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通用11篇)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產生的危險。

2、會安全使用文具,能夠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規則。

3、通過討論,初步建立班級的文具安全規則。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匯入:談話活動

教師:文具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經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們知道文具使用不當會很危險嗎?下面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

2、活動展開:觀看幼兒用書和教學掛圖。

(1)教師:請小朋友翻開書的第2頁和第3頁,仔細看看每一幅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在使用哪些文具?他們使用文具的方法對嗎?

(2)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自由閱讀和講述畫面的內容,教師巡迴指導。

(3)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和討論畫面內容。

①教師:老師這兒的大圖和你們書上的小圖是一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都講了些什麼。

②逐一討論掛圖中相關的內容。這個男孩在做什麼?咬鉛筆會有什麼危害呢?(鉛筆不能咬,會造成鉛中毒,會把細菌等有害的東西吃到肚子裡,還會使小朋友的牙齒歪斜)

③討論其他內容。

④教師小結:這幾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確,這樣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還會威脅生命安全。

3、活動展開: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最後一幅小圖: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確。為了我們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畫完畫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時還應該注意什麼?

(2)教師發給每組幼兒一張大白紙和一盒水彩筆。每組推選一位能力較強的幼兒,請他用圖或圖夾文的方式表現大家討論的內容。

(3)幼兒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組的想法表現出來。

(5)分享各組討論內容。

4、活動總結: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集體制定的具體的行為規則,進行總結。

5、活動延伸:張貼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安全使用文具規則的參考範例:

(1)使用文具時,保持坐姿端正,正確用筆。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筆尖對著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畫棒、水彩筆在面板或衣物上亂畫。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齊。

(6)寫完字或畫完畫要把手洗乾淨。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頭鋒利的剪刀,使用見導師咬集中將身,不能一邊說笑一邊使用剪刀。不要拿著剪刀對著別人亂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遊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餅乾每人一份;鉛筆、橡皮、衣服、玩具。

活動過程

一、利用實物匯入活動。

1、出示蘋果、餅乾等小零食,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吧,大家嚐嚐,它們是什麼味道的?

2、教師出示實物鉛筆、橡皮、衣服、玩具,師幼一起說說鉛筆、橡皮、等的作用,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二、情報模擬。

教師手拿鉛筆,採用擬人化的口吻,告訴幼兒幾種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我是鉛筆小弟弟,我喜歡看書,協助和畫畫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萬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裡,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質,會影響小朋友健康成長,你記住了嗎?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顏六色,嗅一嗅還有點香味,你喜歡我嗎?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歡我但一定要記住不能把我放在嘴裡哦。

三、活動討論。

1、討論:鉛筆、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裡咬嗎?為什麼?

2、小結:鉛筆、橡皮、玩具有相當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裡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質吃到肚子裡,不衛生,不安全。

四、請幼兒在教室裡找出不能用來咬的東西,並說說為什麼。如:各種玩具、積木、課本、布娃娃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學習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裡含著玩、咬手指甲、睡覺咬被角等這些行為都是不講衛生的行為,老師不斷強化幼兒對食品衛生的安全意識,使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回憶和鞏固含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2、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號的必要性,理解並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能熟練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並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二、學習重點

熟練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三、學習難點

理解並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四、教學方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練習法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教學過程

(一)上單元我們學習了神奇的計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計算,其實在數學計算中,還有許多運算規律,你們想研究和學習嗎?這節課開始,我就來探究和學習一些有關數學計算的規律。

(二)自主學習

1、出示課件,創設情境,交流演算法。

(1)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數學資訊?

生:回答

師:如果買3個計算機和1支鋼筆要多少錢?你們能幫我算算嗎?

