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工作方案/列表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範文(精選13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保不準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可能需要提前進行應急預案編制工作。那麼應急預案應該怎麼編制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坍塌專項應急預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範文(精選13篇)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1

一、圍巖坍塌徵兆

隧道洞內操作人員必須有專人時刻監控洞內圍巖穩定狀況,如發現洞頂碎石不斷掉落,甚至較大石塊相繼掉下,乾燥段突然湧水或水量突然增大,水質由清變濁,或發現小動物紛紛亂跑等現象,預示著圍巖即將發生塌方。

圍巖節理裂隙逐步擴大,支護狀態變形,噴射砼出現明顯裂紋或剝落,拱腳附近的水平收斂率大於0.2mm/d,拱頂下沉量大於0.1mm/d並繼續增大時,說明圍巖仍在發生變形,處於不穩定狀態,極有可能出現失隱塌方。

二、緊急措施

以上情況發生時,現場任何人均有權命令隧道內的所有人員立即撤離隧道,撤出命令要及時果斷,撤出行動要迅速。人員全部撤出至安全地帶,由班組長清點人數,對照洞口人員去向牌,檢查人員姓名,同時報告工區負責人和應急救援小組。

應急救援小組任何成員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組長彙報並召集所有人員迅速趕至現場。如隧道圍巖並無繼續變化及坍塌現象發生,24小時後,應請隧道專家和隧道結構工程師對圍巖穩定狀況進行鑑定,必要時請有關部門進行判定,如滿足繼續施工條件,則進洞正常施工,並保持高度警惕,隨時注意洞內狀況。

如人員撤退後,發生隧道塌方,則應急指揮小組立即上報指揮部,同時上報駐地辦。待塌方完全停止並處於穩定狀態後,根據應急救援方案中所規定的人員職責,各司其職。動員救援儲備物資和裝置,開始展開搶險工作,要求搶險工作迅速緊張有序。

隧道塌方事故中,如出現人員被困,危及生命等情況,應緊急通知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立即上報指揮部和駐地辦,同時通知就地醫療救護單位或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做好醫療救護準備工作,成立現場指揮部,儘快查明被困人員的,包括人數、性別、年齡、姓名,被困正確位置、通風、周圍岩石類別等情況,由現場指揮部制定救援方案,同時啟動救援儲備物資和裝置,視人員情況準備好交通工具以便及時運送。力爭以最快速度和時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最安全穩妥的方式將被困人員救出,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應急救援結束後,積極配合調查組人員進行事故分析,調查工作,寫出事故發生原因、經過情況、傷亡程度及事故教訓和預防措施,並對職工進行一次安定人心、接受教育的安全生產宣傳工作。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2

演練目的:

為了能夠在隧道出現實然塌方事故時保證應急預案的順利實施,保證人員、物資及其它財產損失降至最低,提高全體參戰人員的安全防範意識、團隊精神及戰鬥力,增強廣大職工的團結、協作、奉獻精神和責任感,特組織本次演練。

演練實施:

1、演練地點:假設事故發生地點為隧道內DIK175+850處出現塌方。

2、塌方情況(假設):該段圍巖不良,臨時支護突然發生大幅度變形,隨及拱部出現塌方,開挖班有兩人受傷較重,開挖臺車部分被埋沒。

3、演練程式:

1)演練前和xx縣人民醫院及距離工地較近的xx鄉醫務所取得聯絡,在接到我單位電話後,請以上單位委派專人到現場進行人員救援醫護指導。

2)演練過程:

a、出現險情後,值班人員立即用隧道內電話機和洞外取得聯絡,由洞外人員電話通知應急救援中心,值班電話xxxxx,值班排程程峪在接到電話後迅速嚮應急救援領導組組長xxx報告詳情,同時向副組長進行彙報,組長得知詳情後立即下達應急救援命令。

b、根據彙報情況,洞內、洞外同時行動,洞外由後勤保障組調動救援車輛在外等候,救援組副組長進入隧道內急調洞內其他人員將受傷人員迅速搶離至安全地帶,值班人員用對講機通知洞內救援車輛趕到,將受傷人員運至洞外。

c、在將傷員護送到洞外之前,醫務人員及急救車輛已經在洞外等候,待傷員出洞外後,醫務人員對其先進行初步應急治療,而後指導其他人員將受傷人員抬上救護車送往醫院做進一步治療,事先安排兩人陪同到醫院進行護理。

d、技術保障組由領導組副組長xxx帶隊到達塌方地點進行察看,確認為圍巖突變引起拱部塌方,隨即和領導組組長代光國、副組長xxx及其他技術人員研究制定方案,採取拱部加設型鋼架及鋼筋網、錨杆,導管注漿後進行噴射砼支護。

e、方案確定後,副組長xxx即刻召集開挖班人員進行危石處理,xxx通知洞外物資保障組呼叫物資庫內防坍塌所備好的型鋼拱架、鋼管、錨杆、鋼筋網片、水泥及水玻璃運到洞內,並由帶班人員安排支護班將拌制好的噴漿料也運至工作面等候。待導管注漿完畢、鋼格柵及配套設施安裝完後進行噴射砼。

f、經過8個小時的加固處理,塌方處圍巖已穩定不再發生變化,而後副組長xxx安排裝載機和運輸車輛對塌方土石進行清理,並在值班人員的監護下將開挖臺車拖離至工作面,在清理過程中將被埋入的鑽機(假設)逐臺取出。

通過這次演練,使全體救援人員更清楚和明確了應急救援預案的程式,更清楚的認識到相互間配合的重要性,政令暢通、統一指揮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是保證應急預案實施程式化、步驟化的關鍵,通訊器材是在隧道施工中遇到實發事件時能快速反應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次演練為能充分應對突發的塌方事故掌握了實戰經驗,達到了預期目的。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3

一、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範規定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特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目的

隧道坍塌是指隧道施工中遇軟弱或破碎圍巖發生突變時引起的較大及較大以上規模的土石塌方事故,是隧道施工中較為常見和嚴重的地質災害之一,一般情況下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有時還會引起施工人員的傷亡,給施工單位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在施工中應引起高度重視。當遇軟弱破碎圍巖或地質條件發生突變時,應及時採取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以防止隧道坍塌帶來的嚴重損失,做到防患於未然。

隧道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坍塌、突泥突水、火災、瓦斯爆炸、有害氣體濃度超標等災害,應提前做出安排,明確應急職責,識別緊急需求,降低和減少對環境和員工的危害。當發生隧道坍塌時,若發生人員傷亡,應採取積極的搶救措施,以控制隧道坍塌帶來的損失,減輕人員傷亡程度,積極組織人力、物力、財力進行補救,並儘快恢復正常施工生產。

三、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專案部承擔施工的雅康高速公路C6合同段飛仙關隧道。

四、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一切行動都要把保障民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減少安全生產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幹作用和廣大職工的基礎作用。

2、統一領導,分工負責。

在專案部統一領導和施工現場班組負責人的組織協調下,專案部各部門和各施工隊切實履行各自職責,負責有關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管理、救援、處置工作。各施工隊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

3、縱橫結合,密切配合。

專案部各部門和各施工隊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援,行動協調,嚴格落實專案經理安全生產責任制。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各施工隊要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進行處理,並同時上報專案部,專案部應立即啟動同級應急預案進行處理。

4、依靠科學,依法規範。

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充分發揮經驗人員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採用切實可行的救援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依法規範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救援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5、預防為主,言行結合。

切實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

五、應急小組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專案部成立安全應急領導小組。

雅康高速公路C6合同段成立施工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由尹修超任組長,李曉彬任副組長,陶俊倫、陶明、楊鑫、鄭從智、袁帥、汪黎明擔任應急領導小組成員,並接受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

(二)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安全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電話:xxxxxxx。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趙亦東擔任,成員由相關科室人員擔任。

(三)整個合同段內設四個應急小分隊:分別由四個施工作業隊長任應急小分隊隊長,每個小分隊隊員由20人組成。

(四)應急聯絡電話:xxxxxxx

(五)應急指揮車

專案部安全應急指揮車為xxxxx。

(六)專案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組織機構及各部門任務分工如下:

1、組長職責:

1.1對專案的安全生產負全面領導責任和直接領導責任。

1.2負責宣傳、貫徹、執行各種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制度。

1.3定期向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安全生產情況。

1.4認真貫徹和落實專案經理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1.5定期聽取安全情況彙報,研究和解決施工生產中的安全問題。

1.6負責審批隧道防止坍塌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積極採納合理化建議,總結推廣安全生產中的新成果、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置。

1.7組織大型安全檢查和安全活動,加強安全教育。

1.8組織發生坍塌事故時的搶險救援工作,並主持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並督促落實。

2、副組長職責:

2.1在組長的直接領導和指揮下進行各項安全工作,對專案隊施工生產的安全負具體領導責任。

2.2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各項法律、法規、制度、標準和條例,負責制定和落實隧道防止坍塌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3經常組織安全檢查,清除事故隱患。

2.4不違章指揮,制止違章作業。

2.5負責對員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工作。

2.6發生安全事故時,組織並領導搶險救援工作,及時上報,參加傷亡事故的分析、調查處理,總結經驗教訓。

3、成員職責:

