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工作方案/列表

麻風病治療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專案。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麻風病治療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麻風病治療方案

麻風病治療方案1

病情分析:麻風病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藥物包括氨苯碸、利福平、氯法齊明等,應當早期、及時、規範、聯合用藥。

一、藥物治療

1、氨苯碸:此藥對麻風桿菌是抑菌藥物,但在較大劑量時也有殺菌作用,本品價格低廉,療效較好,是目前治療麻風的主要藥物之一。臨床治癒後,仍需繼續鞏固治療,時間長短按不同臨床型別而定。

2、氯法齊明:可干擾麻風桿菌的核酸代謝,又有抗炎作用。

3、利福平:對麻風桿菌有顯著和較迅速的殺滅作用,最低抑菌濃度為0、3mg/L,最低殺菌濃度為0、9mg/L,半衰期近3小時。

4、乙硫異菸胺、丙硫異煙胺:此兩種藥的劑量及作用相似,對麻風桿菌有中度殺滅作用,其殺菌速度較足,比氨苯碸治療稍快,而比利福平慢。

5、氧氟沙星:一種較強的殺麻風桿菌的藥物,可用此藥組成新的治療方案。

6、中草藥:掃風丸口服宜從小劑量開始,以後逐漸增量。苦蔘散對少菌型麻風有一定的效果。

7、免疫調節劑:主要包括潑尼鬆、沙利度胺,潑尼鬆口服治療I型和II型麻風反應,至消退後減藥。沙利度胺直到II型麻風反應被控制,然後減量維持一段時間。

二、手術治療

麻風病一般不需手術治療。

麻風病治療方案2

消除麻風病危害是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要實現的任務之一。20xx年是消除麻風危害十年規劃的收官之年,為力爭年底達到消除麻風病危害標準,今年與全市全州全省全國同步達到消除麻風病危害目標,根據《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20xx-20xx年)》及紅河州20xx年工作任務指標要求,結合新哨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背景

彌勒是歷史麻風流行區,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20xx年底,有記載的麻風病病例累計有781例,分佈於全市12個鄉鎮、123個行政村、329個自然村。截止20xx年底,我市麻風病患病率為1.7/10萬,近五年平均發病率8.52/10萬,高於國家達標要求(患病率<1/10萬、近五年平均發病率<0.5/10萬),這與當前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和健康扶貧工作的推進極不協調,與今年全州全省全國同步實現消除麻風病危害目標存在較大差距,亟需強化和落實各項防治措施,有效進行防控。

二、目的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州黨委、政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全面加強麻風病發病嚴重的地區防治工作力度,落實“以聯合化療為中心、發現病人為重點,以健康教育、人員培訓、醫療與社會康復為基礎”的綜合防治措施,降低麻風患病率與發病率,確保我鎮基本消除麻風病目標順利實現。

三、工作目標

(一)總目標

1.最大限度早期發現麻風病患者,並及時給予聯合化療,減少患者畸殘發生。

2.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麻風病防治水平。

3.健全以市級專業機構為技術指導、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麻風病防治網路

4.提高群眾對麻風病防治知識的知曉水平,構建一個不恐麻、不歧麻、麻風病防治人人蔘與的社會氛圍。

5.圍繞《彌勒市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20xx-20xx年)》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各司其責、全社會參與的綜合防控機制。

6.落實“早期發現病人為重點,以聯合化療為中心,以健康教育、人員培訓、醫療與社會康復為基礎”的綜合防治措施。

(二)具體目標

1.舉辦鎮、村委會(社群)防保人員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班,覆蓋率達100%。

2.開展大眾麻風病防治知識宣傳及健康教育,以自然村為單位,每個自然村至少貼上1張宣傳畫(單),覆蓋率達100%,入村入戶開展麻風病防治知識講座或宣傳,覆蓋率達95%。

3.對現症病例及歷年治癒者進行全面複查,複查率達100%。

4.對現症病例及歷年治癒者家屬進行全面體檢,體檢率達98%以上。

5.深入開展消除麻風病危害篩查工作,對歷史疫村,由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社群)和村小組,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由新哨中心衛生院及鄉村醫生負責入村開展麻風病篩查,最大限度發現麻風病患者,篩查率達70%以上。

6.對近五年報告新發麻風病人2例及20xx年有新發病人的重點疫村(詳細名單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另行提供給鎮衛生院),由鎮人民政府、村委會(社群)和村小組負責發動組織村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新哨中心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專業技術人員負責開展一次重點人群篩查工作,篩查率達95%。

7.在無病例報告的自然村10—65歲人群中開展口頭調查,以自然村為單位,調查人數不得低於該人群的10%。

8.開展麻風病可疑症狀推介轉診,各村委會(社群)20xx年1月1日—12月31日可疑症狀病例推介轉診數按照《彌勒市麻風病可疑症狀監測方案》要求進行上報。

9.對提供的可疑線索進行核實,複核率達100%。

四、實施時間

20xx年4月1日至6月30日。

五、實施步驟

(一)召開消除麻風危害工作啟動會

4月10日前,鎮級組織召開消除麻風危害啟動會,安排部署具體工作。

(二)業務技術培訓

按照分級培訓的原則,4月15日前,市級負責完成新哨中心衛生院公共衛生科麻風病兼職人員及社會志願者的培訓,培訓覆蓋率達100%;鎮級負責完成本院臨床醫生和門診醫生、村衛生室鄉村醫生的培訓,培訓覆蓋率達100%,培訓結束分別開展效果評價。

