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通用7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通用7篇)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1

整本書讀下來,我的感受是晦澀難懂,一時間很難理解人們為什麼會把這樣一部理論性和專業性較強的書作為入門書籍,難道他們沒考慮到社會學初學者或者是社會學知識匱乏的人的感受嗎?難道他們沒考慮過這樣做會沉重打擊社會學初學者嗎?我就是懷著這樣一種懷疑的態度讀這本書的,這樣的態度使我慢慢理解這本書被作為社會學入門書籍的原因,也使我逐漸加深對社會學的認識。

難歸難,但安靜地讀下去也不至於什麼都獲得不了。從這本書中我獲得了三點心得:社會學的想象力的含義及其運用,對本書內容和結構的整體把握以及本書的現實意義。以下作簡單闡述:

  書籍簡介與含義

這本書由美國社會學家、文化批判主義代表人物米爾斯撰寫,被視為米爾斯一生學術精華的大成之作,自1959年首次出版以來,已經逐漸成為全世界社會學教學中備受推崇的入門經典。在這部書中,米爾斯運用知識社會學的觀點並結合自身在社會階層的研究經驗對美國社會界的成果和傳統學科的抽象與僵化界限進行了批判,並以此強調了社會學的想象力的重要性。

對於社會學的想象力這一定義,作者在第一章伊始就做出瞭解釋:它“是一種特定的心智品質,這種品質能夠有助於他們運用資訊,發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邊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他們又會遭遇什麼。”對於這一含義,我是這麼理解的,社會學的想象力是一種思維方法、思考的方式,它要求我們從歷史變遷和制度矛盾的大角度來看待問題,既要能夠將自己的生活模式與世界歷史的程序相聯絡,又要能把握人與社會、人生與歷史、自我與世界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就是我們要有站在巨集觀立場看待問題的思維。我一度將它視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維方法,而且它也確然與之雷同,即,用聯絡的、發展的和矛盾的觀點看待問題。仔細想想,社會學的想象力竟然還蘊含著哲學的味道!

至於它的運用,米爾斯在書中也有所涉及,“社會學的想象力使我們有能力把握歷史,把握人生,也把握這兩者在社會當中的關聯。”“藉助社會學的想象力,人們現在可以期望把握世事進展,理解自身遭遇,並視之為人生與歷史在社會中的相互交織的細小節點。”作者的意思已經很明確,社會學的想象力的運用有助於個人更理性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思考問題,使個人更有能力透過紛繁多樣的情景捕捉到社會結構中的複雜觀念。

  對本書內容與結構的整體把握

本書結構很簡單,我們完全可以按照“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做”的經典套路解讀。本書共有十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章是第一部分,也就是“是什麼”部分,那麼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也就是論述什麼是社會學的想象力,除此之外,作者還對寫作背景進行了說明。第二章至第六章是第二部分,也就是“為什麼”部分,這一部分是本書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將要重點論述的部分,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對當時比較流行的幾大趨勢進行批判進而強調社會學的想象力的重要性。第七章至第十章是第三部分,也就是“怎麼做”部分,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對怎樣運用社會學的想象力和怎樣研究提出幾點建設性意見。其實按照我的構想,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完全就是多餘的。從本書書名來看,我想大多數人的寫作思路應該是,對社會學的想象力解釋一番即可,再不濟舉例說明就是了。但是我們完全沒想到,作者其實是在藉助解釋社會學的想象力對當時美國社會學界流行的幾大趨勢進行批判進而對社會學未來的發展做藍圖規劃。不得不說,作者的格局很大,非一般人可比。

米爾斯以批判當時美國社會學界的主要成果為全書討論的主題,也就是第二部分,作者對當時美國流行的五種趨勢的批判,即作者所說的“久而成習的偏向”。這五種偏向分別是:巨集大理論、抽象經驗主義、各種實用取向、科層制氣質和各種科學哲學。下面簡要說明作者對以上五種趨勢的批判觀點:

第一,巨集大理論。“所謂‘巨集大理論’,也就是概念與概念之間的組合與拆解”,它“究竟只是一堆胡亂堆砌的繁文冗詞,還是究竟有些深意蘊藏其間?我的答案是:確實有些乾貨,雖然埋藏很深,但畢竟不乏洞見。”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對巨集大理論的批判:對問題的分析停留在概念層面,既有以概念解釋概念,理論晦澀難懂之嫌,又有以靜止的觀點看待社會的問題,缺乏歷史觀的思維,看不到社會變遷。