3.1服從組長、副組長的領導,認真執行各項安全生產施工技術措施。

3.2積極對安全生產提出合理化意見或建議。

3.3當發生坍塌事故時,在應急小組的指揮下,進行參與各種搶險救援工作,積極參加事故原因的調查、分析,總結經驗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六、應急搶險裝置、物資

1、專案部綜合辦公室:(辦公室主任負責調動使用)

搶險車輛1臺、通訊電話2部。

2、專案部物資裝置部:

鋼拱架(提前加工)管棚鋼管、錨杆、錨固劑、噴漿裝置、現場拌製材料以及手提應急照明燈、手提電動切割機、氧焊切割裝置、繩索、撬棍、鑽機等。

七、預防措施

1、技術人員依據設計圖紙、相關隧道施工規範進行技術交底,認真領會設計意圖,開挖襯砌作業班組必須嚴格按技術交底施工。

2、開挖掌子面及時布點,實行監控量測。對拱部下沉、兩側收斂、鼓脹、中間彎折及發生位移原因進行迴歸分析,及時反饋至專案部施工技術部門,專案部施工技術部門迅速做出研判,並及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指導現場施工作業。

3、隧道開挖支護應具有超前性、及時性和實效性。根據不同類別圍巖性質,依照設計及時施作支護,確保圍巖開挖後穩定,防止圍巖變化而引起坍塌。

4、當遇到與設計地質不相符,而圍巖自穩力又極差,極易坍塌時,現場必須立即採取果斷支護措施,在確保施工人員生命安全的情況下,及時進行封閉支護,防止圍巖變形擴大,引起坍塌。

5、支護相對穩定後,及時向監理、設計院上報,根據現場實際地質情況採取相應的變更設計施工支護措施,以防止隧道坍塌,確保施工人員安全及施工生產順利進行。

6、若現場無法及時進行封閉,而又無法保證施工安全,或已有明顯坍塌預兆時,現場安全員、領工員或工班長,必須立即組織人員撤離可能坍塌危險區。在撤離時應保持秩序,按照危險部位先撤出的原則,嚴禁出現亂擁、亂擠的現象,以防止其它意外事故的發生。

7、所有人員撤出坍塌危險區域後,現場安全員在安全位置負責觀察圍巖變化情況,同時設定安全警戒線,禁止其他人員進出危險區域。

8、立即通知專案經理、副經理、總工程師及相關人員赴現場處理,採取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防止坍塌,確保施工人員生命安全,保障正常施工順利進行。

八、應急處理措施

1、當發現坍塌時,發現人應及時發出警告訊號,在危險區域的人員應立即撤離,同時禁止其他工作人員接近危險區域。

2、工作人員撤離至安全位置後,及時清點現場施工人員數量,檢視有無人員傷亡情況。

3、現場負責人或值班安全員、工班長等立即報告專案部領導,並立即啟動應急搶險程式。

4、當發生人員傷亡時,立即採取緊急救援工作,救援時必須2人以上進行防護,在確保救援人員無生命安全威脅的情況下進行搶救工作;若坍塌繼續無法救援時,則在安全位置守候待命,以便及時進行搶救。搶救過程中要把搶救生命放到首要位置,同時防止坍塌損害進一步擴大。

5、若坍塌特別嚴重,自身救援能力有限時,應立即上報地方政府或相關救助部門,請求緊急救援,同時做好相關配合救援工作。

6、當被救人員脫離危險區域後,根據傷員人數、受傷程度,由醫護人員在現場採取相應的緊急救護措施,按照“先重後輕”的原則及時將傷員送到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7、根據傷亡程度及時向上級機關彙報坍塌損害情況,等待上級指令或進一步調查、處理。

8、人員全部撤出危險區域後,現場要採取與坍塌程度及範圍相對應的施工技術措施,控制坍塌的進一步發展。在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進行坍塌善後處理,儘快恢復正常施工生產。

九、保險理賠

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後,由專案部計劃合同部負責收集彙總各項損失理賠資料,督促各類保險經辦機構積極履行保險責任,迅速開展保險理賠工作。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4

一、主要任務:

事故發生第一時間通知專案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召集小組成員,對外聯絡,及時向主管部門彙報等。

負責保護事故現場,避免閒雜人員圍觀、監視事故發展情況等。

組織人員撤離、安排疏散路徑、方向,引導救護車等進入現場等。

負責應急器材的發放、管理及維護工作。

指揮人員搶救傷員或物資等,急救員對傷員進行必要處理,電工負責現場照明、安全用電管理。

2.應急小組職責

2.1.全體成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員工服務的思想。

2.2.認真學習和熟練執行應急程式。

2.3.服從上級指揮調動。

2.4.改造和檢查應急裝置和設施的安全效能及質量。

2.5.組織隊員搞好模擬演練。

2.6.參加本範圍的各種搶險救護。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3.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打損傷藥品、包紮紗布。

3.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並加強日常管理。

4.應急行動程式通則

4.1.應急小組成員應牢記分工,按小組行動。

4.2.應急小組成員在接到報警後,10分鐘內各就各位。

4.3.通訊組負責接聽事故彙報,並負責通知所有應急小組成員。

4.4.根據事故情況報相應主管部門。

聯絡電話如下:

(1)緊急醫療電話急救電話;120應急舉報:xx—安全處

(2)常用電話:火警:119匪警:110交通肇事:112

5.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5.1.預防措施

1)材料準備:開挖前準備足夠優質木樁和腳手板,裝土袋,以備護坡,為防止基槽積水,準備2臺抽水泵,隨時應急。

2)基槽開挖後及時作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塌方。

3)基礎開挖前,認真分析地基土質情況,編制詳細的土方開挖方案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護坡方案。開挖時現場設專人負責按比例放坡,分層開挖,確保邊坡整體穩固。

5.2.應急響應

5.2.1.防坍塌事故發生,專案部成立義務小組,由專案經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員,各專業工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管理人員及後勤人員,協助專案經理做相關輔助工作。

5.2.2.發生坍塌事故後,由專案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專案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土建工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外包隊負責人士隨時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採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紮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山水、電工協助送外搶救工作門衛在大門口迎接米救護的車輛,有程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6、事故後處理工作

6.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6.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髮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6.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6.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5

1、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在基坑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均在構造物附近或內部作業,一旦事故發生後,人員波及的範圍較廣,造成人員傷亡機率較大,現場處理困難,救護週期長,被困受傷人員得不到及時醫治,死亡率極高。另外,可能造成機械裝置損壞,管線破壞,周邊建築物開裂變形,屬於危害度重大的事故型別。

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基坑坍塌事故發生後,專案部應根據事故性質、類別、嚴重程度,決定是否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研究制定現場救援處置方案,以確保人員人身安全、最大限度降低財產損失為首要目標,按照現場勘查和救援同步進行的原則及時開展工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救援物資到位。

3、預防與預警

3.1.危險源監測監控

(1)實行24小時值班電話制度,負責資訊的收集與傳遞。辦公室安排專人每天收集氣象臺、電視臺等部門釋出的氣象資訊通報,當有大風、大雨等惡劣氣候發生時,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小組相關人員。

(2)對於重大危險源,配備專職安全員或值班人員,採用目測或儀器監測等有效方式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實時觀察觀測。當發現有異常情況時,立即採取緊急應對措施並按規定的聯絡方式報告事故搶險組。

(3)對作業場所,設專職或兼職安全員進行巡視,隨時檢查,發現異常現象,及時報告,及時排除險情。當有重大異常情況發生時,立即採取緊急應對措施並按規定的聯絡方式報告總指揮。

3.2.預警行動

3.2.1預警條件

(1)當相關監控部門、監控人員發現施工異常,其危害性已經接近或超過容許變化範圍;

(2)已經發生物體打擊事故的;

(3)應急救援總指揮認為有必要啟動物體打擊事故救援預案的。

3.2.2預警方式、方法

預警採用無線電聯絡的方式,由專案部安質環保部負責此項工作,對現場安全員或者監控部門收集的第一手資料處理、分析,一旦認定達到預警條件,立即上報專案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專案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來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4、資訊報告程式

工地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後,現場負責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報告應急救援總指揮,應急救援總指揮立即通知各應急救援小組迅速前往出事地點開展救援工作,啟動應急預案,必要時撥打外部求救電話:

110、119或120,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絡電話,並派人到路口接應。同時專案部應急響應小組利用電話、傳真等一切快速手段將事故情況上報並立即報告指揮部。

報警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等。

在救援過程中,要求相關人員必須保證資訊24小時暢通,手機24小時開機。

5、應急處置

5.1響應分級

按照事故危害程度、影響範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將應急響應行動分為I、II兩級。

Ⅰ級響應:出現人員死亡或造成重大影響和重大經濟損失。II級響應:人員受傷或事故造成損失但影響較小。

5.2響應程式

I級應急響應行動由指揮部負責調動其他專案部應急物資裝置和搶救人員,指揮部財務會計部、裝置物資部為事故現場提供資金及裝置支援與保障,由指揮部應急救援小組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

II級應急響應行動由專案部應急響應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專案部財務部門為事故現場及時提供資金幫助;保障部門緊急調撥所需裝置、物資等;專案部臨時醫療組緊急赴事故現場開展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應急救援小組其他成員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應急救援工作。