(三)健康教育與宣傳

4月15日至20日,鎮人民政府統一在轄區範圍內採取電視、廣播、宣傳單(冊)、標語、宣傳欄、入村入戶組織麻風病防治知識講座等方式宣傳“麻風病可以治癒、畸殘可以預防”的防治方針,使消除麻風危害家喻戶曉。各級各部門要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加大宣傳教育,提高群眾麻風病防治知識知曉率,促進及時就診,消除社會對麻風病的歧視和偏見,倡導對麻風病患者關懷和支援,弘揚尊重和關愛麻風病患者的良好社會風尚,宣傳結束後,各村委會(社群)需開展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四)病例調查發現與治療

1.相關調查,4月20日至6月25日,對重點疫村和歷史疫村開展村民篩查、非疫村調查、麻風病患者及接觸者檢查、線索報告、病例確診與治療等工作。

2.可疑線索上報

(1)經調查有麻風病早期臨床表現或疑似麻風病症狀者,由村衛生室鄉村醫生將線索資訊上報新哨中心衛生院公共衛生科,新哨中心衛生院初步篩查後,上報市級專業技術指導組。

(2)報病獎勵。按照麻風病的8條可疑線索上報,每報告1條給予一定補助;所報告的可疑線索病人,經市級專業技術指導組初診,州級專業技術指導組確診為麻風病的,給予自己報病者或他人報病(互報)者適當獎勵。

3.病例確診與治療

市級專業技術指導組抽派專業人員對可疑病人逐個開展免費檢查,上報並經州級專業技術指導組確診為麻風病患者的,給予免費治療。

(五)其他工作

6月25日至年底,按照本工作實施方案,繼續做好社會宣傳、病例監測報告、病例管理治療、關愛救助等麻風病防治工作。

六、組織保障

各村委會(社群)和各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消除麻風病危害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對麻風病防治工作的領導,認真抓好消除麻風危害各項工作措施和任務的落實,堅決打贏消除麻風病危害攻堅戰,著力維護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助推健康彌勒建設。

(一)進一步健全政府領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將防治工作納入政府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和考核內容,定期監督評估。成立以鎮人民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村委會(社群)、宣傳辦、新哨中心衛生院、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辦、新哨派出所、社保中心、財政所等為成員的全鎮消除麻風病危害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新哨中心衛生院,由李豔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全鎮年度消除麻風病危害的組織實施與日常工作的管理協調,定期對工作進行督導、檢查以及考評、驗收。

(二)各村委會(社群)結合實際,制定年度《消除麻風危害實施方案》,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轄區內消除麻風病危害工作的組織與督導檢查,確保每項工作按時間進度和要求開展。各有關部門落實責任,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形成麻風病防治工作合力,積極推進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20xx-20xx年)》的實施。

各村委會(社群)於20xx年6月30日前填寫附件1—8報送鎮級專業技術指導組辦公室(新哨中心衛生院),聯絡人:李豔,聯絡電話:13408988508。

麻風病治療方案3

一、活動主題

xxxx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月下旬至2月。

三、活動內容

(一)大力推進防控措施的落實。各地要增強對消除麻風病危害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根據《全國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20xx—20xx)年》要求,結合規劃中期評估工作,對本地規劃實施情況開展評估,進一步查缺補漏。結合本地疫情,分類施策,通過開展集中消除麻風行動、線索調查、接觸者檢查及面板科門診病例篩查等手段,加大發現力度,特別是對流動返鄉的麻風病患者和密切接觸者進行免費檢查。加強患者規範化管理和隨訪,落實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各項措施。各地要進一步完善政府領導、部門配合、全社會參與的麻風病防治工作聯動機制,要對區域性麻風病防治機構建設進行合理規劃,優化麻風病防治服務體系,加強麻風病防治機構能力建設。注重預防控制、診斷治療、實驗室檢測等方面人才的培養,以確保麻風病防治各項工作有效開展。

(二)提高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各地要以“世界防治麻風病日”為契機,圍繞活動主題,制訂宣傳方案,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麻風病防治知識,消除歧視和偏見。要針對流動返鄉人員、麻風病密切接觸者和來自麻風病流行區的高危人群加強防控知識宣傳,提高重點人群定期體檢的防護意識;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創新宣傳方式,普及麻風病防治知識。在“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前組織系列宣傳活動,掀起麻風病防治宣傳高潮。要加強對麻風病防治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宣傳和輿論引導,樹立時代典範。

(三)精準關愛麻風病受累者。各級衛生計生、民政、殘聯、紅十字會等部門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利用“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和春節期間深入基層,開展多種形式的慰問活動,精準關愛麻風病院(村)和社會上麻風病受累者,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衛生計生部門要做好麻風病受累者的醫療救治工作,及時進行不良反應的處置,發放護理包、防護鞋等防護用具;民政部門要做好對符合條件受累者的基本生活救助和醫療救助;殘聯要將麻風病畸殘者及時納入管理範圍,為畸殘者配置輔助用具和開展康復訓練;紅十字會要為生活困難的受累者和畸殘者提供救助和關愛,為受累者最大限度恢復健康、融入社會創造有利條件,讓受累者切實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愛與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對於居家生活難以自理的重症殘疾麻風受累者,有自願入住麻風康復村的人員,各地要出臺相關政策,提供收容服務、體現社會主義人道關懷。

