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試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教育考試/列表

2022年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精選8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年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精選8篇)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1

體積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生疏、抽象的新概念,由認識平面圖形到認識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學生對什麼是物體的體積、怎樣計量物體的體積以及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麼是千進位等問題都不易理解,因此學生對體積概念的認識與理解至關緊要。本節課的教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即體積和體積單位。體積概念對於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因此通過“烏鴉喝水”的故事使學生初步感知“空間”,再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感知空間的大小之分,使學生在直觀、形象、實踐之中理解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就是物體的體積;而體積單位則可以通過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的學習遷移類推,並建立體積單位的表象。通過本節課學習體積和體積單位,使學生感知體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單位,為學生形成體積概念、掌握體積計算及其單位間的進率打下基礎學習體積和體積單位也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通過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的活動,使學生在體驗知識來源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知識來源於生活而應用於生活的道理,並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產和生活中能靈活運用合適的計量單位表示物體的體積,同時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和發展有重要意義。

數學教學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觀念,自主探索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經歷學習過程,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學習,把整個課堂教學還給學生,這樣就能把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數學課堂教學“活”起來了。課堂上如何結合教材展開實踐,下面以“體積和體積單位”的教學為例說明:

一、故事引入,在活躍氣氛中引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年齡特徵,從《烏鴉喝水》這一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匯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課。引入階段正處在一堂課的起始階段,處理的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情緒,以及思維的活躍程度。本課的匯入設計,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的內驅力,而且可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在活動開始就處於情意高昂的學習狀態。

本節課為了更好的體現以上理念,我主要按“實驗發現問題——操作探究問題——嘗試解決問題——深化鞏固問題——迴歸總結問題”的環節為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氛圍,使學生可以自由的思考、想象、猜測、實驗、驗證,親身經理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實驗發現問題

藉助“烏鴉喝水”這樣一個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引入,使學生在回憶故事情節的同時初步感知“空間”的存在,接著用兩次倒水的實驗,讓學生觀察發現到石頭確實是佔據空間的,而且佔據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的,

如果說“烏鴉喝水”的故事只是讓學生比較抽象的發現“空間”,那這個實驗則是讓學生進一步直觀形象的感知了“空間”的存在,同時也使學生明白一切猜想都要由實踐來驗證。

國小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根據這一特點,我在學生感知“空間”的基礎上,通過幾次對比的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使觀察與思維、語言表達緊密結合起來,然後再逐步擺脫直觀形象,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很自然地引出了體積的概念,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三、注重知識遷移,探究問題。

學生雖然能比較一些直觀的物體的體積大小,但對於體積比較接近的物體在比較體積大小時遇到了困難,但此時的學生越是不好解決的問題越能激發他們求知的慾望,同時產生認識體積單位的需要,在引出體積單位的教學過程中,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用多媒體演示切割法,並提問為什麼要切成大小、形狀相同的方塊呢?由此引出比較物體的體積時有需要有統一的單位,也就是體積單位,從而輕鬆的突破了難點。

四、嘗試解決問題

在新一輪課改中,《標準》所提倡的數學課堂教學應“由單純的傳授知識的殿堂轉變為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的場所;學生從單純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數學學習的主人。”那麼教師就應在教學中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為學生創造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由於體積單位比較抽象,因此,我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例項,激發學生慾望,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拿出課前準備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摸一摸、量一量、圍一圍、比一比,說一說等實踐活動,學生在親身經歷和體驗下認識體積單位,從而在頭腦中形成表象,有助於以後計算和估算物體的體積。再讓學生說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約是1立方厘米,哪些物體的體積約是1立方分米。在教學1立方米正方體有多大時,我讓學生依次進入準備好的1立方米的正方體框架,大約能容納十幾個學生,學習氣氛更是達到了高潮,教學效果良好,同時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學生自學、小組合作交流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參與探究嘗試的興趣。

五、動手操作,注重比較。

如果說學生在低年級時學習數學主要是依賴模仿與記憶,那到了高年級則完全可以藉助已有的知識背景與生活經驗遷移類推新知,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對於體積單位的認識主要是藉助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的知識進行遷移,並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體積單位的表象,,進而能靈活的運用體積單位表示物體的體積。

例如,區別1cm、1cm2、1cm3時,除了讓學生說出它們分別是用來計量什麼量的單位外,更是讓學生動手比畫一下三者的區別。感受三者的大小,以加深頭腦中形成的體積單位的直觀印象。

六、深化鞏固問題

練習是數學教學中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用價值”,我設計了多層次的練習。

1、填上合適的體積單位

通過這樣的練習,使學生在認識體積和體積單位的基礎上,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估測物體的體積,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2、練習十三第一題用4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圖形,並說一說他的體積是多少?

