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熱點/列表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蹟吧,事蹟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1

“成功的花,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就有這麼一些人,他們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就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不畏艱苦,勇於挑戰。

小媛,女,中共黨員,中學數學高階教師,出生於1959年9月,1980年畢業於連州師範,從此踏上了三尺講臺。而她這一站就是31個寒暑。30多年來,她毫不顧忌身體的殘疾,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紮根山區教育,恪盡職守,忘我工作,譜寫了一村女教師愛崗敬業的時代先鋒曲。她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廣東省自強模範、XX市傑出教師、XX市巾幗建功積極分子,優秀共產黨員。優秀事蹟也先後在《南方日報》、《清遠日報》上刊登,她的名字也被編入《中國當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覽》和《XX市榮譽錄》中,她的事蹟廣為傳播,但她工作始終如一,只為孩子們的成長而努力。

一、身殘志堅,紮根山區無怨無悔

1歲那年,一場持續高燒,使她患上了小兒麻痺症,落下了終身殘疾--二級肢體殘疾人。但她以頑強的意志紮根山區教育工作,無怨無悔,也註定了她平凡輝煌的一生。在連州的最北部豐陽中學從教15年來,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都奉獻給了這裡的孩子們。為了給學校的競賽學生做輔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她犧牲了無數的節假日,只為了替校爭光;她不顧自己的行動不便和不到半歲的孩子,毅然勇挑重擔;共帶九年級畢業班15年。在這期間她還克服困難參加本科自學考試,獲得本科學歷;那種辛苦和疲勞可想而知。但她從未因此放鬆對工作的態度。她依然是用最飽滿的精神進入教室,與學生侃侃而談。1993年她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以後,也調到了北山中學從教,教學科研量也大大增多,但她依舊擔任起兩個班數學老師和班主任的工作,這種超負荷的運轉,使她兩次暈倒在課堂上。20xx年10月的一天,平常如昔,但是當天下午她正給學生做思想工作時,忽然感覺肚子一陣陣的疼痛,可她還是堅持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之後才離開,當她回到家,愛人見她面色蒼白,全身發冷,這才將她送到醫院急診,醫生說:是急性闌尾炎,遲點送來就會有生命危險,必需馬上進行手術治療。可她拆線沒幾天,又回到崗位上一邊工作一邊進行治療。由於工作的需要,20xx年她扛起學校年級組繁重的管理工作。她總是用那麼一種精神,一種全身心的投入、勤奮工作的精神;一種時代呼喚的敬業精神在努力工作。她的這種精神感染了她周圍的同志,她所帶的年級組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都走在前面,班主任是一支特別能戰鬥的隊伍,每位教師都是學校放心、學生滿意、家長信任的好教師。20xx年的會考,她所帶領的九年級班級,考進了市一級的重點學校共532人;(這是北山中學最多的一年)升學率達了100%,為北山中學創作了歷史。今年8月北山中學搬遷新校舍,但條件還是很差,黃老師帶領著全年級組的教師,在湯振波校長的直接領導下,克服了各種困難,順利地完成了新校的創業任務。

二、愛生如子,撐起山區孩子一片藍天

她是一位優秀的班主任,為了山區的孩子,做為一個殘疾人,她付出了比別人更多、更難以想象的努力。她帶班28年,始終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心著學生,愛護著學生。從思想、學業、身體、心理等諸方面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學生;農村中學大部分學生都是寄宿生,剛離開父母的他們,很不習慣,每到開學的第一天晚上,她總會來到學生宿舍,和他們溝通談天,為他們介紹學校情況,幫助他們挑戰困難,挑戰挫折。每到週末她常將學生請到家裡做客,真正做到了從生活、思想上關心他們;學生們都知道有困難就找黃老師,有心事、難事也不要藏著掖著,找黃老師就能得到解決。

