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文學/列表

國小教學教育二年級隨筆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教學教育二年級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教學教育二年級隨筆

國小教學教育二年級隨筆1

今天在我班提前上了《畫家和牧童》這一課,聽著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我感受到了學生髮自內心的快樂和真誠的讚美。在教學中,我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發揮想象、發展語言的平臺,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輕鬆快樂中得到發展。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深掘教材,精心準備,為學生創造了思維、想象、表達的寬鬆環境。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外部刺激的多樣性,創設情境,引發學生通過看動畫和圖片形象感知“濃墨塗抹”,“輕筆細描”這兩個詞的意思以及“‘鬥牛圖’錯在哪兒”的語句的理解;又通過搶讀,自讀,同桌分角色讀,指名讀,齊讀,全班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語言文字所蘊涵的意思和情感;還巧妙設計提問,激發學生與文中的主人公牧童和畫家產生對話。如,假如“你是圍觀者中的一員,你會怎麼稱讚他?”“牧童指錯後,你又會怎麼想?”“你想對牧童或戴嵩說些什麼?”又如,我創設情境以夥伴的身份來到學生中間活動,假如老師就是那位大畫家戴嵩,此時你會對老師說些什麼?完全捨棄了“師道尊嚴”,真正實現了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這些問題的巧妙設計,是在為實現目標的同時步步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滲透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其次,我還特意安排“一……就……”,“一會兒……一會兒……”這兩個句式的口語表達訓練,達到讀說結合,學以致用的目的。

上完這節“活動課”,我深切地領悟到,要使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創設情景相當重要,情景滋潤著他們的心田,對培養情感、啟迪思維、發揮學生主體,培養學生的參與性、自主性、創造性,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挖掘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能動性,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

國小教學教育二年級隨筆2

第六組教材,是進行情感教育、實現情感陶冶、培養美好情操的依託。

在教學本組課文時,重點對學生進行了練筆的訓練。重點是仿寫《假如》,通過對24課《日記兩則》的學習和輔導,引領學生進入日記的寫作。

一、關於仿寫《假如》

首先抓住詩歌的結構和內容進行學習,再次找出詩中優美的短語進行朗讀積累。這兩個環節都是對學生的仿寫進行指導。

二、關於寫事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學生對詞語的積累和運用。在學習《床前的氣球》《日記兩則》一課時,引導學生關注:日記可以包括哪些內容;怎樣把一件事寫明白。

三、關於日記的格式。

根據以往學生寫日記在格式上出現的問題,在這次進行教學時,先讓學生觀察這次的文章和以往的有什麼不同之處,引出日記的格式,然後我在黑板上畫好的日記格子裡,一邊板書一邊講解格式,學生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

國小教學教育二年級隨筆3

在與孩子們相伴的日子,在邊揣磨邊前行的路上,專業成長在提升了一步,隨之心有點滴。

一、檢查預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二年級的識字量之大,因此,在每節課前我都要求學生預習,每一堂課剛上課前,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隨後請一位同學來回答問題,必要時給予適當的獎勵或是表揚(如評選預習之星)。這樣以來,學生們的積極性被提高了,每個孩子的心裡就像揣了一隻小兔,他們是既希望被老師點到又怕被點到。於是在一般情況下我都會請中下游的學生來回答這樣的問題,偶爾也請比較好的。讓那些在家裡沒有預習的學生能夠在老師檢查別的同學的時候,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認識儘量多的漢字。

二、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閱讀了《杜郎口課堂教學》,感受其中的教學理念,我深知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交流的方式學文,並通過個人、小組、分角色讀文等方法,由表及裡、層層深入、探究主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採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引領他們通過多讀、多寫、多說、多聽、多交流、多積累,來豐富學生的語言文字,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備課時,領會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學習的主動權實實在在地給學生;上課時,相信學生,根據不同內容,合理的“引”,關注關注心靈的碰撞,智慧火花的迸濺,學生靈感的生髮,這樣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化解重點、難點,誘發學生對學習的達到學習的愉悅、快樂之目的。

三、利用藝術魅力,創造美麗的課堂。

對於剛從一年級走進二年級的國小生來講,他們的思維習慣是直觀的,孩子的天性就愛動,上課不到十分鐘,他們的手就控制不住,但他們比高年段更有表現的,特別是表演、動手的,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或是穿插進歌曲、遊戲,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國小教學教育二年級隨筆4

