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文學/列表

姑蘇漫與慢的生活散文

雨,傾盆而下。

姑蘇漫與慢的生活散文

似暴雨,沒完沒了,驟雨演變成了長腳雨,把姑蘇落成了煙雨江南。

雨裡夾著一陣陣風,夾竹桃落了一地嫣紅、素白。唯有那喬木科的荷花玉蘭發散著淡淡的幽香。

一把油紙傘,一條雨巷,成就了戴望舒。

那一柄柄青荷,一座座石橋,一個又一個古亭,一幢又一幢老房子清嘉了拙政園。

我彷彿把自己融進在葉聖陶《蘇州園林》的一步一景裡。融進在乾隆的真趣裡。融進在蘇舜臣滄浪亭的庭院竹叢裡。融進在錢穆、顧頡剛耦園的小樓裡。融進在范仲淹的天平山祖祠裡。融進在唐伯虎寫的福裡。融進在陳從周酷愛的崑曲裡。融進在馮夢龍的《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恆言》裡……

你看,從楚地引種的幾百種蓮荷,在雨中變得多麼從容,自在,寧靜。陽光之下,也慵懶,也嗜水了。

水是構成魚米之鄉的基礎。姑蘇是魚米之鄉,這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雨量充沛得有時讓人發愁。

自古河道縱橫交汊,早在飛機、汽車、火車未出現之時,船就成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唐代杜荀鶴《送人遊吳》詩云:“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清人葉昌熾的《寒山寺志》,提到張繼晚年重遊寒山寺,又寫了《再泊楓橋》一詩:白髮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寒山寺,倚枕尚聽半夜鍾。《全唐詩》只有那首著名的《楓橋夜泊》。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著實不錯。

天氣尚可時,平江路上,橋、背影、傘、旗袍,一抹新綠;陽光照射得生機而清嘉。於是,我便貪婪地享受著這樣的篤定,從容。

我想,這附近應該有這樣一座茶館,人活一世,一張皮囊;眼睛一睜一閉,一輩子就過去了。所謂晚上水包皮就是洗浴休閒;早上皮包水,就是喝茶入肚。咂一口清香四溢的苿莉花茶,從心裡爽起,身上每個細胞都被叫醒。

天氣像人的心情,東邊日出西邊雨,江南就是如此。

坐在茶館臨窗,眺望平日裡看不高的拱橋,水是靜謐的,樹是清寧的,人是慵懶的。

人走上拱橋,石階依舊,只是那人亦不是先前的人了。從前靜,現在靜,未來呢?依舊。只是,從橋的一頭浮躁走入另一頭的安詳罷了。

江南是溼潤的,江南人的心是潔淨的。

溫柔,橋柔婉,像茶館裡演驛的崑曲,彈唱的評彈。

生活在江南,浸潤在蘇州的文化氛圍裡,便會滋生出這樣的感慨:從前慢,現在慢,一直慢……

吳儂軟語,天堂是蘇杭,只有蘇州才更像中國的城市,原汁原味,2500年來竟沒挪動過地方,是奇蹟,也是人心所向而至。

一場新雨過後,想必牆邊的韮菜、空心菜、菊花菜竄長不少,老母親該去收割了。

這裡,漫與慢。

這裡是漫與慢的生活。

於是,我便也滿足於這樣禪靜的、這樣祥和的生活。

TAG標籤:漫與慢 姑蘇 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