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熱點/列表

農村敬業奉獻的事蹟材料範文(通用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寫過事蹟吧,從先進物件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敬業奉獻的事蹟材料範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村敬業奉獻的事蹟材料範文(通用7篇)

農村敬業奉獻的事蹟材料1

湯豔波,男,25歲,漢族,本科文化,在勉縣北收費站從事內勤工作。一年多以來,該同志以"做一個合格高速人"來嚴格要求自己,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關心支援單位工作,認真幹好本職工作,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的作用,為勉縣管理所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起到了積極作用。

他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具備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愛崗敬業,勇於創新,開拓進取,憑著豐富的專業技能、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收費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

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論是平時的收費工作,還是內勤的服務一線工作,他始終注重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和職業道德修養,以自己無聲的行動影響和凝聚其他員工,並注重要求其他員工在各項工作中率先垂範,搞好“傳、幫、帶”,從良好的工作作風入手,堅持做到完成收費幹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困難當頭搶在前、執行任務走在前、團結互助搞在前,為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身作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員工隊伍素質。作為一名內勤人員,他始終把學習放在首要位置,並貫穿到工作的全過程,通過各種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工作水平。在他的影響下,員工團結一心,氣氛和諧,都能自覺地把履行崗位職責、把交通行業“三個服務”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同志之間講團結,崗位之間講協作,工序之間講配合,不斷增強了班組的向心力、凝聚力。

積極參加各類活動,熱心參與公益事業。他忠於單位組織,熱心單位工作,積極協助單位委員做好單位的的各項活動。積極參加籃球等興趣小組及“ 冬季趣味運動會”等各類活動;協助並踴躍參加工、團開展的“三人籃球賽”、青年志願者活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者精神;響應分公司、管理所號召,為南鄭縣貧困學生捐款捐物、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到勉縣中心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送去晚年祝福。這些活動既活躍了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培育了團隊精神,又增強了企業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員工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積極向上,爭先創優。積極報名參加2014年西略分公司收費業務技能比賽 ,參與2014年陝西高速集團高速之星收費技能比賽;積極參加2015年西略分公司收費技能競賽並獲得業務知識一等獎,點鈔點卡三等獎。

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充分發揮內勤服務職能作用。一是針對普遍涉及員工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密切聯絡員工群眾,協同黨組織開展員工思想狀況調查,認真聽取員工的意見,關心員工作生活,熱忱為員工服務。二是幹好本職服務員工上傳下達的同時,從思想政、生活上都給予員工幫助和關心,竭盡所能地幫助員工排憂解難,使員工全力工作無後顧之憂。

農村敬業奉獻的事蹟材料2

興辦事業,我在前

多年來,村幹部的舊觀念是“稅費收好了,矛盾不上交,工作就做到家了”。但張支書的思維並不侷限於此,早在1986年,他就想到,這樣的工作是被動的,他認為應該把心思放在如何幫助和帶領全體居民致富上,而這單憑開開廣播會、做做他人的思想工作是沒有說服力的,他覺得自己應該做創業的帶頭人。由於資金不足,他就和村民陳均合作,從創辦預製場入手,以作坊起家,當時租地2.95畝,建了一個800平方米的場地,年產值達到50萬元,當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資,為今後的發展積累了原始資金。1999年初,四安鎮了民營園區,張支書瞄準這個機會,又與村民王建中合夥承包了鎮紡織廠下設的一個車間,由於他經營有方,車間獲得了可觀的利潤,更增添了他興辦民營企業的信心以及將企業做大做強的。