本題不僅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而且使學生認識到“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有多少個體積單位”為下節課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做鋪墊。

3、練習十三第3題

在長方體中怎樣計移動一個正方體變成一個長方體。

這一問題的討論把全課推向了高潮,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質疑、創新的精神,同時也為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做了鋪墊。

七、迴歸、總結問題

這樣設計的目的既是對新知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回顧、梳理、消化的過程,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2

冀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體積和體積單位》一課,屬於概念教學,內容很抽象,但與生活息息相關。這節課共有兩個教學內容,其一為體積,其二為體積單位,下面就著重從這兩個方面以及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反思一下我的課堂教學。

一、因需施教

關於有效學習的闡述鋪天蓋地,但我拙劣的認為有效學習其實可以概括成四個字:因需論教。即在孩子需要學的時候教,用孩子需要的方式教。

基於這樣的認識,在揭示了學習目標之後,我在黑板上直接板書了在學習目標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體積”二字,提出了一個統領“體積認識”的開篇問題:憑你的感覺,體積是用來描述什麼的?來了個開門見山,直奔教學內容的中心。孩子們的反應不是很強烈,這在我的意料之中,而在我認為這樣的矛盾恰恰是我最需要的,正所謂“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狀態,此處正是新知識的最佳生長點,於此處展開教學必定事半功倍。我堅信這一點,並得到了事實的證明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每天上演的都是他們自己。這是一班不很愛表現自己的學生,在此之前我和他們只有過20來分鐘的短暫接觸,他們就給了我這樣的印象——有時會啟而不發,他們不會憐憫一個使盡渾身解數卻依然被掛在講臺上的老師。對於這樣一群孩子,我著實動了一番腦筋,最後決定在課前談話的時候,不設計過多的不好回答的問題,也不會聯絡本節課教學內容而設計巧妙的問題先“入木三分”,而只是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旁不相干的問題:我們見過一次面了,老師給大家一個什麼印象。我就想讓他們在思考、回答這樣一個輕鬆的問題的過程中,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負面心智障礙,勇敢的表達自己哪怕是極其單純可笑的言辭,同時我也會給他們一個很巧妙的迴應來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援和鼓勵,因為我相信自己,我能做到。也許是我和他們進行的課前談話打破了尷尬的局面?也許是出示的那4條學習目標讓他們對這節課的學習有了信心?還是我找準了他們有效的學習和我有效施教的最佳時機?我不敢確認,也有可能是所有做法共同作用的結果,總之他們竟然逐漸進入了亢奮的學習狀態,後面的一些表現讓我對自己先前對他們的偏見逐漸消失,上課差不多5分鐘後我就不像初次接觸後那麼擔驚受怕被掛在講臺上了。

二、因生定材

教材是什麼?是範例、是材料,是引子、是引玉的磚、是一己之言,就像指揮千軍萬馬打仗的將軍下達的一道命令,將軍說:拿下敵人的陣地!怎麼拿?用什麼方式拿?只靠地面陸軍還是地空組合?是正面攻擊還是背後突襲?是鋼對鋼鐵對鐵還是潛藏臥底裡應外合?完全按照將軍命令的字面意思去做的,大概只有成為烈士一種可能。教材是專家編寫的,專家就是將軍,我們作為教師就是那些作戰指揮,孩子們就是衝鋒殺敵的士兵。作戰指揮很重要,蠻幹楞幹都是劊子手、屠殺自己兄弟的千古罪人,兄弟們的小命兒攥在你手裡,戰爭的成敗取決於你,而絕不是將軍和那道命令。

究竟怎麼創造性的使用甚至對教材進行發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法不一,不必強求一致。我們千教萬教,無非是教人求真、求真知,取得決勝權。在這樣的過程中,對教材的理解是否到位很關鍵,過去的經歷和曾經的體驗很重要,最具說服力。大量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告訴我們,教材這一形式必須服務於知識這一內容、學生這一主體、教師這一主導。

