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試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教育考試/列表

數學教師考試反思怎麼寫

導語:總結成功之處我們要學會轉換觀念,不能只找失敗的地方,還要找到成功之處。小編在此整理了一些數學教師在考試後的反思文章,大家來學習參考吧

數學教師考試反思怎麼寫

數學教學反思(一)

  幾和第幾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 “幾”表示事物有多少, “第幾”是事物排列的順序號。對於剛入學的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還較差,對“幾個”和“第幾個”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在上這部分內容時,我是先通過排隊買票的場景,讓學生直接觀察,數數,看到一共5人在買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幾個,讓學生認識“幾個”和“第幾個”的區別。學生充分地說,自由地說,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認識了 “幾”和 “第幾”後,對學生進行了練習,把 “想想做做”第三題和第四題整合成學生喜歡的故事,邊講邊引導學生做題,使學生更能吸引到老師這來,鍛鍊他們聽講的能力。這一環節讓學生再一次認知幾與第幾,對理解力稍微差的學生也可以進行輔導。

除了在教學方面,我還發現要在鼓勵中引導孩子成長。在做練習時有一道題是這樣從幾個梨中圈5個,然後把圈到的梨中的第四個上打上對勾。一般都是從左到右的圈,我發現班上一位行為習慣很差的同學他們從中間不挨著的圈,當時我就把這位同學的作業展示給其他學生看,並且還表揚了這位同學愛動腦筋,善於觀察圖形。第二天上課這位學生一直坐的很端正,並且知道舉手回答問題,當時我還覺得奇怪。後來想想可能是我表揚了他使得他有了很大的進步。

我時常在想這麼簡單的知識該怎樣講,能使孩子既能很容易的接受,又能從中得到學知識樂趣。活躍是孩子的天性,那麼就要從孩子身上尋找可以利用的東西,發現每一個孩子的優點彌補他們的缺點。

數學教學反思(二)

  《第幾》這課,也是一個難點。這一課主要是使學生感知自然數序數的含義,知道自然數除了可用來表示物體的數量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因此本課的重難點就是掌握區分“幾個”和“第幾”的方法,會區分“幾個”和“第幾”。

本課通過排隊買票這一情境引入,通過說一說有幾個人,小朋友排第二,前面有幾人,後面有幾人,……排第幾,前面有幾人,後面有幾人等等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初步感知“幾個”和“第幾”,初步讓學生理解“幾個”是表示物體的個數是多少,“第幾”是表示物體所處的位置。課堂上,似乎掌握還可以,但是在作業本中,似乎又問題暴露太多,比如第2小題賽車,幾號車,排名第幾,似乎有些搞不清楚,第4小題,從左數,第幾盆花,幾朵花,也有些不清楚,個別孩子在問題理解上還需要加強。

數學教學反思(三)

  自然數有兩個含義,用來表示事物多少時,稱為基數;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時,成為序數。本節課學習的是有關序數的含義。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序數的含義,教學中我注意從以下幾點進行操作:

一、情景引入,引導學生感知“第幾”。

我利用一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找到了一個與序數有關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人特別喜歡吃肉包子,他吃了一個不飽,又吃了一個還不飽,直到吃到第五個,才覺得飽了,他拍拍肚子,嘆了口氣說:“唉,要知道吃第五個能飽,先吃第五個該多好啊!”學生意猶未盡時,我問大家:“你們說,這個人說的對嗎?”“不對,不對。”學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這時聰明的樑耀宇站起來說:“這個人要吃五個才吃飽,如果只吃第五個的話,那他就只吃了一個。”我適時引出了今天的課題。

二、利用主題圖,教學序數。

主題圖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因此,我要求學生先認真觀看主題圖,明白主題圖的意思。並提出問題:“從圖中你能不能知道誰最先買到票,為什麼?”從而引出序數“第一”。有了第一的認識,我進行了如下描述:“你能找到排在第三的是誰嗎?穿粉紅色衣服的阿姨排在哪……”有了指向性較明的問題,學生迅速認識了第一、第二……

三、學生主動參與,鞏固新知。

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那麼必須利用不同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主題圖是靜態的,我讓學生演動態的排隊圖,既能使學生樂於參與,也能使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在實際情景中,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新知的學習中,並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排隊的學生的具體位置。從左數排在第幾、從右數排在第幾的表述。但由於部分學生還分不清左右,因此,表述起來容易混淆,區分左右的訓練有必要加強

四、聯絡生活,學習數學。

為了幫學生理解序數的含義,我根據學生身邊的事情,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第幾”的含義。如“我想考試得第一,我坐在第一排”等等,學生有了老師的引導,很快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第幾”。這樣,不僅讓學生鞏固新知,也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認為對於低年級孩子的教學,培養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尤為重要,那就需要採取不同形式,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樂於參與。

數學教學反思(四)

  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幾》這節課時,我首先講了一個故事引入新課:古時候,有一個人特別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燒餅店吃燒餅,他吃了一個不飽,又吃了一個還不 飽,直到吃到第四個,才覺得飽了,他拍拍肚子,嘆了口氣說:“唉,要知道吃第四個能飽,先吃第四個該多好啊!”在引起學生有興趣的情況下,引入課題“第 幾”。“第幾”和“幾”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容易弄渾淆。我根據國小生易動,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製作了精美的圖片和利用身邊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兩個環 節的教學。第一個環節,我課前製作了水果和小動物的兩組圖片。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給學生提供了充分鍛鍊的機會,先出示一組圖片(蘋果、香蕉、梨、菠蘿、 桃子)讓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從左起香蕉排在第幾個,從右起菠蘿排在第幾個?這一組總共有幾種水果,從前面數前三個是哪些水果等等,同樣的方法,又出 示動物的圖片(大象、小猴、小貓、小狗、蜜蜂)。第二個環節讓學生觀看課件裡的人物、燈籠、猴子分別是第幾的位置等多方面讓學生練習“幾”和“第幾”。

TAG標籤:反思 考試 數學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