帶民致富,我來幹

張季明同志先富了起來,同時他也不忘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他清楚知道群眾的具體困難和疾苦,用自己的真心、愛心去對待每一位群眾,去溫暖居里的每一戶家庭,通過點滴小事,把黨對農民的關懷滲透到群眾的心裡。他常這樣講,作為一名村支書,每一個村民都應該是自己的親人一樣,尤其是貧困戶,不管他們是出於什麼原因致貧的,我們都有責任、有義務去拉他們一把,不讓任何一個掉隊。憑藉自己辦企業走南闖北的膽氣和見識,他想到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為居民提供就業機會。一方面利用鎮區在居委會的優勢,千方百計引進工業專案,鼓勵有資金、有能力的居民大膽辦企業,為農村勞動力的就地創業創造條件;一方面去南通、走上海、奔京廣,根據本居現有勞動力的素質和技能,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現在,80%的村(居)勞動力都走上了經商務工的道路,其中有近100名成了大小不等的老闆,全居老百姓已經徹底擺脫了貧困。 在四安街道,提起張支書的好,每個人都能說出一段故事來。不把路修好,幹啥都不行。他在老沿防村任村支書的時候就尋思著要修路,測量了一年又一年,就是沒錢。20xx年道路建設一炮打響,這回,修路所需的資金,張季明全掏了;出工出力,鄉親們全包了。環村4公里的黑色路、至戶5公里的砂石路,把家家戶戶與外部世界緊密相連,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的問題。在鎮成立工業園區之初,他積極響應,與村民一起動手備土打壩,為園區的開闢打了前哨。現如今,全居已實現道路通達化、灌溉防滲化、住居樓房化、廠企園林化、主要幹道路燈化,為富民強居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關鍵時候,我來上

俗話說,無工不強,無商不富。張支書也深深明白這個道理,為了招商引資,他想盡了辦法,為投資者鋪平道路。辦企業,學校教學管理制度,需要廠區,而千百年來,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要從農民手上徵用土地,難度可想而知,工業園區裡的十幾位企業家對此都深有感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張支書挨家挨戶幫他們上門做工作,將一分分土地徵集起來變成了廠區,白天農戶沒人在家,張支書就晚上過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和農戶簽好字、訂好就不回去睡覺,就憑著這股“犟”勁,不少農戶就這樣被他打動了,同意出讓承包的土地。在張支書的帶動和努力下,全居近40家民營個體企業如雨後春筍紛紛建立,其中有達1000萬元的定報企業,也有幾個人的家庭作坊,同時也為全居提供了1000多人的就業機會,老百姓有了穩定工作,純收入逐年提高,居經濟也逐步好轉,成了零債務村,且有盈餘。

開展,我領先

平日的工作他總能處理得遊刃有餘,將老百姓的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稅費徵收期間,他是全村起得最早、睡得最遲的人,廣播會開到喉嚨沙啞……為了努力改變居委會的面貌,也為了創設招商引資和擴大商貿成果,張支書帶領著居委會在各項工作上都爭先創優。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和精神建立活動,是統一農民群眾思想,樹立共同理想的必要載體,是農民進行自我教育的有效辦法,也是引導村民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徑。張季明與兩委班子成員圍繞居委會建立文明街道,廣泛開展農民素質教育。在農民素質教育中,他組織居民開展“雙思”教育,採取算賬對比的.方法,引導居民從農村改革20xx年來的變化中深刻領悟致富思源“源”在黨的富民政策。與此同時,他把居黨支部、居委會下一步交由居民代表討論,使居民看到了富而思進的前進方向。平時居里的工作,無論是農業稅費徵收、民事糾紛調解還是道路橋樑建設都走在全鎮前列,居黨支部連續多年獲先進黨支部稱號,全居七星級以上的文明戶佔總戶數的90%以上,勞動力轉移達85%以上,科普示範戶達12%。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去年,社群居委會一舉奪得江蘇省唯一的科普文明街道榮譽稱號。

多年來,他一直都是早上5點鐘起床、晚上12點以後才休息,從來不知道啥叫累。白天,張支書儘可能地在村裡工作,夜裡,他開始在廠裡辦公,既管生產業務,又抓企業,通宵達旦是常事。如有需要,他還親自走南闖北,進原料、銷產品。日子雖然苦,但苦中有甜。正是由於張季明的吃苦精神,他實現了人生的“雙贏”。面對飛躍發展的形勢,一向不甘落後、勇於進取的張支書又有什麼新的打算呢?且看他的行動和計劃:年底前全居再新辦3家民營企業,產值1.5個億,居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個人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再投入150萬元,新建廠房1400平方米,力爭實現產值、利稅翻番。