為了山區學生能夠讀上書,她拖著殘疾的腿走遍了各自然村對每個學生進行家訪。有一次學生小杰兩天沒回學校,放學後急忙和幾個學生到他家去了解情況,但這位同學的家位於離學校3公里的半山腰上,由於剛下完雨路面稍滑,加上她腿腳不便,上坡的時候需要用一隻手支撐著大腿,還要用另一隻手扳著山坡旁邊的樹,才能一步步地往上挪行,稍不注意從山坡上滾了下來,結果將腳摔傷了。第二天她依然拖著紅腫的腿,為學生們上課,學生們看到這種情形,都深受感動,全都不自覺的紅了眼圈,那個曠課的學生,將自己的凳子送到講臺上,哽咽的說:“老師我再也不曠課了,你就坐著講課吧……”。

班上有一個特困生,名叫小梅,她的母親早早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貧困,“屋漏偏遭連夜雨,船行又遇打頭風”,一場暴雨將她的家沖毀了,小梅的父親也在這場大雨中,因搶救東西而不幸砸傷。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她帶頭與全班同學捐款共計一千多元,幫她父親交了住院費,讓小梅能夠安心學習,搞好學業。她所幫助的學生並不只是這一例,

還有特困生小標、小勇、小妹、小波等同學交不起學費,她就利用假期時間,帶領他們到河邊挑石挑沙、打短工,用勞動換來的報酬交學費。當學生小標考上連州師範交不起學費,又付不起生活費的時候,她毅然把自己僅有的1000元給了他,還幫他向其他老師籌集資金,才使他順利的到學校就讀。她就是這樣滿腔熱情地對待學生,盡職盡責的對待工作,盡心盡力的服務,只為將最好的教授給學生,她如此傾盡心力的幫助學生,把“關愛一切學生,關愛學生一切”作為一個教師全部的追求。就是她的這種精神,使得她所帶領的班級在每年的會考中,重點高中入學率名列全市第一,校領導和上級領導給予她充分的肯定,她所在的班級曾多次被評為省、市、先進班集體。20xx年被廣東省少工委評為“廣東省五四紅旗中隊”。由於她的突出表現,曾多次代表學校在XX市德育工作會議上做經驗介紹。

三、勇於改革,教育教學效果顯著

已過不惑之年的小媛老師,從其執教的第一天起,就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光有勤懇奉獻的敬業精神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有卓越的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她自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地授課經驗,她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心理,總結了出一套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形成了“善於設計,目標明確,深入淺出,教法多樣,重點突出,語言生動,邏輯嚴密”的教學風格,課堂教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質量,使得她所任歷屆班級,數學成績均居年級第一。近幾年,她所輔導的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競賽獲國家獎5人,省市獎20多人,贏得學生家長、同行和社會的廣泛讚譽。她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撰寫了20多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其中多篇教改論文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如:《新課程理念下數學情感體驗價值觀教育探討》在《陝西教育》上發表;《教學失誤後的反思》在《國中數學週報》上發表;《優化例題教學,倡導反思學習》評為XX市優秀論文二等獎。《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國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對策》獲《新課程》優秀論文一等獎並發表。

“詩一般的事業,火一樣的激情”是黃老師從教多年的感悟,這就註定了她平凡而又輝煌的一生。她總是懷著一顆感恩之心,用她柔弱的身軀扛起孩子們的未來,她不因身體殘缺而自卑,反而更加勇敢無畏,無私奉獻,紮根山區,用生命散發著的光和熱,創造著她的粉筆人生,她所得到的這一切榮譽皆緣於她對人生的熱愛以及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2