四、活動組織

市重傳辦主辦,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市殘聯、市紅會協辦,市疾控中心承辦。邀請市級宣傳、財政、人社、教育、文廣新、扶貧移民、婦聯等部門分管領導參加現場慰問活動。

五、具體活動安排

(一)宣傳活動

1、媒體宣傳。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優勢、新媒體平臺通過開設宣傳專題,播放、刊登麻風病公益廣告、防治知識,宣傳報道相關活動,擴大、麻風病防治知識宣傳面,提高大眾防治知識知曉率,進一步倡導關注麻風、消除危害的宣傳氛圍,報道麻風戰線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蹟。活動期間,指派記者參加相關活動。廣元日(晚)報、廣元廣播電視臺及相關微信、網站等媒體平臺製作不少於3條麻風防治相關宣傳資訊。(牽頭部門:市委宣傳部,協辦部門:市文廣新局、市衛生計生委、市疾控中心)

2、街頭宣傳。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通過展板、發放宣傳資料、LED屏、更新宣傳欄、網站等形式在所在城區、場鎮等地開展麻風病防治知識宣傳。1月25日上午,在院門口或附近設定義診點開展相關義診和宣傳。(牽頭部門產:市衛生計生委,協作部門:市、縣區直屬醫療衛生單位)

3、重點人群宣傳。各地結合春節農民工返鄉之際,開展以麻風病、艾滋病等為重點的傳染病防治宣傳活動,增強流動人群的防病治病意識。(牽頭部門:市衛生計生委,協辦部門:市交通運輸局、廣元機場、廣元火車站,參加機構: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市第三人民醫院等。時間及地點:1月下旬—2月上旬;宣傳地點:廣元火車站、南河汽車站、上西汽車站、廣元機場;宣傳形式:設定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諮詢等。市疾控中心具體負責相關對接工作)。

(二)慰問麻風病康復者及現症病人活動。縣區黨政負責人、市重傳委部分成員單位負責人探望慰問麻風病康復者及現症病人、麻風病防治一線工作人員,現場瞭解相關救助政策的落實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強化政府主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市級慰問時間及地點:1月20日9:00—12:00,昭化康復敬老院(射箭鄉)。參加部門:宣傳、衛生、財政、人社、民政、文廣新、扶貧移民、殘聯、紅會、婦聯負責人。集中出發地點:市衛生計生委大院集中乘車。車輛由市疾控中心負責落實,市級部門不帶車)。

市級另擇時間慰問朝天區曾家康復院、青川縣康復院和旺蒼康復村。共計慰問60名麻風村居留老人,4名麻風工作人員。

(三)召開部門聯席會議。通報麻風病疫情,重點解決麻風村內麻風居留老人的`生活救助經費問題、安置公共食堂,聘請生活護理人員等事宜。(會議時間及地點:1月20日上午,會議地點設在昭化區康復員。參會人員:參加現場慰問部門負責人及昭化區相關部門和市、區兩級疾控機構負責人、麻防人員)

(四)完成康復村紀錄片活動。組織媒體或專業的攝影人員到全市9個康復村進行實地拍攝,包括對每一位休養員身體情況、住宿環境、生活勞作情況、畸殘情況。拍攝康復村總體情況,採訪衛生行政、疾控中心、村醫、村幹部等相關人員,最終形成完整的記錄片。(拍攝時間:20xx年1月—2月,後期製作時間3月)

(五)表彰麻風病防治先進單位個人活動。我市結合麻風十年消除危害規劃中期實施情況,針對開展較好的縣區和個人進行表彰。(主辦單位:市重傳辦、衛計委,時間:1月30日前完成麻防先進單位及個人申報工作,在2月底前完成表彰工作)

六、工作要求

市重傳委成員單位、參與部門、機構應高度重視,將此次活動與“三下鄉”、走基層、脫貧攻堅等活動緊密相結合,主動將改善麻風病康復者和病人生活質量的措施與部門職責相結合,認真組織配合開展各項活動,注重宣傳形式多樣。市衛生計生委要密切與相關部門、媒體的配合和相關宣傳內容的支援,認真組織慰問活動,市直屬醫療衛生機構要切實做好麻風病防治知識宣傳氛圍營造和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醫療義診工作,營造倡導關注健康、關愛病人的良好氛圍。

各牽頭部門要注重對活動開展期間影像、文字等相關資料的收集和媒體宣傳,報送動態資訊。活動結束後及時總結,於2月20日前將活動書面總結材料、影像資料報送市重傳辦。各縣區重傳辦負責收集轄區內相關資料,及時報送《廣元市20xx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活動相關資料統計表》。

方案中涉及活動不在另行發文通知。

麻風病治療方案4

1、化學藥物

(1)氨苯礬(DDS)為首選藥物。副作用有貧血、藥疹、粒細胞減少及肝腎功能障礙等。近年來,由於耐氨苯碸麻風菌株的出現,多主張採用聯合療法。

(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風桿菌,且可抗Ⅱ型麻風反應。長期服用可出現面板紅染及色素沉著。

(3)利福平(RFP)對麻風桿菌有快速殺滅作用。

2、免疫療法

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風菌的特異免疫治療可與聯合化療同時進行。其他如轉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作為輔助治療。

3、麻風反應的治療

酌情選用反應停(酞咪哌酮)、皮質類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靜脈封閉及抗組胺類藥物等。