每每談及這些,淳樸的張季明總是淡然一笑。用他的話講,“如果這也能算得上的話,那麼這成功的訣竅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想。凡事只要認真地去想,反來複去、設身處地地去想,疏漏就會少了,辦法就會多了,成功的把握就大了”。看似很普通的一席話,而其中所蘊含的樸素而深刻的哲理卻是每一個村幹部都應該思考和借鑑的經驗之談。

農村敬業奉獻的事蹟材料3

XX年,自擔任銀城鎮三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始終牢記黨的宗旨,不斷開拓進取,在他的帶領下硬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三村建設成為多次榮獲省地市表彰的先進村。村民人均收入由他上任前的2300元發展到現在的4000餘元,XX年底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餘萬元,自xx年起,連續多年被評為市、鎮優秀黨員、優秀黨支部書記,20xx年又被評為XX市三培兩帶先進個人,還當選為XX市第一屆黨代表。

(一)

隨著,德興加大城市建設步伐,有許多三村村民失去了土地,失地的農民今後生活怎麼辦?他想方設法,幹給村民看,針對一些農民開拓意識淡薄進取意識不強的現象,他帶領村黨支部開展好三培兩帶工程,要求全體黨員幹部帶頭創辦經濟實體,以此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村的奮鬥目標。說幹就幹,認準了目標的立馬行動起來,通過考察,他率先辦起了汽車修理廠,解決一些下崗工人和失地農民就業,一年下來收入達到4萬元以上。他的員工年人均收入也可以達到一萬多元。緊接著支部委員、村主任黃曉林買來挖掘機搞城建,副書記周延船辦起了苗木基地,黨員佔鬆春科學種植大棚反季節蔬菜,黨員周建榮規模經營苗木生產,帶動了周邊群眾發展生產。

(二)

在黨員幹部富了起來的同時,開始考慮如何幫助農民致富。xx年第五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結束後,他帶領班子成員走東家串西家,瞭解村民的生活和生產狀況,就如何發展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全面奔小康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苗木花卉、蔬菜、種養殖業等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多種經營,走致富之路。

銀城三村所轄的新村,是清一色的浙江移民,他們不僅有吃苦耐勞精神,還有一定的花果苗木培育的技術。他走遍了該村的溝溝坎坎,講道理、算細帳,跟群眾促膝談心,引導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髮展花果苗木業。要讓群眾跟著幹,得讓群眾吃下定心丸。為不斷髮展苗木花卉這一支柱產業,村裡成立了苗木花卉果業專業技術協會,負責開展優良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的引種、試驗、示範、推廣以及培訓和服務。去年,村苗木、花卉、果業技術協會聘請了省苗木、花卉、果業協會副主席、省農大周芸德教授來講課傳授相關專業知識。村委會還投資近萬元辦起了科普圖書室,提高村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在他的影響下,新村家家戶戶都辦起了花、果、苗木基地。村民周有平還租鄰村的農田,甚至到上海租田辦起了苗木基地,並由當初的幾畝發展到召集的2200畝,經營種植綠化大苗和造林小苗,並承包城市綠化工程,創辦榮興苗木公司,年產值達300多萬元。全村人家家存款有5位數,成為全鎮及全市有名的富裕村。

針對市區人口的不斷增加,每天的蔬菜需求量也逐年增大的實際狀況,他把目光盯在發展蔬菜業上。通過市場調查後,他引導農民發展蔬菜種植,很快村民們就接受了他的建議。開始時,由於德興本地的蔬菜難以滿足市場,他又為一些有頭腦的村民指點迷津,幫助一些村民從外地販進蔬菜在德興市場上出售。幾年下來,大部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三)