若事故範圍擴大,超出專案部受控能力,需立即向指揮部請示,啟動I級響應。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6

1、事故特徵

存在不良地質風險、明挖法土方開挖、圍護結構、主體結構施工風險、礦山法施工掌子面開挖風險、施工中使用各種特種裝置、運輸車輛和施工機具的風險等,都可能會造成基坑坍塌事故。主要發生區域在明挖施工現場及周邊和礦山法施工現場及掌子面周邊地面。一旦發生會造成顯著危險。

2、應急處置

(1)如遇基坑坍塌事故時,在現場的人員要大聲呼喊,並向專案部總指揮彙報險情;出現緊急情況可直接撥打急救電話“120”進行求救。

(2)總指揮立即帶領搶救指揮組成員趕赴出事現場。各應急指揮組成員攜帶著各自的搶險工具,趕赴出事現場。

(3)當施工人員發生基坑坍塌時,急救人員應儘快趕往出事地點,並呼叫周圍人員及時通知醫療部門,儘可能不要移動患者,儘量

當場施救。如果處在不宜施工的場所時必須將患者搬運到能夠安全施救的地方,搬運時應儘量多找一些人來搬運,觀察患者呼吸和臉色的變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彎曲、扭動患者的頸部和身體,不要接觸患者的傷口,要使患者身體放鬆,儘量將患者放到擔架或平板上進行搬運。

(4)創傷性出血現場急救是根據現場現實條件及時地、正確地採取暫時性的止血、清潔包紮、固定和運送等方面措施。

(5)應急領導小組及時組織小組相關人員對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

3、注意事項

3.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1)注意個人防護器具的選型,應根據不同化學品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防護器具;

(2)注意正確佩戴個人防護器具,特別是防毒面具要與自己的臉部緊密結合;

(3)使用前應檢查防護器具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器具。

3.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1)使用的器具器材不得與洩漏物質的性質相牴觸,發生新的危險;

(2)使用的消防滅火劑應與撲救物質的相適應,不得與洩漏物質的性質相牴觸,發生新的危險;

(3)使用前應檢查搶險救援器材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搶險救援器材;

3.3採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1)處理洩漏物質應謹慎小心,不得盲目採取措施,防止洩漏量的擴大;

(2)人員救護、滅火、處理洩漏、人員疏散時一定把握風向,人員一定要在上風向進行救緩;人員疏散時一定要向上風向或側風向進行。

3.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1)對於燙傷燒傷人員的救護,在現場搶救燒傷患者時,應特別注意保護燒傷部位,儘可不要碰破面板,以防感染。對大面積燒傷並已休克的傷患者,舌頭易收縮堵塞咽喉造成窒息,在場人員應將傷者嘴撬開,將舌頭拉出,保證呼吸暢通。同時用被褥將傷者輕輕裹起來,送往醫院治療。

(2)對於觸電人員的救護,一定要在切斷電源或傷者脫離電源的情況下進行;

(3)對於中毒人員的救護,一定要明確傷者汲入體內的化學物質,按照相應的措施進行施救;

3.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1)根據事態的發展,如火災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控制,應立即擴大應急範圍,向社會請求增緩;

(2)劇毒品洩漏時應將人員撤離到100米以外;有發生爆炸危險的事態下,應將無關人員撤離到150米以外;當事態發展到影響整個現場時,應立即撤離到廠區以外安全地點,並向周邊單位發出撤離疏散資訊。

3.6應急救援結束後的注意事項

(1)清點救災人員;

(2)對救災中接觸到有毒物質人員進行醫療觀察;

(3)清點應急物質的使用情況,並及時更新和維護。

3.7其他特別警示的事項

(1)救緩中要記錄好搶險救的人數,作業中要輪流作業;

(2)及時釋出有關事故資訊。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7

1.總則

為了保護職工的人身安全,確保在挖孔和基坑坍塌意外情況發生時,搶救隊員和全體職工能有條不紊地按照預先制定的方案,迅速及時搶救傷員,最大限度降低傷亡傷害程度,為此制定坍塌應急預案。

2、事故型別和危害程度分析

2.1事故型別

指深坑作業坍塌對人員的傷害。

2.2危害程度分析

坍塌的危害性主要造成人員傷亡。

3、應急處理的基本原則

3.1以人為本原則

把保障人民群眾(全體工程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預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的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2預防為主原則

貫徹預防為主的思想,樹立常備不懈的觀念,做好應對工程施工期間應對突發事件的思想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重點建立健全資訊報告體系、科學決策體系。採用先進的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提高預防和應對災害性事件的科技水平。

4.組織機構及職責

4.1、專案部應急救援組織

專案經理部應急救援指揮部由專案經理部領導、各部門組成,設總指揮、副總指揮,下設專業處置組: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成員單位:綜合部、拆遷部、工程部、安質部、物設部、計劃部、財務部、實驗室等部門。

4.2、具體分工

(1)祝軍:擔任現場總指揮,負責各方面物質和人員的調配。

(2)王斌、萬國強:負責現場,任務是掌握瞭解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

(3)魏俊州、向國東:負責聯絡,任務是根據指揮小組命令,及時佈置現場搶救,保持與當地醫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勞動等單位的溝通。

(4)張曉強:負責維持秩序,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根據事故情況按規定時間向公司、局工指、建設等上級單位安質部門彙報情況。組織事故原因現場調查,查詢原因,制定預防措施。根據事故原因及責任提出事故處理報告,報有關領導審批。

(5)葉加鳴、甘家英: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後工作,負責保持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絡。

(6)易江夢、各施工隊隊長及施工現場負責人:事故一旦發生,易江夢、各施工隊隊長及施工現場負責人應立即趕往事故地點,組織人員、勞力、裝置、物資進行搶險。

(7)馬磊:負責車輛的應急供應,隨時等待調配。

(8)季國軍、王迅:負責物質和資金的保障,備足一定量的物質和資金隨時等待調配使用。

5.預防與預警

5.1危險源監控

5.1.1所有進入現場施工的人員,要嚴格執行施工的規定,必須按規定配帶安全防護用品。

5.1.2嚴格按噴錨構築法組織施工,根據土質類別嚴格按設計進行施工支護,堅持監控量測,按反饋資訊指導施工,嚴禁盲目冒進、草率支護、冒險施工。

5.1.3各施工班組間,上下各道工序間,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時交接班人應將本班組工作情況及有關安全措施向接班人詳細交待,並做好交接班記錄。

5.1.4現場作業面廣,機電裝置多,管線多,設專人負責統一組織指揮,按安全規則操作,合理佈設管線,坑洞內要有充足的照明,除成洞地段架設220V電線外,其它地段照明均應設36V安全燈,其它動力線用橡膠絕緣電纜。

5.1.5對特殊及不良地質段的施工,採取地質超前預報技術,提前掌握地質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施工細則,採取防範措施,並加強施工中的安全監控。

5.2預警行動

事故發生後,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投入人力、物資進行救援行動,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財產的損失,防止傷害和損失的擴大為原則。

6。資訊報告程式

事故現場人員,應立即向專案部應急領導組報告(特殊情況,可直接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公安部門報告)。如果是火災事故,必須同時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急救撥打120。應急領導組接到報警後,立即通知各應急救援行動組成員,啟動應急響應系統。根據事故類別向有關安全部門、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報告應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類別、簡要概況,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情況及目前的狀況、聯絡人姓名和電話等。

7.應急處置

7.1響應分級

7.1.1三級響應

三級響應,是本專案工程初級應急響應級別(工區級響應級別)。

啟動應急響應的標誌為:1人輕傷、或財產損失1000元以內。

響應範圍:由各工區組織實施應急救援,使用本工區(施工隊)的應急資源,並在1小時內向專案部應急救援領導組、安全環保部報告。

7.1.2二級響應

二級響應,是本專案工程中級應急響應級別(專案級響應級別)。

啟動應急響應的標誌為:2人以上輕傷、或1人重傷、或財產損失1000元以上——10000元以內。

響應範圍:由專案部組織實施應急救援,使用本工程專案部的應急資源,並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7.1.3一級響應

應急救援一級響應,參照《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和當地政府部門的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執行。本專案的一級響應等級為:一級響應,是本專案工程高階應急響應級別(尋求社會資源級響應級別)。啟動應急響應的標誌為:2人以上重傷、或1人以上死亡、或財產損失10000元以上。

響應範圍:由專案部立即啟動應急救援,使用本工程專案部的所有應急資源,並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同時尋求社會應急救援資源。

7.2響應程式

事故發生時,現場人員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勿驚慌失措。在事故現場應立即採取果斷措施,並按下列一般程式展開應急救援行動:首先立即向專案部應急救援小組值班人員、各工區(施工隊)負責人報告。報告的內容應簡短、明確。主要有事件發生的地點、大致經過和目前的狀況等。應急小組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後,屬重傷以上的事件,應立即向組長彙報,並按事件的性質、分別向有關部門報警,尋求支援(號碼附後);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指揮、協調各應急救援工作組的應急響應動作。在發生事故現場的有關人員,應迅速救出傷員,並對重傷員進行包紮、急救。應急預案啟動後,專案部和工區(施工隊),應派專人保護事發現場,搶救受傷人員。配合公安、消防、醫務部門的人員營救措施,使事件儘快終止,即送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7.3處置措施