第二,抽象經驗主義。“他們研究了抽象經驗主義的問題,但對於那些問題和回答的陳述都只是囿於任意武斷的認識論中那些奇怪的自行強加的限制。”“作為一門學派,它是新的;作為一種方法,它的確有待時日檢驗;而作為一種研究風格,它現在還在逐步擴散到更全面的‘問題領域’。”作者批判這種趨勢脫離實際,忽視對社會現象的深入觀察,而對以往的研究結果做機械堆積、增加,缺乏方法論的指導。

第三,各種實用取向。說實話,這一章看的是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只是作者感覺在批判:當時部分學者急於求成、貪圖利益而不追求科學真諦的浮躁風氣。

第四,科層制氣質。“從事應用型社會研究的社會學家通常不會以‘公眾’作為自己的受眾。”“要界定什麼是‘好的研究’,就是看它如何契合於特定的流派,因此學術上的成功往往有賴於主動接受佔據支配地位的流派的信條。”這種趨勢具有迎合逢迎的官僚作風,其學者在學術研究中往往對政治迎合,喪失了自主性。

第五,各種科學哲學。“任何對於某個問題的充分解答,都將包含尋找戰略干預點,即尋找據此維持或改變結構的槓桿,並對那些有能力干預卻沒有這麼做的人做出評估。”作者批判這種趨勢採用科學辦法的教條模型而失去了研究的靈活性和創新性,阻礙了社會學的發展。

這五種趨勢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脫離了社會學研究的本真——觀察社會現象,研究社會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服務社會。它們或脫離實際,或缺乏方法論,或被其他事物束縛,總之它們已經無法真正完整地完成社會學研究的任務。作者正是看到這一點,才出手批判以指明社會學的發展道路。

  本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於本書的現實意義,我想就是它對於我國社會和社會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的啟示作用和借鑑意義。米爾斯明確表示“社會科學將日漸成為我們這個文化時代的共同尺度,而社會學的想象力也將日益成為我們最需要的心智品質。”社會學的想象力不僅為社會學提供思維方法,也可為其他社會科學借鑑、應用,從而為其它社會學科學提供新的方法指導,推動它們的發展。

對於作者在書中提到的美國社會學的發展問題我不敢妄言它們在中國也存在,但從中美社會學發展歷史來看,相同或者是類似的問題必然會在中國發生甚或已經存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擴大開放範圍,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深化改革,持續擴大開放範圍,進入新時代,面對新矛盾,必然會出現以往沒有出現的社會問題,那麼,我們該怎樣應對,如何做出處理措施。我想社會學的想象力一定是解決問題的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質,雖然它無法提供確切的、具體的解決方法,但它至少為我們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以及能幫助解決問題的類似的案例。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2

不得不說寫這篇讀後感不僅是在考驗我的記憶力,同時也是在測驗我有沒有社會學想象力。雖然《新社會學想象力》部頭不大,但抽象度很高,讀後給人一頭霧水的感覺,而就是這樣難讀和難懂的書,我竟然還將讀後感的草稿弄丟了。所以,現在看到的這個讀後感是我重新寫的。除非記憶力非常好,能一字不漏進行敘述,否則第二次和第一次寫出來的定然有很大差異。對於我這樣一個記憶力不是很好的人來講,第二次和第一次寫出來的差異應該還比較大。沒有完整讀過《社會學的想象力》,就去讀《新社會學想象力》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可能有很深的感觸,也或許沒有多大感覺,對我來講,屬於第二種情況,因為《新社會學想象力》和賴特·米爾斯的《社會學的想象力》沒有什麼直接聯絡,它們之間並既沒有直接的繼承和發揚關係,同時在內容上也沒有多大聯絡,僅是在書名上有較多相似的詞語而已。對於讀者來講,吸引其閱讀興趣的一定是書名或文章題目,從這個角度分析,《新社會學想象力》做到了,但是從其內容來講,讀完未必會有《社會學的想象力》給讀者的衝擊感。對於接觸過社會學基本知識的人來講,提到社會學想象力,首先想到的便是賴特·米爾斯及其著作《社會學的想象力》,但是社會已經發展到21世紀,社會學的想象力也應該有所發展,這並不是說社會學的想象力過時了,而是說應該運用社會學的想象力對當下世界進行新的解釋。因此,《新社會學想象力》可以說是社會學想象力的運用,而不能將其理解成如何理解社會學想象力,即不能望文生義。

