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靜夜思賞析15篇

靜夜思賞析1

師:(指實物投影圖片)小朋友你們看,圖上有一輪明月。想一想什麼時候的月亮才會這麼圓,這麼亮呢?

靜夜思賞析15篇

生:元宵節的時候。

生:中秋節的時候月兒最圓。

師:是呀,中秋節、元宵節的月兒最圓了,那樣的晚上我們都與家人在一起過節呢。誰來說說你們是怎麼度過的?

生: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月餅,很開心啊!

生:元宵節的晚上我會與爸爸媽媽一起到街上去逛街,看兔子燈,到商店裡去猜謎語,好熱鬧!

生:中秋節的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回到鄉下,與爺爺奶奶一起吃晚飯,看月亮吃月餅,一家人聚在一起說說笑笑,不知有多高興呢。

師:月圓之時是我們與家人團聚的日子。假如此時你獨自一人遠在外地,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你會怎麼想呢?

生:我會非常想念家裡的爸爸媽媽,想他們在幹什麼。

生:我會很難過的,別人都與親人在一起,而我只有孤單一人。

生:我會懷念以前與家人在一起的日子,說不定我會忍不住哭的。

師:是呀,別人團聚,自己卻孤單一人,心中肯定很難受。(指圖)想一想,說一說,此時的詩人站在窗前,仰望明月,會想些什麼呢?(生討論交流)

靜夜思賞析2

靜夜思原文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代五言絕句《靜夜思》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靜夜思賞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裡,用“空裡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淨!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緻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裡,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靜夜思賞析3

大家都聽說過李白吧?李白作為唐朝的詩仙,寫過的詩歌數不勝數。但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就屬李白創作的一首詩:《靜夜思》。

這一首小詩,雖然沒有別的詩那麼氣勢巨集偉,沒有精工華麗的裝飾,它只是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訴說了詩人在異地思念家鄉的情感。然而這首詩卻含著深意,耐人尋味,突出了詩人在深夜人靜時,對自己家人和故鄉的懷念之情。

皓月當空,詩人的床前有點點月光,像霜一樣,把霜比作月光,說明了詩人的想象力豐富,這也說明了詩人在床上不能成眠的情景。在恍惚中,詩人把月光誤以為是霜,結果再定睛一看,卻發現是月光。

詩人抬頭一看,看見了明月,便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他鄉,頭漸漸低了下去,進入了沉思之中。他想的內容就不為人知了,但是可以想到他當時的無奈。

從舉頭可以看出詩人的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李白這短短的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內容既單純又豐富,使人們喜愛上了這首詩。

靜夜思賞析4

[案例描述]

(三)講讀古詩,理解詩中的詞語和全詩的意思。

1.理解課題的意思。

引導學生說說“靜”、“夜”、“思”三個字的字意。

靜,安靜。夜,夜晚。思,思念。

2.理解第一行詩句。

說說明月是什麼意思?(明亮、皎潔的月亮。)板書:明月光

說說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銀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詩句。

(1)“疑是地上霜”這一行詩句中你哪個字不理解?重點解釋“疑、霜”二個字。

(2)誰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4.理解第三行詩句:

看圖,詩人在幹什麼?(抬頭看天空中的月亮)。詩句中哪個字是抬的意思?(舉)。板書:舉頭望

說一說這行詩的意思。(抬頭看天空中的明月。)抬頭望的明月。把這句話的意思說具體。應是:抬頭望著高掛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詩句。

讀第四行詩。板書:(思故鄉)指名說說思故鄉的意思、誰能說說這行詩句的意思?(詩人看見明月,不由得低下頭思念起故鄉來。)

6.說說詩句的意思。

(1)指名說說重點字、詞的意思。

舉頭

思故鄉

(2)指名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教學反思]

這裡我是選用一個環節來進行說明,這個月來,我的點點感悟。說句實話,對我個人而言,是不太喜歡古詩教學的。因為古詩文的教學,一般來說都偏於單調。老師講得乏味,學生也聽得疲倦。更何況是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永遠是他們的天性,怎麼保持好課堂紀律已經成為我的難點,更不必說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苦惱、我思索、我痛定思痛,一陣苦思冥想後,我決定放長線掉大魚。

在這我很抱歉地說聲:上面的教學經過不是經過本人之手,由於時間欠缺,我不得不抄襲他人之作,原諒我的無知與天真吧!在上課起初,我是這樣問學生的:你們看過夜空嗎?通過這樣的提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學生熟知的生活常識著手,漸漸把他們帶入到學習中去。