體積,對於孩子們來說,似曾相識但又很茫然,我牢牢抓住了孩子們這一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打破了教材提供給我們的文字束縛,以一個全新的“實驗”分兩個層次認識了體積。第一步:認識“空間”;第二步:認識空間的“大小”。

我採取的做法是模擬實驗,在學生面前擺放著滿滿一燒杯藍色的水,然後通過假想石頭入水後的情景及發生的現象(水會溢位),並對現象進行分析(杯子裡面的空間原來是全被水佔據著,現在石頭進去了,搶去了一些空間,一部分水沒地方去了,只能溢位來),從而教學“世間萬物大到星球,小到板凳,有形到人和物,無形到空氣和細菌,都——佔空間”(空間對於孩子們應該說很熟悉,在此只是一種生活經驗的連結、抽取);又通過假想一塊較大的石頭入水後的現象(溢位更多的水),教學“物體所佔空間——有大有小”。串聯板書,體積的意義這半幅“陣地”不攻自破,取得階段性的戰鬥勝利。

而課本提供的實驗是將上述兩個層面上的現象合成展現的,況且是通過水麵上升來表現“佔空間”,靠水面上升高低表現“空間有大有小”。我認為以我這種拙劣的教學技藝會很亂套,呈現給孩子們的也許只是一個觀察性的實驗。事實上,這個實驗更多表現的只是水面上升有高有低的現象,從而得到“空間的大小”的結論,準備這節課的時候,我就鬼使神差的決定讓水溢位來,並通過所溢位水的多少抓住他們的思維,得到體積概念中兩個層次性的結論。

關於操作,我不屑於是否真的進行。“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前蘇聯國家元首加裡寧原話兒),再加上孩子們生活中有很多相關的經歷和經驗,實際操作的效果無非是更生動、形象,教材也無非是這種目的,而這樣的認識對於孩子們簡直是司空見慣,提起的興趣只會沖淡主題,而想象不會,它只會讓我們的思維更深刻、更具邏輯。數學的學習是不能只依靠形象思維的,適度的邏輯思維會更有意義也更有意思,這也許就是“數學味兒”吧。我不想弄出一節像物理課、科學課那樣的數學課,所以在這裡和後面都有所體現。

三、因效論果

教學理論認為:教學效果包括三個方面,即

1.經驗的啟用、豐富與提升

2.認知策略與學習策略的精進

3.知識的建構與運用

在這節課上,我力爭朝這三個方向使勁兒。

首先是前面已經提到的對孩子們關於空間(體積)的生活經驗的有效利用(所謂的開門見山那一片斷、想象性的實驗等),又藉助模擬實驗,運用觀察、想象、比較、分析等方法加以豐富和提升,內化為一種認知策略。這種策略可以通俗的這樣解釋一下:我們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藉助瓶瓶罐罐來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來提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要靠思維,在頭腦中來模擬這樣的過程,就是楞想。

其次就是後半程對常用的三個體積單位建立前的提示。“想計量火柴盒的體積”,顯然我們前面學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是不能用的,風馬牛不相及,這個時候又是孩子們發生內需的憤悱時機,而聯絡此前安排的那一過渡環節,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建立一個立體圖形模樣的“計量標準”,還是“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不能”。這個時候我自認為聯絡建立面積單位從而計量平面圖形的面積的知識和方法是最值得借鑑和利用的,本來不敢輕易向一起聯絡的東東竟然作為一種“知識基礎”,其實這樣的設計經過了很痛苦的推敲。現在回想起來,向理論上靠一靠,就是為了追求孩子們“經歷”、“體驗”和“運用”的過程,從而形成一種學習策略,即類比、推理。

再次就是建立體積單位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在這節課是我就是想給他們提供一些機會,滿足他們的這種“根深蒂固的需要”,讓他們像數學家那樣從已有的知識中受到啟發、挖掘出靈感、創造出“新知識”,從而提升自己學習的策略、解決問題和困惑的策略。此外,無形之中使體積單位從認知領域脫離和分離出來,直接應用到問題的解決,雖然課堂最後時間不夠用了,只有利用超出的4分鐘來進行應用練習,但孩子們興猶未盡、躍躍欲試,讓我不好意思停下來給他們這樣的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從應用的效果看,和以前執教這節課的效果比較而言,我很滿足,也許“經歷了——記住了”永遠是一個真理。

