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文學/列表

夢醉撈刀河捉魚散文

我家右手邊的蛇嘴嶺,由紅頭石組成的“蛇身”與群山相聯,蛇身很陡峭,上面的松樹稀疏又矮小,在這靠塅一邊的懸崖腳下,住著十幾戶陳姓人家,他們與我們袁姓人同屬一個生產隊。在其住屋的前面有兩口魚塘,一口形狀是圓圓的,所以叫“團塘”,另一口是橢圓橄欖型的,叫下屋塘。兩塘並列與整個成排的下屋和長長的蛇嘴嶺三線平行。只因後山崖太高,水塘靠房屋又太近,使得整個下屋四周的空地不多,我們小孩在這捉迷藏、賽跑時總不踏實,老擔心剎不住腳而衝進水塘裡去,所以下屋就沒有我們沙山袁屋那樣地熱鬧。

夢醉撈刀河捉魚散文

因生產隊常在兩口塘中的底層取泥做瓦,所以這塘的水平時很深,水質也很清澈。又因有稻田、菜地、屋場和山邊的肥水流入,塘裡的魚也就長得很快,每到過節,或有人家辦喜事,生產隊會在這塘裡用網撈魚,其中鰱子魚、大頭魚、藍刀魚、蝦的長勢最好。

生產隊上每家每戶都有種菜自己吃,蛇嘴嶺下隔著渠道有一些菜地,隔得最近的是我們沙山袁家的',再往塅中心方向去,是幾丘生產隊的稻田了,再往下是“下屋”陳姓人家的一片菜地,這一片地既能晒到太陽,又方便淋水,離家還不遠。再往下已是團塘和一大片稻田了。夾在兩片菜地中間的稻田只能通過下屋的菜地邊排水,其走勢像是沿著六角菱形邊走半圈,田裡水要下落一米多,流向幾米長的、平時是乾旱的菜地溝,再拐一個近一百八十度角後,再下降半米,到與稻田只一田基相隔的、平時有水的泥溝。再拐個大彎才到了另一條寬而深些的水溝,直通到團塘。在第一個拐彎處,有一個小泥潭,潭邊長期生長著不到一米高的水柳灌木,人們路過時,任意去踩去刮,它也不死,其樹蔸下有田雞、黃鱔,還有泥鰍,我們小孩不敢去了解,主要擔心哪怕是隻藏一條“四腳蛇”或“觀音蛇”都夠嚇人的。這條水溝是稻田、菜地與魚壙相聯的小溝,稻田裡泥鰍通過它去魚塘,清水塘的魚兒總想去稻田裡吃些蟲和草。另外這兒的水量不大,我能控制,水溝也不深,所以我很喜歡來這兒抓魚。

大雨過後,只剩小雨,稻田裡的水滿了,需從缺口處嘩嘩往低一些的稻田流,越低的地方水勢更大,從稻田流向下屋菜地邊水溝的水已不小了,為魚塘和稻田的魚兒上水來菜地水溝營造了熱鬧、刺激的氛圍。天在下大雨的時候,我的心定會牽掛著這裡。雨停了,我人也到了,乘魚兒還沒盡興而退的時候,我用密集的笧箕在菜地溝的下游攔住水路,截斷了小魚的後路。然後把出水的稻田缺口用泥巴封住,水暫時只能在開闊的田裡打轉,嘩嘩的水聲消失了,滿溝的水一下子消退了,一部分警惕的魚也跟著水退到了笧箕裡了,另一部分還跟著涓涓細流意猶未盡地往上衝,水太淺,就將身子打斜來衝鋒,用尾巴拍打濺出水花,新年生長的小鯽魚和螃皮魚最喜歡這樣的玩法,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大部分的魚都躲在缺口下的小潭裡。最徹底的穩妥的辦法是:用木瓢將水潭裡面的水全部澆出來,剩下的魚只要撿起來,泥鰍就鑽到泥裡去或是草堆裡去了,我用十個手指並排插入泥底,將其反過來,泥鰍整個背麻色、肚皮黃色的身子全露了出來後,只能無可奈何伸長了懶腰長嘆一聲,這是我能聽得很清楚的,知道無處可逃了,也只能“裝聾扮傻”,任人擺佈,我也不會用力去抓,只和泥捧在一起對準了木桶,讓它隨地球的吸引力自行滑落,掉到桶裡去,著陸桶底時,泥鰍掙扎彈跳幾下,試試能不能跳到自由的水裡去,知道毫無用處後,也只好乖乖就範了。

菜地邊水溝的魚抓完了,我順著水路往下,田邊的水溝比較深而長,只能用蝦拉嘞去扒,運氣好可以撈到大鯽魚,完事後就將缺口泥扒開,讓水又沿原路流起來。這兒既有魚,又好抓,只我一個小朋友知道,我真的很滿足。回到家,我媽看到抓回來不少的小魚,必定露出燦爛的笑容,邊欣賞魚兒,邊誇讚我,我也增加了自豪感。

TAG標籤:捉魚 撈刀河 散文 夢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