在教學時,我主要從兩大主脈入手。一是,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第一次採用這樣的教學手段,學生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由小組長帶頭,組內的各個成員分工合作,每位學生對此都是樂於接受的。(這個手法,我是主要在朗讀初期和檢查學生朗讀情況時,採用的)。我的另一特色是,抱著指導學生背誦的願望,而進行的對詩逐句逐句的翻譯。用上了師生合作的方式,我翻譯一句詩意,學生來說詩文。後來直接讓學生站起來說說詩意,讓我來對詩。在平常的教學中,都是由老師向學生提問,今個兒換成學生來向他們老師挑戰,膽子大一點的學生,對這種兌換角色的教學,是樂此不疲的。

教學後,我是這樣問我們學生的:從今天的學習中,你學會了什麼?要是學生回答不上來那樣也不要緊,我可以變換我的提問內容,選擇更適合他們這個年齡的特色語言:在課文中,你最喜歡什麼?為什麼?這樣一來,學生的答案雖說是相差無幾,可我認為,這節課,我的謎底是達到了,我已很滿足。

寫相類似的文章,本是應付檢查。起初還算,有點激情,到了後來寫得全是為了湊足數字的廢話,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永遠理我們的目的地那樣遙遠。有時候你不期待的偏偏就這樣來到你身邊,你所希冀的往往你是碰不著邊的。很喜歡有個人的有句話,世界上的兩大悲劇是;一,得到你不想得到的。二,得不到你想得到的。這是我想要表達的,但我不想把它白日化。

靜夜思賞析5

《靜夜思》原文

明代版本

靜夜思⑴

床前明月光⑵,疑是地上霜⑶。

舉頭望明月⑷,低頭思故鄉。[2-3]

宋代版本

靜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註釋及譯文

註釋:

⑴靜夜思:安靜的夜晚產生的思緒。

⑵床:此詩中的“床”字,是爭論和異議的焦點。今傳五種說法。①指井臺。②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其關係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③“窗”的通假字。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④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床”,《易·剝床·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⑤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馬紮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紮,一種坐具)。

⑶疑:好像。

⑷舉頭:抬頭。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靜夜思》賞析

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裡,用“空裡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淨!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緻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裡,我們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靜夜思》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靜夜思賞析6

《靜夜思》這首是唐朝李白的詩,是一首全國老少皆知,老少皆會脫口而出通俗易懂的一首名詩。這首詩寫出月明人靜的景色,李白在他鄉做客在寂靜的月明之夜,孤獨思鄉的故事。

詩的前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疑字在這裡表現出詩人李白的錯覺,獨自一人在他向做客,白天忙忙碌碌,到晚上夜深人靜時,孤獨籠罩自己,不免泛起思念家鄉的波瀾,半夜縷縷月光透過床前的窗戶,灑在床前,白茫茫一片,睡夢初醒的李白誤以為是濃霜鋪在地上,霜代表了季節的寒冷,也烘托出詩人李白漂泊他鄉的淒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通過詩人李白自己動作描寫,深化自己的思鄉之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是看,看到那天空明亮皎潔的月亮,更讓詩人思念家鄉的親人,低是沉思,思念,思鄉的意義表達。他思念故鄉的一山一水,思念故鄉的親朋好友,思念故鄉的父母妻兒,讀詩人李白的這首,如同眼前勾勒出他鄉遊子在夜深明月下思鄉的淒涼美感畫面。

李白的這首《靜夜思》,清心樸素,單純易懂,內容豐富,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讀到這首詩後如同看到了一副明月思鄉的傷感圖畫,讓讀者領悟到對思鄉之情別有一翻孤獨淒涼知味。

靜夜思賞析7

之時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灼熱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構成了極其濃郁的思鄉意境。可是,時代變遷形成了古代漢語與現代語言的差異,拉遠了詩人與學生感情之間的距離,也給學生帶來了理解上困難。本詩雖只短短20字,如果只按傳統教法,讀讀、寫寫、背背,不創造與課文內容相和諧的詩意境界和審美心理狀態,就不能促成學生與詩人心靈的相會,更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古詩教學。在借鑑一些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進行了如下的教學,促成學生與詩人的心靈相會。