4、併發症的處理

足底慢性潰瘍者,注意區域性清潔,防止感染,適當休息,必要時須擴創或植皮。畸形者,加強鍛鍊、理療、鍼灸,必要時作矯形手術。

針對麻風病的治療,我們也要考慮到患者的具體情況,採取對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也許是一種;也許是好幾種方法的綜合治療。這裡,我們溫馨的提醒大家,因為麻風病有一定的傳染性,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預防及控制傳染。

麻風病治療方案5

為加速消除麻風病傳染源,強化病例發現、畸殘預防和病例康復,保障我縣麻風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按照全市統一安排,結合我縣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監測目的

(一)早期發現麻風病例,及時控制傳染源,減少畸殘,降低社會歧視。

(二)提高醫務人員對麻風病的認識和警惕性,減少麻風病的漏診,減輕患者輾轉診治的醫療負擔。

(三)建立健全麻風病症狀監測網路,促進防治有效結合。

二、症狀監測定義及範圍

麻風病症狀監測是指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對具有麻風病可疑症狀或體徵者進行登記、報告、轉診、排查,促進麻風病例早期發現、控制傳染源、減少畸殘發生、降低社會歧視的措施和策略。需要開展監測的麻風病可疑症狀包括:

(一)診斷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慢性面板病(三月以上);

(二)面板閉汗(區域性乾燥)或感覺異常,如麻木、蟻行感;

(三)眉毛稀疏脫落,酒醉樣面容;

(四)面部或耳垂出現腫脹或結節腫塊;

(五)水腫性紅斑損害、結節性紅斑損害;

(六)神經粗大、疼痛或觸痛;

(七)手或足發生反覆無痛性傷口、潰瘍或容易燒/灼傷;

(八)閉眼不攏、口角歪斜、手掌指肌肉萎縮或出現爪型手、垂足。

三、可疑症狀者轉診

(一)醫療機構轉診

各鎮衛生院分管院長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公衛中心(或其他指定科室)麻風病防治專幹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落實,面板科、神經科或其他相關接診醫生負責在就診患者中甄別麻風可疑病例並負責《麻風病症狀監測報告卡》(附錄1)的填寫和轉診工作,公衛中心(或其他指定科室)負責《麻風病症狀監測報告卡》(附錄1)的收集和報告。

1.轉診物件

符合《紫陽縣麻風病症狀監測方案》中羅列的需要監測的8條麻風病可疑症狀中任意一條或一條以上者,在排除其他疾病後,作為可疑症狀病例報告,並向安康療養院轉診,同時報縣疾控中心。

2.轉診程式

(1)填寫轉診單:對需轉診的可疑症狀病例,醫療衛生機構應填寫《麻風病症狀監測報告卡》(附錄1)一式三份:一份存檔;一份一週內報至縣疾控中心;一份由轉診患者攜帶至安康療養院複診。

(2)轉診前健康教育及轉診:醫療衛生機構轉診醫生要對監測物件講解轉診的目的、意義、要求和注意事項等內容(見附件),並囑咐其儘快到安康療養院就診。

(3)公衛中心(或其他指定科室)每天負責收集本院的“轉診單”,及時核對轉診物件相關資訊,尤其是聯絡資訊不詳的,要督促轉診醫生及時更正,並及時向縣疾控中心報告。

(二)可疑症狀者排查和複查

縣疾控中心負責組織對醫療機構轉診到位的可疑症狀者進行排查,並將排查結果一週內反饋給轉診單位。對不能排除的麻風疑似病例,縣疾控中心應聯絡安康療養院對其進行復查。對已確診的麻風病例,由安康療養院按規定進行網路直報,納入患者管理。安康療養院在一週內將複查的結果經縣疾控中心反饋給原轉診單位。

四、監測物件追蹤

縣疾控中心負責組織對全縣的可疑症狀者開展追蹤工作。

1.縣疾控中心接到各單位報告的轉診單後,在監測物件一月內未到位就診時應通過現場調查等方式進行主動追蹤。

2.縣疾控中心在一月內未接到安康療養院複查反饋,且經與安康療養院聯絡,結果為疑似病例未能及時主動到位的,縣疾控中心應進行主動追蹤。

五、資料收集、分析與反饋

縣疾控中心與各單位開展核對轉診單工作,每季度1次。安康療養院或縣疾控中心進行可疑症狀者排查後,應及時完善《麻風病症狀監測報告卡》(附錄1),在完成追蹤後一個月內通過全國麻風病防治管理資訊系統(LEPMIS)進行報告,填寫《麻風病症狀監測登記表》(附錄2),並及時對每季度全縣的麻風病症狀監測情況進行統計、彙總,填寫《麻風病症狀監測季報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附錄3-1),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各單位要切實加強資料管理,規範儲存,切實做好資訊保密工作,未經縣衛健局許可,不得洩露相關資料和資料。

六、主要工作指標及完成時間

(一)麻風病可疑線索報告率

是指年度實際上報可疑症狀病例數佔下達可疑症狀任務總數的百分比。麻風病可疑症狀報告率=(實際報告數/下達可疑症狀任務總數)×100%。

注:各鎮衛生院任務總數詳見附錄4。

(二)麻風病症狀監測完成時間

20xx年12月15日前完成轉診上報等工作任務。

(三)現場核查率

是指麻風病防治業務負責單位對各醫療機構轉診到位的監測物件進行現場核查數佔轉診的監測物件總數的百分比。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現場核查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現場核查的監測物件數/轉診的監測物件總數)×100%