7.3.1立即報警

當工地發生傷害事件,最先發現情況的人員應大聲呼叫,呼叫內容要明確:某某地點或某某部位發生某某情況!將資訊準確傳出。

聽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資訊報告給與其最近的專案部管理人員、搶救小組成員,使訊息迅速報告到隧道坍塌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啟動緊急預案。

當有人員傷害時,報警員負責打急救電話120,報告發生傷亡傷害的地點、傷害型別,同時必須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標誌建築,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斷方位。

7.3.2組織搶險

當發生坍塌事故時,應急響應要立即組織施工現場義務搶險隊員和職工進行搶險。

A、疏散組:根據情況及時將工人撤離出洞外,並維持秩序和清點人數。

B、搶險組: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搶險方案,全力進行坍塌處理,人員救助。

C、救護組:根據傷員情況確定急救措施,並協助專業醫務人員進行傷員救護。

D、保衛組:做好現場保護工作,設立警示牌,防止二次坍塌。

7.3.3人員疏散

人員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也是最徹底的應急響應。一旦發生坍塌,施工人員要首先撤離至洞坑外。

7.3.4自救

發生塌方後,應先檢查塌方處是否還有可能的塌方危險,當確認無危險後,方可實施搶救,如還可能造成二次塌方,則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控制。

清理坍塌土方不可使用工具,應人工清除,避免對傷員的二次傷害。受土石方坍塌傷害的人員可能造成內傷、脊柱傷害和骨折,因此也不可急速搖動或移動傷員。應多人平托住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至於平坦的地面上。發現傷員呼吸障礙,應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發現出血,應迅速採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心端結紮,但應每半小時鬆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應用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總之,在急救中心醫生到來之前,應盡最大努力,進行自救,以使傷害降低到最低點。在急救醫生到來後,應將傷員受傷原因和已經採取的救護措施詳細告訴醫生。

7.3.5現場保護

當現場總指揮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派人保護現場,為今後的事故調查提供真實依據。

7.3.6事故調查處置

坍塌發生情況報告要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查處。分析事故原因,編寫調查分析報告,進行糾正和預防措施。

8.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8.1專案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配備下列應急救護器材

搶險物資:方木50根、φ50mm鋼管460m,、三角扒4把、風鎬10把、風鑽10把、架子車5輛、板材3-5cm厚,計380m2、鐵鍬20把等。

搶險裝備器材:安全帽、安全帶、切割機、氣焊裝置、小型電動工具、一般五金工具、雨衣、雨靴、手電筒等。統一存放在倉庫,倉庫保管員24小時值班。

搶險機械:挖掘機2臺、裝載機2臺、自卸汽車5臺。

急救物品:配備急救藥箱、口罩、擔架及各類外傷救護用品。

急救車輛:麵包車2輛。

8.2應急救護器材的管理

專案部常備的各種應急救援器材,由辦公室負責日常的管理工作。對於常用急救藥品,醫療用品應進行定期更換,以防失效。對於專用應急器材,由安全部負責登記造冊,並進行定期檢查,驗證是否有效,對於達不到技術要求的器材,應及時進行更新。根據應急預案要求增加的應急救援物資,由安全部提出申購計劃報批後,由辦公室、物資部實施採購,安全部負責登記造冊,明確管理責任人。對已消耗、使用的物資,其管理責任人要及時提出補充計劃。確保應急之所需。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8

一、目的

為了預防坍塌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害,保證坍塌事故發生後,搶險工作及時有序。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範圍

預案立足於安全事故的救援;工程專案的自援自救;工程所在地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的救助。

三、組織機構及職權

1、專案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勞豔成

副組長:

李鐵

組員:

王大偉

2、職權

2.1、組長:全面領導應急小組的工作,並對人力、物力、財力進行調配。

2.2、副組長:總體協調各部門在緊急應變中的分工協作和統一指揮。

四、救援小組職責:

建設工程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並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20企業救援指揮部、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公安部門求援或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專案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既為臨時救援組長。

現場搶救組職責:採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醫療救治組職責:對搶救出的傷員,視情況採取急救處置措施,儘快送醫院搶救。

後勤服務組職責: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資的徵集及人員的餐飲供應。

保安組職責: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支援其他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

五、救援器材

(一)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

(二)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

(三)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

(四)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

(五)搶險工具:麵包車、吊車、挖掘機、剷車各壹臺;

六、預案的實施

(一)接到事故後5分鐘內必須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報告公司主要領導,並迅速上報市建委。

2、指揮小組根據事故或險情情況,立即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組織搶救力量,迅速趕赴現場。

3、立即通知就近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組織搶救力量,做好增援準備。

(二)應急處理措施:

1、搶救方案根據現場實際發生事故情況,最大可能迅速調集人員、車輛迅速投入開展搶救突擊行動,調查現場情況,同時安排受災群眾的生活問題,必要時請求武警、消防部門協助搶險,請公安部門配合,疏散人群,維持現場秩序。

2、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絡,請求出動急救車輛並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

3、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於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4、自我保護,在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裝置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5、專案安全員負責組織現場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區。

6、專案施工員負責組織人員維護現場,防止外來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7、專案技術主管負責組織人員排除險情,以免造成深基礎再次坍塌。

七、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一)重特大事故發生後,專案部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情況報公司救援指揮小組辦公室,並在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發生事故的工地、施工規模;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3、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和初步估計;

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採取的措施;

6、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部門事宜;

7、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時間。

(二)重特大事故發生後,專案部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並迅速採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誌、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事故現場圖,並妥善儲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八、其它事宜

(一)定期召集救援領導小組成員開展安全事故預案的研討。

(二)定期對有關成員搶救搶險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實戰能力。

(三)確保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的通訊聯絡及時方便,如有變化及時通知救援領導小組。

(四)本救援預案是針對有可能發生的高空墜落事故,組織實施緊急救援工作並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意見,可在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

(五)經常組織有關部門人員認真學習,掌握預案的內容和相關措施。定期組織演練,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按照預案的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六)發生重特大事故後,立即報告,各有關負責人在接到事故發生資訊後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各自崗位,迅速開展工作。對任何失職、瀆職行為都要依法追究責任。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9

1、事故型別和危害程度分析

1.1土方坍塌事故:

(1)基坑、大型土方開挖施工中可能發生中毒或窒息、流沙、透水、坍塌、觸電、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造成的人員傷害。

(2)深基坑支護結構在施工中或在使用過程中邊坡可能產生坍塌、失穩及人員高處墜落、基坑支護施工及土方施工時機械作業造成的人員傷害等。

(3)基坑邊坡在外力荷載作用下滑坡倒塌。

1.2環境影響突發情況:

煤氣管洩漏、供水管破壞、場地揚塵對環境的影響等。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1指導思想

在施工期間土方坍塌應急防範工作是建築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發生土方坍塌事故不僅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而且極易造成人員傷亡,為預防施工中的突發事故,要加強土方坍塌應急救援管理工作,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患於未然的方針。針對施工現場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編制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當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時,應保證能迅速做出響應,最大限度的減少可能產生的事故後果。

2.2應急區域範圍劃定

2.2.1施工現場內應急區域範圍劃定:

基坑邊坡及自然災害事故等危害半經以外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範圍

2.2.2.施工現場外應急區域範圍劃定:

對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外,引起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需要當地政府的協調,在事故(危害)發生後及時通報政府或相關部門確定應急區域範圍。

2.3坍塌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

(1)土方坍塌事故應急救援的目標,是通過有效的應急救援行動控制事態發展,防止事故擴大,努力減少事故對周邊環境和相關的影響,避免救援人員傷害和二次傷害,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盡力減輕事故對人和財產的影響。

(2)深基坑失穩能及時得到處置,避免邊坡變形過大引起周邊建築物的開裂或周圍管線的破壞;坍塌事故發生人員能及時疏散或得到及時救護,周邊管線因坍塌破壞時能及時得到搶救恢復,避免基坑的二次坍塌。

(3)基坑開挖施工中施工人員發生中毒或窒息、流沙、透水、觸電、高處墜落或物體打擊等意外情況時,能及時進行有效自救,並杜絕二次事故引起救援人員的傷害或被救援人員的二次傷害。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組織機構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3.2領導小組職責

當突發事故及緊急情況發生時,全面負責指揮搶險救援工作,協調各小組之間的搶險救援工作,組織分析現場坍塌事故初步情況,隨時掌握事故的最新動態,第一時間向110、119、120等救援機構、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公安局等部門求救或報告災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應急電話應在醒目位置公佈,能讓所有人員在緊急情況時方便獲取並能正確使用,保持通訊在第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聯絡。

3.3組長(指揮)職責:

(1)及時承擔起現場救援的全面指揮工作,領導和決策應急響應與危機處理工作。

(2)負責突發事故和緊急情況時,立即啟動本預案,做到快速反應從容應對指揮得當,部署及時。

(3)依照本預案有關管理方案的規定和現場實際情況,分配相關人員的具體職能,協調應急救援處理工作,提升小組團隊應急能力。

(4)在緊急狀態結束後,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並組織人員參加事故分析和處理。

3.3.1副組長(副指揮)職責:

(1)協助領導小組組長工作,在組長不在時,承擔起組長職責,確保各專案標、指標和任務的完成。

(2)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

(3)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資訊。

(4)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

(5)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

3.3.2通訊保障組職責:

(1)確保內部和外部聯絡暢通,內外資訊反饋迅速。

(2)瞭解掌握事故情況,負責事故發生後在第一時間通知應急小組主要成員,負責召集小組成員對外聯絡,及時向主管部門彙報。

3.3.3技術支援組職責:

(1)專案技術及現場負責人到達事故地點後,對坍塌事故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及時嚮應急小組組長提出科學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援,有效地指導應急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

(2)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

(3)指導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

(4)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5)繪製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資訊資料。

3.3.4現場搶救組職責:

(1)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報告搶險進展情況。

(2)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

(3)搶運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將可能引起新危險物品轉移到安全地帶。

(4)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

(5)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後,安排人員配合好事故調查取證,並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

3.3.5醫療救護組組職責:

(1)負責現場受害人員的救護工作。

(2)在外部救援機構末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

(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並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

(4)對受害人員做簡易的搶救和包紮,及時轉移重傷人員到醫療機構就醫,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

3.3.6後勤保障組職責:

(1)負責現場緊急救援物資的徵集。

(2)物資、裝置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後勤供給。

(3)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資的供給。

3.3.7警戒保衛組職責:

(1)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設定事故現場警戒線,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維持治安秩序。

(2)負責保護事故現場,避免閒雜人員圍觀,監視事故現場發展情況等。

(3)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隔離疏散,引導施工現場外周邊居民撤出危險地帶。

(4)負責現場車輛疏通,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

(5)搶險救援結束後,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4.1.1深基坑開挖施工中,如土方坍塌、透水、中毒或窒息、觸電、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危險源,要嚴密監控,重點防範。

4.1.2開挖深基坑時,深度超過2m時,必須在周邊設定牢固的安全防護欄,如遇邊坡不穩、有坍塌危險徵兆時,應立即撤離現場,對事故現場進行監控作業。

4.1.3挖土方前,應對施工現場地下管線、人防及附近的地面裂縫等情況進行監測,並做好標記,隨時觀測。

4.1.4對坡頂沉降、支護樁頂傾斜、基坑底面的隆起進行不間斷監護。

4.1.5採用機械挖土時,對支撐、立柱、井點管、圍護牆、和工程樁進行監控。

4.2預警行動

應急救援機構根據預測結果,一旦發現有緊急突發事件的可能性時,要立即進行以下預警;

4.2.1符合應急啟動條件的應立即啟動本預案。

4.2.2通知應急救援組進入預警狀態,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4.2.3應急領導組隨時跟蹤事態發展,對可能或發生的重特大事件進行風險評估,得出事件發展趨勢及應急措施。

4.2.4預警結束後,預警指揮中心宣佈預警解除。

5、資訊報告程式

5.1施工現場突發事故報告程式圖見後:

事故應急救援程式框圖

5.2突發事故發生後,事故單位要立即向專案部應急指揮小組報告,應急指揮小組核實事故報告後,啟動分級應急行動向上級有關領導和部門及地方有關部門報告。

5.3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後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按規定逐級上報。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6.1.1事故事件和緊急情況分級:

按突發事故事件及緊急情況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制性和影響範圍、方法上可分為一般(Ⅰ級)、較大(Ⅱ級)、重大(Ⅲ級)、特別重大(Ⅳ級)四級。

(1)Ⅰ級危險發現人響應

發生緊急情況後,發現者應大聲呼救,或要求停止土方作業,爭取及時將資訊傳遞到專案部應急機構。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採取初步措施,控制事態發展。

專案經理決定現場其它作業人員撤離,待故障排除後方可復工。

專案部進入Ⅱ級響應備戰狀態

(2)Ⅱ級專案部響應

全部停工,施工現場作業區人員全部撤離。各有關人員應立即到各自相應崗位,按分工和應急程式進行響應。向上級進行彙報,請求技術支援。檢查初步措施和現場危險情況,拿出技術方案,消除緊急情況。

(3)Ⅲ級公司響應

當接到專案報告後,應根據事故情況,依據公司應急預案規定進行響應,為專案提供指導、幫助。

(4)Ⅳ級本市響應

事態不能控制時,專案部得到公司授權後,向本市相關組織、單位求救、獲得增援。

6.2響應程式

針對不同的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搶險救援措施,確保在緊急情況發生時,能按照所制定的措施展開救援行動,應急響應程式按過程可分為接警、響應級別確定、應急啟動、救援行動、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

6.2.1接警與響應級確定

接到事故報警後,按照工作程式,對警情做出判斷,初步確定相應的響應級別,如果事故不足以啟動應急救援體系的最低響應級別,響應關閉。

6.2.2應急啟動

應急響應級別確定的後,按所確定的響應級別啟動應急程式,如通知應急中心有關人員到位、開通訊息與通訊網路、通知調配救援所需的應急資源(包括應急隊伍和物資,裝備等)成立現場指揮部等。

6.2.3救援行動

有關應急隊伍進入事故現場後,迅速開展事故偵測、警戒、疏散、人員救助、工程搶險等有關應急救援工作,專家組為救援決策提供建議和技術支援。當事態超出響應級別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時,嚮應急中心請求實施更高級別的應急響應。

6.2.4應急恢復

救援行動結束後,進入臨時應急恢復階段。該階段主要包括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警戒解除、善後處理和事故調查。

6.2.5應急結束

執行應急關閉程式,由事故總指揮宣佈應急結束。

6.3處置措施

基坑開挖時,應按基坑變形觀測方案進行,當出現樁頂或坡頂的水平位移大於開挖深度的3‰時,地面沉降速度達到5mm/d時,附近建築物傾斜超過警戒值1%時,基坑底面隆起達到150mm以上時,錨釺杆體應力突然增大或鬆馳、錨杆拉力超過設計拉力時、突降大雨或暴雨時,應對基坑有可能失穩或坍塌時,應立即起動應急預案。

6.3.1基坑坍塌應急措施:

(1)監測人員、安全員或第一目擊者應立即大聲呼叫,由安全員或施工隊長利用電話、對講機等通訊工具通知專案部應急救援小組報告“在哪裡”“什麼事”“具體情況簡單明瞭地重複二次.尤其要說明坍塌時是否造成人員受傷或掩埋。

(2)現場指揮人員利用擴音器指揮基坑內所有作業人員避開基坑邊坡坍塌側迅速撤離,停止基坑所有作業活動。由應急領導組長組織搶險突擊隊對基坑坍塌區域進行封閉隔離,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組織現場所有挖掘機集中,組織搶險突擊隊帶著鐵鍬隨時做好搶救加固準備。應急領導組長應向第一報告者和作業現場人員詢問,人員受傷情況和具體位置,粗略估計傷害程度。組織醫療救護隊就位。利用電話與醫院聯絡急救醫生和救護車開至工地現場隨時準備搶救。

(3)應急領導組長應仔細觀察塌方部位情況,如果基坑有繼續坍塌跡象,由搶險突擊隊對基坑塌方部位上方附近15m範圍內所有機械、物資搬離。由專案總工組織技術人員制定邊坡加固方案,由專業隊伍實施加固,防止邊坡不斷失穩,造成救援人員二次傷害。

(4)邊坡相對穩定後,組織工地所有可用挖掘機迅速清除人員掩埋處坍塌土方,由第一報告者和作業現場人員在大致判斷人員掩埋位置,在近人員掩埋處0.5m時停止挖掘機作業,迅速組織搶險隊員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防止機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造成二次人員傷害。多臺挖掘機共同挖掘出土時,應由專人指揮,防止交叉作業發生二次機械傷害事故。

(5)當發現人身體軀幹時,組織人員手與鐵鍬並用,先清除埋至胸口處土方,由現場醫療救護隊或120急救中心醫生用清水清洗傷者耳鼻和嘴巴處汙泥,立即進行吸氧。挖出雙臂後,由四名搶險隊員架住雙臂向上提拉,其餘人繼續撮取埋在下半身的土方。傷者被救出後,立即輸液和吸氧,用120急救車送到醫院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被埋傷者如不能及時呼吸,將造成腦癱瘓直至死亡,因此事故發生後以最快速度讓傷者吸氧,在不具備吸氧條件時,應立即展開人工呼吸,是防止傷勢惡化的重要措施。

6.3.2應急路線及標識

搶救路線:為保證搶救人員,車輛通行順利暢通,現場利用原有道路及應急道路作為搶救路線。

施工期間,材料按照平面佈置堆放,並保證道路上不堆放材料,車輛按照指定位置停放,不得影響道路暢通。發生安全事故向外部求救時,應說明事故發生的詳細地址、事故性質、大致情況、嚴重程度及電話號碼等,為保證外部搶救力量順利到達搶救地點,主要路口或有明顯標誌處應有專人迎接。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根據本預案應急處置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應急物資儲備為主和社會救援物資為輔的應急供應保障體系,做到公司應急資源共享,動態管理。在應急狀態下,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統一調配使用。明確應急救援需要使用的應急裝置、設施、物品和裝備的型別、數量、效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絡方式。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10