複習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節。學生通過複習,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吸收、靈活運用的目的。複習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複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得以充分調動。在期末的複習裡,我注意做好下面兩方面:

一、巧用複習方法

在複習中,除了對知識的歸類複習外,我還嘗試了一種新的複習方法,效果也不錯。這種方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教師劃定複習範圍或確定複習專案,學生依據課文、課堂筆記、平時作業及相關學習資料,確定複習重點,列出複習提綱,自行復習,然後根據自己的複習所獲,嘗試擬出模擬試題,做好“擺陣”和“攻陣”的準備。此階段,學習支配權應屬於學生,教師只是相機做一些提示:“想一想,還有那些內容該掌握。”“你還有哪些地方沒複習好。”“你估計誰可能會疏忽什麼內容,會搞不透什麼問題,你能出個題目考考他嗎?……

第二階段:學生之間開展“攻陣”活動。第一個“陣主”,由學生自薦上場,根據自己所擬的測試題進行“擺陣”,或由全班同學競答,或指人作答,優勝者為下一輪“陣主”,繼續“擺陣”。此階段,教師是導演,是參謀,是顧問,除維持好課堂秩序,調節好課堂氣氛,還要作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不正確的問法、測法要給以糾正;對沒有掌握好的問題,要引導討論,明辨是非;對提問巧妙、見解獨到、回答正確、表現突出的學生要給以熱情表揚。

第三階段,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本次複習要點,交流、推廣先進的學法,幫助確立正確的複習導向。教師針對學生暴露出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進行強化訓練。

這種複習方法因為是師生共同活動,打破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遵循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在複習的過程中,學生既是演員,又是觀眾,同時還是“老師”,是評議員,學生間人人平等,個個參與,人人都是主角,人人又都是配角。此外,整個複習的過程中,教師始終以鼓勵為主,鼓勵學生樹立信心,鼓勵學生積極“攻陣”,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疑難問題。所以這種方法也遵循了民主、平等和鼓勵為主的教學原則。在複習中,學習的主動權完全由學生掌握,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培養了能力。學生通過看、讀、背、思、問、聽、議、答、辯、寫,調動多種感官,手腦並用,既鞏固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1、複習生字時,我讓他們編字謎,學生很是喜歡,興趣很高,如“舅”:老鼠舅舅是男的;“資”:發給貝貝一次工資;“啪”;一掌拍在嘴上……

2、為了不讓學生對炒了又炒的生字厭煩,我一進教室就向學生求助了:孩子們,這張生字表怎麼看我都覺得有缺陷,那些編者叔叔們都是按一課一課來編寫的,現在整本書的生字我們都學會了,生字一課課複習起來不太有條理,你能否噹噹設計師,將這張生字表重新設計呀?(學生睜大好奇的眼睛,興致勃勃的,或許他們怎麼都沒想到自己還可以重編生字表)然後我們評選出一個高階設計師的大作進行復習(情緒更高了,還可成為高階設計師,同學們用自己設計的生字表複習)比如可以按什麼形式來歸類設計呀?(學生講了很多類別:字形相似的,可以加強區別;字音相似的,可以加深比較;同偏旁的歸成一類……)於是,設計在專心致志中拉開了序幕……

二、上好語文複習課

每到期末,枯燥無味的複習課往往令老師頭痛,令學生厭煩。究其原因,一是複習內容簡單重複,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二是複習形式單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上好國小語文複習課,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複習內容的整體性

複習是把平時在每篇課文中學到的零碎知識系統化,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內容。因此,要把複習課與新授課區別開來,切忌逐課逐段地把字詞句像回放電影鏡頭似的重複一遍。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冊教材。在期末總複習之前先把全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按照拼音、字、詞、句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把課文中出現的練習題型別分別列出來;再把閱讀思考題的型別、作文訓練的不同內容等也分門別類地列出來。這樣,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全冊內容,複習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採取恰當的複習形式,有些內容可以整冊教材為整體複習,如生字、多音字、誦讀課文等部分基礎知識及作文訓練等;有些內容也可以單元教師為整體複習,如閱讀能力的訓練等。但不管採取哪種形式,都要著眼於各類知識的整體性,使之系統化、綜合化。