心裡始終裝著村民,哪個有困難,他都樂於幫助。他得知村民倪雙喜想到外地發展種植袖珍西瓜品種----早春玉,缺少資金時,從自家拿出一部分錢借給他,並幫助他到信用社貸了一萬多元錢,解決了倪雙喜的燃眉之急。如今,倪雙喜不但還清了所有的債務,還有存款幾萬元。

為了擴大雙帶覆蓋面,注重從那些發家致富的村民中發展黨員,以此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在此期間,他對一些致富能手進行經常性教育和考察,並一一進行耐心地幫助,增強了一些致富能手熱愛共產黨的信心。從事運輸業的餘光泉在他的培養下,很快成熟成長起來,

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入了黨後,餘光泉也主動為他人排憂解難,成為支部中的一名好黨員。黨員的榜樣示範作用,使村黨支部在群眾中的威望更高了,一些農民積極主動向黨組織靠攏,截止目前,全村有幾十名村民向黨組織遞交了申請書。黨員人數由96年的27名發展到現在48名,村黨支部還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充分發揮雙帶作用,兩年來通過黨員幹部率先垂範,帶領農民群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先後,湧現出苗木花卉種植專業戶53戶,蔬菜種植專業戶40戶,其他蔬菜加工、養殖、運輸等專業戶一百多戶。

(四)

發展是硬道理。村集體只有取得更強的經濟實力,才能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從xx年7月份開始,即瞄準建造銀城三村商貿綜合樓的發展經濟目標。7月底,果斷競拍銀城公安分局舊址成功,於12月初開工興建,XX年10月中旬綜合樓竣工交付使用,現在村集體不但每年可創收11萬元,而且大大改善為民服務場所,村民閱覽科普圖書場地、老年人活動場所等等。為銀城三村的精神文明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銀城三村富了,村民們也富了,給了村民一個滿意的答案。

農村敬業奉獻的事蹟材料4

韓建中,男,39歲,中共黨員,蓮池鎮韓營行政村黨支部書記,任職7年多來,他嚴格要求自己,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村領導和同事的指導下,始終牢固樹立全心全意服務農村,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瞭解農村和適應農村,努力做到與農民群眾融為一體,充分發揮所學之長,為農民群眾服務,以頑強的精神和堅韌的意志艱苦奮鬥、紮根基層;同時積極認真地做好鎮、村交代的各項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負領導的支援和信任,得到了鎮、村領導和村民們的認可。

一、勇於開拓,創經濟強村

韓營村是個窮得出名的行政村。20xx年4月村委會換屆改選時,村民一致推韓建中擔任村委會支部書記。此時,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之中:接受吧,這個窮家不好當;再說自己不愁吃、不愁穿,家裡辦的礦山配機廠,少說每年利潤在幾十萬把元以上,何必去“自討苦吃”?不接受吧,如何對得起村民的信任。

韓建中不負眾望,最終他還是走馬上任了。他向黨支部、村民會提出了“以工興村、強工富民”的思路。在他的建議下,村裡大興礦山配件廠,僅4年時間,就累計創稅利400萬元。與時同時,他和村班子成員又大膽開拓,解放思想,積極為民營個私經濟發展提供條件和服務,發展養殖業、苗圃基地800畝,傾力營造“村裡搭臺,個企唱戲”的大上、快上發展個私經濟的氛圍,使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20xx年,韓營村的個私企業還不到2家,如今,全村除了1家中外合資企業外,個私企業已達20家,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就有6家,並初步形成了以礦山配件為龍頭的發展工業格局。個私經濟的迅速崛起,為全村經濟注入了勃勃生機,20xx年工業產值僅10萬元的韓營村,去年全村工業產值已達1500萬元,實現稅利100萬元。併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目前全村85%以上的勞動力進廠務工,僅此一項,每年為農民增加收入60萬元。