小麗,豐寧中醫院副院長,中醫院康復理療科主任,豐寧兒童治療康復訓練中心負責人。

在小麗帶領下,豐寧中醫院康復科於20xx年8月成立兒童康復治療中心,同年被縣殘聯確定為貧困殘疾兒童康復定點機構。

她始終秉承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初心,每年召開“殘疾兒童家長培訓會議”。每年的“六一”兒童節都會為患兒舉辦“與愛同行,共享陽光”為主題的文藝活動,患兒感受節日快樂。她同時呼籲社會各界關愛殘疾兒童健康,聯合縣殘聯為患兒家長提供手工藝品製作的培訓,聯絡幫助家長在醫院做保潔工作,儘量減輕殘疾兒童家庭經濟負擔。

她,有著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慈善關愛之心,立足本職,勤奮工作,真抓實幹,促進了豐寧和承德地區殘疾腦癱兒童的康復事業發展。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3

小娜,現任高新區社群管理辦公室助理社會工作師。她為改善殘疾人生活,維護殘疾人權益四處奔走,共為小紅、小力等8人申辦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為小豪、張2人申報0——6歲殘疾小兒康復救助專案。

她不畏艱難困苦,各項工作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總是把生活中最困難、情況最特殊、最需要幫助的群眾作為自己的朋友,牢牢的裝在心裡,處處予以幫助。在接待、安置殘疾物件的工作中,把實施關愛型幫扶作為一項工作原則,針對於不同殘疾類別的物件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用關愛行動使群眾倍感溫暖。在依法維權的同時。她還從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多方面伸出援手,切實維護殘疾人的權益。

她在工作中、生活中踏踏實實,待人接物和善勤快,能夠很好的團結身邊的每一位同志,關係非常融洽,為開展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4

小韓,1998年建立承德北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他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成立“愛心助力”小組,與圍場人社局、殘聯共同解決殘疾人就業,投資近30多萬元在公司建設活動中心,對殘疾人開展心理輔導,進行有針對性的勞動技能和安全防護等培訓,使殘疾人重獲信心,加入自主脫貧。

公司增加了一部分特殊就業崗,由專人通過“幫、扶、帶”的形式,讓殘疾人更快融入集體;另設後勤主任專職負責殘疾人生活管理,為殘疾人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先後對200多名殘疾人進行崗前培訓,已安排54名殘疾人就業,月均收入為3000多元,並繳納“五險”,按公司統一規定發放節假日福利,逐漸改善殘疾人的家庭狀況,提高家庭收入,實現殘疾人家庭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致富。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5

小云,女,現為雙灤區元寶山街道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殘聯理事長。她始終把做好殘疾人工作作為分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折不扣落實殘疾人在教育、職業培訓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及時調整完善了9個社群殘協組織,配備1名殘疾人專職委員,實現了街道社群殘疾人網格管理服務體系。幾年來,走訪慰問困難殘疾家庭120餘戶,幫助殘疾人家庭解決問題10餘件;通過舉辦法律知識、殘疾人素質教育、月嫂等培訓班,先後培訓殘疾人72人次,使殘疾人或者殘疾人家屬掌握了一技之長,為擺脫殘疾人家庭貧困奠定了基礎。落實殘疾人最低生活政策保障,組織開展各類助殘政策集中宣傳20餘次,張貼標語1000餘條,舉辦宣傳專欄100餘期,宣傳表揚助殘和殘疾人典型10餘人次,並與區殘聯共同組織開展了“你是我的眼、帶你去旅行”宣傳旅行活動,傳承愛殘助殘優良傳統,豐富殘疾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殘疾人的一致好評。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6

每天中心一開門,就有患頸椎病的、患腰椎間盤突出的人跨進門來,連一名韓國客商也屢次前來求醫,著實給這個小小的診所帶來了名聲。

9歲那年,小華突然雙目失明,從此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永遠在那雙幼稚清純的瞳孔裡定格。他還是個充滿夢想的.孩子啊!命運無情的打擊給他和家人帶來的痛苦,是永遠都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啊。