本應急預案的要點是:迅速控制局面,維持秩序,救治傷員。

1.發現教室泥土和磚瓦墜落事故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內向應急領導小組。

2.應急指揮部應當立即下達命令(可用廣播或手提喇叭、哨子):所有人員必須在原地站立不動,不準向前移動。防止發生擁擠踐踏引起學生混亂,以致造成學生死亡。

3.校舍內的人員必須有秩序地疏散、撤退,為營救創造條件。

4.救護人員應當全力搶救受傷人員,對危重傷員進行急救,並打120求援。

5.警戒小組應當在事故現場設定警戒線,維護現場秩序,避免擁擠和混亂,併為救援人員提供通道。

6.後勤保障小組應當及時準備救護車輛。

7.班主任應及時與受傷學生的家長聯絡,學校並派幹部、老師去醫院,探視、慰問受傷學生。

8.事故現場的警戒線必須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隱患排除,事故調查結束後方可解除。

9.事故發生後,學校應當立即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彙報。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11

土質變化大,周圍環境複雜,在土方開挖過程中,隨時都可能出現小範圍坍塌,同時土方開挖又必須和支護密切配合,分層開挖。

一、針對預測支護施工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編制如下施工應急計劃:

(1)因土體含水量大或卵石中出現的不能成孔情況,可採用φ50鋼管替代釘杆,壓力注漿形成錨釘。

(2)對於邊坡區域性土質較差,自穩效能差的,可採用超前錨杆或錨管進行加固支護。

(3)對於區域性土體剝落的位置,及時採用土袋填充,隨後噴射砼封閉,在砼終凝後注漿填實。

(4)現場準備一定數量的砂袋及砂土,必要時可對被動區採取壓重法,可有效減少基坑變形和抵抗基坑隆起。

(5)挖土時分層開挖,嚴格控制每層開挖深度。

(6)開挖前應對錨杆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

(7)基坑底部遇到粉砂和細砂層,要嚴格控制砂層含水量,防止過大和過小,根據實際情況,減少開挖深度和範圍,必要時可在原設計土釘之間增加短錨杆,若中粗砂含量大,可以設定超前素水泥小樁等措施。

(8)在開挖過程中,若有流沙層湧入基坑,作業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內撤離施工現場,同時採取措施制止流沙繼續,如利用沙袋進行圍擋,土方回填等措施。

(9)在降水期間,備用一臺發電機,以防突然停電,造成地下水位上漲,無法排除,給基坑帶來破壞。

(10)基坑開挖引起地面不均勻沉降,引起附近建築物的傾斜的`指揮與控制當發現附近建築物傾斜達到警戒值1%時或沉降速度達到0.1mm/d時,採取的措施為:

a、立即停止基坑開挖,加強基坑支護,措施為增加錨杆數量,將錨杆間距加密為500mm;情況較差時,先採用φ600鋼管臨時立柱進行支頂,間距為1.0m。

b、地面加強措施為在基坑周邊5.0m範圍內採用注漿進行加固土體,地面注漿材料採用純水泥漿,注漿壓力0.5~1.0Mpa,土體加固深度為8.0m。

c、邀請有關專家或加固研究所共同制訂建築物的糾偏方案並組織實施。

(12)突降大雨或暴雨時,立即起動備用水泵抽水,並安排專人不間斷觀察基坑的穩定情況。

二、安全防護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現場臨時搭設的腳手架,支撐杆必須穩固。

2、土方坍落和滑坡是本工程最容易發生的安全隱患。在危險處設定醒目警示標誌。施工過程中由安全員高崇亮負責對邊坡進行監測。

3、施工前應提前做好防雨準備工作,遇雨天應停止施工,對施工用材料、機具及坡面進行覆蓋防護,雨後復工須認真檢查邊坡情況。

4、基坑底下施工,邊坡上嚴禁堆土和重物,堆卸建築材料或機具裝置。並在邊坡上設定警示帶,嚴禁行人靠近。

5、由專案安全員負責日常安全監督管理,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6、預加固施工期間由高崇亮對邊坡進行安全監控。在塌方兩側設定定位點,每天定時對邊坡變化情況進行不得少於兩次測量,統計測量資料,跟蹤邊坡變化情況,如發現變形加劇必須停止施工,上報有關單位進行處理。

7、基坑邊坡加固支護施工完成至基坑回填之前,如遇暴雨洪水等,必須將施工人員裝置撤離現場。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12

1、總則

1.1編寫目的

預防和減少坍塌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2編寫依據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建設部《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化工建設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1.3適用範圍

適用於施工過程中坍塌造成重大危害的預防和應急管理工作。

1.4目標

及時開展自救、互救和救援,有效控制事態發展,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事故對人員的傷害及對相關方的負面影響,避免措施不當而引發次生事故,避免和減少二次傷害,減少財產損失。

2、危害分析

開挖基坑基槽邊坡過陡,且不加臨時支撐;模板或支撐構件強度、剛度不夠;提前拆模;新澆砼層蓋上或罐頂上堆物嚴重超載;塔吊、龍門架、井字架、腳手架鋼結構等安裝和拆除不遵守相關規定;以及拆除工程中違規作業等都可能造成坍塌。坍塌造成的危害很大。

3、應急準備

3.1組織機構

公司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公司坍塌傷害的應急管理工作。工程各專案部應急管理機構要明確將坍塌傷害的應急管理作為重要的管理職能。

3.2職責

公司、各工程專案部成立應急管理委員會或應急領導小組,並根據業務分工組織通訊資訊組、應急搶險隊、安全防護組、應急善後組、醫療救助組、物資裝置組等,並一一規定職責。

3.3應急常用設施、物資

3.3.1應急報警通訊系統(對講機、應急燈、警報器和廣播播音器材)等。

3.3.2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防雨帳篷等。

3.3.3擔架、急救箱、繃帶、急救包、止血帶、氧氣袋、夾板、無菌敷料及其他急救藥品。

3.3.4救護車、運輸車輛、吊車、挖掘機等。

3.3.5電工常用工具、小型金屬切割機、氣割工具、千斤頂、撬棍、架管、跳板、扣件等。

3.3.6應急安全通道

3.4應急物資的管理

公司及各專案部的應急物資、器材、設施為應急救援專用。非特殊情況不得動用或挪用。定期檢查,淘汰廢舊物資,並及時補充。

3.5預防措施

3.5.1各類施工必須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必須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超高、超大、超長、超重的砼結構、鋼結構的施工方案,要進行專家論證。

3.5.2深基坑、基槽開挖,超過1.5米的要放坡,超過2米的要設防護欄,施工人員上下要有專用爬梯或通道。要與建築物、構築物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坡度,以免施工時影響建築物、構築物的穩定,如不能滿足要求,必須制定專門的安全技術方案,經權力部門批准後方可施工,而且在施工時要進行沉降和位移觀察。

3.5.3雨季施工或開挖處於地下水位以下時,要採取適當的降水措施。基坑四周設定集水坑和行水坑,並隨時將積水排放掉。

3.5.4現澆砼樑板要經過設計計算,按計算的要求安排模板和支撐構件;砼強度未達到規定要求,嚴禁提前拆模;新澆砼層蓋上不準超載、堆放重物。

3.5.5浮頂罐、拱頂罐等容器,在施工過程中,不準在單塊頂板上堆放多塊頂板或其他重物,以免罐體傾斜,引起罐坍塌。

3.5.6塔吊、龍門架、井字架、室外電梯、物料提升機等裝置的安裝拆除,必須制定施工方案。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施工程式安裝或拆卸,嚴禁違章作業。

3.5.7腳手架工程嚴格按規範施工,不得違規作業。腳手管、扣件材質規格必須符合標準。作業層上不得違規堆放重物,連牆件必須按規定設定。

3.5.8鋼結構工程在施工中,整片吊裝、拼裝時,每個工日最好形成口字型,如萬不得已,也必須用風繩四個方向固定。

3.5.9拆除工程必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程式,拆除前應該將電線、瓦斯管線、水管、供熱管等幹線與建築物、構築物的支線切斷或遷移。

3.5.10拆除工程必須堅持先上後下,先附著件後主體,承重支柱和樑,必須最後拆除。其欄杆、樓梯、樓板,不能先行拆掉,要和拆除工程整體動作相一致,且不得多層同時作業。

4、應急響應

4.1響應分級

4.1.1Ⅰ級響應(特別重大、集團公司級)

一次死亡3~9人;或一次重傷19人以上;或造成500萬元以上的經濟損失。Ⅰ級響應級別的事故災難按照國家、事故發生地的省、集團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指揮、協調的處置方案執行。

4.1.2Ⅱ級響應(重大、企業級)

一次死亡1~2人;或重傷5人至19人;或造成100~500萬元的經濟損失。Ⅱ級響應級別的事故,由企業應急指揮部為主,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應急響應和應急救援。

4.1.3Ⅲ級響應(較大、專案部級)

造成了重傷5人以下,或造成100萬元以下的經濟損失。Ⅲ級響應級別的事故,由各工程專案部為主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應急響應和應急救援。

4.2報警

施工現場發生坍塌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報告上一級應急響應組織,並向現場員工通報。Ⅰ級響應級別,集團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應急管理辦公室必須報告國家應急救援指揮中心,Ⅱ級響應級別,各企業除了報告集團公司外,還要向當地政府報告。