韓建中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集中力量把經濟拉上去,增強本村的綜合經濟實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積極鼓勵農民辦企業發展經濟。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艱苦創業,韓營村躋入了“百強支部”的行列。

二、因地制宜,引村民致富

“讓村民富裕,是我的最大願望!”韓建中任村黨支部書記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讓全村424戶農戶,戶戶奔小康,人人住新樓。

為了儘快改變合併後進村的面貌,他深入群眾,搞,找到了村上交款拖欠、電費、自來水費等外債累累的“癥結”,其原因在於基礎設施及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未到位,群眾有意見,致使人心煥散,經濟發展滯後,找準切入點,因地制宜,提出了實施“發展統一制訂,公共事業統一建設,各項投入統一安排,村民的福利逐步到位”致富新略。他與全村黨員幹部齊心合力。僅化一年多時間,就對本行政村投入28多萬元,用於改造、整治道路、橋樑及排灌渠道水利設施建設。

三、真心為民,讓群眾實惠

韓建中深知,黨支部威信高不高,關鍵要看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實惠。因此,它除了始終把增強實力作為村黨總支各項工作的第一要務外,還千方百計為民謀利益、辦實事。

在精神文明建設上,某在全村廣泛開展建立星級文明戶活動,全村現有星級文明戶271戶,並通過了市級文明單位的複查驗收。還出資5000元,購買了彩電、DVD和學習資歷料等送到2戶黨員家裡,掛上了電教化教育點、黨員文化示範戶的牌子,在分片開展黨員電化教育的同時,讓黨員文化示範戶成為科技知識的傳播者,先進文化的者、為村民提供了活動空間,有效的扼止了賭博等不良風氣的蔓延。同時,建立健全了聯防聯網路體系,組織青年志願者進行夜間巡邏,為村民創造平安生活環境。

四、嚴於律己,做黨員表率

韓建中不但牢記宗旨,辦事公道,心裡始終裝著人民群眾,還廉潔奉公,嚴於律己,樂做黨員表率。

他在中認識到,農村各項工作要發展,班子是關鍵。作為村黨總支班子“一把手”,他非常注重自身素質提高,對村裡的重大事情,都經過村民代表討論再實施。為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他認真培養,拓寬渠道,把村裡最優秀的人才吸收到黨內來,嚴格按《黨章》規定把好入口關,做到公開公正上牆公示,做到成熟一名,發展一名。僅去年以來,就有10名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並吸收了5名預備黨員,為村黨員隊伍增添新鮮血液。

為了使幹部長期受教育,老百姓長期得實惠。韓建中經常組織村班子全體成員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工作中自覺做到“三心”和“三情”,即:公心、責任心、事業心,對黨有感情、對群眾有親情、對工作有熱情。並每月組織全體幹部進行義務值班巡邏、義務勞動:如去年8月25日,他帶領村黨員幹部維修村級道路3公里;9月份,又2次清掃村級道路;10月8日,還組織人員疏浚河道,村幹部帶頭打撈漂浮物。

在建立基層黨組織規範運作機制上,韓建中先後落實了一系列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制度、民主聽證會制度、規範決策程式、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提高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村務公開力求“四規範”,即:公開時間規範,收支每月公開,村幹部工作目標和年度計劃等在年初上牆;公開陣地規範,並在方便群眾閱覽的位置設立公開欄;公開程式規範,公開的內容全部通過村民代表會討論;公開管理體制規範,建立村務公開檔案,除了在村裡設立村務公開欄,還在黨員家庭設立了村務公開便民閱看點,便於群眾查詢、。健全村民代表會議制,從每10—15戶農戶中推選出一名村民代表,參加村民代表大會聽取村民委員會的工作彙報,享有村級重大事件表決權,對村民委的工作進行監督。去年9月25日召開的村民代表會議時,某把準備自籌20萬元資金疏浚3.5公里河道的事項交給村民討論,熱心徵求村民意見,結果41名村民代表在聽取村委會意見後一致同意後,又在村務公開欄內公示,受到村民稱讚。不久前,村裡又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出臺了《韓營村村民自治章程》,進一步規範了村民自治工作,保障村民的自治權。