在命運面前,是順從,還是抗爭?小華不想低頭,不想成為父母的累贅。他被家裡安排到南昌盲校學習。8年一晃就過去,他勤學苦練,掌握了推拿按摩的手藝,回到了德安。

盲人按摩中心開張了,小華感到自己空無影像的世界豐富起來,生活變得有意義了。當人們解除了病痛,離開診所前誇著他手上工夫好時,是他最高興的時候。

從小就經歷了那麼一場磨難,使小華內心充滿了同情和善良。遇到前來救治的是殘疾人或家境困難的人,他就主動減免治療費用。從前年5月開張到現在,已為困難患者減免治療費多元。

一天,一個被骨質增生困擾多年的農村盲人來到診所。小華一聽到對方也是盲人,倍添同情和憐憫,熱情地拉著他坐下,為他治病。一星期後,患者病痛消失了,小華把他送出門,分文未收。去年,有個叫楊洋的小孩子,只有半歲,不幸患上了先天性斜頸,四處治療空無效果,小華為孩子做了6次按摩治療,先天性斜頸竟神奇地痊癒了。

現在,為了帶動殘疾人就業,小華正毫不保留地將自己學到的按摩技術教給別人,陳玉英、李宗春、王德華等6名盲人從他這裡學到技術後,紛紛開起了自己的按摩中心。

有人問:你把技術傳給了別人,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飯碗?小華說:有飯大家一起吃。我一個盲人,還能給社會作點貢獻,活得真有意義,太使人高興了!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7

小華(公益群網名木石),承德縣愛心公益協會志願者,公益群內主要組織者。一直利用節假日等公休時間,積極參加扶貧、助學、敬老、助殘和環境保護等各項公益志願服務活動,把公益事業當成自己的使命,不計回報,任勞任怨。

她對殘障人群尤為關心,每年“六一”兒童節“助殘日”,都會與志願者一起到特教學校,為孩子帶去衣服、學習用品、蛋糕等節日禮物和祝福,鼓勵他們自信自強自力,與他們一起歡度節日,為幫助別人做點利所能及的事是最快樂最有意義的。

協會已發展志願者20xx餘人,註冊會員133人、會員單位8個,設縣特教學校和縣光榮院兩個愛心基地和一個合作單位河北省傳統文化研究會承德教育基地。先後開展“情繫困難戶,愛心暖萬家”“一對一助學”等系列活動300餘次,籌集善款90萬餘元,徵集物資5萬餘件,扶助物件達千餘戶(人)。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8

小明是XXX社群一名殘疾人員,1歲時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導致右腿殘疾,從懂事起的漫長的日日夜夜裡,他靠著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運抗爭,走出了一條特殊的人生軌跡。父母盼著男孩成家立業,撐起張家一方天!從小在農村的孩子吃的苦多,懂事早。每一次看著父母悲慼的眼神,他心裡就顫動一次:不能讓父母為我傷心痛苦一輩子,我要做一個爭氣的孩子,我要給父母一個奇蹟。他利用自己以前所學的技術,開辦了一家電器修理。由於他的技術過硬和他的服務態度優質,現在找他的人越來越多,真是生意興隆,這使他深深感到,只要肯轉變擇業觀念,改變過去的想法,對自己有信心,勤奮肯幹,就能開闢一片新天地。自學電器維修技術,擺攤設點,生活也算過得去,雖然行走不便,但小明卻是個不甘於現狀的人。經過一番調查和思考,在維修電器的同時,他悉心鑽研養殖和雞病防治技術,開始養殖蛋雞。起初小打小鬧,只圈養了三四百羽。後來逐漸擴大規模,賺了一些錢,生活也過的美滿幸福。小明堅信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援下,在許多優惠政策的照顧下,會有更多的殘疾人、下崗失業人員重新找到自己的工作崗位,走上好的生活道路。