4.3拆除坍塌應急措施

4.3.1一旦發生拆除結構坍塌,目擊者或現場安全巡視員發現後。立即大聲呼喊或用對講機報告。

4.3.2拆除坍塌一般是由於掏挖或吊裝構件位置控制不當,使結構失穩或受到不適當外力造成。這時,應停止掏挖;如正在吊裝構件,應停止吊裝。起重機操作人員應根據情況儘可能地採取措施減少損失,並控制構件空間位置,使其免於墜落。在不可避免的墜落髮生時,儘可能控制墜落地點。

4.3.3現場應急負責人接到報警後,立即通知應急搶險隊和醫療救護組就位,準備實施救護和搶險,同時下令所涉及的作業隊、作業班組暫停施工,附近作業人員應先行撤離危險區,封鎖施工區域,進入區域性應急狀態。

4.3.4如大面積坍塌,自身應急能力不能滿足應急搶救的需要,應立即報告企業應急辦公室、業主及政府有關部門,要求啟動企業級及以上的應急預案及響應。

4.3.5現場救護由現場應急負責人指揮,組織應急搶險隊、醫療救護組按已制定的應急措施實施救援,現場技術負責人根據現場情況進行有關技術方面的決策和指導。

4.3.6必須組織機械、人員進行搶救被坍塌掩埋的人員,並且應防止搶救過程中的坍塌。

4.3.7發生受傷人員,應根據相關急救知識,把傷員平穩放上擔架,禁止生拉硬拖造成加重傷害或再次傷害。

4.3.8當傷員已經移出作業危險區後,傷員可進行現場臨時急救,較重的傷員應送往專業的醫院進行搶救。

4.3.9現場應急負責人應組織人員隔離事故現場,準備開展相應的事故調查。

4.4高支模坍塌的應急措施

4.4.1發生坍塌事故時,事故發現人員應高聲呼救,現場混凝土澆灌值班管理人員應立即按以下程式進行應急處理:

1)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澆灌,把施工人員從操作面上有組織地疏散到安全區域或從安全通道疏散到地面上;

2)立即把架體有可能再次坍塌影響到的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並劃出危險區域,拉起警戒線,不準人員靠近;

3)立即在安全區域組織搶救從操作面上掉下來的施工人員;

4)向現場應急辦公室報告坍塌部位、坍塌面積、有無傷亡、目前採取的應急措施、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到現場實施應急救援;

5)立即通知醫療救護組或現場醫生趕到出事地點,如需要可直接撥打120等求救電話;

6)清點現場人數,確定被埋、壓人員的數量和位置。

4.4.2指揮長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後,如能在最短時間趕往現場不耽誤救援,則應給報告者下一步的應急指示,並當即趕到現場進行指揮;否則應授權給其他應急負責人承擔起應急救援指揮的職責。

4.4.3應急負責人趕到現場後,應快速瞭解現場的實際情況:人員是否全部疏散到了安全地帶,已經採取的應急措施是否合理和有效;並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下一步的救援措施,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要向企業、集團公司或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4.4.4專案總工根據事故情況儘快組織確定搶險技術措施,應急搶險隊及時將參加搶險人員召集到事故現場,物資保障組立即組織將救援物資調往事故現場。

專案總工將搶險技術措施準確無誤地向搶險人員進行交底,應急搶險隊根據技術措施,組織搶險人員進入事故現場救人、搶險。

4.4.5如果存在繼續坍塌的可能,且坍塌有不斷髮生擴大的情況,現場應急負責人應立即通知所有救援人員終止救援,迅速撤離到安全區域。

4.4.6在確定坍塌沒有繼續擴大的可能後,根據確定的被埋人員的位置和被埋的方式,應急搶險隊立即投入救援:

1)首先自上而下清理被埋壓者上方的模板、木方、混凝土及其他有可能掉下傷人的小型物體;

2)然後把被壓或被埋人員扒出。

4.4.7人員救出後,由醫療救護人員和現場醫生對傷者進行處理,對輕傷人員在現場採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紮止血等措施,重傷人員由120或單位車輛送醫院進行搶救。

4.4.8其他組員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或再次發生事故。

4.4.9安全防護組應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

4.4.10各作業班組要清理撤離人員人數,發現有人員失蹤時要立即報告應急辦公室及指揮長。並立即組織調查,搜救。

4.4.11疏散人員要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

4.4.12如果120因故不能及時趕到,由本單位派車送傷員去醫院,要及時與醫院聯絡,做好搶救的準備,避免延誤時間。

4.5深基坑邊坡坍塌應急處置措施

4.5.1發生坍塌、滑坡時,現場管理人員應首先組織人員疏散,清點人員,確定有無人員失蹤、受傷。如有施工人員失蹤或被埋,在確保無二次坍塌的情況下立即組織有效的挖掘工作,並在第一時間向現場應急辦公室緊急報告,主要說明出事的地點、事故的大小、有無人員傷亡等。

4.5.2現場應急指揮長接到報警後指揮醫療救護組火速趕往現場,,並撥打120急救電話,以防不測。指揮長在未到達現場之前,應授權給現場的施工負責人全權指揮救援,避免耽誤搶救時間。

4.5.3在實施救援之前,現場施工負責人需保持頭腦冷靜,觀察邊坡土的穩定性情況,分析邊坡是否有再坍塌的跡象,如果有可能繼續坍塌,則首先要用挖機等機械排除鬆土後再實施救援,防止二次塌方引發的人員傷亡。並派專人時刻監視邊坡土的變化情況,發現邊坡土變化,馬上向施工負責人報告。

4.5.4在現場施救的過程中,當塌方土量較小時,應採用人工清理覆土的方法,將被埋人員找到。要一邊挖土一邊配合醫療救護人員進行搶救(如供氧、包紮),人員挖出後用擔架將受傷人員抬出。如塌方量較大,則用挖掘機將深基坑一側挖除,形成一定寬度的工作面,然後採用人工挖土,將被埋工人救出。挖掘應儘量採用人工挖掘,防止機械對被埋人員造成傷害。人工挖掘儘量避免使用尖銳性工具。當必須採用機械挖掘時,在估計距被埋人員3米時必須採用人工挖掘。對於大塊沉重物體,應合理組織搬運,尤其是壓在被埋人員身上的大塊物體,必須組織好足夠人力方可搬運,搬運前應明確分工,由專人負責將被埋人員移出。搶救人員應分班組,按照工作面合理安排人力並及時輪換,保障搶救挖掘人員體力,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將被埋人員搶救出來。當有地表水時,應加強對地表水的引排,將水往相反方向排放,防止地表水對塌方的沖刷。如果地下水較多,則採用相鄰基坑抽水降水辦法將地下水降低,防止塌方面積因地下水而加大,增加對被埋人員的壓力,並且形成流沙、淤泥導致被埋人員呼吸系統堵塞。

4.5.5被埋人員被救出以後,在專業醫療人員到達前由醫療救護組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救助:爭分奪秒搶救壓埋者,使頭部先露出,保證呼吸暢通,把人救出來之後,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

在實施人工呼吸前,先要將傷員迅速地搬到附近安全又通風的地方,再將傷員領口解開,腰帶放鬆,脫掉鞋子。口腔裡若有塵土、血塊、痰液、假牙等,應完全吸出或取出。然後進行正規心肺復甦;傷口止血要使用止血帶,切忌對壓傷進行熱敷或按摩。

4.5.6在現場施救過程中,如發現傷員有骨折現象,則利用木板、竹片和繩布等捆綁骨折處的上下關節,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將其上肢固定身側,下肢與下肢縛在一起;在醫院救護車未來之前,利用現場的木板選配不少於4名身強力壯的搶險人員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將其抬至救護車到達的地帶。如該傷者傷口出血比較嚴重,應讓其以頭低腳高的姿勢躺臥,使用消毒紗布或清潔織物覆蓋在傷口上,用繃帶較緊地包紮,以壓迫止血,或選擇彈性好的橡膠管、橡膠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巾等止血。對上肢出血者,捆綁在其上臂1/2處,對下肢出血者,捆綁在其腿上2/3處,並每隔斷25~40min放鬆一次,每次放鬆0.5~1min;如傷者劇烈疼痛難忍,即開啟現場醫藥箱,讓其先服用止痛劑和鎮痛劑。傷員在救護時不要隨意移動或翻動其身體。

4.5.7傷員在經過醫療救護組人員簡單救護後,不管受傷輕重,均應用救護車或單位車輛儘快送到最近醫院做進一步的救護與治療,聽從醫生意見是否進行留院觀察。

4.5.8緊急救援工作結束後,應劃定危險區域,安排測量人員進行坡面位移變形觀測,並安排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做好監控工作。如坡面不能穩定,應及時採取措施處理。要採用重新修坡、坡面支撐、在坡面或坡腳打長鋼板樁或木樁等措施,防止坡面破壞擴大。

