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經驗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生活經驗/列表

關於交談的注意事項中的禮儀知識

有人說:“問是個法寶。它是深化的階梯、長進的橋樑、觸發的引信、覺悟的契機”。交談中的問法有三種機能:釋疑、啟發、打破僵局。

關於交談的注意事項中的禮儀知識

高明的問話,不僅能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還能使交談沿著自己希望的軌道向深層展開,達到相互溝通的目的,而且被問的一方,也感到很舒暢。有的人問話一出,便立即打開了對方的話匣子,雙方相見恨晚,成了好朋友;反之,愚蠢的問話,只能使對方感到失望和可笑。問話一出,便使對方無話可說,形成難堪的場面,雙方只能說“拜拜”,可見,提問是要講究藝術和禮儀的。

  一、怎樣的提問才是藝術的,符合禮儀呢?

  1.要掌握對方的心理、個性。

提問時,要察顏觀色,看對方所處的心境如何:若對方情緒高,則提問可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假如對方心緒不好,受了什麼刺激,提問就得慎重考慮問題的內容和提法是否有礙對方的面子,是否會刺傷人家的自尊心。比如,與其問:“你今天為什麼不上班?”不如問:“今天沒見到你,我正擔心你身體哪裡不舒服,或家裡有什麼事忙不過來呢,我不是瞎想吧?”這樣人家聽了舒服多了,也會真誠如實告訴你,因為什麼事沒按時來上班。當你不知道接待你的人屬什麼職務,不便稱呼時,你不妨彬彬有禮地問:“您大概是這裡的負責人吧?”這樣一問,人家自然樂意告訴你,是與不是。

  2.要選擇好話題,使對方有話可答。

提問,要選擇對方最有把握、最精通的問題,從業務範圍內的話入手,使對方自始至終有話可說。這要注意三種情況:

①要根據不同的物件提不同的問題。看是否適合對方的水平和能力。如果你到農村,問一位目不識丁的農民,為什麼企業要破“三鐵”?對中國“入關”怎麼看?一定會使他很為難。還要看對方願不願、能不能、想不想回答。比如,有的是機密之事,有的是隱私,有的是政策性很強的,對方往往就不願、不能、不想回答,而且會產生反感情緒。

②提問不要過於抽象,或過於簡單,使對方只能籠統的回答,或只能用“是”、“不是”等來回答。如果能圍繞交談的主題,問一些有具體內容的問題,就可以幫助我們搞清問題的來龍去脈,交談也可深入下去,使你瞭解更多的情況。

③提問不要先定調子。

如你到一家老人院去訪問,你和老人們交談,問他們:“你們是怎樣幸福的生活的?”這問話,實在強人所難。辦老人院固然是體現一個國家的福利水平,但具體到某一家老人院辦得如何,卻不能事先定調子,上述問話,就叫人無法回答了。

④問話不能侷限於只有一種答案,而應讓對方有選擇回話的餘地。

比如說,你到一個酒家點菜,問服務員:“你們店今天的龍蝦好不好?”就不如問:“今天有什麼好的海鮮?”來得明智有禮貌。因為這兩種問話引起的心理反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只能得出“好”與“不好”兩個答案,而服務員由於種種原因又只能回答說“好”。後者一方面表明胸無成見,同時還虛心請教了他,滿足了對方的自尊心,也激發了對方的'責任感;另一方面,問話含義廣,它還包括海鮮之外的回答,對方可回答:“今天沒什麼好的海鮮,但今天的燒乳豬又脆又香,值得一試。”

  3.問話時,態度要謙遜。

問題是希望對方回答,因此一定要注意態度的禮貌。

①從友好的態度出發,語氣謙和,彬彬有禮。如:“能向您請教個問題嗎?”這類開場白是得體的,能使對方表示自己的意願。陳述完了事情,可這樣提問:“想聽聽你的看法,行嗎?”“事情的真相你能告訴我嗎?”“你有什麼想法?請談談!”等等,這樣問話,氣氛就顯得平和,讓對方回答也從容。

②避免某些問題的提問。涉及到機密,個人隱私等問題,不宜發問。如西方人很忌人問收入;西方女性很忌人問年齡。有的純屬私人隱衷,也應避忌。如:你知道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子未結婚,就千萬不要問她原因何在?除非是很熟悉的親友,或有特殊的工作需要,才可問對方一些隱私,但要注意委婉、禮貌。如:

中央電視臺播音員趙忠祥,有一次到北京一家精神病醫院採訪。他同一位女患人交談,原定的問話是:“你什麼時候得的精神病啊?”趙忠祥覺得這話太刺激患者,便改為委婉、和藹地問:“您在醫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覺得怎麼不好呢?”一下子,這位原是國小教師的患者感到趙忠祥可親可信,便很坦率地回答了一系列的提問,最後說:“我快出院了,我非常想念我的學生們。我真想快點治好病,能為教育孩子貢獻我一份力量。”言語之感人,大出趙忠祥的意料。趙馬上說:“你很快就要出院了,真為您高興。今天咱們這段談話已經錄了像,過幾天在電視裡一放,我想您的學生看到您身體恢復了健康也會很高興的……”節目播出後,反應很好,趙也為此次交談成功感到欣慰。

如果你事先無法知道別人忌諱什麼,在提問時,一旦發覺對方不願回答,就不要勉強追問,寧願跳躍到另一個問題去交談。

③不要用質問語氣。提問最忌的是質問。因為,質問是刺心的利箭。許多夫妻不睦、父子不和、兄弟成仇、同事交惡,都是一方喜歡以質問式的態度交談所致。

習慣質問的人,大多胸襟狹窄,好與人為難,自大好勝,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一交談,就用質問的語氣對人。

討論問題不能用質問,糾正對方錯誤也不能用質問。先質問,後解釋,猶如先向對方的精神上打了一拳,然後再給他摸撫。那多餘的一拳,足以破壞雙方感情,被質問的人早已被弄得不知所措,自尊心受損,情緒已變壞,對後面的好話是聽不進去的,脾氣不好的還會惱羞成怒。

“心平氣和”是交談的美德,這需要虛心、誠懇、坦白和尊重。把對方為難一下,逞一時之快,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必然使交談不歡而散,但願以後你在交談中,不要再出現質問的語氣。

TAG標籤:交談 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