小明一家三口人,有一個可愛的女兒,生活其樂融融。他在創業期間不忘黨的關懷和國家的各項政策,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努力鑽研各種科學技術,時刻不忘社群對他們家庭的關懷。作為一名殘疾人,他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同社群工作人員一起參與各項工作,大力向轄區居民宣傳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基本國情;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優育優教、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等科學的婚育新觀念,生動地詮釋美滿婚姻、和諧家庭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在計生協會組織中能起到了一定的帶頭作用,帶動廣大周圍居民和社群殘疾人學習計劃生育政策,並向她們宣傳居民自治章程的重要內容。通過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逐步實現居民自治、實現計劃生育各項工作目標。

小明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殘疾雖不幸,但並不可怕,只要去拼搏,同樣可創造人間奇蹟,同樣可成為生活的強者”!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9

xxx是海寧市長安鎮殘聯副理事長、殘疾人工作專職委員。作為一名基層殘疾人工作者,她始終以紅船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以“猛進如潮”的海寧精神作為自己的工作追求,日常工作中再小的事她都認真對待,重點工作中再難的任務她都主動擔當,十一年如一日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真情奉獻、傾心服務。

從“零”開始,傾情服務化身“貼心小姐姐”

20xx年剛進入殘聯工作時,如何作為殘疾人專職委員去服務殘疾人,對xxx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自己也是個殘疾人,習慣了接受“照顧”,從前學的“全都用不上”,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這些都成了她急需解決的困難。為了儘快從“被服務”轉變成“服務者”,她努力跟著檔案資料學政策,跟著領導同事學方法,通過培訓學專業技能,在點點滴滴的實踐積累中,理論知識慢慢豐富了,工作方式方法也拓展了,還學了手語考了社工證,工作慢慢得心應手起來。

業務能力的提升,也為xxx打開了為殘疾人服務的思路,她覺得日常工作要做實,那就要走到殘疾人中間去,走進殘疾人心中去。在平日裡,看到年長的殘疾人喊一聲大伯大媽陪他們嘮嘮家常,遇到求職受挫的年輕殘疾人她就給他們講自己的求職經歷,碰到殘疾人有創業難題就跟他們一起分析利弊……這些小小的細節都是她工作中的“法寶”,有溫度的服務讓殘疾人從心底裡信任她。在很多殘疾人眼裡,xxx就是他們的“貼心小姐姐”。

從“1”突破,助力就業建起“陽光花房”

在基層工作中,xxx也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幫助殘疾人共同打造美好未來。20xx年,通過詳細的調研排摸,結合本地特色花卉產業,長安鎮殘聯推出了由xxx負責的“陽光花房”殘疾人花藝職業技能提升專案,以長安特色花卉產業為支撐來提升帶動殘疾人創業就業。xxx對專案傾注了心血,從鮮切花的認識,到花材的養護,再到西式、韓式、中式花束包裝,苗木精修,節慶儀式禮花製作……她和老師一起備課、排課、做總結,努力提升專案質量。專案啟動第一年,就實現了“1”的突破:受訓的殘疾人12名殘疾人學員中,有1人通過培訓被聘為了村裡的綠化養護員,實現了就業。

這個“1”的起步,給xxx增添了信心。20xx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也給專案創造了首次提質擴容的契機,“陽光花房”從單項花藝技能培訓,拓展到殘疾人直播技能的培訓,並以“五一”花園大會直播,在殘疾人群體中引起熱議。在當年的11月,xxx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工作人員職業指導競賽,在大賽上介紹了她開展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的經驗和方法,獲分組競賽全國第一名,被授予“職業指導模範”榮譽稱號。

而現在,在長安鎮黨委、政府的支援下,xxx的“陽光花房”越“建”越大:20xx年底,長安公益性殘疾人職業實訓基地建設開始籌備;20xx年3月,基地建設正式啟動,海寧市首個殘疾人就業創業黨支部同步成立,xxx任支部書記,帶領殘疾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助力殘疾人自主創業;6月,基地正式啟用,命名為“xx公益甜心”,並掛牌成為海寧市殘疾人職業實訓基地長安分中心。而隨著實體陣地的建成,“陽光花房”專案也增設了西式烘焙、茶藝、手工藝品等各類殘疾人職業技能課程,更廣泛地滿足了殘疾人不同就業能力提升需求,帶領著殘疾人信心十足地從“全面小康”向著“共同富裕”的美好未來奮勇前進。