最後,說說多媒體課件以及學教具。

1.課件:

花費了3個晚上,幾經修改,講課的前一天晚上,在愛人和女兒的提醒下還進行了一處改動,在練習題裡把一個“電視機牌的微波爐”(愛人語)圖片更換掉了。在這個課件中,我最想倡導的就是每頁幻燈片下面的一排“按鈕”,別小看它們,因為它們可以保證你想去哪裡去哪裡,方便哪。

2.學教具:

我為孩子們提供的學具是60個很規則的釐米立方塊(購於淘寶網,4塊/30個,運費10塊,總計18,自費)、100多個用橡皮切成的不太規則的釐米立方塊(採購於定點商店,女兒協助切成)和火柴盒(1個/組,俊泉批發部,0.5元/包*2),目的在於讓孩子真真切切的進行體驗、感受和動手操作進行計量,提升和豐富經驗從而形成知識與能力。

教具兩個,一個是從韓城國小借的分米立方塊,一個是在富興五金商店現場辦公制作出來的1立方米的框架。目的就不說了,效果很顯著,當孩子們看到1立方米這個“龐然大物”的時候,當我隨手點到的兩名同學鑽進去體驗它的內部空間的時候,當每一名同學從框架裡鑽過去走出實驗室的時候,他們會對立方米這個單位留下深刻印象的,我想若干年後,遇到立方米這三個字的時候,想到這個大傢伙,我也就知足了。而且,他們或許會想起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曾經有我這麼一個“幽默”、因為“愛笑”而顯得有點兒“老”的老師。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3

“體積和體積單位”這個內容比較抽象、難懂。在聽課時隋老師十分注意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動手操作與實驗觀察相結合,努力培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新精神。實施中主要體現了以下四個特點: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烏鴉喝水”的故事學生非常熟悉,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伊始,讓學生說說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石頭放入水中問什麼水會上升呢?等等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感悟到物體佔有空間,但如果僅此一例證,還不足以支援學生對體積概念的理解,接著又通過實驗,讓學生觀察: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樣多的水,如果放入兩個大小不同的石頭會發生什麼現象,引導學生比較它們所佔據空間的大小,引入體積的概念,這部分教學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進行的,實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聯絡實際,提取學習資源。

數學的產生源自於生活實踐,數學的教學同樣離不開實際的生活。通過讓學生找、摸、想、說等活動,讓學生將空間這一概念形象化,具體化,豐富學生的空間表象,從而感悟出體積的內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

3、組織活動,探究感受新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因此在本節課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及教材的特點,組織了有效的數學活動。如在認識m3、dm3、cm3時,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受大小的體積單位,形成各種體積單位的表象,並能識別它,從而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同時也注重了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創新精神的培養,因此在課中隋老師設計了鑽一鑽等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練,練中開發思維。

4、引發矛盾,產生問題意識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一種建構過程,是認知矛盾運動的過程。課堂上,如果教師給予學生充分展現“矛盾”的機會,學生就會主動產生解決矛盾的心向,主動探究問題產生的根源,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驟的被動“執行者”轉化為主動“探究者”。因此,課堂上給予學生展現“矛盾”的機會,可以真正擴充套件學生主動探究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從課堂教學來看,這節課的效果非常好。通過創設具有現實性的情景,為學生提供了生活性的教材,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體積和體積單位的概念。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和事物組織教學,學生比較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開展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在主動探究的基礎上,形成獨立見解,展示個性思維。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見解更加豐富和全面,有利於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隋老師充分提供了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一種平等、自由、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實際操作是獲取知識、形成觀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動一動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經歷和體驗體積單位,它有助於以後計算和估算物體的體積。這一環節是教學過程中的高潮階段,教學效果比較好,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通過聽這節課,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教好概念性的課有一定挑戰性,教學中,必需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動,才能很好地為學生積累知識,形成觀念。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4