4.5.9對坍塌的邊坡段尚未進行有效處理之前,應劃出警戒線或採取攔護措施,防止任何人員靠近危險區域。

4.5.10事故後組織調查組調查邊坡、深基坑坍塌的原因,因玩忽職守等原因造成的責任事故,按照許可權對責任者、責任單位給予行政處分和處理。

4.5.11做好事故恢復,對塌方產生的廢棄物應分類處理,送運到指定地點,不得就近堆放在旁邊。在判定風險在可控制範圍內時,做好事故恢復準備,並在實施恢復時安排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監督和觀察,防止事故恢復中產生新的危害和事故。分析和調查塌方事故產生的環境影響,及時採取可能的消除措施。

4.6避免二次傷害的措施

4.6.1在現場救援時,單位領導要派專人安撫,對有要好朋友或親屬被埋、壓的人員的情緒,防止其不當救援引起二次坍塌傷人傷已。

4.6.2在清理被埋壓者上方的鬆散的模板、木方、混凝土及其他有可能掉下傷人的小型物體時,在其下方要做好防護,避免在清理過程中物體掉下對被埋壓者造成二次物體打擊。

4.6.3如果被埋人員被架子壓住,首先應由技術人員判斷架子情況,如要加固,則應由專業架子工按方案進行可靠的加固並確定破壞的杆件拆除或切割後其上方變形的架子不再坍塌時,方能手工拆除或用氣割等方法割斷架管救出被埋人員,避免發生架體二次坍塌引起對傷者或救援人員的傷害。

4.6.4如果被埋或被壓人員有鋼筋或其他物體穿過身體,嚴禁救援人員把物體撥出,應用氣焊或其他措施割斷物體,讓物體留在體內再到醫院處置。避免不正確的撥出造成大出血。

4.6.5架子坍塌時,要有專門的安全警戒小組對現場進行警戒,無關人員不得靠近圍觀或通過;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發生。

4.6.6當用鋤頭等鐵製工具扒開坍塌物時,對可能埋有人的地方採用輕扒的辦法,禁止用力往下挖,避免傷害人體。

4.6.7在清理高支模變形的架體時,如果是清理高於2m的物體,必須有防護措施,能掛安全帶的地方救援人員要繫好安全帶,避免清理時施工人員高處墜落。

4.6.8在割除變形的鋼筋或鋼管時,要注意有些彎曲變形的鋼筋或鋼管在割開時會反彈,人員不能站在反彈的方向進行切割,避免鋼筋或鋼管斷開時突然的反彈力傷人。

4.6.9救援區域的臨邊洞口等要進行封閉,避免救援人員在救援時高處墜落。

4.6.10救援過程應安排專人監視搶險人員的體力、動作和防護用具的完好性等,防止其體力不支或其他原因受到傷害。

4.6.11安排專人監視救援裝置是否正常執行,相互間是否保持安全距離,救援工具和用品的使用是否合理,防止出現裝置和工具使用不當產生救援裝置和人員的誤傷事故。

4.6.12應安排劃出警戒線和禁入地區,防止無關人員靠近。根據現場情況,為救援人員提供必要的休息、通訊、飲食、取暖、交通和醫療保障等。

4.7心理輔導

4.7.1如果被埋、壓人員短時間內無法救出,應對被埋、壓者進行心理安慰,使其心情平靜,便於救援者採取合理和有效的措施進行救援。

4.7.2事故發生後,現場應急辦公室要派專人對有朋友或親人被埋、壓人員的心理撫慰,避免其情緒激動、不當行為影響救援行動;對於哭鬧的婦女要勸其冷靜或勸其離開救援現場,避免其哭鬧影響救援人員或被埋、壓人員的情緒,影響救援行動的正確實施。

4.7.3根據事故發生的原因對現場的所有施工人員進行通報和心理疏導,避免工人產生心理陰影而發生其他事故。

4.7.4如果傷者住院,要有專人陪護,最好由朋友或親屬陪護;如因工緻殘,傷者有可能情緒失控或悲觀低落,這時企業領導或專案領導要出面進行勸慰,鼓勵其樹立生活的勇氣,並承諾應該承諾的一些要求,幫助其快速恢復。

4.7.5搶險過程中,應選擇性格成熟、冷靜,心理素質良好和表達能力強的人員進行報警、溝通和協助處理事故;撤離作業人員時,要選擇年青力壯、心理素質良好並有安全經驗的人員檢查作業面及撤離路線的安全防護情況,有序組織作業麵人員的撤離。

5、善後處理

5.1救治傷員、撫卹親屬

與醫療機構協作溝通,妥善救治坍塌事故中受傷人員。如有人員死亡,積極穩妥地做好死亡人員親屬的思想工作。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死亡人員親屬一定的經濟補償和撫卹。

5.2查清原因、清除隱患

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成立事故調查組,查清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對事故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予以清除。採取舉一反三的方法,加強施工現場各處的防高處墜落的措施。追究事故的責任者和責任單位。

5.3教育員工、安定情緒

以此案例教育廣大員工。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學習安全生產知識,學習防止坍塌的安全技術知識。破除員工害怕再次發生坍塌不敢上崗的畏難情緒,使廣大員工瞭解,只要安全措施到位,是可以避免坍塌事故,保證安全生產的。因此在日常施工中,必須嚴格按安全技術方案執行。

5.4清理現場、準備復工

組織員工修復坍塌事故中受損害的施工機械,修復事故中受損害的水、電、氣、路,使之暢通。清理施工現場的建築垃圾和障礙物,為復工做好準備。

5.5事故評估、結案報告

按照有關規定,起草事故的原因、評估、處理的報告,報送到上級應急管理辦公室。Ⅰ級相應級別的結案報告,由集團公司上報國家應急救援中心和國資委。Ⅱ級相應級別的結案報告,企業還應報送到事故發生地市一級安全監管機構。

6、應急終止

經過應急處置後,經檢查,各類安全隱患已經清除,廣大員工情緒穩定,事故現場具備了復工條件,相應級別的應急指揮部宣佈此次坍塌事故應急終止;發生事故的工地復工;補充已消耗的應急物資;組織有關人員對“坍塌危害應急預案”予以評審和修訂。

7、附則

7.1本預案由公司質量安全部組織制定,並負責解釋。

7.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坍塌專項應急預案13

模板坍塌事故是建築施工中極易引發群體傷亡的危險源之一。2000年某月,上海市某正在澆築混凝土的鍋爐房工程屋面平臺突然發生坍塌事故,造成11人死亡、2人重傷、1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達257.5萬元。事故的技術原因主要是:屋面設計標高較大,支撐豎向高度較大,水平間距明顯過大,沒有設定連續的豎向和水平剪刀撐,導致支撐系統整體性極差,即沒有形成可靠的空間受力結構。在未計入施工中泵送砼直接對模板支撐的衝擊力時,支撐立杆受力大大超過設計強度值和屈服強度值。

在我國,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是建築施工中常用的支模方式,但缺少相對應的設計計算標準,使現有的設計計算存在著不確定、不安全的因素,為預防模板坍塌事故的發生,有必要建立相應的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的基本要求是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即確定最不利狀態,進行科學的計算和分析;繪製預案實施網路圖;應隨施工情況的變化而及時修訂。

由於模板支撐架坍塌發生後,施工人員常發生因異物吸入造成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本文案例11個死亡人員中因異物吸入致死的8人,佔73%。從中可知事故發生後不能有效施救是造成慘案的又一原因。因此,緊急救援系統的建立是減少傷亡的有效措施。模板支撐架坍塌事故緊急救援系統應包括:

緊急設施,包括事故報警系統、支撐應力監測及自動預警系統、緊急救援工具、應急照明、緊急醫療工具。

緊急聯絡與通訊,包括髮生事故需要外部救援時,除起動工地報警系統外,應撥打119報警和醫療救護120。同時按預案規定的通訊方法向有關部門聯絡。

緊急撤離方法,即一旦事故發生,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在採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後,撤離危險區域。撤離時以人員安全為主,不要急於搶救財物,並針對現場具體情況有序地向安全區撤離。

緊急工作組:緊急工作組的組成目的是對工地內可能發生的重大險情作出響應。其工作宗旨是減少人員傷亡,並關注財產損失和環境汙染。緊急工作組成員必須經過緊急醫療救護和事故預案等緊急救援知識的培訓,並能熟練掌握和運用。

緊急工作組的組成和職責:

(1)救援組:主要負責人員和物質的搶救、疏散,排除險情及排除救援障礙。

(2)事故處理組:按事故預案使用各種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發展。並針對現場具體情況,向救援組提供相應的救援方法和必要的施救工具及條件。

(3)聯絡組:負責事故報警和上報,以及現場救援聯絡、後勤供應,按應外部專業救援單位施救。指揮、清點、聯絡各類人員。

(4)警戒組:主要負責安全警戒任務,維護事故現場秩序,勸退或撤離現場圍觀人員,禁止外人闖入現場保護區。

緊急救援的一般原則:

以確保人員的安全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損失。緊急救援關鍵是速度,因為大多數坍塌死亡是窒息死亡,因此,救援時間就是生命。此外要培養施工人員正確的處險意識,凡發現險情要立刻使用事故報警系統進行通報,緊急救援響應者必須是緊急工作組成員,其他人員應該撤離至安全區域,並服從緊急工作組成員的指揮。

急救知識與技術

鑑於模板支撐架坍塌事故所造成的傷害主要是機械性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顱腦損傷所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衰竭,因此緊急工作組成員必須熟練掌握止血包紮、骨折固定、傷員搬運及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與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