從“我們”出發,積極履職發出“殘聯好聲音”

除了本職工作,xxx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她是政協海寧市第十三屆、十四屆委員。從20xx年起,她就代表殘疾人群體參政議政,積極履職。從基層社會治理到鄉村振興等課題,從精準扶貧、垃圾分類到智慧養老等民生關切問題,她深入實地認真開展調研,廣泛參與協商,積極建言獻策。同時,作為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一名來自基層殘聯的殘疾人委員,xxx始終緊密地與殘疾人聯絡,在政協的平臺上為殘疾人群體發聲。她說,我代表的是我們所有的殘疾人,這是責任更是使命,在我有限的履職工作中,一定要多為殘疾人事業發展貢獻力量。6年來,她先後就殘疾人文體、送教上門、基層隊伍建設、無障礙環境、就業提升、兒童教康養等方面提出提案,為推動殘疾人的全面發展和殘疾人共同富裕建言獻策,在政協的舞臺上發出來自殘聯絡統的好聲音。

11年兢兢業業的基層殘疾人工作,xxx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殘疾人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先後獲評“十二五”嘉興市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嘉興市最美殘疾人工作者、浙江省陽光助殘行動優秀專案專員、全國殘疾人職業指導模範、“十三五”期間浙江省殘疾人工作成績突出個人等諸多榮譽。但她說讓她最有成就感的,是看到殘疾人的改變。很多殘疾人通過她的開導解開了心結,也有殘疾人在她的挖掘和推薦下參加各類殘疾人文體比賽拿到了好成績,還有殘疾人在殘聯的培養和支援實現了創業就業,甚至有殘疾人大學畢業生在她的鼓勵下也加入了殘疾人工作者隊伍。這都更加堅定了她服務殘疾人的信心和決心,也激勵著她在殘疾人工作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熱情和勇氣。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10

小平,長期從事社群工作。剛到興煤社群時,為多瞭解社群貧困居民的情況,她主動分管社群殘協工作。小平經常入戶,對轄區內的殘疾人家庭狀況都做了深入的調查瞭解,按照殘疾程度、自理能力、主要經濟來源、家庭人口狀況、年收入水平等,建立了殘疾人登記表、殘疾人救助記錄簿、幫扶殘疾人具體工作記錄簿。

作為一名殘疾人工作者就應該最瞭解殘疾人的需求,踏踏實實為殘疾人解決實際問題,贏得殘疾人的信任。社群重度殘疾人公延國,因本人無兒無女,無監護人,生活困難。每年取暖期,小平就向民政部門協調溝通為公延國免費送煤,併為他儲備過冬的白菜,用實際行動溫暖著每一位殘疾人,將社群每位殘疾人像家人一樣對待。

作為一名殘疾人工作者,為社群殘疾人辦更多的好事和實事,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是小平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11

小張在圍場殘聯工作已有19年,始終恪職盡守,兢兢業業,為殘疾人辦實事。

對殘疾人在上學、就業、就醫等方面遇到的問題,他積極和相關部門合作,通過新聞媒體大力開展現代文明社會殘疾觀教育,創立了一批殘疾人自主創業、自強不息的典型,同時開展殘疾人繪畫、攝影等各項活動,展示殘疾人在各個領域的風采。

針對殘疾人交流難、辦事難的情況,他積極為殘疾人上門辦證,提出“殘疾人辦證評定費用全免,費用由縣殘聯負擔”的建議並得到採納,為去市級以上醫院複評的殘疾人每人補助150元,每年為殘疾人節省資金15萬元,為殘疾人及家庭減輕了經濟負擔。

