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讀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歷史解讀/列表

鬥母宮的介紹位置在哪裡

鬥母元君,簡稱鬥母,也叫鬥姥,是道教崇拜的女神。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鬥母宮的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鬥母宮的介紹位置在哪裡
  四川宜賓鬥母宮的介紹

鬥母宮坐落在四川省宜賓市商業 街,距大觀樓五十米處,是繁華鬧市中的一方淨土。鬥母宮始建於明代,至今三百餘年。於清康熙二十五年《敘州府志》記載:鬥母宮座西向東,由臨濟正宗第十九代僧廣淨尼僧為鬥母宮開山祖師,佔地一千二百一十五平方米,分內外兩院,內院建有大佛殿、羅漢堂、觀音殿、藏經樓、客堂、茶廳;外院是花園、尼眾禪房。佛教盛極一時。

解放後,住持覺先法師率尼眾們一直住在這裡。六十年代初,極左路線的宗教政策,寺廟破爛不堪,相鄰單位以確保自身安全為由,封了寺廟山門,拆毀藏經閣、殿堂和禪房,搗毀佛像。將尼眾們趕到廚房和膳房住,從此輝煌一時的明代古建築毀於一旦。

一九八○年後,四川省政府批准了鬥母宮為佛教開放活動場所,一九九四年初,得到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幫助,法慧比丘尼和住持昌信法師等尼眾共同發心,重建鬥母宮。

的鬥母宮,仿古式樓殿建築,為三樓一底,精巧雅緻,古樸大方。寺內設有佛殿、觀音殿、地藏殿、寮房、客房和齋堂。每日晨鐘暮鼓,梵音課誦,弘法利生,莊嚴佛土。

地址∶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山

  泰山斗母宮的介紹

鬥母宮是 泰山景區中最為幽靜的所在。鬥母宮古名“龍泉觀”,它臨溪而建,分為北、中、南3院,山門面西。鐘鼓二樓直接建於宮門兩旁並與山門連在一起,來到鬥母宮,北看天門依然高掛,遙遙不可及;南望來路,一些低峰矮山卻盡在腳下了。

佈局介紹

鬥母宮分前、中、後三院。中院有西向山門,精雕石獅蹲列門下。

門側分列鍾、鼓樓。院內正殿原祀鬥母神,俗稱千手千眼佛。今置地藏菩薩銅像。東配殿原祀精雕紫檀觀音、文殊、普賢三菩薩,均毀於1966年,今為文物展室。

前院,北有僧房,東南有寄雲樓,均闢為茶室。院中有清光緒年間趙爾萃所建的天然池,蓄龍泉水灌溉田地。池北為南山門。

後院有正殿、配殿及禪房,東有聽泉山房及龍泉亭,供遊人小憩賞景。亭下澗內有“三潭疊瀑”如龍飛舞,名飛龍澗。遊人立於潭間,流水聲似絲竹奏鳴。

西山門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臥龍翹首,俗稱臥龍槐。

宮南西崖有“蔚然深秀”、“洞天福地”、“膚寸升雲”及“蟲二”諸刻,與山色輝映。“蟲二”字謎即“風月”二字拆去邊框,意為風月無邊,景色秀麗。

宮北有高老橋,傳古代黃老道徒高氏建立。橋北道西是人祖廟,原祀秦始皇,清代改為三官廟,祀天官、地官、水官。建國後改為國小。

傳說故事

傳說當年鬥母宮的尼姑不守佛規,鬧出緋聞,常為人所唾棄。清光緒二十五年,濟南才子劉廷桂登泰山,經過鬥母宮,一怒之下寫下了“蟲二”二字,隱晦地辱罵尼姑只會搞風花雪月之事。據傳劉廷桂還送尼姑一塊匾,上面寫著“因受”二字。將“恩”、“愛”兩字去掉心就是“因受”,表示“恩愛無心”之義,也是在罵尼姑的'水性楊花,無德無良。

  樺皮川鬥母宮的介紹

鬥母宮又稱、鬥姥宮,位於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樺皮川村四社村委會北部約1000米的重坪下,寺廟佔地約10畝。宮觀建在寺廟院落的正中,建築風格為三間齊、重簷攢尖的古典式,飛簷翹角,雕樑畫棟,古樸典雅,造型美觀。據傳說,是清道光年間,水川鎮蔣家灣人李崇德出資,李世凝測定廟址,條城對河兩岸公眾捐資,由三彥(即張喜彥、馬維彥、李奉彥)負責修建的。木工大師是水川鎮白茨灘村洞槽子人陶氏父子倆。

鬥母宮的山門建得巍然高大,畫樑雕棟,流光溢彩,兩條巨龍閃閃發光,又對稱又雄偉地盤繞在門柱之上,看上去十分壯觀。遠遠望去與對河榆中縣青城鎮東灘二龍山玉皇大帝廟遙相呼應。響應了“東王公”、“西王母”的神話傳說。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人言梵語,香菸繚繞,信男善女,絡繹不絕。不僅條城方域赴者眾,連省外遊拜者亦不少。探源

TAG標籤:鬥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