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文學/列表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6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6篇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1

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餘秋雨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後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著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著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麼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洩的具體出口。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籲、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裡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說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嘆。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於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彙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嘆。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於鼓譟,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說,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2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蕪,黃河文明的盛衰,清麗悽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風情萬種的古城風貌與歷史淵流,餘秋雨先生在心靈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學者精準獨特的視角,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壯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將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對山水的詩話?或是山水與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風景名勝之中,蘊藏的歷史與內涵,涵蓋的文化與深沉,在秋雨先生筆下,點點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團,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嘆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只有飽經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餘秋雨對於文化的經典評論便是他滄桑後博發而出的哲思。蘇東坡三十七歲便自稱“老頭”,他頗有蘇東坡“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那種放達。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於文化天堂。他曾說他常佇立,於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餘秋雨先生將犀利的筆觸直接伸向歷史,伸向人文,他勇於批判歷史,鍼砭時弊;他敢於發表見解,針針見血,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於其他散文之處,這正是《文化苦旅》長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對於靈魂與精神的刻畫,猶記得莫高窟裡那位無知道士的愚蠢行徑,猶記得長江入海口那個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驕傲與能說會道。正是對於不被大眾看到的內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對於社會形態的方方面面的反映與體現,成就了這部書的魅力與價值。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文化苦旅》,值得一讀!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3

餘秋雨最有名的著作當是《文化苦旅》,用足跡來丈量中國的文化,用心靈去頓悟生活的哲理。書中餘秋雨扮演了一個傑出的“導遊家”,它指引著各年齡階段的諸多目光,進入了一個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間,那裡銜接著歷史,連帶著現代,希翼著未來,將一雙雙天真而好奇的眼睛,塗抹了層深幽的色彩,要他們閃爍的是一絲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將一張張經霜而冷峻了的臉,深刻上責任,沉重中獲釋,焦躁中輕鬆,為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指向歷史後的未來。這是餘秋雨先生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的感覺。

這段苦旅有點長,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遊記似的散文,寫的幾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勝,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過、流連過的地方,還包括了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髮蘇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視窗》等。從中國諸多旅遊名勝,到荒蕪一片的陽關,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蹟到文人,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殘陽廢壘,西風古道,在他的筆下都變得雍容大氣且富於智慧,彷彿成了歷史的濃縮與見證,在世紀輪迴中散發著不滅的穿透力。篇篇語言精美氣勢恢弘的作品,就象一位無聲的導遊,在歷史的交匯點我循著他的足跡推開了一座座神聖殿堂的大門。

道士塔——是他抒發恨意的地方。因為千年百年的磨難,他不甘心這被淪落的文化一再地被人踐踏,想不到最後的一絲的呼喊竟是由自己升起的。他不想破壞歷史的變遷,文化的進步,可對那些掩藏恥辱的土地,他倍感惋惜。在他的筆下,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而王道士則是這出悲劇中錯步的小丑。用一位經歷這悲劇的學者的心看,他明白了,那裡,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因恨而愛的情感愈演愈烈,致使我也變得學會了嘆息與感慨,明白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心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為民族,為國家,為自己而恨……

翻過屈辱的一頁《莫高窟》,靜靜矗立,神祕又安詳。餘秋雨那頗具感染力的文字讓我彷彿身臨其境。不是在讀而是用心在欣賞品析。窟中牆壁上那精美絕倫的壁畫讓我驚歎。色彩絢麗、暢快柔美的線條匯聚了五代的紛爭隋唐的興衰以及宋室的淪亡。我不得不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藝所折服。正如作者所言:"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隨著書頁的往下翻轉,我的視野更開闊了,思維也變的靈動跳躍,充滿了幻想力。《陽關雪》的悽美、《柳侯祠》的靜謐、《白蓮洞》的幽邃、《都江堰》的雄偉,我就象一片空靈的雲,沿著秋雨的足跡飄過一座座名山大川。就象在欣賞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徜徉在人文景觀與歷史長河的氛圍中,情景交融,實乃“此時無聲勝有聲”,每讀一篇就有新的領悟。就好象在感覺餘秋雨對文字的挖掘。他的描寫,他的感受,他的想象,甚至是他的訴說,種種的這些全都超越了文字本身的韻律。好似在唱一首歌,不是民曲,不是流行曲,亦不是田園山川的旋律,是能讓人敞開心扉開懷吟唱的人生之韻,天地之樂。我默默地在心中重複這些文字,試圖想完美地記憶,可讓自己更自信些。但是,這些直白白的文字下彷彿蘊藏著另一種深不可測的意境,是什麼呢?我不禁細琢。最後終於找到了答案。我明白了什麼是其中的“苦”,和它真正所要傾訴的情結。

餘秋雨的文章常常給人一種歷史的沉重,一種文化的觀念,一種對過去的留戀,一種對未來的憂患。面對文化,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總有一些使人無奈,總有一種遺憾讓人兩難。

