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文學/列表

年味過年隨筆散文

小時候盼過年,其實就是盼著能穿上只有過年才能穿的那套新衣服。記得媽媽總是很早就把新衣服給我們做好,然後疊得整整齊齊的交給我們,告訴我們:“一定要等到年三十的時候再穿,因為這樣,你一年都會有衣服穿”。我虔誠的相信這樣的說法,所以年三十之前,儘管每天都忍不住的拿出來東摸摸、西看看,就是不敢往身上穿,怕以後真的沒有衣服可穿了。那種既緊張又盼望的心情,現在的孩子恐怕怎麼也是體會不到的。

年味過年隨筆散文

小時候盼過年,還盼著能在年三十這天,我們兄弟姐妹團團圍坐在熱炕上,等著爸爸媽媽把一道道菜餚搬上桌,用小手指著自己最喜歡吃的菜,很想悄悄的抓一塊放在嘴裡解解饞,卻在相互監督的眼神警告下,不情不願的縮回手,放在身後,繼續期盼著下一道菜。記憶中爸爸很會做菜,因為那時候我們的生活條件有限,儘管我們都喜歡吃排骨,爸爸媽媽卻沒有能力讓我們吃個夠。每年三十,爸爸就把自己家喂大的雞殺一隻,把排骨和雞都剁成小塊,放在一起燉,小時候的年三十,記憶中瀰漫的就是排骨燉小雞那濃濃的香味。除此之外,還有炸的金燦燦、甜蜜蜜的面果和鹹鹹香香的豆腐蔬菜丸子。那種對吃的慾望和滿足是現如今的孩子無論如何都不會品味到的。

小時候盼過年,還盼著能在年三十的晚上,一展自己用罐頭瓶做的燈籠的風采。那個年代,吃瓶水果罐頭是非常不容易的。一般是因為家裡有了病人,來探望的親戚會買罐頭來慰問。小時候,很希望自己能病上一回,不為別的,就為了那瓶罐頭。一旦有了罐頭瓶,就會寶貝似的藏起來。一進入寒假,就開始忙碌著製作燈籠。先要把蠟燭截斷,按高矮比例粘在瓶底正中央,這可是需要反覆失敗後才能成功的。選擇燈籠杆也很講究,太粗太細都不行,還要光滑勻稱。燈籠繩的安裝,那可是最檢驗製作者的水平的,不能有分毫失誤。一切準備就緒,就盼著年三十這天的晚間了,和小朋友們拎著自己精心製做的燈籠,滿大街的跑著,笑著,瘋著。一邊與小朋友比著誰的燈籠做的美觀,誰的燈籠蠟燭粘的牢固,誰的燈籠吊繩系的平衡,一邊還要躲避著男孩子們用點燃了的鞭炮往我們女孩子的燈籠裡扔,一旦被扔進去了,燈籠就會被炸碎。那些男孩子的樂趣就是比賽看誰往女孩子燈籠瓶裡扔的鞭炮準。那時候的大街小巷裡,到處都是男孩子們壞壞的叫喊聲和女孩子們陣陣的尖叫聲,彷彿那快樂永遠都不會停止,那種感覺是現在的孩子理解不了的。

不知不覺中我長大了,長大後的過年,就是那急匆匆回家的'腳步。和平時分開在不同地方的哥哥姐姐妹妹一起,圍繞在日漸蒼老的父母身邊,聽著他們絮絮叨叨的詢問叮囑,講著我們的工作生活。共同回憶著小時候盼過年那單純的快樂,興致來了,我們會繫上圍裙下廚,模仿著當年的父母,為過年準備一桌豐盛的美味佳餚。一家人團團圍坐,舉杯暢談,在濃濃的親情氛圍中為除夕守夜,那滋味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有沒有過。

如今的過年,我們也變成了倚門盼兒歸的父親母親。一遍遍的撥著電話,一次次的問著歸期,一趟趟的買著記憶中孩子願意吃的東西,一篇篇的翻著日曆,一天天的數著時間,也會為孩子能否回家過年而憂慮過;也會為孩子回家那張難買的車票而費心過;也會為孩子喜歡吃什麼爭論過。早早的把孩子的房間打掃乾淨,儘管平時也天天打掃,但準備迎接孩子回家過年的打掃和平時的打掃感覺是不一樣的。有時候會在打掃的過程中,靜靜的坐在孩子的房間,回憶著以往的歡聲笑語,想象著除夕夜和孩子閒聊時的開心、春節過後孩子離開時的惆悵,心情就會莫名的高興也會莫名的傷感,這種矛盾的感情不知道過去我們的父母有沒有這樣的強烈,更不知道當年的他們是怎樣在矛盾中走過來的。

明天就是小年了,越是臨近春節,過年的味道越濃,在無情歲月中一路走來的我,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春節裡找回從前的快樂,所有的子女都能體會除夕夜父母的期盼,所有的父母都能在年三十與兒女團聚……

TAG標籤:年味 散文 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