師:誰願意把自己的`方法說給大家聽聽?

a、用分步式解決問題,理清算理。

b、嘗試用綜合算式解決。(可在算式下面畫橫線表示計算的順序)

注意:計算要準確

c、對比兩種方法的異同,體會哪種方法簡便。

(2)讓學生獨立嘗試解答,教師巡視檢查。

教師根據巡視,有選擇地選取用分步方法和綜合方法計算的兩名學生進行彙報,師根據生答進行板書。

分步算式:綜合算式:

22×3=66(元)22×3+24÷4

24÷4=6(元)=66+24÷4

66+6=72(元)=66+6

=72(元)

(3)質疑:這個綜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這位同學算得正確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計算順序。

指名彙報交流結果,師根據生答進行點撥(板書):在既有加減又有乘除的算式裡,要先算乘除,後算加減。

(4)剛才這位同學的計算正確嗎?還可以怎樣計算?指名彙報,師根據生答進行小結:

剛才這位同學的計算是正確的,但他把乘和除這樣的同級運算分成了二步進行,在書寫上比較繁瑣,我們也可以同時進行計算,使過程更為簡練。(師板書算式):

22×3+24÷4

=66+6

=72(元)

(三)自學檢測

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1、指名說一說每一個算式的運算順序。

2、師根據生答,概括小結(課件出示):

a、在加減乘除混合計算的式題裡,要先算乘除後算加減,在只有乘除或只有加減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b、在有小括號的算式裡,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四)嘗試探索,突破難點。

(1)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試一試”:你能添上括號使9÷3×5-2=1成立嗎?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2、指名彙報自己的解決辦法。

3、師根據生答質疑:剛才同學們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號,這是一個新的符號。有了小括號,為什麼還要在算式裡添上中括號呢?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符號嗎?

師根據生答小結(課件呈現):中括號是一種改變運算順序的符號,也叫方括號,用“【】”來表示。因為題中已經有了小括號,如果需要再改變運算順序,為了和已經使用了的小括號區別開來,就要用中括號。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含有中括號的算式,在計算時應該按什麼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3)指名彙報,師生共同小結(板書):在含有括號的算式裡,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再計算中括號裡的,最後算括號外面的。

(4)鞏固練習

1、全班齊練,指名說出自己的計算過程。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2、引導交流:看一看計算的過程和結果,想一想,發現了什麼?

3、小結:上下兩道題資料相同,看上去很相似,但運算順序改變了,計算的過程和計算的結果都不同。

4、點撥:由於括號能改變運算順序,所以在計算含有括號的計算題時要看清題目,以免出錯。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能總結一下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嗎?(師根據生答,課件呈現)

1、只有加減運算或者只有乘除運算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既有加減又有乘除運算時,要先算乘除後算加減。

3、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再計算中括號裡的,最後算括號外面的。

《買文具》教學反思

《買文具》這節課是在小括號的運算順序的運用基礎上再進行中括號的運用,重點是中括號的運算順序,小括號本是以前學習過的內容,主要讓學生通過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的對比,聯絡生活實際體會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應該複習下含有小括號和不含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就可以了,但我在這方面知識上花費的時間較多,導致這節課後半部分對中括號這個重點突破的不是很好,沒有講出中括號和小括號的意義,練習量較少;其次,評價鼓勵學生方面做的欠缺,俗話說“不會表揚學生的老師不是好老師”,的確,老師不能吝嗇自己的語言,要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在學生說出中括號時沒有給學生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最後,在課前準備方面做得不夠細緻,導致課堂時間分配不均,沒有完成課堂作業。

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多加註意,積極探索,努力做到做好。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愛好,結合大班年齡特點特開展此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瞭解並能清楚地說出不同幣值之間的簡單換算關係。

2、練習使用人民幣買賣文具。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

難點:能清楚地說出不同幣值之間的簡單換算關係。會使用人民幣買賣文具。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文具超市》。

2、和幼兒一起在教室內佈置文具超市,並製作格牌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10元以內的人民幣。

教師出示面值10元以內的人民幣(包括硬幣)若干,引導幼兒複習人民幣的不同面值以及簡單的'換算關係。

二、連一連。

請幼兒翻開幼兒用書《文具超市》,觀察各種文具的價格,找到手持相應數額人民幣的孩子,並連線。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兒扮演顧客,教師扮演超市的收銀員,幼兒用手中的人民幣買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幣面值的組合及其用法。