1、對教材處理缺乏自己的思考與見解。

本節課是學生初次接觸體積的概念,加之活經驗不足、對三維空間的想象能力不強,教學難度較大。教材不熟時間又緊,我便在網上觀看了幾位老師的教學視訊,便採取"拿來主義"依葫蘆畫飄的在自己的課堂上用,卻沒有深入思考每個環節的活動該佔的比重,通過這一環節我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或者說我要讓學生學到什麼,導致本節課整個教學過程缺少了水到渠成的知識生成。

2、課堂教學不夠嚴謹,細節處失誤較多。

平時教學我重算理輕演算法,導致部分學生心裡明白,說不出來。又因為教學語言缺乏藝術性,也不注意數學專業術語的精準性、板書規範性及對學生解題步驟,格式,書寫的要求,長期以來導致學生不會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3、沒有養成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平時我總認為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要學的知識是學習效率的體現,從未要求學習提前預習也很少課後複習,卻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導致學生不願自主學習,不會自主學習,慢慢地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能力。

我雖著急,但也深知提升自己非一朝一夕之事,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5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體積單位。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先利用的是實驗,使學生用親身體驗來了解,體積的涵義。而後得出體積的定義,再後就是判斷物體體積的大小,能用肉眼分清體積大小的我們可以用觀察能分辨體積的大小,之後進行對體積單位的認識。

一、實驗引入,在實際操作中引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學生的興趣之處,進行一個簡單的實驗,讓學生進一步的瞭解體積的概念。

二、注重體積的認識性。

對於體積的概念可能學生剛剛接觸,應該對每個物體的體積大小進行對比和講解,使在分別他們的大小的時候,更能對體積的概念產生不陌生的態度去完成判斷體積的大小問題。

三、聯絡前幾個環節,進行現實體驗體積的重要性。

不管到哪裡,我覺得對與體積這個概念是毫不分離的。正所謂學生對體積也會了解並且在現實生活中能判斷出每個物體的大小。

四、當堂達標。

出示根據教材練習冊等參考資料來進行對這堂課的達標訓練,為了更加檢測出學生對這堂課的學習情況、獲得的知識等方面有所幫助。

五、結合本堂課的知識進行總結回顧。

一堂課結束,每個學生儘量達到自己有所收穫,有所瞭解。或者對自己小組的合作情況有所總結,使以後小組討論方便有所進步。

個人反思

我認為這堂課學生在思維上有所提高,能有意識的解決沒個問題,小組合作也進行的比較完善,而我自己在授課的同時,有些該講的重要部分有些遺漏,我覺得這是我的錯誤,今後我要繼續加倍的努力爭取沒有這樣的錯誤,我覺得教好幾何類的概念課確實很有難度,要建立好學生的空間觀念,必須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列舉生活中的例子。甚至,在授課的同時要充分的準備教具和有關方面的物品,這樣才能使得他們更容易的接受一堂課程的知識點。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6

教後反思

從學生的反應來看,對概念的理解已經掌握得比較紮實,學習的氣氛也很活躍,大家都能發表意見。就連平時不怎麼發言的黎明和金粵洋都積極舉手而且回答得不錯,看到這一點我很開心。另外老師的過度語和提問也比較恰當。但是認真反思這堂課也有許多需要反思可改進的地方。

不足之處

1、資訊的採集。這是師傅在評課時的說法,我沒有這麼好的用詞,於是當時我說是“應變處理能力”。在第一個練習,估算錄音機的體積時,周紀宇填的是cm3,但有學生說是dm3。我問“同意誰的想法”的時候,雙方還幾乎一半一半,這個時候我在想怎麼辦?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幸好準備好的小正方體還有一些,於是我用20個擺一擺讓他們來比較“是不是錄音機的體積跟20個小正方體的體積相當呢?”問題很快解決了,自己也捏了一把汗。但是後來師傅的一個方法更讓我茅塞頓開。上一題已經有一塊橡皮的體積是8cm3,何不就利用這一題解決錄音機問題?如果是20cm3,那3塊橡皮疊一起就是24cm3,已經比20cm3大,想象一下錄音機是不是還沒有3塊橡皮大呢?這個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像能力又進一步得到了培養。從這一個問題看,自己的應變處理能力還要繼續努力加強。

2、學生的學習交流還不夠。例如在做實驗的時候老師的三個提問雖然引導了學生去往想要的方向回答,但是學生的提問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就相對來說被禁錮。