《新社會學想象力》,由(美)史蒂夫·福勒著,施麗華譯,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新社會學想象力》分為三篇,共計十四章內容,第一篇講“21世紀對社會學的拼命尋求”,社會學自誕生之日起,就意味著其大有用武之地,它是時代的產物,必然要解決時代的問題。進入21世紀,社會學對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依然有巨大作用,同時社會現實也對社會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使社會學陷入認同危機,而之所以對社會學要進行拼命尋求,無非是要擺脫對社會學的認同危機。對中國來講,這種危機更為嚴重。所以,中國社會學從恢復重建到現在已經近40年,但大家對它的認可度依然不高,甚至不知道社會學畢業生能做什麼,或者說能掙來多少錢。社會學能解釋很多問題,或者說用社會學解釋問題有助於對問題有更新和更清楚的認識,不過遺憾的是,現在依然有很多人不明白這個學科的重要性,只喜歡短視的看待社會學。第二篇講“社會科學的生物學挑戰”,這篇內容相信有不少讀者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作者竟然認為,“當今,區分社會學和生物學至關重要”,我想如果我告訴學生或者其他老師,社會學和生物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難以區分,大家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情。無論怎樣,社會學與生物學有著密切關係,這是客觀的,甚至不需要再爭論什麼,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注意這種區分,比如說生物學上的進化論,就是在人為政策的干預下,被變成了社會學理論,但是生物學上的進化論與社會學上的進化論是有區別的,而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進行區分,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第三篇講“人類是我們這個時代瀕於滅絕的物種”,人類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物種,也是最偉大的物種,因為人在創造著這個世界,並不停地在改造著這個世界。無論人類的出發點是怎樣的,都不得不承認人在追求進步的同時,也一步步將人類推向滅亡的深淵,當人類行為造成的惡果超出了其解決能力時,人類是不是就變成了瘋狂的納粹。誠如作者所說“如果希特勒沒有奉行大屠殺,納粹很可能創造一個綠色的樂園”,這就如同人類如果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不是今天的文明世界就不會有如此多的問題。

《新社會學想象力》並不是要告訴讀者什麼是社會學想象力,或者社會學想象力與新社會學想象力有什麼聯絡和區別,而是從當下的世界發展來分析社會學面臨的危機以及運用社會學想象力如何理解現存世界。《新社會學想象力》就是要讓讀者自己思考,思考社會學想象力到底有沒有用,思考社會學想象力到底是什麼?即運用社會學想象力想象“社會學想象力”。為幫助讀者閱讀和理解,書的附錄專門羅列了文中的一些抽象名詞,並對這些詞語作了簡單解釋,以供大家參考,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新社會學想象力》非常抽象和難懂。對於這樣一本難以讀懂的著作,並不意味著其價值和意義不大,因為要讀懂它,必須要擁有豐富的學識作為基礎,對我來講,這顯然是不具備的。所以,對我來講,讀這本書只能算作略讀,不當理解,還請大家批評指正。批評者和作者實際上處於不平等位置,批評者可以任意批評任何觀點,即便批評者的觀點是不妥的,甚至是錯誤的,他依然可以這樣做,而作者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就不可能做到這樣任性,作者總是希望將自己的思考清楚表達給讀者,而且希望讀者能夠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自己讀自己寫的都會有當初寫作時不一樣的看法,又怎麼能讓別人不表達異樣的聲音。因此,不同的聲音容易發現問題,而思考並探索問題之間的潛在聯絡才能培養人的社會學想象力。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3

“他是激進傳統的激進糾偏者,是對社會學課程滿腹牢騷的社會學家,是屢屢質疑知識分子的知識分子,是既倡導個體手藝也呼籲民眾行動的辯護士,是深懷絕望的樂觀主義者,是充滿幹勁的悲觀主義者。”吉特林的這段話或許是對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的很好刻畫。作為一位“特立獨行”的學者,米爾斯短暫的一生,留下的作品中,或許《社會學的想象力》最為人瞭解。

