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工作方案/列表

如何培養國小生修改的習慣與能力

如何培養國小生修改的習慣與能力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頭戲,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環節。但在長期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絕大多數教師沿襲的仍然是學生作文教師改的傳統方法。教師們儘管付出了大量艱辛的勞動,學生們的作文水平卻總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現在很多教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注重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

一、把修改的優先權還給學生。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作文教師改,剝奪了學生修改作文的優先權,使之不自覺地喪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動性,人為地養成了學生對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賴性。而實際上,大多數學生對教師的作文評改看重的只是分數和等級,至於教師批註的修改方案則漠不關心,具體的修改操作更是不了了之。如果教師的評語籠統空泛,於學生則更是隔靴搔癢,無濟於事。長此以往,學生根本無從認識到自己作文的優劣所在,修改無方,談何提高寫作水平?清人唐彪說:“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須頻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學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見,文章“入妙”須“頻改”,而只有習作者本人在“頻改”中才能領悟文章“入妙”之法。由不斷修改而漸入佳境,古今中外的文章家概莫能外。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的終身需要。我們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很難說就不與寫作打交道,那個時候,學生們就不可能隨時隨地都拿著文章回去求教於老師,而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從教學角度而言,這正是體現了葉聖陶先生“教是為了達到將來不需要教”的教學思想。

二、設法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與技能。

這是一項艱苦細緻的工作,教師要以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循循善誘。

(一)、培養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和穩定持久的寫作積極性。

這是培養學生作文修改能力和習慣的重要前 提。同時要著力於提高學生對作文修改的認識,端正其態度。

(二)、給予學生批改作文的技術指導,使之具有相對的可操作性。

規定運用統一的批改符號,還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範圍和要求。總的來說,文章修改有四個大的方面。一是改語言,就是修改標點符號、錯別字、病句,還要看遣詞造句是否通順簡潔、準確生動、妥貼得體等。二是改結構,要看謀篇佈局是否合理完整,層次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伏筆呼應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題目與內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確、新穎、深刻,主題是否突出,論點是否鮮明,能否統率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捨是否精當,是否有利於突出文章的主題思想等等。當然,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時要靈活掌握。至於具體的修改方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那要靠長期作文修改實踐的不斷積累和總結。但只要能修改出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的文章,就是行之有效的作文修改方法。

(三)、教學實踐中運用多種修改作文的方法。

寫的能力要靠寫來培養,也要靠改來扶掖;改的能力固然離不開寫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則主要靠改的實踐來造就。在學生明確了作文修改的範圍和要求之後,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去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呢?

1.冷改法。冷,即是冷處理。先將學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來放置3~4天后再發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站在讀者的角度通過默讀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尚需進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並著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學生作文後“私於自是,不忍割截”(白居易語)的心理,又可使學生在原作的基礎上引發新的思維火花。長期進行這種作文修改訓練,在潛移默化中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2.換改法。即將學生作文進行同學間的交換修改。此法可以在一個或兩個班的學生中採用。換改法可使學生完全改變自身角度,以鑑賞者的姿態,根據自己的審視標準吸取原作長處,且大膽地指出原作的不足並提出修改建議。換改法有利於學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提高班級整體作文水平。

3.集體評改法。先印發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學生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再由教師逐段引導學生集體評議其優劣,並對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方案。最後由教師總結,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文章的可取之處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討論為主,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舉一反三,打破學生思維定勢,在論辯中能讓學生積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呂叔湘先生就十分推崇這種方法。

4.導改法。此法較為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文給予修改的引導和指點,提出切實的可行的有效的修改意見。這意見既不能是教師包辦的修改處方,更不能是讓學生莫明其妙,無從下手的玄乎之詞,應該是具有較強操作性的點撥之語。導改法可採用書面批註引導,也可採用課堂口頭點評的形式。導改法是目前普遍採用的作文評改方法之一,是多角度多層次培養學生作文修改能力和習慣的基本方法。

《如何培養國小生修改的習慣與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

TAG標籤:能力 國小生 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