3、師生角色的轉變還需要注意。師傅說了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如何才能更好的往這個方向發展,老師要多提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和把自己當作學生,不斷的設問,不斷的讓學生去想問題的解決辦法。

4、其他細節。在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的時候,可以先從手中的小立方體開始認識,再舉例,而且多舉生活當中的例子。例如體積是1cm3的物體,除了有書上的手指頭,還有筆頭,粉筆頭,骰子等等。例外在“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的教學中,可以先從簡單到複雜的拼法去教學,例如先2塊,再4塊,8塊,12塊等。在課堂小結的分享階段,可以分三個問題進行:你有什麼收穫?你有什麼建議?你還有什麼疑問?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7

《體積和體積單位》是西師版數學五年級下冊二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進一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學習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之後進行教學的。

體積是一個新概念,學生對什麼是體積,也許有過體驗,卻難以有體積的意識。因此在上課伊始,我設計了讓學生摸課桌抽屜的活動。通過對比摸空抽屜和放了書包的抽屜讓學生初步感受物體佔有一定的空間;因學生們的書包大小不同,有的放進抽屜了,有的沒放進去,由此讓學生感知物體佔據的空間有大有小;再讓學生髮揮想像,說一說生活中物體佔據空間的現象,比較物體佔據的空間大小。在學生充分感受體驗後得出體積的概念,並讓學生運用概念說一說什麼是身邊物體的體積。

在學生初步理解體積的意義之後,我出示兩個大小很接近的長方體,讓學生明確為了應用的方便,需要給物體的體積確定單位。從而引進常見的體積單位cm,dm,m。為了讓學生能掌握這些單位的實際意義,我設計了摸,說,找,估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掌握1cm,1dm,1m的大小。如在找體積大約是1cm的物體時,學生想到了自己一截手指頭,一顆大牙……1m有多大學生是最不容易掌握的,因此我在教室裡用幾根米尺搭了一個稜長為1米的正方體,讓學生蹲進去看可以蹲幾個學生,並追問如果換成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或是換成六年級的學生又能蹲幾個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突破這個難點。

整堂課從教學的設計來看,過程嚴謹,邏輯性強,各環節過渡也比較自然,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對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對比處理得不夠,這部分理解不到位直接影響學生在學習體積單位的換算時容易產生混淆。可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回顧長度、面積的測量方法,加深對兩個單位的理解,通過對比學生也很容易想到如何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為今後學習體積的計算打基礎。

其次,教師的臨場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在初步感知體積時有個學生已經說出空間一詞就應立即板書,抓住這個詞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在描述什麼是物體體積時,學生出現了困難,教師可舉例引導學生描述;在尋找生活中物體體積接近1立方米的物體時,學生說到操行評分表的體積時,應引導學生更深入的理解面和體的區別。最後出現教學時間不夠時,教師應靈活處理練習題。

第三是教師還應多學習教學語言的藝術,在評價學生、激勵學生方面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8

本課教學是在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之後,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之前的一個知識點。對於體積概念的充分理解和對於體積單位的形象、靈活掌握,是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學習的一個牢固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自己充分把握利用實物演示理解概念的教學方法。由於體積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概念,學生對什麼是物體的體積不易理解,於是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烏鴉喝水的故事、利用兩個量杯來演示烏鴉喝到水的原理、利用手來感知書包的體積等多種手段讓學生充分理解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在老師的故事激趣、實驗驗證、動手感知等多種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比較觀察的能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在認識體積概念的時候,注重與長度、面積的區別比較,形象直觀地感知概念,讓學生用手比劃出手機、電視機、影碟機的體積,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學習知識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在學習體積單位時,我注重滲透“遷移”的學習思想。通過學生已經學習過的面積單位,自然而然引出體積單位。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絡。在定義1平方釐米時用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的面積來表示。由此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1立方厘米的體積大小可以是稜長1釐米的正方體的體積大小。在學習體積單位時注重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比較認識,利用生活中指頭肚的體積大小約1立方厘米,粉筆盒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等來舉例加強知識的掌握。

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是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學習效率不高,小組活動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要在學習小組長的帶領下讓學生充分發言。小組之間要相互合作交流,將不同的觀點在課堂教學上充分展示。

整節課的教學有值得積累的優點也有需要改進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將揚長避短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