半個多世紀以來,米爾斯的這本《社會學的想象力》名聲在外,甚至成為一些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的入門必讀書目,但或許正如本書中文新版譯者李康老師所說,“它不是面向大一新生,而是面向所有打算回顧一下自己或長或短、有深有淺、間喜間悲的社會學生涯的學人。”因此,“它不是人云亦云者所薦由零開始的入門教程,也不是半通不通者所見一切歸零的解構檄文,而是將悟未悟者所鑑重整積累的反思讀物。與其說它能教給你什麼是社會學的想象力,不如說它更能提醒你什麼不是社會學的想象力。”如果只是將其理解為米爾斯對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社會學主流的批判和反叛,或者認為他通過此書“確立”了一種獨特社會學方法論,或許都是對本書的誤讀。這本書講的更多的是我們怎樣看待我們生活的世界與我們自身,這也是社會學的經典理論預設——無論它被稱為結構與行動還是個人與社會。

米爾斯敏銳的觀察到學術與政治間的複雜關係。哈貝馬斯曾整理出來三套關於學術與政治之間關係的模型,即決斷論、科技行政及實踐論。決斷論模式以政治領袖和官僚之間的截然分工為基礎。具有強烈意志、有能力自行採取立場的領袖,善用具備了事實資訊且受過專業訓練的官僚之服務,至於公民,只能對在技術上正確地執行了的領袖之主觀決定表示贊同。而在科技行政的模型裡,非理性的決定乃是多餘的。決策的前提在決策過程中會自行成形,並受技術可行性的支配,卻對技術可行性本身沒有置喙餘地,政治領導於是變成了行政管理,政治參與甚至說不上是由民意來直接表達贊同,而是完全淪為接受技術上的必要。至於實踐論的模型,既不懷疑就技術與實踐決策之間的關係進行理性探討的可能性,同時,進行討論的公共領域也未消失,學術與公眾意見之間進行持續的溝通,成為了一種公認的必要,進而促成政治的公共領域的組成,在這樣的公共領域中,技術性的知識與方法可以和依附於傳統的自我意識產生開通的互動。實踐的問題可以轉變成學術的問題,而這些學術的問題一旦獲得釐清,又可以用學術資訊的形式,回饋給具備瞭解能力的公共領域。在這種意義上,米爾斯的看法或可歸入第三種模型。

作為韋伯著作的英文翻譯者,米爾斯的這本書中時現韋伯思想的痕跡。韋伯指出“理性化與合理化的增加,並不意味著對他的生存狀況有更多一般性的瞭解”,米爾斯同樣認為現在“創造歷史的程序超出了人們根據所珍視的價值除錯自身的能力”,人們無法看清自己面臨的處境,深處一個“焦慮與漠然”的時代,或者說是所謂的“大眾社會”,因此他們需要一種心智的品質,一種視角轉換的能力,分析個人所處時代的生活歷程,歷史以及二者的交織,理解並把握自己的境況。

而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由過去的歷史塑造,那麼在理解我們面臨的“公共議題”時就不能忽視歷史分析,藉由“社會學的想象力”,即“將個人困擾與公共議題結合起來,在結構和個人、歷史與傳記、巨集觀與微觀之間穿梭”,透過對歷史結構中權力的分析,跳出工具理性造就的“鐵籠”,重拾人類理性和自由的價值。而作為一名社會研究者,在個人生命體驗與學術生活的激盪之中,反思作為一名學者的定位與志業,向人們指出那些想當然的思維危險。換言之,用米爾斯在《治學之道》文末的話來說,就是“理解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4

米爾斯以批判美國社會學界的成果作為全書的討論主題,主要集中在本書的第二章到第六章,也就是他所說得:社會科學久而成習的偏向。

  第一種偏向:

巨集大理論。作者以帕森斯的《社會系統》為例,轉述社會系統的主要內容,以示證明其語言長篇大論的晦澀和難懂。作者認為這只是對概念的組合和分解。由此作者提問?巨集大理論是混亂不堪的繁文冗詞還是其中有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呢?答案是:有價值的東西有,不過埋藏得很深,不過總是說了點東西。因為問題變成:當巨集觀理論中排除所有妨礙理解其意義的東西,能夠看到可以理解的內容之後,那麼,它說了什麼呢? 我們不敢妄下結論和判斷,但是我們可以從巨集大理論中發現一些讓我們有點迷惑的問題:當社會均衡存在,以及與之匹配的社會化合控制手段齊全時,怎麼還有人不守規矩呢?