然而,許多現代人已逐漸冷漠、麻木於這種文化的遺憾。並不是所有的現代人都認識了中華文化的悲劇,因而作者在自序中說:“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當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也只是一種奢望。”

但是,有些文化,即使被人們看到,並且呼籲、挽救,又能以什麼方式留存呢?歷史的泥濘不能阻礙現代的車輪,中華文化的確太龐大,在歷史與現代的碰撞中,不是歷史的破碎,就是現代的停滯。這也是現代人面對中華文化的兩難。

縱觀《文化苦旅》全書,並沒有多少優美的詞句和華麗的詞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以及一則則通俗的故事。餘先生也很少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述,往往是筆鋒一轉,人為地構造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歎,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國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它為每一名讀者解讀了歷史的蒼涼和大漠黃河文明的盛衰,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者發自內心的感悟,從而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去思索人生、思索未來。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書,“書”既透露出文化,而每一個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你自己不曾記得年少時的輕浮,中年的坎坷,老年的怡然自得,而也許哪一本書中就有你的影子,讓你似曾相識,讓你重新拾起殘缺的記憶。活著的人記住歷史,可歷史只記住那些推動歷史發展的人,我們不是偉人,但我們至少可以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記住我們,寫好人生這本書,算是對他們有個交代吧!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4

喜歡讀餘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裡。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鏽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數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和人群,每每,處處不在宣洩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5

“肩頭,媽媽的肩頭,是我家的風雨山脊。”

——題記

翻開藏青色書皮的《文化苦旅》,細細品味,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又有著洞若觀火的透徹,你彷彿能從字裡行間看到一位遊子不羈的靈魂。我不禁自問,是怎樣的家庭,怎樣的經歷打造了這樣一個文壇的傳奇?直到翻到了最後,看到了那一篇——《為媽媽致悼詞》。我才瞭然於胸。原來,在傳奇人物的背後有這樣一位偉大堅強的母親。有母如斯,兒子怎能不鑄就一片輝煌。

這是餘秋雨先生在他母親追悼會上的講話,文章雖不長,但字裡行間都溢滿了對母親深深的崇敬與濃濃的思念。

餘秋雨坦言自己中學時獲得了全市作文比賽第一名和數學競賽大獎,就要歸功於母親在他七歲時就讓他替代她,來為所有的鄉親寫信、記賬。他堅強人格的形成也是深得母親的遺傳,面對那麼多謠言的一次次圍攻他從不反駁,他曾說“只要見過我媽媽,你們就明白了”。母親給予他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記得有一次我從農場回家,吃驚地看到一張祭祖的桌子居然在自動移動。細看之下才發現媽媽一個人鑽在桌子底下,用肩在馱桌子。家裡的人,有的被關押了,有的被逼死了,有的被流放了,沒有一雙手來幫她一把,她只能這樣。”母親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的生死禍福。為了在戰爭歲月支撐起這一個小家庭,母親竟然同意到最貧困的鄉村生活,一切生活細節都回到她完全不熟悉的原始起點。為了給很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的他掙兩元錢,他的母親在那麼冷的天赤著腳去一家小工廠洗鐵皮,渾身上下都被水澆溼了。至今作者還能記得那年她貼著兩元錢幣握著他手掌時的溫熱……我想餘秋雨在想到此情此景時,在追憶往昔的艱苦歲月時,必定淚眼婆娑,必定滿臉的不捨。試想,全天下有哪一個有良知的子女願意母親受這般的苦楚。就像全天下的母親一樣,見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

這不由得又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文壇奇人的母親,她就是史鐵生的母親。她隱忍、包容,為了鼓勵雙腿癱瘓的史鐵生活下去,她隱瞞自己的病情,日夜忍受病痛的折磨,直到臨死前最後一刻,心心念唸的還是她的孩子,告訴孩子要“好好而活”。

大抵全天下的母親都是如此,為了孩子她們可以傾其所有,如果需要她們以生命為代價,她們也會毫不猶豫,義無反顧。想想自己的母親也是如此,每天清晨,當我還沉浸在夢鄉中的時候,媽媽已經輕手輕腳的起來,為我們洗衣做飯。她清楚我們每個人的喜好,餐桌上總有我和爸爸喜歡的菜,而對於她的喜好我卻知之甚少。我的生日她總能一年不落地記得,次次都是盡心準備,但她的生日總會用一句“生日快樂”輕輕帶過,甚至過去好久,才突然想起。所有的家務好像從來就是她的本職工作,無怨無悔,任勞任怨。而我卻覺得享受她的悉心照顧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世界上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地對你好,除了父母。只有他們的愛無緣無故,有始有終。