農村敬業奉獻的事蹟材料5

馬申江同志系縣水務局職工,今年53歲,中共黨員,中專文化程度,高階工,現任楊店鄉水管站站長。

馬申江同志於1977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楊店鄉水管站工作,在35年的基層水利工作中他認真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始終遵循 “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的原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堅持黨性、大公無私、身體力行,認真譜寫著一曲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華美樂章。

35年來在每一項工作的背後都凝聚著他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身為楊店鄉的水管站站長他不僅要完成上級業務部門下達的水利工程建設任務還要根據鄉黨委、政府的安排完成包村、計劃生育、綜治、產業開發等多項基本工作。面對繁雜的在工作他從來不發火不偷懶,始終把勤奮工作當作自己最大的樂趣,把建設一個高標準高質量的水利工程作為自己最大的追求,把領導表揚誇讚作為自己最大的成就。他用自己“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幹部,每一個領導及幹部都稱讚他以他為榜樣,都說他“不僅人好而且工作能力強,對待工作從不懈怠,總是有比年輕幹部還高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每一個年輕幹部都敬佩的稱他為“牛人—羅叔”。

在35年的工作中,他嚴於律己從不偷懶從不馬虎,對待工作總是兢兢業業認認真真。每一處工程從勘測、施工、管護都有他的身影,他總是冬頂嚴寒、夏冒酷暑,風雨無阻的出現在每一處工程中,對待工程中的每一個數據他總是要做到精確無誤,有時為了在水中測量一個控制點,他二話不說捲起褲腿下水立杆,冬天的河水冰冷刺骨,年邁的他卻從來沒有退縮過,有時更是為了一兩個資料而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有時會要求精度而忘返數回,鞋走破了襪子爛了,可他常對自己說“數字是工程的命脈”。遇到困難時他總是不顧一切的衝在年輕幹部前面,他總說“年輕娃娃皮嫩,還是讓我們這些粗皮老肉來”,常年來他患上了嚴重的肩周炎、關節炎,但是他還是不肯請假休息,妻子孩子經常怨他、罵他,說他“不顧家、老積極”,可他總說“我是共產黨的幹部,共產黨給我發工資,我就必須幹好工作”。工作上他精益求精,嚴肅認真,經常忘我的加班加點,在“5.12”地震中他發揚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當地震發生時他正在給顏河村人飲架設變壓器,但是當時他並沒有因為地震放棄架設,而是毅然決然的堅持幹完才下杆,之後他沒有回家而是立即趕到鄉政府聽侯領導的安排,檢查每一處水利工程的損失,他不顧一切的冒著餘震的危險出現在每一處工程中,積極幫助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及處理工程震損,加班加點的趕工修復人飲工程,使其儘快通水完善。在多年的抗洪搶險工作中,他更是發揚水利人“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精神,堅守抗洪搶險第一線,抗沙袋、堵決口。特別是在2009年“7.17”和2010年“8.12”暴雨災害中他根據多年的搶險經驗,指揮當地群眾及施工隊轉移物資,堵河堤決口,有力的降低了水毀損失。