這是帕森斯沒有回答的問題,原因在於他靜止的看待問題,無法解釋社會變遷,也就是說沒有歷史觀的思維方式?迷惑二:是什麼東西把社會結構聯絡在一起呢?答案不止一個,那是因為各種社會結構的統一性程度和型別有深刻的差異。實際上,根據不同整合方式我們可以構想出不同型別的社會結構。而在帕森斯的理論中,過分強調共享價值的單一效果,缺乏系統系的經驗研究,當我們把這種巨集觀理論放在歷史的真實上,會發現該理論的概念是多麼無關痛癢。

不過,總而言之,不存在什麼能讓我們理解社會結構的統一性的巨集大理論和普遍的體系,對於古老的頗為惱人的社會秩序問題,其答案也並非只有一個。

  第二種偏向:

抽象的經驗研究。抽象的經驗研究是對方法論的抑制。研究抽象經驗主義的問題是固步自封在闡述、解答問題的武斷認識中,僅僅侷限於程式式的研究步驟中。就其研究結果而言,經常堆積成繁多而瑣雪的細節上,卻對這些細節形成一定規範形式缺乏足夠關注;事實上,這樣的研究忽略了任何值得研究和確信的東西,除了形式,什麼都沒有。簡單說,抽象經驗主義者們所做的,就是將他們目前所假定的那種科學哲學(自然科學式的教條主義方法)奉為唯一的科學方法。而這種方法嚴格限定了人們所選擇研究的問題和表述問題的方式,簡言之,方法論似乎決定了問題。他們僅僅基於對方法的運用,而不考慮其問題、內容和領域。

或許我們可以說,由於此類研究花費昂貴,對於經驗主義者而言,在研究時常常考慮提供經費利益集團所關心的問題,這些利益集團的問題是分散且大量的。對此類研究的簡單相加的總和,絕不可能達成對於國家的階級結構、地位和權力的完整認識。就學術而言,這些流派代表了古典社會科學的退卻。他們退卻的手段是對方法和理論進行過渡渲染:而其主要原因則是它們與實質性問題沒有緊密聯絡。 假如真的只存在巨集大理論和抽象經驗主義,高高在上,並肩站立,那我們的情況真的是糟透了:就其實踐而言,由於巨集大理論表現的形式的、含糊的矇昧主義,以及抽象經驗主義所表現的形式的、空洞的精巧,使得人們確信,對於人類和社會,我們還知之甚少。

  第三種偏向:

形形色色的適用主義。社會科學中的混亂既是道德上的,也是科學上的,既是政治性的,也是學術性的。要評判社會科學各種學派中的問題與方法,我們必須先確認各種政治價值和學術論題,因為只有知道它是誰的問題之後,我們才能把問題陳述清楚。 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往往不能從自己信仰的東西里推匯出應該如何行動。現在不管社會科學家自己是否真得願意,或是真得知道什麼結果,投身社會研究並出版成果的人要合符道德的行動,並且一般地也要涉及政治。然而,現實情況是很多社會科學家隨波逐流,沒有對自己的處境做出判斷。其實這種選擇不會讓人太人心煩意亂,因為大多數研究著都是為大公司、大集團利益直接服務。研究也就同樣被科學家和其他人以意識形態的方式運用。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研社會科學不必然與科層常規和意識形態林提有關,這種相關包含在社會科學的多樣化和混亂之中。我們必須搞明白政治意義是什麼? 政治意義是什麼呢?就是形形色色的適用主義。

一種是自由主義的適用性,由於美國社會中經常出現分散的研究,對於事實調查的癖好,以及與此相伴的對多元主義含混的因果關係的信仰。導致這些社會科學家經常與具有權威的部分或組織相處在一起,在這個時候研究者往往被利益集團掌握,討論和研究的問題沒有什麼具體的內容,掩蓋事實的評判,更像是一種政治宣傳,希望每個人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另一種是自由主義的新適用性。保守的適用性或是叫舊的適用性,更多是一種政治宣傳口號;而新的適用性是指為在經濟、政治、軍事越來越佔支配地位的組織的大制度目標而服務。自由主義更成為一種福利國家對社會服務的行政管理,人們在現代工業中的工作是在等級制度下完成,生活節奏和常態是用理性與非理性,高效與低效來形容,很多人更像是馬克思所說的“被異化”的人或是韋伯所說的在“鐵籠裡”的人。然而,這些利益組織和團體卻正在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合理化的理由。同樣的是,美國的學術職業不能使人滿足於學術生活,這一職業的聲望一直未能與所付出的經濟上犧牲相適配;學者們的生活往往一團糟,而許多學者的不滿足由於發現遠不如自己聰明的人卻在別的領域獲得聲望和權力而加劇。所有這些意味著,美國學者的處境允許他們採用新的實用性,而不需要意識形態的轉換,也不必有政治上的罪責感。