(四)評分標準

優:≥90%;良:80~89%;中:70~79%;差:<70%。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縣衛健局負責麻風病症狀監測工作的組織協調與管理工作,組建麻風病症狀監測系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麻風病症狀監測工作的組織實施、技術指導和轄區內醫療機構的督導檢查,開展監測物件的複核、追蹤、反饋等。各醫療衛生單位負責就診人群中監測物件的發現、登記、報告、轉診,對本機構相關醫務人員的培訓,配合麻風病防治業務負責單位對監測物件的追蹤和排查等工作。

(二)做好相關人員培訓,確保症狀監測取得實效。為確保麻風病症狀監測取得實效,縣疾控中心負責縣人民醫院、各鎮衛生院,各鎮衛生院負責院內及村醫麻風病防治培訓,培訓作為麻風病防治業務單位的重要工作內容,縣人民醫院、各鎮衛生院要組織相關臨床診療科室醫務人員及村醫開展學習培訓,達到從中發現早期麻風病例、消除麻風傳染源降低麻風發病的目標。

(三)開展麻風病防治知識宣傳。縣人民醫院、各鎮衛生院要利用麻風病防治宣傳日並結合其他宣傳日開展麻風病防治宣傳活動,提高麻風病防治知曉率。

(四)強化督導檢查。縣衛健局將麻風病症狀監測工作納入麻風病防治工作考核評估內容,縣疾控中心組織對各單位麻風病症狀監測工作開展督導,及時整改存在問題,提高工作質量。

麻風病治療方案6

(一)治療

20世紀40年代初應用碸類藥物治療麻風病證明有效後,使麻風病的治療進入了化學治療的年代。在幾十年的臨床實踐中,又相繼發現了數種有效的抗麻風藥物。過去曾用單一藥物治療,療期很長,後來陸續發現有耐藥病例出現,而且耐藥發生率在不斷增加,說明單一藥物治療麻風病不夠理想。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結核病化療的經驗和馬耳他採用多種藥物聯合化療(multi—drug therapy,MDT)治療麻風病的經驗,於1982年推薦MDT方案治療麻風病,使麻風病的治療又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即從單一藥物治療轉入多種藥物聯合化療,使麻風病的治療期縮短了不少。聯合化療的藥物通用的有3種,即氨苯碸(DDS)、利福平(RFP)和氯法齊明(氯苯吩嗪)。麻風病的治療除了麻風本病的治療外,還有麻風病合併症的治療。麻風病的合併症主要有麻風反應、麻風病潰瘍和麻風病畸形。

1、聯合化療藥物

(1)氨苯碸(4,4—diamino—diphenylsulfone,DDS):具有抑菌作用和微弱的殺菌作用。口服吸收迅速,在體內排洩緩慢,半衰期為10~50h,1次口服100mg後其抑菌作用可持續10天左右。在體內大部分從尿中排出。用標準劑量口服後在3~4個月即可殺滅99、9%的活菌。細菌指數(BI)每年平均下降約1個對數單位。由於療效確實、價格低廉、耐受性良好和服用簡便,長期以來氨苯碸(DDS)一直是治療麻風病的首選藥物。其副作用有:貧血、藥疹、顆粒白血球減少症、肝臟損害、急性中毒、精神障礙等。成人口服每次50mg,每天1~2次。

(2)利福平(rifampicin,RFP):實驗化療研究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口服吸收良好,服後2h血中濃度達到高峰,迅速分佈到全身組織。血中有效濃度可維持8~12h,空腹服用可增加吸收。主要通過肝臟經膽汁排洩。每次口服600mg或1200mg在4天內即可殺滅99、9%的活菌。為聯合化療中的'主要藥物。細菌形態指數下降比氨苯碸(DDS)快。副作用有面板反應、胃腸道不適、肝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少見的副作用有“流感”綜合徵、溶血性貧血等。一般成人連續療法口服每次450~600mg,早晨1次空腹服下,用藥後尿顯淡粉紅色。

(3)氯法齊明(氯苯吩嗪):本藥不僅具有抑制和殺滅麻風桿菌的作用,而且還有抗炎作用。製成微粒狀膠囊口服,吸收率約為70%。其排洩極為緩慢,在人體中的半衰期至少為70天,近50%以原型從大便中排出。以常規劑量50~100mg/d口服,一般在治療3個月左右麻風桿菌即喪失感染性。本藥對ENL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治療所需劑量為100~200mg/d,嚴重反應可增至300mg/d,有時氯法齊明(B 663)與潑尼鬆30~40mg/d聯合治療,病情穩定後即可緩慢地減少至維持量。副作用有面板色素沉著、魚鱗病樣改變、消化道反應等。治療麻風病一般成人口服每次50~100mg/d。治療麻風反應用量較治療量大。

2、聯合化療方案

(1)聯合化療定義:聯合化療是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用機制不同的有效殺菌性化學藥物治療。其中必須包括利福平(RFP)。

(2)聯合化療方案:WHO麻風控制規劃化療研究組1982年推薦的麻風聯合化療方案如下:

①多菌型麻風:包括BB、BL、LL麻風,或任一部位面板塗片查菌細菌密度>2者。利福平(RFP)600mg每月1次監服;氯法齊明(B 663)300mg每月1次監服,同時每天50mg自服;氨苯碸(DDS)100mg/d自服。療程至少2年或直至面板查菌陰轉。

