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工作報告/列表

磨坪村雙聯行動工作調研報告

  增強發展能力 加快脫貧步伐

磨坪村雙聯行動工作調研報告

  ---磨坪村“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磨坪村位於上關鄉西部,境內山川兼有、林豐草茂,屬關山林緣區,距上關鄉20公里,全村轄磨坪、尖坪、河灘、石咀、杜家嶺、吊嶺子、水碾子7個生產合作社,共344戶1477口人,其中貧困戶321 戶1368 人,佔總人口的92.6%, 16-55週歲的勞力562人。現有耕地面積6400畝,人均4.3畝,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028元。在“雙聯”行動中,上關鄉結對聯絡,及時確定了該村30戶特困戶為幫扶物件。 近年來,針對農田水利設施落後,資源匱乏,產業開發不足的現實,磨坪村依託山區優勢,充分開發土地資源,積極發展以藥草種植、畜牧養殖、勞務輸轉等為主的優勢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改善群眾居住環境。目前,通村道路硬化率達100%;農戶通電率達100%,自來水入戶率達70%,磚木、磚混結構住房普及率達30%,建成村級衛生所一處。年種植獨活、川芎等優質中藥材1000餘畝,建成優質綠化苗木繁育基地一處300畝,發展各類養殖大戶20餘戶,年家禽家畜飼養量達1萬餘頭(只)左右,是鄉重點培育的兩個千頭養牛村之一;有較為豐富的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二、優劣勢分析

從磨坪村的基本情況反映出,該村有3個方面的優勢。

(一)天然資源豐富。磨坪村屬溫帶半溼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8℃,降雨量660mm,平均海拔1868米。境內地域遼闊,森林和草山資源較為豐富,且人均佔有耕地面積較大,為農、林、牧綜合開發創造了極好的先天條件;位於該村水碾子的地下水資源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開發價值,市場前景廣闊。

(二)產業發展基礎較好。一方面,通過近幾年的發展,該村基本形成了以藥草種植、畜牧養殖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另一方面,位於磨坪村的海龍洞,有較高的歷史考古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並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投資興業、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

(三)群眾致富的願望強烈。磨坪村村民勤勞、民風淳樸,群眾致富的願望強烈,便於形成發展合力。尤其是自全省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以來,大多數群眾情緒激動,把“雙聯”行動親切的比喻為脫貧致富的春天。

通過實地調查,同樣也存在一些制約該村發展的普遍性問題。

(一)從地理位置看。磨坪村位於我鄉西部關山林緣貧 困片帶,是縣鄉重點扶持的貧困村,境內山溝錯綜,群眾居住分散,距上關鄉20公里,距西華鎮8公里,交通不便,

不利於各類農產品的外銷內引和產業叢集的形成。

(二)從產業發展看。一是產業規模小。磨坪村的藥材、草畜產業起步比較晚、規模較小、效益較低,輻射帶動力不強。產業發展局限於種養植(殖)、銷售,失去了利潤空間最大的深加工環節,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二是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滯後。在全縣農業合作組織快速發展的社會潮流中,磨坪村在這一方面還處於空白,產業的發展缺乏領頭人,農戶之間處於“各掃門前雪”的狀態,缺乏“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共贏發展”的理念和機制,使產業發展形不成規模,形不成競爭力、形不成品牌。三是缺乏資金支援。

(三)從基礎設施建設看。 群眾居住條件比較差, 全村344 戶1744口人,沒有一處新農村示範點,60%的`農戶還 居住在xx年代修建的土木結構房屋。部分通社道路路面狹窄,小彎較多,特別是遇到雨天,泥濘不堪,群眾出行困難;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抵禦洪澇災害的能力不強;村級衛生所設施配套不到位,缺醫少藥,群眾看病難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四)從貧困型別上看。通過實地調研,磨坪村貧困型別主要有四種:一是因學致貧;二是因病致貧;三是缺技術。部分農戶致富願望強烈,但由於缺乏技術,有想法、沒辦法,致富渠道不寬;四是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致使留守勞動

嚴重不足,形成了“老人小孩建設新農村”的局面,難以脫貧。

三、意見與對策

1.加大優勢產業開發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國家各項惠農支農政策,通過科技引導、資金扶持等,對磨坪村的優勢產業在優化結構、提升質量、爭創精品上下功夫。一是在發展草畜產業上下工夫。大力發展草畜產業,創辦龍頭企業,發揮企業﹢協會﹢農戶的帶動作用,通過八年努力,實現人均2頭牛的目標。二是在發展藥材產業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地域優勢,擴大種植規模,使全村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0xx畝以上,實現人均一畝藥的目標。三是在飼養家畜家禽上下功夫。在養雞大戶的帶動下,充分利用林下養殖的巨大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放養專案,形成“戶戶抓養殖、人人懂技術”的局面,使林下養殖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渠道。四是在招商引資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蘭洽會、西交會等大型招商引資平臺,全力向外推介水碾子純淨水開發專案和海龍洞景區開發專案,建成兼有工業開發、宗教文化休閒、自然生態觀光為一體的旅遊綜合區。