  第四種偏向:

科層制氣質。米爾斯說,抽象經驗主義的技術方法及其科層式的運用,目前一般是結為一體的。並且將會造成一種科層制社會科學的發展。科層制社會科學的宣傳力度相當程度上聲稱在哲學上它是科學的方法;它能夠吸引大批人的眼球在與它培訓人比較容易,並提供給他們前程光明的工作。

科層制的政治含義主要是服務於社會的非民主領域——軍事基地、公司、廣告中介機構和政府的行政部門。其實看上很簡單,由於社會科學不是獨立自主的,就不可能成為對公眾負責的行業。由於研究手段更浩大,費用更高,它們將遭到剝奪。因此只有社會科學家以集體性方式對這些研究手段實行全面監控時,這種風格的社會科學才會真正實現自主。如果社會科學家的個人研究依賴於科層制組織,他會喪失其個人自主性。如果社會科學包含科層式的研究,它會喪失其社會和政治自主性。 如今抽象經驗主義已經為科層組織所用,儘管它自然有其明確的意識形態意義,這些意義有時也被作為意識形態。如果抽象經驗主義和巨集大理論——共享一種學術上的雙方壟斷甚或成為支配性的研究風格,他們將對社會科學的學術前景構成巨大的威脅,對理性在人類事務中扮演的角色的政治前景構成巨大威脅。

  第五種偏向:

科學哲學。作者對於理論與方法巨集觀模式進行嚴厲的批判,一個研究者若是為方法和理論所控制,則無法進行研究,也就是說不能竭力洞察其事。米爾斯認為,每個人在研究時,都有屬於他自己的方法論,而不是通常從某種自然科學哲學形成。科學哲學式這種小把戲和其他類似的規則,更容易導致科學不可知論而非更深入的研究。因此,在研究中,社會科學者不應該採用科學方法的教條模型,來富有成效地累積和發展他們的科學。因而,對問題的闡述應該包括對一系列公眾論題和私人困擾的明確關注;並且這些闡述應該開啟對環境與社會結構間因果聯絡的探求。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5

初讀《社會學的想象力》這本社會學的名著,“不明白,混亂,沉悶,”充斥著我的腦海,慢慢開始品讀一回,我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讀完以後,我感嘆作者的內容翔實,思路清晰,臨界深度。雖然我對於這些例證的研究相當不足,不過其中的關鍵、哲學的見解讓我覺得十分有趣,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的多樣性。我很佩服作者用延伸的思維觀察到了人類主體的多樣性,不同學科,不同重點在這裡得到集中展現。

由於我的職業也涉及到教育,所以對於治學我也很敏感。米爾斯的'總結簡易而獨特,他列舉了的七種方式刺激社會學想像力的方法堪稱經典,也同時適用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當然對於文章我也有很多我不明白的地方。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憑什麼就斷定我們的時代是焦慮和冷漠的?我認為這只是一個人偶爾的心情?作者也沒有給出一個基礎描述,這樣的寫作容易引發讀者尖銳的批評,我覺得這是一點作者不夠高明的地方。

不過,細微的瑕疵在所難免,我們不能夠單純因為一點瑕疵全盤否定《社會學的想象力》的意義。《社會學的想象力》之中還是有很大內容,我們還需要慢慢揣摩,我希望更多的讀者欣賞這部作品。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6

最近在讀米爾斯的《社會學的想象力》,讀書時我注意到這個觀點:一些看起來是個體的事情,當把它放到一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中去的時候,就會成為社會學的現象。書中他舉了一個很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喝咖啡的問題,人們喝咖啡,什麼時候喝,喝多少,跟誰喝,喝咖啡的目的,咖啡的生產和銷售等等,種種社會存在都會因為時間、地點、人物、身份、階級的變化而不同。