②少菌型麻風:包括IL、TT、BT麻風,或任一部位面板塗片查菌細菌密度<2者。利福平(RFP)600mg每月1次監服;氨苯碸(DDS)100mg/d自服,療程6個月。

1987年WHO第六次麻風專家委員會建議,為適應現場工作需要,凡面板塗片查菌陽性病例,以及少菌型麻風儘管各部位面板查菌均為陰性,但皮損多於5塊或有3條以上神經幹受累者,均按多菌型麻風的聯合化療方案治療。

(3)聯合化療物件:

①新病例、復發病例及耐藥病例。

②凡經任何其他方案治療,病情仍然活動的病例。

(4)聯合化療療程:多菌型麻風用利福平(RFP)、氯法齊明(B 663)及氨苯碸(DDS)聯合治療,療程至少24個月,現在又縮短到12個月。每月自服藥物不得少於20天,否則此月不計入療程。1年中至少服藥8個月,連續中斷治療超過4個月者須重新計算療程,重新開始治療。24個月療程可在36個月內完成。每年服藥時間少於8個月者為治療不規則;少菌型麻風用利福平(RFP)和氨苯碸(DDS)聯合治療,療程為6個月。根據WHO的多中心現場研究,一次劑量的利福平(600mg)、氧氟沙星(400mg)和米諾環素(100mg)可用以代替PB MDT治療。只有單個皮損的PB病人。每月自服藥物不得少於20天,否則此月不計入療程。6個月療程可在4個月內完成。連續中斷治療3個月以上得,須重新治療6個月療程。

3、其他治療方案

(1)開始先使用氧氟沙星(氟嗪酸)400mg/d,米諾環素(minocycline)100mg/d,羅紅黴素(roxithromyrcin)500mg/d,氯苯吩嗪50mg/d,療程6個月,再用氯法齊明(氯苯吩嗪)50mg/d,米諾環素100mg/d或氧氟沙星(氟嗪酸)400mg/d,治療18個月。此方案適用於利福平耐藥者。

(2)用米諾環素、克拉黴素(clarithrocycline)和氧氟沙星(氟嗪酸)聯合化療,1次/d,其效果與利福平相同,也可用於對利福平耐藥者。

(3)沙利度胺(酞咪哌啶酮,反應停,酞谷醯亞胺):300~400mg/d,分3~4次口服,至反應控制後逐漸減量至50~100mg/d,為維持量。適用於Ⅱ型反應。

(4)封閉療法:對疼痛的神經幹,用0、25%~0、5%普魯卡因10~20ml,注入神經幹周圍,1次/d,5~7次為1療程。此法適用於兩型反應的神經痛。

(5)手術療法:對尺神經或腓神經的神經痛劇烈者,可施行神經鞘膜鬆解術或剝離術,或作神經移位術。

(6)止痛劑內服。

4、畸形治療病人確診後,應在開始抗麻風病治療的同時進行康復工作,以預防麻風畸形的發生和發展。在治療早期就應向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教會自我防護的方法,並根據病情開始理療,期能獲得最佳療效。部分畸形者給予外科矯形術或成形手術。一般對爪狀手施行屈指淺肌肌腱移位術,對垂腕施行橈側屈腕肌等肌腱移位術,對猿手施行拇指對掌功能重建術,對垂足施行脛後肌肌腱移位術,對兔眼施行筋膜懸吊術,對脫眉施行植眉術,對鞍鼻用軟骨、骨或矽膠填充成形。

5、潰瘍治療一般治療原則為調整神經功能,患肢休息,保護創面,徹底擴創清潔,控制感染,清除死骨和預防復發等。區域性常外用殺菌劑和保護劑,清洗潰瘍面及附近面板,如3%硼酸溶液、0、5%~1%腐植酸鈉溶液、1∶4000~8000高錳酸鉀溶液、1‰雷夫諾爾溶液等。每天換藥1次,使創面分泌物減少,肉芽組織新生,外敷凡士林紗條或魚肝油紗布條等。如有繼發感染,可加用抗菌藥物。有適應證者手術治療可用自體皮瓣移植術。應避免繼續受壓力和摩擦,穿用防護鞋。

(二)預後

麻風已在全世界流行3000多年,曾因藥物療效差,漫長的痛苦病程,造成較多的畸殘,雖很少直接引起死亡,仍一直是人們懼怕的一種傳染病。隨著近代麻風的病原和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尤其是早期診斷和強有力的聯合化療的應用,已明顯改善了麻風病的預後。結核樣類麻風有明顯的自限性自愈傾向,對化療反應好,但神經損害可不恢復。患者如對聯合化療依從性好,可以有效中止和改善瘤型類麻風的程序,甚至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隨著治癒病例的不斷增多,綜合防治措施的普及,通過持續的努力,有可能達到在世界範圍內消滅麻風的目標。

麻風病治療方案7

為有效控制大新縣麻風病的流行,消除麻風病的危害,切實保護人民健康,促進我縣社會和諧發展。根據自治區衛計委等11部門聯合下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20xx—20xx年)》(桂衛疾控〔20xx〕92號)和《大新縣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20xx—20xx年)》(新衛疾控〔20xx〕12號)檔案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原則

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方針,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按照“發現一例、治療一例、關愛一例、消除傳染源,控制疾病傳播,減少麻風病畸殘”的目標和要求,統籌規劃,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綜合防治,努力消除麻風病危害。

