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經驗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生活經驗/列表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3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比的意義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3篇)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1

《比的意義》這節課在多種版本教材中均有,內容基本相同,包括: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比的讀寫,比、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比的後項不能為0等。內容比較雜碎,學生對“比”缺乏感性上認知,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自學能力、合作交流與探索能力。我採用了以下學習流程:引導探究—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困惑—知識梳理—達標應用。

1、在教學開始,我沒有作過多的鋪墊,由書上例題,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係,開門見山,引入本課。接著,我採用“引導+探索”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兩個量相除還有一種表示方式———可以用比表示,通過寫比,並比較所寫的比,使學生明白比有順序,不能顛倒位置。同類量可以寫成比,相關聯的不同類量也可以寫成比。

2、我放手讓學生自學比的意義及各部分名稱,通過小組交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又通過展示環節,我適時點撥,使學生熟練掌握知識。

3、在比較比、分數、除法的關係時,我結合a:b=a÷b=,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完成表格,三者之間的聯絡對學生來說並不難,而區別對學生的難度較大,因此在學生不能完成時,我引導學生理解它們的區別。在學生理解了比的後項不能為0的原因後,又和足球比賽中2:0作以比較,使學生明白:足球比賽中的比和本課學習的比不一樣。

4、為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我採用邊學邊練、課後達標應用等方式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通過反饋,大多數學生都能掌握。

在備課時,儘管我對學生的學情已作了比較足夠的估計,但是,課堂上還是出現了一些預想不到的情況,如,學生對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有所遺忘,影響課堂進度。

總之,一堂課下來,感覺不足之處還有很多。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多研讀教材,把握學情,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2

《數學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教學學習方式,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教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就是採取了合作探究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重視了學生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注重了學生觀察、類比、分析、概括和自學等能力的培養。整節課安排有序,環環緊扣,變化有致,既有高潮又有適時調整,課堂教學自然流暢,活而不亂,教與學的雙邊關係處理得非常好,充分體現了勇於創新的精神。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具體表現在:

1、指令性活動向自主探究轉化。教師通過提供學習材料使學生始終處於觀察、探究、交流等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之中。

2、問答式教學向學生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轉變。

3、學習過程從封閉預設走向開放、生成。

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數學來自於生活,又必須迴歸於生活。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教學中的教與學聯絡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比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由於“比的意義”內容繁雜,在一開始,根據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緊密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比,初步感知比,使學生對比感興趣,非常樂意探究知識,巧妙地匯入新課。在出示例題後,組織學生圍繞“比”的問題去研究、探索、討論、概括、總結,實現了自主學習,這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創新精神。

比在數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是教材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但在實際中,學生記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義往往比較困難。於是,我沒有采取給出幾個例項,就直接定義“比”的概念,而是以系列情境為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背景和具體案例。這樣易於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並在此基礎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學生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這樣既不顯得單薄,也不顯得零碎,利於學生探究和掌握知識。

採取自主學習的形式,促進了學生能力的發展。知識、能力並重是現代人素質培養的要求,也是成功學習的內在規律。學生掌握知識僅僅是教學活動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和自學能力的培養。本節課中“比的讀寫”、“比的構成”、“比的各部分名稱”“求比值”等都是比較淺顯的知識。教學時我不斷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然後通過集體討論反饋認識,這樣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3

本課的教學我主要遵循了新理念下“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這一基本結構模型的框架,即:

(1) 關注了內容呈現上的情景化;如從本班男女生人數的比匯入新課,引出同類量之間的比,再引出不同類量之間的比,在此基礎上再來概括出比的意義。

(2) 重視知識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3) 強化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

但審視全過程,還有很多不可忽視的問題存在,如:學生學習方式的選擇等。當我們不約而同地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時候,更應思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探究的過程,以及是否提供了足夠的時空和機會讓學生體驗和感受全過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我還應該在如何用簡潔有效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思考方面作深思。在課堂上,老師牽的還是過緊,過多過細的引導使學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結論,而沒有真正讓學生經歷一個思考探究的思維過程,學生的思維也就沒有真正得到鍛鍊,學生的主體性沒有真正的體現出來。還有,在比的讀、寫一塊,我採用讓學生自主看書來學習,那麼看完之後如果我改用讓學生來提問學生來回答的模式教學,可能效果會更好,

一、學生更能記住自己錯誤的地方;

二、學生處在一種主動的狀態下,思維也就跟著緊張和活躍起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充分的被體現了出來。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在如何簡潔的呈現自己和有效的引導學生方面作不斷的思考,來提高課堂效率,既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又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TAG標籤:教學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