35年來他一直把群眾的安全飲水作為工作的首要任務,當其他水電幹部都閒麻煩不要工程時他卻給領導求情說給我多給一處工程吧,我希望楊店鄉每一個村都能吃上自來水。每處工程從尋找水源、測量、放線、配發材料到現場施工,他都親自參與,有時甚至要徒步走二三十公里的山路,只為尋找一個安全可靠的水源。多年來他修建人飲工程32處,解決了楊店鄉8個行政村,32個自然村,3580人的安全飲水問題,使全鄉自來水覆蓋率達到了100%。看著群眾喝上方便、乾淨、衛生的自來水,他總是那麼的驕傲和自豪,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35年來他還積參與河堤、灌溉等多處工程的勘測、施工、監理等工作,對待工程質量他總是嚴格要求每一個施工單位不怕得罪人,他常說“質量是工程的生命”,他經常蹲點堅守施工一線。多年來他參與完成了紅崖河堤、石馬坪河堤、豆坪河堤、大莊河堤等多處河堤建設,完成河堤17.606km,保護了沿岸兩個鄉的8337人,8580畝耕地的防洪安全;同時還參與完成了靈官渠技改配套工程、下街電灌工程、馬家坪電灌工程、姚莊電灌工程、豆坪電灌工程、石馬坪電灌工程、王林電灌工程、大莊電灌、魚池電灌、顏河水窖等10處節水灌溉示範工程,發展有效灌溉面積7200畝,為當地發展特色產業、高效農業提供了高效、快捷、省時、省水的節水灌溉工程裝置。楊左河川的農民群眾常說“老羅是個好人、老實人、為群眾辦實事的好乾部”。多年來還受到省級、市級、縣級及鄉黨委、政府的一致好評,1997年4月獲省水利廳“全省水利工程土地劃界工作先進個人、2003年2月獲隴南地委、行署“優秀駐村幹部”、 2003年4月獲“隴南地區農村飲水解困工作先進個人”、2005年4月獲縣政府“2005年度水利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他就是馬申江,一個平凡的基層水利工作者,在平凡的崗位上35年如一日,身體力行,用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來詮釋著“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他就是這樣一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水利工作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許多不平凡的事,他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昂揚的鬥志的精神來履行水利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農村敬業奉獻的事蹟材料6

xxx,男,1956年11月出生,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9年起擔任黨支部書記。2019年來,同志牢牢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宗旨,不斷開拓創新,團結和帶領村兩委班子致力於加快的發展,取得了特別突出的成績。個人曾多次被縣委評為“優秀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所帶領的黨支部被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多次被評為“五個好黨支部”。主要事蹟如下:

一、抓領導班子建設,增強支部成員凝聚力。

同志常講,村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群眾心裡有沒有威信,關鍵在於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為了搞好支部團結,他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做到不利於團結的事不幹,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尤其是走上村黨支部書記後,他更是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鬥力,團結出政績,日常生活工作中盡力維護班子團結,遇到事情都會徵求每個支委成員以及群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對於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群眾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他積極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使得村裡村務、財務、黨務制度及村裡的重大事務得到了及時的公開,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援。其次,他高度重視黨員發展工作,不斷為黨組織增添新鮮血液。為確保發展新黨員的質量,多次派人到外邊調查發展物件的基本情況和以往表現情況,注重把符合條件的年輕致富能手發展成為黨員。再次,積極推進“三項制度”建設,不管天晴下雨、風吹雨打,除了下村辦事、調解糾紛、到鄉里開會以外,你都會在村室發現他忙碌著為群眾辦實事的身影,在與群眾交談了解中,不難發現,他的臉上時刻保持微笑,沒有一絲一毫的不耐煩。

二、抓新農村建設,解決村民實際問題。

首先為解決群眾農耕困難,他積極聯絡上級有關部門對村裡的責任田進行了綜合開發並修了水泥路5000多米,精建了42眼水井,地下管線30000多米,4臺農業專用變壓器,惠及全村村民。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緊緊圍繞“農民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龍頭走、龍頭跟著市場走”的戰略部署,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在“千方百計增收入、千方百計謀出路”上動足腦筋、使足勁,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抓就業促發展,解決村民就業問題。

同志經常說,“帶領群眾致富,是我做為支部書記的責任。”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幾年來,他始終將發展村裡經濟做為自己的一項重要職責。村規模小、人口少、經濟基礎較差,要想發展必須引進資金,而引進資金的前提條件是要有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因此他帶領班子成員從土地開發入手,積極聯絡有關部門為村修了路,他們相繼引進塑料顆粒生產廠等大型企業,並組建了建築裝修施工合作社,不但大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經濟收入,也為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村經濟正逐步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