2、複習過程的開放性

複習課要改變過去那種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要實施開放式教學,即讓學生自主選擇複習的內容和形式,自己總結複習的方法。教師的任務在於“巨集觀調控”,把握複習的方向和進度,進行適時的引導和點撥等。複習時,教師不再佈置學生多讀多寫,而要把複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如複習生字:“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記,難寫,應重點複習哪些字;你願意怎麼複習就怎麼複習,可以反覆練,可以同桌合作聽寫,也可以出一份自測題。”複習閱讀部分:“自己從課外讀物中找一篇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該怎樣回答,然後在小組內容交流。”每複習一類知識或一個單元讓學生寫一份“複習心得“,總結自己在複習中的新收穫和成功的複習方法。複習完整冊教材後,讓學生每人出一份測試題,在全班內互相檢測。這樣的開放式複習,學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學生受益,教師也瞭解到更多的學情資訊,使指導更具針對性,更有實效。

3、知識之間的互融性

在複習過程中,還應還注意基礎知識、閱讀、作文等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絡,使之互相滲透,融為一體。一般情況下,以複習課文段落的閱讀為載體,把基礎知識和寫作的複習融入其中,三者兼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就一定要深入鑽研教材,發掘課文中蘊含的訓練因素,是複習“牽一髮而動全身“,以閱讀為核心,融”雙基“於一體,這樣才能大大提高課堂複習的效率。

總之,要想上好語文複習課,提高複習效率,就應該整體把握教材,採取合適的複習形式,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達到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把握和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國小教學教育二年級隨筆5

一、檢測:摸清知識能力現狀。

要在複習時避免無效資訊的重複傳授、無效訓練的簡單重複,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就必須在複習課前採取測驗、考查、提問,或通過座談、個別瞭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反饋來的資訊,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複習課教學方案。一位二年級老師在第三冊教材教學結束後,結合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編制了一份檢測試卷,在批閱試卷時發現學生對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還不夠:對聲母在字典中的位置是清楚的,但對韻母的順序,或聲韻母相同、聲調不同的字如何查檢,都不大搞得清楚。瞭解到這個情況後,這位老師在複習課上邊示範邊介紹具體的檢字方法,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供一些有特點的字,讓學生現場練習查檢,於是全班同學都掌握了音序檢字的方法。雖然這位老師講述的是過去講授過的內容,但由於訓練內容是新的,學生查檢字的水平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二、貫通:建立系統的知能體系。

語文課是以課文和單元作為結構單位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採用“段段清”的做法,一篇課文教學結束馬上又轉入下一篇課文的教學,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和訓練的能力是呈相對的一個個點狀或塊狀的,沒能形成大綱所規定的一個相互聯絡的系統的網路。語文期末複習課則應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對一個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訓練,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和掌握系統的知識體系,訓練和提高所規定的能力。例如三年級上學期已進入作文訓練,第五冊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作文訓練:有看圖寫話,有狀物,有敘事,有記人,還有練寫通知。每次作前指導,教師一般都只是就該次作文訓練的要求講些與本次作文相關的知識,做些必要的引導,滿足於把作文寫出來就行了,而在複習課上,有人誤認為作文沒有什麼可複習的。其實,複習是提高學生綜合作文能力的重要一步。為了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師應居高臨下,對本學期八次作文訓練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系統的歸納、總結,讓學生從總體上回顧本學期作文的特點,重點講述國小記敘文寫作中的“觀察——說話——寫話”的規律,結合學生寫作的實際解析各類作文的標題、開頭、正文、結尾的寫作知識和要求。這樣,經過融會貫通的複習,學生對本學期所講授的知識和訓練的水平顯然會比複習前要提高一步。

三、補缺:彌補過去教學的不足。

由於教師對課文和單元所規定的教學重點和任務的理解不同,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時教學中,有一些該講的內容沒講是在所難免的。雖然在學生作業和輔導時教師已知道這些缺漏,因為要趕教學進度,有些也沒有或來不及補充講解。複習課上針對這些缺漏必須予以補充,以求得學生對知識點的全面掌握。