詩境之一:走入靜夜置身詩人環境

你頭腦中的夜晚是怎樣的?安靜的夜裡,大夥在做些什麼呢?古代大詩人李白在這樣安靜的夜晚在想些什麼呢?伴隨著《思鄉曲》,教師輕聲地與孩子們交流著,並結合學生的感受板書課題靜夜思,一切都是那麼輕輕悄悄,努力結合詩營造一種靜謐的意境。學生也受了音樂的感染,讀課題時全然進入了角色,讀得格外的靜,話音顯得格外的深幽。孩子們伴著那略帶憂傷的思鄉曲,臉上寫滿了沉靜,他們不自主地低吟著。那純真的表情,那動人的聲調,真切地讓人感受到詩意的魅力。

評析:

按常規,這個片段是對課文的整體感受。若只是一般化地讀,那種感受只能是生硬的、只觸及到文字層面的感受。而一旦創造出與課文詩意境界相和諧的課堂教學意境,就一下子觸及到文字的內在意蘊詩人、古詩及詩意的心靈。這裡,教師運用詩意的教學語言、詩意的媒體音樂,巧妙地實現了學生與詩人的心靈相會。有了這心靈意會,教學就有了真趣和詩意。

如果教學只侷限於古詩,不超越古詩,不站在更高更廣闊的境界對古詩意境進行創造性地開掘、拓展和建構,那教學只能是狹小和低層次的,同時也不能全面、深入地把握古詩的內涵,感受古詩心靈的。

詩境之二:走進詩中獲取詩人感受

教學了生字、生詞,教師又反覆引導學生讀課文,有的學生已經能背誦全詩。

清幽的音樂再次在教室裡流淌,畫面上的月光灑落在詩人的床前,教師的話語很抒情:明亮的月光灑落在你的床前,好像是;好像;好像是。不再把孩子置身於詩外,而是讓他們忘卻自己的身份,融入到詩中去,以第一人稱的形式獲取直接的感受,從而與詩人心靈相同,引起共鳴。

孩子們的想象力馬上被激發起來了,一個個沉浸在無限美好的遐想中:

明亮的月光灑落在我的床前,好像鋪了一地的珍珠粉。

明亮的月光灑落在我的床前,好像給我的房間罩上了一層白色的面紗。

明亮的月光灑落在我的床前,好像是一陣煙。

評析:

有了這個環節,教學的境界和內涵就顯得開闊和豐富了。教師也完全不必再畫蛇添足地設計為什麼詩人以為地上鋪了一層白色的霜這樣的問題了,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包含在上面的教學環節裡了。在國小生的心靈中,古詩抽象、精煉、含蓄的特點(如疑是地上霜),哪裡有這個環節這麼真切、生動和富有情趣啊!

孩子們的心靈是蘊藏豐富的礦藏,但他們自己很難憑空發現、發掘和發展,必須在教學中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具體的詩意情境,才能實現自我的發現和發展。如果說,上個教學環節已經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靈有所拓展和豐富,但是還不夠,還要在更高的層面和更大的空間再加拓展和豐富。

詩境之三:凝望月兒讀懂詩人心情

明亮的月光照在詩人的床前,好像是鋪在地上的白白的霜,這樣的美景讓詩人忍不住舉頭凝望。孩子又起勁了,不約而同地抬頭向教室窗外凝望。看到月亮,你想到了。學生們個個凝神靜思,浮想聯翩,靈感大發,紛紛要求發言。

老師讓他們考慮成熟,同時再次開啟思鄉曲,清幽的音樂又迴響在教室裡: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家裡的媽媽。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和哥哥一起玩遊戲的時候。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李堯。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很想他們。

小朋友們浮想聯翩,詩人看著掛在空中的明月,會想到什麼呢?他想到了故鄉的。在已與詩人產生共鳴的前提下,孩子們按捺不住表達的慾望:

他想到了故鄉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門口的那條小溪。

他想到了故鄉的蘋果。

他想起了故鄉的親人。

各種各樣的答案從孩子的頭腦中蹦出來,他們把這篇膾炙人口的詩作變得更為豐滿。

詩境之四:和樂吟誦表達自我感受

當我再一次播放思鄉曲時,學生竟不由自主地和著音樂低聲吟誦,其中一些同學甚至站了起來,配上動作,邊表演邊吟誦。那般神情非一個傳神能夠概括。

自我評析:

兒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和詩人,兒童是喜歡幻想,喜歡詩和詩意的。濃郁的詩意境界,為孩子們營造了盡情想像的空間。他們的這些想像多麼豐富美麗,多麼超凡聰慧!一個個簡直就像小詩人!在這種創造性想像中,學生們更真切地領會了詩的靈魂,並與詩人在富有創造性的詩意情境中相會、相融了,他們的心靈也和詩人的心靈變得一樣詩意。他們在這在濃濃的詩意中感悟、體驗著、想像著、創造著、發展著。這才是真正直達學生心靈的、充滿人文精神的教學。這節課,我努力達成了這一目標,而且還讓學生進行了創造性的想像、創造性的表達,使課堂真正成為了結合生活性、發展性和審美性的人文課堂。

靜夜思賞析8

唐代詩人李白的詩《靜夜思》,一起欣賞這首詩。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一首月夜思鄉詩。一個秋天的深夜,明亮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到床前,也照到了在外鄉旅行的詩人身上。詩人揉揉朦朧的眼睛,望望地上,地上好像鋪了一層雪白的濃霜。再仔細看看,這分明又不是霜。它像霜一般白,又像水一般清。它讓人感到清冷,也給人帶來光明。詩人不由得抬起頭來望望天空,天空像鏡子一般明淨,一輪皓月掛在當空。哦!原來是月光呀!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月光顯得分外明亮。月亮有缺也有圓,離鄉的人啊,你什麼時候才能與親人團圓?月光照到我的床前,也照到家鄉的土地上,家鄉的親人是不是也看著這同一輪明月,思念著我呢?想著,想著,詩人又漸漸低下了頭,他開始深深地懷念起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親人,故鄉的一切。他的思想也和這月光一樣,飛得很遠,很遠......

創作背景:

李白在今湖北省廣水市壽山龍泉寺隱居三年,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題目“靜夜思”點出了這首詩特定的寫作背景:寂靜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遲遲不能入睡。潔白的月光透過窗灑滿床前,那潔白的顏色讓人覺得又像是地上鋪滿了片片銀霜。這一比喻十分貼切而巧妙。詩人抬起頭來看到那一輪掛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遊子(離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樣地照在故鄉的土地上。故鄉的親人啊,他們是否平安幸福?詩人無法回到故鄉,與親人團圓,只好借這一輪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對他們的思念之情。想到這裡,詩人已經不知不覺地低下頭來,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靜夜思”是詩人離開家人後,寫出的詩句。全詩僅短短四句,每句五個字,共二十個字,卻意味深長地表達出一位遠在他鄉的遊子對故鄉那深深的懷念之情。

靜夜思賞析9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詩鑑賞

《靜夜思》是一首描寫遊子思鄉的詩。

這首詩明白如話,平淡無華。但它長於即景生情,自然流出,宛如天籟,於平淡之中寓深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兩句是描寫小睡乍醒時詩人所見所感的情景。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而鋪灑在床前,熠熠生輝,令人乍見以為是銀霜凝地。

這裡“月光”的乍見及心頭的生“疑”,都大有王維《鳥鳴澗》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韻致,表明遊子被思鄉情緒所襲擾,已是輾轉反側,眠不能徹夜。“疑是”二字則將詩人少睡初醒而驀然看見月光鋪灑床前時瞬間的恍惚朦朧的感覺和神態,都給維妙維肖地狀摹出來了。“疑”字還具有提領下文的作用—— 正因為生“疑”,才會引出了詩人舉頭、低頭的一系列動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二句,寫詩人舉頭、低頭之間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明月在天,耀如白晝,面對“霜”天之月,詩人懷念故鄉的思緒如潮翻飛。

這裡,“故鄉”意域寬闊,啟人思索。詩人思念的可能是故鄉間的巴山蜀水、“峨眉山月”、司馬相如的琴臺、孩提時擊劍任俠的往事,也包括故鄉的親友?..

但詩人都沒有具體點破,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靜夜思》中,從取景、造境、到用語,都是那麼清新、自然,真可謂“天然去雕飾”。因此,這首明白如話的小詩不但使人感到並不“單調”、“乏味”,而且平而有趣,淡而有味,是“反樸歸真”的佳品。

這首詩的高妙處還在於詩人善於擷取生活的橫斷面,圍繞“低頭思故鄉”這一中心來凝聚詩人紛飛的思緒,如潮的感情,從而使詩的濃情炙人。長期的漫遊異鄉,強烈的思鄉之慟不斷地來襲擾詩人的心靈的。

但詩人摒棄了其他之一切,而是隻擷取生活中小睡乍醒後的一個富有包孕的片刻和一剎那的內心感受,以情觀物,集中刻劃,從而使詩的感情分外濃郁、感人,讀後令人感到詩意深厚,回味無窮。

