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文學/列表

我眷戀的故鄉散文

我離開故鄉已經50多年了,但是,我兒時故鄉的景象時常浮現在腦際,縈繞在心頭,我眷戀我兒時美麗的故鄉。

我眷戀的故鄉散文

我的故鄉河北省盧龍縣王莊,是燕山腳下一個閉塞的農村,東西北三面都是低矮的丘陵,東面的叫東坡,北面的叫北嶺,西面的叫大廟坡。房屋都依坡而建,步步登高,門窗一律朝南。坡底是東西方向的一條街道,叫做下街。下街道北是民房,道南是一片菜園。洋河緊靠村南菜園由西而東流過,中間有一段形如牛扼的河灣,河灣處是一大片楊柳樹林。洋河南岸是一小片肥沃的平原,再南就是一帶高山,叫南山。南山上是鬱郁蒼蒼的松樹林,狼、狐、羚羊、野兔、野雞等棲息其間;洋河水清如鏡、岸柳如煙,河裡魚蝦鱉蟹娛戲。

大廟坡頂是一片平地,原來建有兩座廟:一座叫娘娘廟,三大間瓦房,供著九天玄女娘孃的.泥塑像。1946年春大破“迷信”,被拆掉了;另一座叫清風寺,俗稱大廟。大廟佔地約四、五十畝,進廟門是坐北朝南的三間門房,供奉四大天王泥塑像。過了門房就是一大片空場,空場東北角有一座石頭砌的平臺,長著一棵虯形古鬆,古鬆上懸掛一個鑄鐵大鐘。鐘聲洪亮,能傳到方圓四、五華里遠。空場北面是大雄寶殿,中間供奉著如來佛和四大菩薩泥塑像,沿牆四周是十八羅漢塑像。大殿北是個小院,北面是4間正殿,早已開闢成為國小校教室,殿前走廊上繪著封神演義故事的彩繪。西面有廂房三間,是教員的辦公室。緊靠正殿東面是兩小間低矮的平房,是給看廟人住的。正殿房後和小院東面是菜園。

1946年大破迷信,區裡讓拆掉廟宇、砸碎神像。村裡幹部群眾要求把殿房留做國小校教室。結果,塑像被拆除,大鐘被砸碎,房屋被保留了。

故鄉的景色美極了。我走南闖北幾十年,到過不少地方,但是我覺得我兒時的故鄉最美,沒有哪個地方能比得上。

春季,村南的樹林裡,楊柳樹抽出鵝黃色的枝條,柳葉如細細的眉毛,楊樹葉像小孩嫩嫩的手掌。不久枝條和嫩葉變綠,樹林裡彷彿籠罩一層綠煙。各種小鳥都陸續飛來,在樹林裡做巢,有啄木鳥、藍靛頦、畫眉、鷓鴣、黎雀、喜鵲……,鳥聲啾啾,一片生機;北嶺、東坡、南山的野花逐漸開放,萬紫千紅,美不勝收;大地回春,各種野菜也生長出來,有野蒜、苦菜、曲菜、油碟、蒲公英、羊犄角、雞爪子……;院子裡、山坡上的杏花、桃花、李花、梨花都盛開了,一片緋紅,一片雪白,整個村莊像被鮮花裹住一般;洋河解凍了,河水清澈,岸柳如煙。太陽溫暖地照著,春風和煦地吹著,我和小夥伴們在樹林裡看鳥,在野地裡挖野菜,在洋河裡捉蝌蚪、小魚,非常快樂。

夏季,村南的樹林濃蔭碧綠,鳥聲唧唧,涼風習習。吃過午飯,男性大人小孩都穿過樹林到洋河裡洗澡、游泳、娛嬉,還釣魚、摸螃蟹。大雨過後,洋河漲水氾濫,岸邊的莊稼都被淹沒,樹林裡的樹木都被淹了半截。街道上嘩嘩地流著水,像一條小河。大人們都愁眉苦臉,我們這群孩子卻歡蹦亂跳,在街道的小河裡捉魚、捉小王八。有一次,我捉到一隻只有指甲大的小王八,喜歡得不得了。

秋季,高粱火一樣的紅,穀子黃金一樣的黃。南山裡“歐梨”、酸棗、“野葡萄”等野果成熟,大霧過後長出蘑菇,有草蘑、松蘑、香蘑菇,大人們和小青年都去山裡採蘑菇。東坡野地裡,酸棗紅了,蟈蟈不停地叫,“青大楞”(一種遍體青綠的大型蝗蟲)在石頭上晒太陽。我經常到東坡去捉“青大楞”,燒著吃,它的籽黃黃的一大條,好吃極了。深秋,樹木開始落葉,人們去樹林裡“摟樹葉”(用竹耙收集樹葉,做燃料)。我也背上小簍子,拿著竹耙去拾樹葉,和小朋友在樹葉堆裡打鬧玩耍。

冬季,我和小朋友在洋河滑冰,在雪地裡打雪仗,還玩“捉迷藏”|“跳房子”、“過家家”、“打秋臺”、“砸杏核”、“扔坑”、“礽疆”、“頂梆梆”等遊戲,快樂極了,往往都忘記回家吃飯。

美麗的故鄉,童年的快樂,一時半會說不完。我眷戀兒時的故鄉!

TAG標籤:眷戀 故鄉 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