二、工作目標

(一)麻風病聯合化療規則治療率達到95%以上;

(二)麻風病患者開始聯合化療後2年內新發生畸殘者控制在10%以內;

(三)麻風病患者密切接觸者年檢查率達到95%以上;

(四)嚴重麻風病不良反應治療率達到100%;

(五)到20xx年年底,麻風病患者早期發現率(延遲期在2年以內,且無可見性畸殘者)達到75%,新發現麻風病患者中2級畸殘者控制在17%以內;

(六)面板科及神經科等相關醫療衛生人員麻風病防治技能培訓率達到90%以上;

(七)公眾麻風病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麻風病密切接觸者知曉率達到95%;

(八)麻風病人密切接觸者預防性服藥率達到90%以上。

三、領導小組

組長:趙建雷縣衛生計生局局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面板性病防治站,辦公室主任由趙萬寧站長兼任。

四、防治措施

(一)加強宣傳,提高認識,消除社會歧視。以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為主旨,進一步創新健康教育方式和手段,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麻風防治健康教育活動,切實提升宣傳效果,不斷提高公眾和密切接觸者對麻風病的認識。引導和帶動社會公眾消除對麻風病人的偏見與歧視,為病人主動就醫,配合治療,儘快迴歸社會創造良好的氛圍。

(二)加強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麻風病防治技術水平。開展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在診療過程中及時發現、提供麻風病可疑線索。

(三)開展麻風病疫源地調查等多種形式,爭取早期發現病人。

1.疫點調查:按10年內活動的譚卜屯等20個疫源地調查。實檢人數佔應檢人數的90%以上。

2.線索調查:充分發動鄉醫、村醫、村幹、教師和群眾堤供的麻風病可疑線索。計劃對欖圩、寶圩、雷平等部份鄉鎮的自然村屯作線索調查:初查由鄉村醫生完成,皮防站負責複查。

3.密切接觸者調查:開展對近10年麻風病患者密切接觸者調查,要求檢查率95%以上。

4.愈後監測:對近10年來治癒的麻風病康復者共25例,實施臨床監測和細菌監測。

5.門診篩查:強化門診篩查和檢測,對疑似病例做好鑑別、篩查,杜絕漏診。

(四)鄉(鎮)衛生院及麻風病防治兼職醫生職責。

1.掌握本轄區麻風流行及防治工作情況(有檔案材料)。

2.負責本轄區麻風病人的管理及家屬體檢(每年一次),瞭解病人分佈情況。

3.協助和配合縣皮防站專業醫生開展麻風病防治工作。

4.發現麻風病人及時上報縣皮防站。

5.負責指導和監督鄉村醫生開展麻防工作。

6.承擔本轄區麻風病防治知識的宣傳。

(五)鄉村醫生麻風病防治職責。

1.宣傳麻風病防治知識。

2.每季度對本村巡視一次,每年在轄區內開展一次線索調查,收集可疑線索,及時上報鄉(鎮)衛生院或縣皮防站的專管醫生。

3.發現患者出現麻風反應和毒性反應時,應作出相應處理,並在12小時內上報鄉(鎮)衛生院或縣皮防站。

五、加強對現症病人的規範治療和管理

(一)對新發現的麻風病患者,要建立完整的病歷檔案,並及時給予規範的治療。

(二)預防和救治殘疾病人。加強對現症病人的神經功能和麻風反應監測,及時發現和處理麻風反應、神經炎等各種不良反應,防止新的畸殘發生。

(三)對符合臨床治癒標準的患者及時給予判愈。

(四)資料管理,認真做好麻風防治資料,統計各類資料,整理歸檔和圖表上牆更新工作,按時上報各類報表。認真做好麻防資訊系統管理工作。

六、經費來源

每年中央和自治區劃撥的重點(傳染病)疾病防治專案經費。

麻風病治療方案8

一、化學藥物。

(1)治療麻風病首選的藥物是氨苯礬,剛開始用的時候是每天50mg,四個星期後每天100mg,每個星期服六天,停一天,服藥三個月後停藥兩個星期。

(2)氯苯吩嗪可以有效的抑制麻風桿菌,同時還能抵抗麻風反應,每天用藥100——200mg,口服。每個星期服六天藥,停藥一天,經常吃會使面板出現色素。

(3)利神平治療麻風桿菌效果很好,可以快速殺滅,每天口服450~600mg。

二、聯合化療方案

1、免疫療法

活卡介苗加死麻風菌的特異免疫治療現在正在研究,可以和聯合化療一起進行治療。輔助治療的話可以選擇轉移因子、左旋咪唑等。

2、麻風反應的治療

適當的選用反應停(酞咪哌酮)、皮質類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靜脈封閉及抗組胺類物物等。

3、併發症的處理

如果麻風病患者出現了足底慢性潰瘍,必須要及時治療衛生清潔,避免出現感染現象,同時在生活中也要多注意休息,如果嚴重則需要做擴創或是植皮手術。如果患者出現了畸形,必須要加強體育運動,可以做下理聞和鍼灸,必要時可以做矯形的手術。

以上介紹了麻風病的治療方法,現在大家已經對這個問題清楚了吧,麻風病的危害特別大,不僅僅是給患者,也影響著整個家庭,所以必須極時擺脫這個病,防止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嚴重的影響,患者在治療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病情發展來制訂最好的治療方法。