我內心產生了絲絲的愧疚,母親欣喜的看著女兒從蹣跚學步到亭亭玉立,眼神中時刻透露出“吾家有女初長成”的自豪。我卻從未關注母親原來的一頭烏髮何時已爬上了縷縷白髮?眼角的皺紋何時又深了幾分?挺直的腰背何時已傴僂彎曲?回首往昔,我感覺欠父母的真是太多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一切都還來得及,我暗暗下定決心,今後一定要像你愛我一樣好好愛你、疼你、寵你。

媽媽,女兒已長大,女兒的肩膀已不再稚嫩,今後就讓我成為你的風雨山脊,路過泥濘,路過風,從陰雨一直走到豔陽。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6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著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著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裡有很多貯存古籍的圖書館,講授古文化的大學,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能嘩地一聲奔瀉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奔騰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結果,就在這看似平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於是有了寫文章的.衝動……”

餘秋雨在自序裡如此寫道。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

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他寫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龍華》、《華語情結》、《這裡真安靜》。

至此,《文化苦旅》真正誕生了。

《文化苦旅》無疑是極為成功的。

它有著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著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著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著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然而,書名所隱含的深層的意義,才是最重要的。

觀照人體生命,餘秋雨這一旅程,是他本人對於人類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問題,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歷程,這歷程相當辛苦,故謂之“文化苦旅”。

再觀照中國文化的生命,這是辛苦的旅程,不再是作者的旅程,而是中國文化的旅程,我們中國文化,在時間的長途中,已跋涉了上千年的路,其間所見證的天災人禍、滄海桑田,豈是言語所能說盡。而數千年所累積下來的包袱,變得如此沉重難荷,今後還走得下去嗎?

故又謂之“文化苦旅”。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的滄桑感更能引發出人生滄桑感,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便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生體驗與回憶,其實中華文化並不像當時哄傳的那樣頑固和腐朽。它確實步履艱難,卻來自於歷史意志和文化倫理之間的深刻衝突。

歷史意示要求強蠻、突進、超越,文化倫理則要求端莊、秩序、和諧,兩者都有充分的理由卻方向相反,互相牽制,誰也無法實現自己,結果成了千年廝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來自於此。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形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寫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悲劇的味道。

當這種感傷、悲劇的氣息,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閱讀效果。

我幾乎可以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著手,低著頭,皺著眉在慢慢地踱著,我也與這位哲人一起品味歷史,體驗文化,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拂拂地吹過多情而脆弱的心靈。

儘管餘秋雨的散文創作是他厭倦了戲劇研究之後的產物,然而,一個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事實是,他在《文化苦旅》中有意或無意地融入了戲劇藝術的表現手法,在散文中製造出驚險曲折、絢麗多變的劇場效果。

“我不是天才,因此,我的靈感並不呈現為波瀾壯闊的狀態,而只是片斷閃光。”

餘秋雨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是天才,他缺乏如郭沫苦那樣汪洋恣肆的才情,他也不十分深刻,缺乏如魯迅那樣入木三分的眼光,但他那片斷閃光的靈感,通過生命潛藏的喚醒,倒不愧為一種創作散文極佳的境界。

我讀《文化苦旅》,是將它作為文學作品來欣賞,然而腦海裡閃現出的卻是不同畫面的剪輯,好像自己置身於一個個時空交錯的舞臺之中。

試想一下,如果餘秋雨沒有在戲劇方面的長期積累和薰陶,便不可能有《文化苦旅》中如此的寫法,他也就不可能於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說古道今,娓娓而談,興趣盎然。

餘秋雨放棄了戲劇,然而他不曾料到,戲劇卻不自覺地成就了他的文學。

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的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敘述中,又蘊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

在《五城記》中他如此描寫廣州:“廣州歷來遠離京城,面對大海,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與中國千年封建傳統構成了逆反,千里驛馬跑到這裡已疲憊不堪,而遠航南洋的海船正時時準備拔錨出發。”對於遠處南疆的廣州市來說,用這樣一段話來形容,真是既準確又極富想象力。

如果沒有闊大的胸襟,如果沒有遊歷過祖國的大山大川、名城重鎮,如何能寫得出這樣的奇句。

而在《西湖夢》中,作者則是如此點染蘇小小的心靈世界:“由情至美,始終圍繞著生命的主題。蘇東坡把美衍化成了詩文和長堤,林和靖把美寄託於梅花與白鶴,而蘇小小,則一直把美熨帖著自己的本體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轉捩,只是憑藉自身發散出生命意識的微波。”

無需尋尋覓覓,在《文化苦旅》中幾乎到處都可以找到這類精雕細琢的文字,既有特定的歷史氛圍作為烘托,又有類似小說情節的劇場效果作為主幹,因而,其中配以雍容、典雅而又抒情的文字的描寫,並不會讓讀者有過於雕琢之感,反而會讓文章增添一些詩意,增強一份藝術的魅力。

悠遠的歷史便如一條纜索,餘秋雨便是這樣依稀走來,又於秋風秋雨中漸行漸遠,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TAG標籤:範文 苦旅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