2、教師:10元最多可以買幾種文具,引導幼兒動腦筋想一想,算一算,並用人民幣去買一買,之後請幼兒交流自己所購買的文具。

3、請幼兒分角色扮演顧客和超市收銀員,繼續遊戲。

延伸活動

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養幼兒靈活換算的能力。

教學反思

1、幼兒對人民幣感興趣。

2、引導幼兒動腦筋。

3、體現數學教育生活化。

4、數學問題情境化。

5、教育方法遊戲性。

6、活動環節訓練要複習序數。

7、要反覆做遊戲鞏固,把文具換其他物品培養幼兒靈活換算能力。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會用算式列題。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國小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後才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佈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目從5~10)、每組一個塑料框

計算用的紙和筆。

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國小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從塑料框那那一份錢,請你用手中的錢去買文具,要求買的文具的總價格就是你手中的錢的數字。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字購買文具,並用算式列出所購買的文具式題。

4、請個別幼兒說說:我買了……文具,算題是……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每組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國小生必須準備的。

2、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並能做出適當調整。

鼓勵幼兒把重複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並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為是必須的的文具。

3、集體討論

請個別小組展示所購買的`文具。

(1)請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級國小生必須準備的?說說你們的理由?

(2)幼兒邊說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文字卡片。

(3)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文具是一年級國小生必須準備的?

(4)師生共同總結。

4、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後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

課後反思:

1、重視對數學學習興趣和情感的培養。

幼兒園的數學不象國小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習數學活動的興趣,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老師為某一個數學活動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材料,甚至會結合故事、情景進行數學活動。

2、將數學活動生活化。

生活中的數學比較零散,大班進行10以內加減運算總會結合角色遊戲。例如在數學活動“小兔文具小超市”的情境展開:小豬有一張一次性消費的9元券,它想去小兔超市買牙膏,店裡有2元、3元、4元、5元等不同價格的牙膏,小豬想了想,買了2支4元的牙膏。

這時老師提問:“小豬券上的錢用完了嗎?你覺得怎樣買才更加合理?”

出現了3種不同的答案:

(1)券上還剩1元錢,小豬這樣買就浪費了。

(2)小豬應該買2支4元的和1支1元的牙膏,這樣正好是9元。

(3)買1支4元和1支5元。

3、讓幼兒與材料互動。

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是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有關數學經驗的。例如,在進行10以內的數的組成時,都是通過動手操作獲得數的組成,經過老師的點撥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二十以內”的認數、讀數、寫數是關鍵。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注意要在實際情況中體驗數的意義。數的出現是對實際生活中物體、人數的抽象概括,也是學生用符號表示物體數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階段。研究表明,學生認識數的符號將經歷三個過程:直觀操作———圖象符號———數字符號。

活動目標

1、認識6~10各數,能正確數出6~10的物體個數;正確讀、寫6~10各數;順數、倒數0~10各數。

2、通過學生的動手參與,培養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體驗實物、符號、數字的聯絡;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的反思和檢查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自信心,滲透一一對應思想。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6~10各數的書寫

6~10各數的書寫

活動準備

“小小文具店”圖,田字格黑板,6~10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識6~10各數

師:新學期到了,同學們都買了什麼文具?

(出示圖)

1、你能數數這個文具店裡有哪些文具嗎?

2、數一數每種文具有幾個?

3、教師零亂貼出6~10的數字卡片。

4、指導學生看書連線:我們的書中也有一個小小文具店,你能數一數,把學習用具和數字朋友連起來嗎?同學們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樣連的?學生回答時教師連線。

二、實踐活動,感知身邊的數學

師:小小文具店的各種文具我們數清楚了,可是我們小朋友的文具盒裡有些什麼呢?老師也想了解一下,誰願意數一數,再告訴大家?

活動一:數自己的'文具

1、數出自己文具盒裡的文具,記在心裡,再和同桌的夥伴說一說。

2、再指定2~3組學習夥伴彙報給大家聽,注意引導學生語言簡潔明瞭。

活動二:數兩個人的文具

1、把同桌兩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數一數,每種文具有多少個?

2、彙報交流

學生回答有幾支鉛筆時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方法一:數出來的。

方法二:把兩個人的鉛筆加起來的。

對第二種方法要給予肯定的鼓勵。

如果學生的文具數超過了10個,學生能數清楚或算出來,也要加以表揚。

3、延伸:在數你們兩個人的文具時,你還發現了什麼?

