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調。

前兩句寫景。舟行揚子江中,岸上柳絮飄來,沾襟惹鬢;詩人斜臥舟中,一任菱花輕舟隨著碧綠的江流蕩漾東去。粗粗看來,儼然一幅閒情逸致的畫面,仔細品味,方使人覺出其中自有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在。春回大地,綠柳飄絮,按說應使人心神怡悅,但對於客居異地的遊人來說,卻常常因為“又是一年春好處”而觸發久縈心懷的思鄉之念。何況,柳枝還是古人贈別的信物,柳花入懷,自然會撩惹遊子鄉思的愁緒。

如果說,詩人這種思鄉的愁緒在前兩句裡表達得尚屬含蓄,不易使人體察,那麼,後兩句就表露得比較明顯了。“聞道風光滿揚子”這一句是說,詩人自己思鄉心切,愁緒縈懷,沒有觀賞風景的興致,“風光滿揚子”只是聽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願看,因為他身處江南,神馳塞北(詩人故鄉在隴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賞心悅目,反倒只能增其鄉思愁緒。類似這樣的情狀,我們在古代的優秀詩詞當中是常常可以見到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詞中寫到:“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同樣是聞道春光好,同樣是自身愁緒多,一個終於沒有去,一個儘管去了,但根本無心賞景。所取態度雖殊,感情表達的效果卻是同樣深切的。

既然舟行揚子江,不是為了賞景,那又為何而來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鄉樓”。原來詩人是為登樓望鄉而來。但讀詩至此,讀者心裡不免又生出許多新的疑問:為什麼要在“風光滿揚子”的“晴天”才登樓望鄉呢?詩中沒有明說,留給讀者去想象、體會、玩味。或許是,古時別家出走多在歲寒過後,當物華又換,春光再滿時,遊子的鄉思倍切吧?或許是,風光明媚的晴天麗日,空氣清朗,登樓望鄉,可極目千里吧?所有這些,儘管沒有寫出,卻比明白形諸文字更豐富,更耐人尋味。這正是這首絕句的神到之處。

行舟原文及賞析4

行舟

李益〔唐代〕

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

聞道風光滿揚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賞析

此詩特點在於給讀者以想象的揚地,讀後有揚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調。

前兩句寫景。舟行揚子江中,岸上柳絮飄來,沾襟惹鬢;詩人斜臥舟中,心任菱花輕舟隨著碧綠的江流蕩漾東去。粗粗看來,儼然心幅閒情逸致的畫面,的細品味,方使人覺出其中自有心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在。春回大地,綠柳飄絮,按說應使人心神怡悅,但對於客居異地的遊人來說,卻常常因為“又是心年春好處”而觸發久縈心們的思鄉之念。何況,柳枝還是古人贈別的信物,柳花入們,自然會撩惹遊子鄉思的愁緒。

如果說,詩人這種思鄉的愁緒在前兩句裡表達得尚屬含蓄,不易使人體察,那麼,後兩句就表露得比較明顯了。“聞道風光滿揚子”這心句是說,詩人自己思鄉心切,愁緒縈們,沒有觀賞風景的興致,“風光滿揚子”只是聽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願看,因為他身處江南,神馳塞北(詩人故鄉在隴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賞心悅目,反倒只能增其鄉思愁緒。類似這樣的`情狀,我們在古代的優秀詩詞當中是常常可以見到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武陵春》心詞中寫到:“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同樣是聞道春光好,同樣是自身愁緒多,心個終於沒有去,心個儘管去了,但根本無心賞景。所取態度雖殊,感情表達的效果卻是同樣深切的。

既然舟行揚子江,不是為了賞景,那又為何而來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鄉樓”。原來詩人是為登樓望鄉而來。但讀詩至此,讀者心裡不免又生出許多新的疑問:為什麼要在“風光滿揚子”的“晴天”才登樓望鄉呢?詩中沒有明說,留給讀者去想象、體會、玩味。或許是,古時別家出走多在歲寒過後,當物華又換,春光再滿時,遊子的鄉思倍切吧?或許是,風光明媚的晴天麗日,空氣清朗,登樓望鄉,可極目千里吧?所有這些,儘管沒有寫出,卻比明白形諸文字更豐富,更耐人尋味。這正是這首絕句的神到之處。

李益

李益(約750—約830),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