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八年級語文短文閱讀練習

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

八年級語文短文閱讀練習

A、嫉妒(jì) 晦氣(huì) 詰問(jié) 糟蹋(tà)

B、灰黯(àn) 猝然(cù) 諾諾(nuò) 文縐縐(zhōu)

C、弔唁(yàn) 焦灼(zhuó) 剋扣(kè) 憎恨(zèng)

D、伎倆(liǎ) 唏噓(xù) 呵斥(hē) 昏厥(jué)

2、給下列同音字組詞:

3、根據解釋寫出相應的詞語:

⑴ 指親近的人死亡的訊息。___________

⑵ 形容人的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___________

⑶ 私自扣減應該發給別人的財物。___________

⑷ 窮困,受挫折。___________

⑸ 不正當的手段。___________

⑹ 祭奠死者並慰問家屬。___________

⑺ 突然,出乎意料。___________

⑻ 比喻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片段。___________

⑼ 路途遙遠,爬山趟水,旅途艱苦。___________

⑽窮困受苦,非常失意。___________

4、本文語言質樸典雅,警闢暢達,請仔細閱讀課文,並從文中找出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語句。

【參考答案】

【編者按】要想學好數學,多做試題是難免的,這樣才能夠掌握各種試題型別的解題思路。在考試中應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長髮揮。

閱讀下文,思考文後的問題

文房四寶

紙、墨、筆、硯是我國傳統的文書工具。由於它們在運用於書畫藝術創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譽為“文房四寶”。而宣紙、徽墨、湖筆和端硯則又是這“四寶”中的名品。

宣紙是唐代(公元618~907年)製造於安徽省涇縣,曾被朝廷封為貢紙。由於它歷來集散於涇縣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紙”。宣紙蜚聲海外由來已久。在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宣紙製品曾遠銷歐洲,引起許多國家重視。英國的一個貴族,竟以70個基尼金的高價,在倫敦買下了一束用宣紙紮的花。楮片(檀樹皮)和稻草是宣紙的原料。它的製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時間,經過一百多道工序。這潔白如雪、厚薄均勻、質地堅韌的宣紙,按厚度分單宣、夾宣、三層以至四層;就吸水效能分為“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強,多用於寫意畫,工筆畫則一般使用“熟宣”。由於宣紙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優點,所以我國不少古代名家的書法、繪畫真跡能夠長期儲存下來。

墨,分松煙墨和油煙墨,是在菸灰中加膠調劑,而後置鐵臼裡搗研製成。質量高的墨還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幾種中藥,有的還摻入黃金。這樣的墨研磨起來香氣馥郁,書寫後色澤烏豔,墨跡見水不化。古時制的墨往往有“輕膠萬杵”或“十萬杵”的字樣,意思是料精功到。徽墨的製造始於唐末。相傳河北墨工奚超帶著兒子庭珪避亂南徙,看到黃山附近的歙州鬆多質好,就定居在此制墨為生。以歙州古鬆燒煙製成的墨色澤肥膩,性質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鑽研技術,改進搗煙、和膠等方法,墨的質量具有“光澤如漆”“其堅如玉”的優點。

文房四寶中的筆,指的是毛筆。相傳秦始皇的大將蒙恬,監築長城時,偶然看到城牆上粘有一撮羊毛,隨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將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國第一支毛筆。傳說後來蒙恬曾在浙江吳興縣的善璉鎮住過,當地人奉他為“筆祖”,在鎮上修建了“蒙恬祠”,並開始製造湖筆。湖筆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山兔毛(紫毫)、黃鼠狼尾毛(狼毫)經過梳、結、裝、擇等七十多道工序精製而成。用湖筆書寫、繪畫,落筆重壓時有腰力,提筆離紙後筆頭尖正成錐形,筆的周身圓渾飽滿,揮毫潑墨,剛柔相濟,得心應手。

端硯產於廣東肇慶市東郊端溪,據記載,問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出現硯石的坑洞星羅佈於端溪兩岸的斧柯山上。端硯的製作分採石、選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用端硯磨的墨經久,還極耐凍。傳說晚唐時,端州樑舉人赴京會試,時值隆冬,人家的硯臺都結了冰,只有此公硯上的墨水不凍,於是中了進士,因而人們也稱端硯為“神硯”。

──摘自《人民畫報》

1、本文采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四寶”中的名品各有什麼特點。

答: 。

2、體會本文的行文特點。

答: 。

【課外閱讀二】

閱讀下文,完成習題

竹是一種特殊的植物。

1、B

2、給下列同音字組詞:

3、根據解釋寫出相應的詞語:

⑴ 噩耗

⑵ 文縐縐

⑶ 剋扣

⑷ 顛沛

⑸ 伎倆

⑹ 弔唁

⑺ 猝然

⑻ 雞零狗碎

⑼ 長途跋涉

⑽ 窮愁潦倒

4、比喻:

⑴ 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的冒險家們的打分,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對城市的探詢。

⑵ 紅紅的眼圈裡射出疑惑的利劍。

排比:更會有一些農婦聽了死訊一時性起,咬牙切齒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連帶也憎恨信客,把他當做了死神冤鬼,大聲呵斥。

八年級語文試題欄目

【編者按】要想學好數學,多做試題是難免的,這樣才能夠掌握各種試題型別的解題思路。在考試中應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長髮揮。

一、為下列句中的加粗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1、他讀過sīshú( ),年長後外出闖碼頭,碰了幾次壁,窮愁潦倒( ),無以為生,回來做了信客。

2、(老信客)連他們各人的píqì( )習慣也作了介紹。

3、年輕人想到老人今後的生活,說自己賺( )了錢要jiējì( )他。

4、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裡總是人頭濟濟( )。

5、婦女們一把眼淚、一把bítì( )在信客家裡訴說,信客鋪紙磨墨,琢磨( )著句子。

6、(老信客)就裁下窄窄一條紅chóu( )捆紮( )禮品,圖個好看。

7、老人最後的囑咐是揚了揚這隻扎( )傷了的手……

二、用橫線標出下列句中的反義詞

1、從頭至尾,年輕人都沒有答應過接班。

2、做信客的,就得挑著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

3、他進退兩度,猶豫再三,看要不要把那封書信拿出來。

4、農民的眼光裡,有羨慕,有嫉妒;比較得多了,也有輕蔑,有嘲笑。

5、都市裡升沉榮辱,震顫著長期遲鈍的農村神經系統,他是最敏感的神經末梢。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粗字或詞

1、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

2、他不想讓顛沛在外的同鄉蒙受陰影。

3、聽說從此信客已賦閒在家……使他深受感動。

4、他死時,前來弔唁的人非常多。

四、簡答題

1、“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如何理解這個“信”字?

2、“(信客)他說:‘這條路越來越凶險,我已經撐持不了”,這“凶險”指什麼?

3、“他眼界開闊,對各種新知識都能容納。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體諒人,很快成了這所國小的.主心骨”,如何理解“更難能可貴”?

五、閱讀

(一)

年輕的信客,也漸漸變老。他老犯胃病和風溼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麼都說了,怎麼沒提起這兩宗病?順便,關照家人抽空帶點吃食到墳場去。他自己也去過幾次,老人逼著他講各個碼頭的變化和新聞。歷來是壞事多於好事,他們便一起感嘆唏噓。他們的談話,若能記錄下來,一定是歷史學家極感興趣的中國近代城鄉的變遷史料,可惜這兒是山間,就他們兩人,剛剛說出就立即飄散,茅屋外只有勁厲的山風。

信客不能常去看老人。他實在太忙,路上花費的時間太多,一回家就忙著發散信、物,還要接收下次帶出的東西。這一切都要他親自在場,親手查點,一去看老人,會叫別人苦等。

闖蕩都市的某個謀生者突然得了一場急病死了,這樣的事在那樣的年月經常發生。信客在都市同鄉那裡聽到這個訊息,就會匆匆趕去,代表家屬鄉親料理後事、收拾遺物。回到鄉間,他就夾上一把黑傘,傘柄朝前,朝死者家裡走去。鄉間報死訊的人都以倒夾黑傘為標記,鄉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個人客死他鄉。來到死者家裡,信客滿臉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語氣把噩耗通報。可憐的家屬會號啕大哭,會猝然昏厥,他都不能離開,幫著安慰張羅。更會有一些農婦聽了死訊一時性起,咬牙切齒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連帶也憎恨信客,把他當做了死神冤鬼,大聲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順眼、連聲諾諾。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遺物送去,這件事更有危難。農村婦女會把這堆簡陋的遺物當做丈夫生命的代價,幾乎沒有一個相信只有這一點點。紅紅的眼圈裡射出疑惑的利劍,信客渾身不自在,真像做錯了什麼事一般。他只好柔聲地彙報在上海處置後事的情況,農村婦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會,提出的詰問每每使他無從回答。

直到他流了幾身汗,賠了許多罪,才滿臉晦氣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幹這檔子事嗎?不能。說什麼我也是同鄉,能不盡一點鄉情鄉誼?老信客說過,這鄉間不能沒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著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四鄉的外出謀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堆在他的肩上。

1、如何理解下列句中的加粗字的含義?

⑴ 老人逼著他講各個碼頭的變化和新聞。

⑵ 四鄉的外出謀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堆在他的肩上。

2、信客為什麼不能常去看望老信客?

3、試概括第3、4段的內容,並思考這是從什麼角度來反映信客的?

4、請把“農村婦女會把這堆簡陋的遺物當做丈夫生命的代價,幾乎沒有一個相信只有這一點點”一句改為肯定句,並比較二者,哪個句子更好?

TAG標籤:短文 語文 閱讀 八年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