米爾斯又說,社會學是社會生活複雜化,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尖銳化的產物。他指出,在古代社會生活條件下,不可能產生也不需要社會學。我個人的觀點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人類的生產生活的活動都會因為知識的積累而發展,或者說是複雜化,因為我個人認為,人類本質上的追求還是沒有變化。人們在生活變得複雜的同時,自然也會覺察到不同的複雜體之間,或是一個複雜體自身所產生的矛盾。並且又由於人們的智慧在日益的增進,所以就會有人探索和解讀這些社會問題,試圖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漸解決這些問題。而社會學研究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門科學。就如書中所說孔德創立社會學說根本目的不是填補學科空白,是適應當時社會需要,探尋認識社會和解決社會問題的理論和方法才是其根本目的。因為當時,社會已經發展到需要一門科學解釋並解決其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的階段

所以說社會學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同時,因為社會的發展,社會學學科也會繼續發展。最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社會的矛盾和問題不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消失,它當然是會不斷的複雜化,矛盾會不斷地增加。就像書中說的那樣,一百多年來,社會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創時期、形成時期、發展時期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在各國的努力下,社會學的“本土化”工作發展迅速,社會學這一學科已在世界各國紮根、成長。

也許馬克思曾經提出人類社會發展到最後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論。但這畢竟離我們的社會太遙遠。就我目前所能看到的是,人們的思想逐漸多樣化,人們之間的溝通也逐漸多樣化和複雜化。就像先前所說的,不同的複雜個體之間可能會產生碰撞,需要調節,複雜的個體內部同樣也會產生矛盾,需要尋求調節。單從這個方面看來,社會學的研究就需要繼續進行下去,還要求發展。

當然,在人們的理性思維控制下,社會的發展應該不會最終是不至於因為矛盾的不斷髮展和多樣化而走向滅亡。而這應該就是社會學研究發展有其重要地位的原因。社會學的產生即是研究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而隨著社會發展,社會矛盾不斷多樣化和複雜化地同時,社會學學科也在不斷地發展,有可能會向不同的形式擴充套件,比如運用到學校教育中。

我想象這樣的發展,最終一個較為理想的狀態是社會多樣化發展,人們可以及時的發現生活中的矛盾,並始終有相關的專業人員能夠及時有效地幫助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問題得到了解決,人們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又會進一步深入。

  《社會學的想象力》的讀後感 篇7

賴特·米爾斯的《社會學想象力》闡述的問題深刻,對現代社會的變化和人的生存方式進行了深刻的揭示,他認為“我們的時代是一個不安和冷漠的時代”。在20世紀30年代期間,“有關價值和威脅等問題還提不到日程上來,更不必說什麼明顯的社會科學問題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情況就不同了:“價值既不是普遍公認的價值,又不是普遍被感到受威脅的。許多個人的不安狀態無以明確表達,許多公眾的不適狀態不再成為社會問題?不安狀態和冷漠狀態正是我們時代的根本特徵。”

當今“人的首要危險”就在於當代社會本身難以駕馭的力量,同時伴隨的是造成異化的生產方式,政治統治的控制技巧,國家之間的無政府狀態——一句話,人的“本性”以及人的生活條件和目的所發生的普遍性的轉變。在《社會學的想象力》一書中,米爾斯沒有沿著傳統社會學思維方式,而是一反常規,獨闢蹊徑地提出社會學研究者應該具備一種心智的品質——社會學的想象力。在當時,這一全新的思想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對突破社會學理論平面化狀況做出了重要貢獻。米爾斯指出了社會學研究中的三種傾向:一是傾向於歷史理論,將歷史學與社會學的研究混淆;二是傾向關於“人與社會的本質”的系統性理論;第三個傾向是對當代社會問題和問題的經驗研究。

最值得借鑑的地方,在於他的思考方式。如:

他提出了一個完整的社會研究,其過程必須是從事件和歷史以及這兩者在社會中相互交錯等問題出發,而最後又回到這些問題中去。

1、一個特定社會的整體結構是什麼?其中的基本構成是什麼?它們又如何相互關聯?該社會的結構和其他社會的型別有何不同?該社會結構中的每個特性對於社會結構的延續和變化起著怎樣的作用?

2、該社會在人類歷史中處於何等地位?它發生變化的機理是什麼?在人類整體的發展中佔有什麼位置、起什麼作用?我們所考察的每個特徵都聯絡於一定的歷史時期,這種特徵是如何影響歷史,又如何被歷史所影響的?而該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它和其他時期有何不同?創造歷史的根本方式有哪些?

