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文學/列表

教育筆記-孩子進餐中小文化

案例一:

教育筆記-孩子進餐中小文化

小班剛開學沒多久,我發現我班有幾個孩子的進餐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新來的莫子睿小朋友進幼兒園前他爸爸說:“他吃飯很不好。”我問:“他什麼菜不吃。”他爸爸說:“他什麼菜都不吃。”進幼兒園後,一到吃飯時間,他看見飯菜就哭。老師喂他吃他不張嘴巴,張開了嘴巴,飯菜一進嘴裡,他就噁心要吐。在下午的遊戲時間,我收集了一些進餐好習慣的故事,講解了每種菜和飯的營養,讓他知道了樣樣食物有營養,樣樣吃身體好的道理。為了讓他能逐漸習慣吃菜,我讓保育員先給他盛菜,在集體進餐前就先喂他吃一點菜,而後再讓他自己吃白飯。在嘗試性地吃了一段時間菜後,我讓他進餐時一口菜,一口飯自己吃了。但他吃飯時菜吃的慢、吃的少,我們要不斷督促。

我們與家長溝通了多次,家長說現在在家菜也開始吃了,但說到讓他自己動手吃飯時,家長只是笑。看的出,家長非常溺愛他,在家拿他沒法子。聽他自己說,在家吃飯仍然是媽媽喂。

案例分析:

莫子睿在我們採用了多種方法教育引導後,有了明顯的進步。先吃不喜歡的食物有二個好處,一是肚子餓時會不擇食,二是即使不愛吃要吐,吐出的也就是一點點他不愛吃的`東西,不會把所有的食物都吐出。現在,在幼兒園裡,莫子睿樣樣飯菜都能吃,也能自己動手吃飯了。但由於家長的溺愛,他在家長吃飯仍然是有家長喂的。家園的合作力度不夠,使得他進餐時依賴性還比較大。

案例二:

丹丹,是我們班個頭最小的一個小朋友,開學來,由於新的生活老師對她的進餐習慣不是很瞭解,她的進餐質量又有所下降,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我及時與生活老師進行了溝通,告訴阿姨丹丹每次盛飯需先量少些,這樣她就不會有為難情緒,這樣少量的一碗吃完,她在我們的鼓勵下還會添第二碗。別說,只是在“量”上做了小小文章,可卻讓孩子很受用。

但丹丹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沒多久她又開始挑食了。當葷蔬菜都在時,她擋不住葷菜對他的誘惑,總是先挑自己喜歡吃的葷菜吃。葷菜吃完,肚子也不再餓了,不太愛吃的蔬菜和飯也就吃的慢了。我採用的了留一部分葷菜在後面的方法,就是針對了她愛吃葷菜,又擋不住葷菜誘惑的特點所採用的手段,也起到了引導的作用。

案例分析:

開始時,在進餐前先讓他們吃一些他們不習慣吃或平時不吃的食品,吃的量逐漸增加,在他們自己正式進餐後,只引導他們再吃一點他們不習慣吃或平時不吃的食品,但並不強求,幫助他們逐漸適應吃各種食物。在以後的進餐過程中,根據情況,對挑食嚴重的把他們最愛吃的留到最後再給他們吃,保證他們樣樣飯菜都能吃。在採用了這二種方法後,幼兒真正開始作到了樣樣飯菜都能吃了。

實施措施:

葉聖陶先生說過:好習慣的養成,一輩子受用,壞習慣的養成,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可見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在進餐習慣的培養中,我們不妨這樣做一下:

1)通過講道理,告訴幼兒食物的營養價值。

2)進行個別輔導,對那些實在不會自己吃飯的幼兒,先喂,幫助他們學會自己吃飯的要領,然後慢慢過渡讓他們自己吃,而後再提出更高要求。

3)榜樣示範法根據小班愛模仿、愛表揚的特點,利用集體的氛圍感染,用情緒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教師可以在開飯時特意聞聞菜說:“哇,好香”,並作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樣子。

4)座位安排法。將吃飯慢的孩子安排在吃得好,又能吃的孩子一起,這樣,他們看到自己周圍的同伴吃得這麼香,受到感染和鼓舞。

5)逐漸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兒從小就不吃某種食物,對這類幼兒採用“逐漸加量”的方法。

6)物質鼓勵法。對偏食、剩飯的幼兒有點進步馬上給予鼓勵,發給孩子一朵小紅花,小貼畫、小卡片等,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改正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

7)教師一定要講吃飯的禮儀,比如:腳怎麼放?手怎麼放?不要吃得太響等

8)最後就是一個環境營造,在進餐時選擇一些輕音樂作為背景。

TAG標籤:教育 進餐 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