靜夜思賞析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是我們從小就會背的。創作這首詩的詩人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古人――李白。李白有著詩仙的美譽。他的詩篇明朗、清新、恣肆、豪放,沒有華麗的修飾,卻能營造出動人的意境,或者天馬行空的氣勢。可惜他懷才不遇,沒有得到皇帝的重用。仕途失意的他便四處遊蕩,而且他個人就比較豪放,也十分愛遊蕩,在這期間他也創作了很多很好的作品。

《靜夜思》這首詩的意思主要是: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也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詩人一人在外奔波,晚上一到夜深人靜時便不免心頭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一個疑字用得太妙了,生動地體現了作者在睡夢中醒來,誤將床前的清冷月光認成了鋪在地上的濃霜。霜字用得甚好,既表示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烘托出作者身在他鄉的那種孤寂淒涼之情。

到了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描寫來刻畫自己的思鄉之情。一個舉、’一個望,在寫作者翹首望月,彷彿想起了故鄉也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這句‘低頭思故鄉。低頭這個動作描繪出作者沉浸在對家鄉的回憶之中。思字又更好地體現出了作者身在他鄉,思念故鄉的情景。

其實和作者一比,我們還是很幸運的。既不用漂泊異鄉,並且只要有能力便可以讓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所以,我們應當珍惜親情與機會,做到父母在,不遠遊!

靜夜思賞析11

靜夜思

詩人:李白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古詩賞析

【註釋】

①床:指井臺。(對於床的解釋有爭議,見下)

②疑:懷疑,以為。

③舉頭:抬頭。

④靜夜思:寧靜的夜晚所引起的鄉思。

【譯文】

那透過窗戶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為是一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賞析】

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完全是信手拈來,沒有任何矯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圖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客居他鄉的遊子,面對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鄉、不想念親人呢?如此一個千人吟、萬人唱的主題卻在這首小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千年以來膾炙人口,流傳不衰!

關於“床”的釋義:

1、指井臺。參考資料:《新課堂作文》 。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退休教師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靜夜思>詩意圖》 。

2、魏明倫表示,《靜夜思》家喻戶曉,但研究者對這首詩卻一直爭論不休,焦點就集中在“床前明月光”的“床”上。有的認為“床”應作坐具解釋,有的認為“床”應作睡眠之床,學者認為“床”應作井欄解。其實,《靜夜思》中的“床”確為井欄,而且“井 ”這一民俗意象是全詩的核心意象。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其關係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 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牆之意。

3、“床”即“窗”的通假字

4、駁以上觀點床之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床”,《易·剝床·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5、馬未都先生提出觀點: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 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馬紮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 ”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紮,一種坐具),而不是指我們現在的睡覺的床(寢具)。澄清這一點,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的詩文。如果解釋為我們睡的床,那麼就很難看見月光。所以,用胡床更確切。

靜夜思賞析12

【關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思鄉,明月

【名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出處】

唐?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註】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說明】

李白《靜夜思》一詩的寫作時間是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時年26歲,寫作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其《秋夕旅懷》詩當為《靜夜思》的續篇,亦同時同地所作。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篇。

【賞析】

在古典詩詞中,明月成為思鄉懷遠的代名詞,跟李白的這首《靜夜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首詩沒有新奇的想象,也沒有精美的詞彙,只是淡淡地敘述所見所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地上的月光,猛的看上去,像一片白霜。起句,看似平平淡淡,但比喻卻十分精妙,將月光的輕盈生動地刻畫出來。再者,霜除了潔白之外,還具有清冷的特點,暗示夜的清寒,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寂寥之情、漂泊孤獨之感。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舉”,一“低”,看似無意,其實是詩人微妙心理活動的描寫。詩人一抬頭,是一輪皎潔的明月,“隔千里兮共明月”,此刻,家鄉是否也有這樣皎潔的明月呢?身為異鄉之人,對容易勾起鄉思的事物特別敏感,一旦鄉愁被勾起,又將是難以排解的巨大的失落。所以詩人只好無奈地“低頭”,低頭去沉思,低頭去回想,回想那遙遠的故鄉。這兩句對情感的描寫十分細膩,對遊子心理的把握也十分精準到位,千百年來,為人所稱道。“低頭思故鄉”,簡單的一個“思”,卻不知道包含了多少遊子的思鄉夢。更多描寫思鄉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放到這首詩裡,短短四句,寫得清新樸素,明如白話。內容單純,但同時思想卻又是複雜的。容易理解,但同時又是讓人解讀不盡的。構思細緻,但卻又是脫口而出、了無痕跡的。說太白“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這形容恰當之極。