2.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行開發式、“造血式”幫扶,以扶持專案為主要手段,通過專案建設,夯實基礎,改變磨坪村基礎設施滯後的狀況,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3.加快農村文化陣地建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多彩的文化活動,把村級活動場所和“農家書屋”的作用真正發揮起來,引導農民學知識、學文化,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佔領農村文化陣地,以更加和諧的環境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4.夯實基層組織服務基礎。完善並嚴格落實支委學習制度、議事決策制度等制度,抓好支委成員素質提升、作風建設等情況的督促考核,定期組織開展黨員集中學習,嚴格落實好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和黨內關懷激勵措施,培養好村級後備幹部,增強黨員在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發展中的示範帶動作用,帶領群眾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5.強化農民素質培訓措施。利用村村響、遠端教育等設,大力宣傳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和計劃生育、農業科技、安全維穩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黨的各項強農惠農、為民富民政策,增強廣大群眾的政策意識、法制意識和發展意識。抓緊抓好致富技能培訓,尊重農民意願,結合產業形勢,利用村“兩委”組織集中學習等形式,發揮遠端教育等資源優勢,有針對性地對農民開展培訓,著力提高種養植(殖)等產業技術的管理落實效果,根據個人特長、興趣等開展外出務工技術培訓,確保至少每戶有一人有一技之長,實現在家創業是產業技術能手,外出務工是行業技能人才。引導農民摒棄頭腦中的陳舊觀念,樹立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開拓意識,提高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術的主動性,努力造就一支有文化、

懂技術、會經營、善創新的新型農民隊伍,為主導產業發展、農民致富增收奠定深厚基礎。

第二篇:個人雙聯行動調研報告 1000字

X月X日,我局全體幹部職工來到聯絡幫扶村XX鄉XX村,每名幹部職工深入到各自聯絡戶,宣傳政策、講明意義。同時開展調查,摸清底子,掌握情況,初談幫扶計劃,確立幫扶專案。現將幫扶戶XXX家庭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1、家庭成員結構情況:聯絡幫扶戶XXX,家住XX村,全家6口人,3男3女,勞力3個,主要成員XXX,現年XX歲,國中文化程度,老伴XXX現年XX歲,國小文化程度, 2兒子分別是XXX24歲、XXX21歲,XXX國中文化程度,務農,XXX高中文化程度,現服兵役。其母現年84歲,現養老一直臥病在床,大女兒現以結婚。

2、土地佔有、種植結構情況:全家耕地面積25畝(一等塬地12畝,二等13畝),平均每年種植棉花10畝,佔比例40%,有機葡萄5畝,佔比例20%,小麥5畝,佔總糧田面積20%,孜然3.5畝,佔比例14%,玉米1.5畝,佔6%。

3、固定資產及裝置情況:佔有房屋9間,其中土坯房3間,磚混結構房6間,四輪農用車1輛,架子車1輛,電視機1臺、電冰箱1臺。

4、其它主要產業情況:從事養殖。年均養殖豬1頭,種羊4只。

二、經濟收支現狀

全年家庭總收入35000元,其中:農業收入30000元,養殖業收入4000元,饋贈收入1000元。總支出29060元,其中:農業支出10950元,養殖業支出1950元,,家庭生活

費支出4320元,醫療費5000元,其它支出6840元。當年純收入10500元,人均2100元。

三、 制約家庭經濟收入增長的因素

通過對該家庭基本情況和經濟收支現狀瞭解分析,制約其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農業種植結構不合理。現有糧田12畝,小麥種植面積達到5畝,佔總面積20%,玉米種植面積1.5畝,只佔總糧田面積的6%,小麥畝產量580斤,而玉米畝產量達800斤,是小麥畝產的1倍多,從市場價格相比基本平衡,據此應該調整玉米種植量。

2、養殖業發展規模太小。現養殖豬1頭,羊4只,養殖業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11%,是該家庭發展的輔助產業。但養殖數量較少,發展規模太小,效益不高。

3、果業生產發展後勁不足。主要是缺乏技術指導和科學管理經驗,在肥料投資,田間管理人力、技術投資方面資金不足。導致影響葡萄產量和質量。

四、幫扶計劃

1、調整糧食種植結構,在保證口糧的前提下,減少小麥種植面積,增加玉米種植面積,可調整為1:1.5。

2、擴大規模,增加豬和羊的養殖數,擴建圈舍,科學飼養,以增加家庭收入。

3、幫助聘請葡萄管理技術員現場培訓指導,掌握科學管理技術知識,提高葡萄管理水平,幫助解決化肥投資等問題。

TAG標籤:調研 報告 磨坪村 雙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