三、寫一寫,說一說

師:小朋友真會動腦筋,用不同的方法瞭解了兩個同桌學習用品的情況,接下來,我們就要把今天認識的6、7、8、9、10寫下來,比一比,誰寫得又快又好。

1、觀察數字卡片6、7、8、9、10

2、指導學生寫。

(1)教師邊示範,邊說明各數的書寫要點:

(2)學生邊看老師示範或課件演示,邊在桌子上用手寫一寫。

(3)學生在第10頁上先描4個,再獨立寫一個。

(4)小比賽:每個小朋友在本子上寫6~10各兩個,再在小組內評評誰寫得好,並展示給大家看。

(5)你會寫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嗎?試試看。

小組內說一說:6、7、8、9、10還可以表示什麼?

四、練一練

擺一擺,說一說

(1)分小組把6、7、8、9、10根小棒分成兩部分,看看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請小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來。引導學生有順序地分一分,說一說。

教學反思

"創設情景,認識6~10各數"通過創設小小文具店這一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同時進一步認識到物體的個數是幾就用幾表示,體會數的產生,加強數與形的聯絡,發展學生的數感。

"實踐活動,感知身邊的數學"這一環節安排了兩個小實踐活動,其目的首先在於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身邊的事物,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其二在活動中加強交流的意識,善於向同伴表達自己的想法。

"寫一寫,說一說”在學生已掌握了書寫格式的基礎上,著重指導各數書寫要點。通過想像、兒歌幫助學生記憶1~10各數的特徵,教師的示範使學生掌握數字的筆順方向和佈局,並通過小比賽、小評價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力圖把數字寫得整齊美觀。

孩子的興趣比較容易變化和轉移,也就是穩定性不高。與孩子的年齡特徵有關。大班孩子的注意力持續20至25分鐘。今後我要在“興趣培養中的誤區”得以加強。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能力目標:引導幼兒瞭解文具的名稱和用途。

2、情感目標:激發幼兒自主創作表現樂曲的動作,體驗雙圈集體舞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讓幼兒能從直觀的歌曲中瞭解文具的很多用途。

把激發幼兒自主創作表現樂曲的動作,體驗雙圈集體舞的快樂作為活動的難點。

二、活動準備:

1、《文具恰恰恰》的歌曲磁帶、錄音機。

2、自制圖畫一幅(採用擬人化得手法畫出各種文具,有微笑的細長鉛筆,筆頭下寫出字,橡皮在擦掉錯字,尺子畫出直線,轉筆刀正在削鉛筆,掛著一串鉛筆屑,四方的鉛筆盒。)

三、教學過程

㈠談話匯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本活動中,我設計以談話的形式匯入:“小朋友都經常使用的文具是什麼?你們都知道他們的用途是什麼嗎?”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情趣,輕鬆自然的過渡到教學活動中。

㈡播放歌曲《文具恰恰恰》,請幼兒欣賞歌曲。

幼兒在很好的表達自己對文具的瞭解之後,我以一首歌曲的出現把幼兒的情緒帶動了,愉悅的心情有利於本次活動更好的銜接。

㈢出示圖畫,請幼兒觀看圖畫,聽老師慢唱歌曲,並記住歌詞內容。

直觀法的運用,讓幼兒能更清晰的瞭解圖畫所帶來的'魅力,因為這個年齡段得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從幼兒認識事物求瞭解物體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㈣採用整體教唱法教授歌曲(老師大聲唱,幼兒小聲唱)

以這樣的姿態面向幼兒,使幼兒能夠善於觀察老師在教授歌曲時的表情,在此基礎上,注重了觀察能力的滲透和培養,並鼓勵幼兒嘗試跟著音樂集體唱、分組唱、個別唱,通過不同形式的演唱,逐步加快速度,培養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㈤幼兒之間相互扮演“小老師”學習歌曲

讓幼兒做幼兒的“小老師”,讓個別唱的正確的幼兒師範唱,讓其他幼兒跟學,這樣不僅讓示範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且能激發其他幼兒參與的慾望,形成互動效應。