3、該社會和該歷史時期中哪類人佔了上風?哪類人將佔上風?他們是以什麼方式挑選和組成的,是如何得以解決或受到壓迫的,又怎樣變得敏銳或變得遲鈍的?觀察該社會、該歷史時期人們的行為和性格可以揭示出哪種型別的“人性”?所考察的社會中每一個特徵有怎樣的“人性”涵義?

其中的思考層次性多麼清晰,邏輯明確,值得借鑑。

“人只有把自己放進他所處的歷史時期裡看待,才能理解他本人的經歷,才能評價他自己的命運;人只有瞭解所有和他有關的人的機會,才能認識他自己的機會——這種觀點是社會學想象力的首要成果。”

以我的理解,米爾斯認為個人必須瞭解歷史,從而理解社會和處於社會之中的自我,並通過這種瞭解來決定什麼才是個人的價值觀。有了這種理解,個人才能真正地參與到社會中,而不是一個孤立的生活。通過這種參與,他就可以解決“社會結構中的公共論題”,從而解決“壞境中的個人困惑”。按照米爾斯的理論,每一個個體都是都必然要去參與,社會也需要

這種參與,如果孤立於社會,某種程度上說就遠離了真我。

“社會學的想象力可以讓我們理解歷史與個人的生活歷程,以及再社會中二者間的聯絡”,沒有這種理解,人們就無法理解自己,也無法認清他們的社會角色。而社會學的想象力就是提供一種洞察力,使人們得以看清影響的社會的種種無形的力量,以及它們使如何相互作用,最終影響到每一個個體。

“社會學的想象力”從“社會結構中的公共論題”入手,來處理這個問題。它使人們認識到“壞境中的個人困惑”可能來源於社會的不正常工作,也讓人們看到了與自己有著同樣“困擾”的人時,這時候就會形成“困惑”還是“論題”的博弈。在這個博弈的過程中,社會給予了個人去解決困惑的機會。即使沒有改變社會的結構性問題來,無法消除困惑,人們由此瞭解的社會“價值”,從而改變個人“價值”。或者,個人與社會“價值”都因之變化。在米爾斯看來,這種“參與”必要而又積極。 “相比較於個人,社會是一獨立存在的實體。社會優先於個人,個人的一切都是源於社會,並且在這個實體性的社會中才能表達,才是有意義,有效的。”、“真正影響社會的團結和變遷的是結構層次或社會集體層次的現象”。

米爾斯從社會研究同時具有“學術性”與“政治性”雙重性出發,分別對“形形色色的實用性”進行了全面地批判:他認為“研究價值的實用性”無法保證研究者保持價值中立,可能會因偏頗將社會引向未知;“自由主義的實用性”由於其分散的關注點、過分強調“事實調查”、推崇混亂的多元主義使其無法全面地觀察社會;“保守主義的實用性”直接為“科層組織”所利用。逐漸的,隨著“科層制”現象的進一步發展,“組織化”、“程式化”進一步壓制了思想的自由本質。擁有第五章中“科層制氣質“的組織淪為了意識形態的工具。而第六章“科學哲學”中,作者認為社會研究不因改被“自然科學”的“方法論模式”所限定,提倡:“一流的社會分析家會避免僵化的程式;在著作中他盡力發展並運用社會學的想象力。”

我個人感覺作者在用“社會學的想象力”搭建一條從“批判”到“構建”的橋樑,米爾斯給出了“人類的多樣性”、“對歷史的運用”、“論理性和自由”、“論政治”四個尺度來使用“社會學的想象力”:保持人類的多樣性,維護個人、民族、文化的自然多樣化;關注歷史,具有時代變遷的寬闊視野的同時要能縱深地看問題;不沉迷於小的情境研究,關注將各種情境組織起來的社會結構;力求理性得以以民主方式在自由社會中與人類事務相關。其中最核心的我認為是第九章的內容,米爾斯傾向於堅持西方自由主義的核心,將理性和自由一同來處理,把理性的運用視作得到自由的方式,也是其前提。當然,米爾斯即使意識到自己會被限制在理性與自由的追求的框框之中,但是要知道一個學者“一旦接受了理性和自由的價值,確定自由的侷限以及理性在歷史中扮演角色的侷限性就成為任何社會科學家首要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