麻風病治療方案9

為加強我國消除麻風病危害工作,積極推進各地衛生部門貫徹落實《全國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20xx-20xx年)》,如期完成消除麻風病危害的目標和任務,結合我國麻風病防治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分解

(一)到20xx年,全國麻風病患者數量較2010年減少20%,即控制在5300例以內。到20xx年全國麻風病患者數量較2010年減少50%,即控制在3300例以內。

(二)到20xx年,全國所有縣(市)麻風病患病率控制在1/萬以下,患病率在1/10萬以上的縣(市)控制在156個以內;到20xx年,患病率在1/10萬以上的縣(市)控制在70個以內,各省份分解指標詳見附件1。

(三)到20xx年和20xx年,新發現麻風病患者中2級畸殘者在一類地區分別控制在20%和17%以內,在二、三類地區分別控制在25%和23%以內。

二、任務及要求

(一)建立多部門協調管理機制。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負責牽頭成立由各有關部門參與的消除麻風病危害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省級麻風病防治工作協調會議制度,一、二類地區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通報當地麻風病防治工作進展,研究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二)完善麻風病防治服務體系。完善各級麻風病防治專業機構建設,合理配備人員。一、二類地區的省級防治專業人員不少於3名,地市和縣級不少於1名。三類地區省級防治機構必須有麻風病防治專職人員,地市和縣級防治機構應當配備麻風病防治兼職人員。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配備相應工作人員,參與患者發現、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建立健全省級和地市級消除麻風病危害技術指導組,為轄區麻風病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援。

各地在指定麻風病診治定點醫療機構時,要優先考慮當地有條件的面板病專科醫院或具備麻風病診治能力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

(三)加強麻風病防治培訓工作。各地要按照分級培訓的原則,對相關醫務人員進行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並納入繼續醫學教育專案管理。培訓物件包括麻風病防治專業人員、醫療機構面板科和神經科醫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醫師和防保人員、村醫。對麻風病防治專業人員主要開展防治管理、疫情監測、診斷治療、殘疾預防、實驗室檢查等方面的培訓。對面板科和神經科醫師主要開展麻風病診斷與鑑別診斷、麻風不良反應的處置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人員主要開展麻風病防治核心知識(見附件2)、不良反應監測、殘疾預防等知識與技能的培訓。

一類地區省、市、縣三級,二類地區省、市級,三類地區省級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培訓,一、二類地區鄉村醫生培訓由縣級麻風防治專業機構承擔。到20xx年,對防治機構專業人員培訓覆蓋率達到100%;對醫療機構面板科和神經科醫師培訓覆蓋率達到80%;對一、二類地區鄉村醫生培訓覆蓋率分別達到80%和70%。

(四)加大病例早期發現力度。一、二類地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疫點調查、線索調查、密切接觸者檢查、治癒者複查、面板科篩查等措施,力爭做到當年發病,當年發現。對所有新發病例開展疫點調查。對所有麻風病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每年進行1次隨訪檢查。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和村衛生室的醫務人員在日常診治及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過程中,及時發現並報告麻風病可疑線索。患病率在l/10萬以上的縣(市)至少每2年開展一次消除麻風運動。

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對於發現的麻風病可疑患者,要及時轉診至當地麻風病防治專業機構進行確診,對確診病例須在24小時內進行傳染病疫情網路直報,並將有關資訊錄入全國麻風病防治資訊管理系統。

落實麻風病病例發現激勵機制,對於麻風病確診病例的線索報告人,要積極爭取省級財政給予報病獎勵。

(五)規範麻風病治療與管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對於少菌型和多菌型麻風患者,分別給予6個月少菌型和12個月多菌型方案的聯合化療。對於發生嚴重麻風反應、神經炎和藥物毒副作用的患者,應當由定點醫療機構及時給予治療處置。如患者發生非麻風的綜合性疾病,應當由當地醫療機構給予診治。

麻風病患者在完成聯合化療規定療程後,要加強隨訪,如果其活動性症狀(活動性皮損或周圍神經疼痛及壓痛等)消失,無麻風反應,多菌型患者面板塗片查菌陰轉,應當及時臨床判愈。

對於聯合化療期間的麻風病患者,前6個月每月1次、以後每3個月1次由專業人員對其進行周圍神經功能評價,對確診為神經炎的患者給予及時處置。對於殘疾者,應當開展眼、手、足自我護理知識與技能培訓,併為其提供相應的防護用品。對於符合手術適應症者,要及時實施手術矯治。

(六)大力普及麻風病防治知識。各級衛生部門要充分利用“世界防治麻風病日”等契機,加大麻風病防治知識宣傳和政府開發力度,利用多種媒體形式,介紹麻風病相關知識和我國防治工作成效,普及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理念,促進政府和各有關部門進一步關注和支援麻風病防治工作,促進公眾消除麻風病歧視。要將麻風病防治知識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教育常規工作。要為宣傳、教育、廣電等部門開展麻風病防治宣傳教育提供技術支援。各地要按照衛生部制定的調查方案,分別於20xx年和20xx年對本地區麻風病核心知識知曉率進行調查。

三、督導與評估

(一)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將消除麻風病危害工作目標和任務層層分解,納入對有關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的年度目標考核管理。

(二)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定期組織對轄區規劃落實情況進行現場督導,一、二類地區至少每年組織1次,三類地區至少每2年組織1次。

(三)20xx年和20xx年,衛生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和終期評估。

TAG標籤:方案 麻風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