㈥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學跳雙圈集體舞

加入歌曲的烘托,夾雜自我創作的元素,我又在歌曲中“恰恰恰”處,及時引導幼兒做好銜接動作,使幼兒從中體驗到雙圈集體舞的快樂。

㈦活動延伸:

讓家長帶孩子選購部分文具,為孩子入國小做準備。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懂得數字1、2、3、4、5之間的大小關係。

2.懂得1、2、3、4、5之間相差多少。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學PPT 13頁

2.幼兒用書

3.蠟筆34支

教學過程

1.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文具盒,你的文具盒裡都有什麼?各有多少?

2.今天這節課就是關於我們文具寶寶數量多少的

3.帶讀:文具寶寶多

4.上課之前,先請小朋友回憶一下我們第一節的時候玩的“看數拍手”遊戲

5.出示PPT 幼兒看數拍手

6.加大難度,出示PPT,幼兒任意拍手,並說出自己拍的數字和圖片上數字之間大小的關係

7.出示1 我比幾小?(2、3、4、5)

出示3 我比幾小?(4、5)我比幾大?(1、2)

出示4 我比幾小?(5)我比幾大?(1、2、3)

出示2 我比幾小?(3、4、5)我比幾大?(1)

出示5 我比幾大?(1、2、3、4)

8.看黑板,跟老師一起給小花填空缺

9.幼兒自己畫書上“填空缺”一題

10.小豬、小狗、小老鼠各有幾隻?給數量最多的一種動物塗上顏色

11.觀察螃蟹、小魚、烏龜、大蝦各有幾隻?給數量最多的一種小動物塗上顏色

12.結束教學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於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觀察文具盒的主要特徵,通過自己的觀察畫出文具盒的造型。

2、通過轉換作品的角度並根據文具盒的外形特徵進行大膽想象創作。

3、能用一段話表述作品畫面的內容。

二、活動準備

Ppt、白紙若干,勾線筆、背景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圖片觀察,回憶文具盒的結構

師:小朋友來看看這是什麼?(對,這是一個文具盒)這個文具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師:看看這部分是文具盒的什麼部位?文具盒是由側袋、盒身兩部分部分組成。

師:請你們仔細看,你發現了什麼?盒身是怎麼樣?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見過長得不一樣的文具盒嗎?

(二)出示多種形狀的文具盒,觀察比較

師:老師這裡帶來了幾種不一樣的文具盒,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文具盒是像什麼?它的外表是怎麼樣的?

師:那麼這個文具盒的外形呢?是什麼形狀的?

師:前面幾個文具盒都不一樣,我們再來看看接下去這個文具盒是怎麼樣的?形狀像什麼?我還有最後一個文具盒,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文具盒的.形狀是怎麼樣的?

小結:原來我們文具盒有各種形狀,每種文具盒都很奇特。今天周老師想請小朋友來畫一畫你喜歡的文具盒。

(三)教師示範,幼兒仔細觀察

師:我先把盒身先畫出來,再畫出側袋和拉練。

師:接下來請你們來畫一畫自己喜歡的文具盒,先來說說你要畫什麼形狀的文具盒?

(四)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

(五)展示幼兒文具盒作品,啟發想象

師:你們的文具盒長得都很奇特,那我們來給它們變魔術看看,能變成什麼?(選一幼兒的文具盒轉換角度,啟發想象)

師:我這樣的文具盒能變成什麼?可以新增什麼?

(六)幼兒創作作畫,師巡迴指導

作畫要求:

1、每個人把自己的作品轉一轉想一想,它能變成什麼,需要新增些什麼。

2、聽到琴聲,小椅子端前面來把你的作品交給我,一起跟大家分享你的畫面內容。

(七)展示完整作品,互動評價

師:請你來介紹自己的作品,你把這個文具盒變成了什麼?

師:你喜歡這些作品裡哪一副?為什麼?