靜夜思賞析13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註釋」

1、舉:抬。

①夜思:一作“靜夜思”。郭茂倩把它編入《樂府集·新樂府辭》,並說:“新樂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辭實樂府,而未嘗被於聲,故曰新樂府也。”

②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3)舉頭:抬頭。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晉《清商曲辭·子夜四時歌·秋歌》:“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4)低頭:形容沉思的神態。思:思念。

「韻義」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詩文解釋]

那透過窗戶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為是一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創作背景:

李白《靜夜思》一詩的寫作時間是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時年26歲,寫作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其《秋夕旅懷》詩當為《靜夜思》的續篇,亦同時同地所作。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評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麼逼真,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李白的這首思鄉之作,被稱為“千古思鄉第一詩”,感動了古今無數他鄉流落之人。

詩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謂平實樸素之極,以此清靜之景來襯出詩人的寂寞孤單。這首詩在寫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畫和行動舉止描寫相結合,第二句中,一個“疑”字點出詩人的內心深處迷離之因。由於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產生錯覺。這是詩人極寫思鄉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離。後兩句詩人從沉思中轉而清醒過來,便是一“舉頭”,再一“低頭”。為何要“舉頭”?因為詩人後來既然已醒悟到地上應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產生了無窮的遐想,這就是“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類的古人有關月光傳情的詩句所表述的思親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還不足以寄託自己的情思,因而便“舉頭”仰望,這樣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從這明月裡尋找家人從遠方寄送來的美好祝願。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詩人便又轉而“低頭”了。為何還要“低頭”呢?這是因為雖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舊不能從明月那裡得到一份慰藉,無奈之中,只得低頭沉思不語了。以無情言情則情出,從無意寫有意則意真。於是,詩人將對故鄉的思念,化為寄情明月之舉,頭上的明月,心中的故鄉,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裡,用“空裡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淨!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緻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裡,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靜夜思賞析1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所創《靜夜思》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年僅26歲的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望見了浩蕩夜色中的一輪明月,久別他鄉的李白油然而生一種思鄉之情,便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中外皆知的著名詩篇一《靜夜思》。

夜宿之時,床前久久未眠的李白看到了皎潔的月光透過高高的木窗鋪滿在地,盈漾在小屋裡,就好似地面上泛起了一層明亮輕盈的白霜,李白依舊懷著那顆孤傲之心,但面對於家鄉的回憶,點點滴滴零碎又美好的回憶充斥著李白的心,多久沒回家了?李白默問自己,古代出行,一走便是幾年,而即便是李白這樣逍遙之人,也未曾得到過幾次家鄉的溫暖,為了理想,李白可不能停下腳步。

想到這,李白站在窗前抬頭望月,一輪遙遠的月亮掛在夜空,就猶同故鄉一般遙不可及,可這月亮卻又照亮了異國他鄉千萬遊子心中的黑暗。見月,如同見故鄉,我們將思鄉之愁寄與明月,不知那方與我們共望一月的家人會不會收到那份思念?望著那月亮,李白低下了頭,陷入了對於家鄉的無限思念,久久不能消散。

這首簡單最樸素的小詩,幾筆直白生動的描寫將李白對於家鄉的無盡思念。我們也從這樣詩詞中品悟到了在夜晚時的李自心中的起狀,與那些同感思鄉之人產生共眠,讓這首詩流傳至此。

這首家喻戶曉的詩之所以在幾萬首詩間中脫疑而出,是因為李白這詩人用最樸實新穎的語言,寫下了最真摯的感情。

靜夜思賞析15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靜夜思》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二十六歲的李白在這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抬望天空中那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明亮皎潔的月光灑在窗紗上,好似地上泛起的一層白霜。這是多麼美麗的景象呀,但詩人卻無心欣賞,此時此刻,他的內心如海上的潮水般激盪,回憶著在家鄉的點點滴滴。忽然,他抬起頭來,望著天空的明月,低下頭沉思,不由得發出一聲深沉的嘆息。

《靜夜思》全詩沒有多麼華麗的詞藻,用平平淡淡的語言給我們描繪出了詩人的內心世界,讓我們深臨其境,感受到詩人李白的孤獨、寂寞。全詩從“疑”到“舉頭”,再從“舉頭”到“低頭”,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作者寫的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內容是單純的,又是豐富的;內容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這便是整首詩的精華所在。

TAG標籤:賞析 靜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