四、抓森林工程建設,保護生態環境。

為了保護環境,加大植樹造林工程,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子孫的大事,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為積極響應此號召,在鄉黨委的英明決策下,近幾年共植樹三萬餘株,已經初步形成了綠色林網,也切實的保護了生態環境。

同志在基層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辛勤地耕耘著,他贏得了群眾和上級領導的好評,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面對榮譽,總是謙虛而誠懇的說,“群眾選我當書記是對我的信任,我感到自己責任重大,只有將建設的更加美好才能不辜負群眾的期望。”

農村敬業奉獻的事蹟材料7

柯名志,男,現年48歲,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三門縣小雄鎮山場村村主任,20xx年4月份通過村民選舉擔任山場村黨支部書記。任期以來,他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廉潔自律、心繫群眾,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堅持黨性,公而忘私,帶領全體黨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山場村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抓班子帶隊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村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群眾心裡有沒有威信,關鍵在於黨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為了搞好支部團結,柯名志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做到不利於團結的事不幹,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鬥力。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事情都會徵求每個支委成員以及群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個人說了算,對於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群眾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召開村兩委及村民代表會議,集體來共同討論。村裡實行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援

抓經濟促發展,帶動群眾建設新農村。發展才是硬道理,為了全村的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身為黨支部書記,心裡時時刻刻想的是群眾。20xx年山場村申報浙江省“中心村”建設獲得成功之後,20xx年“中心村”專案啟動之初,尤其是在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以及涉及到一些村民個人利益方面,很難得到村民們的理解和支援,柯名志與村主任柯孔領帶領村兩委幹部齊心協力,通過多種途徑各方面渠道申請專案啟動資金,排除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省“中心村”建設專案方得如期啟動,並順利通過上級各部門初步檢驗。20xx年山場村還有一個三門縣“清水綠廊”工程,為了這2個惠民惠集體的工程的順利施行,柯名志與柯孔領這兩位村主職幹部真的是絞盡了腦汁,磨破了嘴皮,因為工程的施行涉及到有些村民的房屋、土地、露天糞坑的拆除,有些村民思想觀念沒轉過來,就會產生矛盾,為此,柯名志與柯孔領帶領村兩委幹部一起,幹部帶頭主動拆除涉及到自身的建築、土地,並通過多次、多方面的做村民的工作,最終得到村民的理解和配合,使工程順利的進行,並在9月份順利通過省督察組的初步驗收。在這兩項工程建設中,村裡共修築溪壩3000米,翻修4座橋,拆除露天糞坑260 口,綠化面積達3200平方米。“清水綠廊、小橋流水”,現在走進山場村就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這句話。

抓具體辦實事,真正做到方便於民。對於農民群眾來說,喊十句口號,不如做一件實事。在為群眾辦實事上,不能輕易承諾,而一旦作出了承諾,就一定要實現。幾年來,柯名志始終情為民系、利為民謀,把為民辦實事作為村黨支部的重要議事日程。目前,山場村村莊主要道路均實現了硬化,90%的村機耕路路面已進行硬化。供排水系統完善,汙水處理池工程已於近期建成並投入使用。為了改善老年人的居住條件,村裡投資63萬元修繕了村老年公寓。柯名志也從沒忘記弱勢群體,對村裡的低保戶、特困戶更是百般關心,惦記他們的日常生活、身體健康。村黨支部成員帶頭包扶苦難戶,定期走訪,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逢年過節,柯名志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上門慰問,並送去油、米等生活用品。由於地理壞境的因素,山場村與小雄鎮人民政府有點距離,為了方便老百姓辦事情,柯名志親自擔任了村裡的代辦員,平常為村民辦理各種事務,很大程度的方面了村民,贏得百姓的一直好評。

柯名志長期以來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實際行動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贏得了群眾的支援和使用者,一步一個腳印的書寫著一個共產黨員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