小結:今天我們畫的文具盒真的都是千奇百怪的,我很喜歡你們的作品。希望我們下次能夠再畫一畫其它的東西,也能像今天那麼厲害!大班意象:文具盒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參與超市購買遊戲,通過解決購買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掌握10以內的加減運算。

2、喜歡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

活動準備:

1、課件《文具小超市》。

2、佈置場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擺放各種文具,貼上1—10元的價格標籤。(標籤在課件“列印材料”中)

3、自制錢幣若干:1元、5元、10元。(課件“列印材料”中)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

1、教師播放課件【圖片欣賞】,請幼兒欣賞。

提問:畫面中有什麼?這些文具都是用來做什麼的?

2、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國小生了,在上國小之前,我們要為自己準備一些文具。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文具小超市購買兩件自己喜歡的文具!

二、遊戲:挑選文具,運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錢”。

1、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遊戲。

2、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選“完成”按鈕並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3、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相加,所得的總數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三、第一次實物購買遊戲,幫助幼兒掌握10以內的加法。

1、介紹課前佈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導幼兒學會看價格牌(1—10元)。

(價格標籤在課前貼上好,在課件“列印材料”中)

2、介紹玩法:請每個幼兒進入超市,自由選購兩件文具。

3、幼兒自主購買。

4、計算所需錢幣。

①每位小朋友都購買了自己喜歡的兩件文具,你們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錢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用了多少錢。收銀處結賬。可設立兩個收銀處,由兩位老師當“營業員”,給幼兒找錢。

5、幼兒自主購買。

6、計算剩下的錢

①你們都非常順利地買回來文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還剩多少錢”。

請幼兒自由講述購買和找錢的過程,看看手裡還省下多少錢。

②請每個幼兒說說是怎樣運用減法計算自己“還剩多少錢”。

活動延伸:

1、將“文具超市”設定在班級區域,請幼兒在自發遊戲中繼續遊戲。

2、提供課件【加加減減】,請幼兒用手中的數字卡進行9和10 的加減法。

3、請幼兒與父母同去超市購買商品,可請家長規定購買金額,請幼兒自行挑選商品。

教學反思

1、幼兒對人民幣感興趣。

2、引導幼兒動腦筋。

3、體現數學教育生活化。

4、數學問題情境化。

5、教育方法遊戲性。

6、活動環節訓練要複習序數。

7、要反覆做遊戲鞏固,把文具換其他物品培養幼兒靈活換算能力。

幼兒園文具的安全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認識學習用品,知道他們的用途。

2、嘗試學習整理、擺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擺放物品。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每人準備一隻書包、鉛筆盒、書本等。

2、情境表演:《兩個小朋友》(國小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個會自己收拾,一個不會收拾。)

活動過程:

1、談話,書包裡有什麼。

師(出示書包):小朋友,這是什麼啊?(書包)那你們知道書包裡有些什麼物品?(書、本子、鉛筆盒等等)

2、認識學習用品,並知道它們的用途。

(1)逐一出示書包內的物品:書、鉛筆盒、本子、筆、尺、橡皮等用品,讓幼兒討論各種物品的用處。

(2)引導幼兒將這些物品進行歸類。

師小結:鉛筆、文具盒、書包、三角套尺、卷筆刀、橡皮、彩色鉛筆、水筆、簽字筆、沒有用過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學習用品的概念,知道這些都是國小生學習時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觀看情境表演《兩個小朋友》,比較兩個國小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麼不同。

幼兒表演,一個幼兒書包裡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個幼兒整理的很亂。

(1)師:兩個小朋友的表演你發現了什麼?(一個整理地很快,另一個還沒整理好)

(2)為什麼會這樣的,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師小結:(大的東西放最下面,有點大的東西放上一層,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後放進書包。)你喜歡小明還是小方?(為什麼)

(3)師小結:學會自己收拾文具學具很重要。

4、討論:小朋友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自己的學習用品。

5、幼兒討論收拾文具的方法,學習將自己書包裡的學習用品收拾擺放整齊。

(1)請兩至三名幼兒示範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地好,為什麼?收拾地不好,請幼兒指出怎樣改正。

(2)幼兒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學具。

6、創設“上課,下課”情況,幼兒練習擺放整理學習用具,感知體驗收放文具的快樂。

比一比:看誰收得又快又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