四、比較:促使認識的深化。

在“溫故”中“知新”,並不是僅僅靠機械性重複就可以做到的,有些要通過比較來辨別才能達到目的。上覆習課不在於老師不停嘴地講多少,而在於如何引導學生把舊知識與舊知識、舊知識與新知識、新知識與新知識按教學和複習的需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其中的差異,從而獲取新的知識、訓練新的能力。

五、強化:提高訓練的深度。

訓練是複習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那些題海戰術、“炒冷飯”、機械性重複訓練等等,是訓練中的弊端。怎樣才能在複習課的訓練中提高複習效率呢?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進行段的複習和訓練時,除了進行一般的段落層次劃分訓練外,教者還必須深入講析分段的一般方法:諸如按事情發展順序劃分、按時間先後劃分、按地點或空間位置變換劃分、按總分關係劃分、按材料性質劃分等。接著,讓學生根據這些方法進行劃分段落的訓練,然後讓學生說說是用什麼方法劃分的,還要求學生說出各段落之間的關係,每一段與文章主題的關係等等。這樣的訓練不僅能讓學生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可以克服學生在劃分段落時存在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六、拓寬:多側面地講解相關知識。

複習課要重溫過去所學過的知識,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為複習要體現提高的原則,所以這種重溫又不能是機械的、簡單的重複,而應以原有知識為基礎向外拓寬。平時的講讀課教學由於受教學內容和目標、時間的限制,不能隨意拓寬,而複習課上因為經過多篇課文教學,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已具備了拓寬的條件。例如擴句、縮句是國小語文訓練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平時訓練時有些東西具有隻能意會不易言傳的成分,複習課上則必須進行拓寬性講解。例如作為主語、賓語前面的定語,謂語前面的狀語和後面的補語,,以及一箇中心詞前面可以分別加上多個定語或狀語的知識,則應結合具體例項,用國小生能理解的話進行講析。待學生基本掌握了這些知識之後,才能保證學生做擴句和縮句的練習,得出來的答案不是懵出來的。事實上,學生進行擴句和縮句練習的水平也只有在這種拓寬性練習中得到提高。

七、昇華:提高原有教學層次。

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對知識的傳授往往是滿足於教材所涉及的內容,有些教師還常常就文論文、就知識論知識,學生能正確解答訓練題目就算完成任務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有時還停留在感性階段。複習課的教學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完成這種由感性向理性的昇華。例如在平時的講讀課文和閱讀課文教學時,教師傳授了一些閱讀理解的方法並訓練了一些閱讀理解的能力,但是因為還沒有昇華到理性的高度,學生在實際的閱讀理解時往往還只是憑經驗。在複習課上教者則有必要結合獨立閱讀課文、自讀課本和練習與測試中的閱讀習題的訓練,幫助學生總結閱讀、理解的有關學習方法,像初讀了解文章的概貌,再讀理解文章的結構,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精讀體會思想感情,重讀思考和解決相應的問題等等方法。在這些方法的指導下,再引導學生聯絡實際,進行閱讀和理解的實踐。從而使過去的那種閱讀和理解的水平、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八、分層: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學生的情況比較複雜,由於他們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他們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對教師所教學的知識的接受程度、訓練能力的層次也必然是參差不齊的。因此,複習課上對學生要按不同層次要求,分別對待,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九、遷移:推動綜合能力訓練。

遷移,是以對過去教學內容和訓練能力的複習為基礎,向新的複習內容遷移,向其他方向擴充套件。這種複習方法是一種充分調動學生複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能力的做法。複習課實踐顯示,使用遷移的複習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看圖學文是貫穿於小語整個教材的文體,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課文的教學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複習課上教師則需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看圖學文的學習方法,然後把這種方法遷移到其他看圖學文課文的複習上來,指導自我複習。實際上,學生完成這種遷移之後,不僅所需複習的知識、思想、內容得到了複習,而且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以提高。此外,看圖學文的複習還可以向看圖說話寫話、看圖作文遷移,用看圖學文中所學得的觀察、想象、寫作方法去指導看圖、說話、寫話和作文。這種複習已不是一篇課文或單項知識的複習,而是轉向對一個網路知識的複習和綜合能力的訓練。這種複習不僅在訓練程度,而且在訓練角度上都得到了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