幾年來共為貧困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15件,直接調解糾紛3起,為殘疾人家庭挽回經濟損失13萬元,維護了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12

小鳳,平泉殘聯職工。多年來,他始終以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恪守“人道、服務、廉潔、奉獻”的職業道德,千方百計為殘疾人辦實事,辦好事,春風化雨般溫暖、滋潤弱勢殘疾群體心田。

在多年工作中,他視殘疾人為家人、朋友和知己。負責殘疾人辦證工作期間,嚴守標準規範,對每位前來辦證的殘疾人都認真研究,精心設計殘疾評定類別。對特困、重度殘疾人親自入戶辦證,耐心解答各種疑問,宣講殘疾人優惠政策。他堅持對辦證殘疾人進門道“您好”,出門說“再見”,讓殘疾人有家的關懷和溫暖。截至20xx年8月,已為20000多名殘疾人辦理了殘疾證,其中入戶辦證300多例,深受廣大殘疾人及其家屬的好評,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獎勵。

小鳳身殘助殘,殘疾朋友有話願意跟他說,是殘疾人的知己。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默默貢獻著力量。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13

小宇,女,中共黨員,現任灤平縣殘疾人就業服務所所長。她始終把殘疾人事業發展放在第一位,在她心裡,她深知殘疾人弱勢群體需要全社會的關心、關愛,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比正常人多的多,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自尊,應該受到社會同等的尊重。

瞭解殘疾人情況,關心殘疾人疾苦,踏踏實實解決實際困難,是每個殘疾人工作者心中最重要的事情。為貫徹落實殘疾人保障法,每年利用“全國助殘日”、“愛耳日”“愛眼日”等活動,宣傳黨和國家對殘疾人的惠民政策,呼籲全社會更多的人加入到助殘志願隊伍中來。作為殘疾人工作者,心為殘疾人所想,情為殘疾人所繫,權為殘疾人所用,利為殘疾人所謀,促進全縣城鄉殘疾人民生得到顯著改善。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小宇在她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錚錚誓言,以對殘疾人事業的滿腔熱忱,為廣大殘疾人帶來更多的溫暖和希望。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14

小楊於20xx年5月發起愛心qq群“愛心好友團”,20xx年成立“隆化愛心聯盟”,任總支書記。20xx年10月28日,作為一名基層公益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出席中國婦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xx年,成立“承德愛心聯盟志願者協會”,任會長。她先後獲得“中國好人”“全國助殘陽光使者”“中國網事,感動河北年度十大人物”“河北省青年服務20週年最具影響力十大人物”“承德市五四青年”等榮譽。

協會建立”隆化縣博愛養老中心”等機構,募集善款及愛心物資近千萬元,長期一對一幫扶學生867名;孤寡、殘障老人926戶。向全市100多所學校捐贈《弟子規》十萬多冊;為24所學校更換新桌椅;為留守兒童捐贈愛心書包14000多個。共有15000多人蔘加過愛心聯盟活動,活動27萬人次,正式註冊志願者4624名,累計服務時長150萬多小時,暫居河北省第一名。

鄉鎮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事蹟15

小蒙,女,現任雙橋區殘疾人康復中心智殘兒童教師。她作為業務骨幹,認真組織好每一天兒童的康復訓練計劃及活動,積極調動智殘兒童思維意識,引導自主康復運動。

在智力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提倡“殘健結合”、“醫教結合”融合式康復服務內容和形式不同的活動,對每一位前來參加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都建有一套系統而完整的康復服務檔案,讓殘疾兒童開始逐步學習和融入社會生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康復、特色康復。

通過5年共同努力,雙橋區智力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已為300餘名智力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服務,其中有17名兒童通過訓練後已到特教學校和周邊的國小繼續進行康復和隨班就讀,使他們在生活自理、社會適應和學習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