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工作報告/列表

【精品】畢業實習報告四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畢業實習報告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畢業實習報告四篇

畢業實習報告 篇1

學 院:

專 業:

班 級:

姓 名:

學 號:

實習日期:

指導教師:

前言

大學期間一直嚮往著去車間實習,想著去車間現場看看,熟悉一下自己以後

的工作環境。大四這一學期,終於等到了機會。我們滿懷著懷著嚮往與期待的心情來到了茂名石化煉油廠。我們小組分到焦化裝置的內操和外操實習。在外操實習時,在外操和師傅一起去巡檢,師傅帶我們去參觀了整個流程,給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學習掌握了一些有關加熱爐的知識,例如加熱爐的點火、除焦、爐溫的控制等問題。在內操師傅介紹了焦化裝置的工藝流程,引數是如何獲得的等問題。在實習過程中也認識了自己的一些不足,當師傅拿了不同型別的墊片讓我們看時,才發現自己學的知識太少了。

一、實習前的安全教育

石化行業具有“生產連續性強、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毒有害”等特點,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安全教育管理系統可以針對不同種類職工接受安全教育的情況進行管理,包括對外來人員安全培訓、職工安全培訓、特種裝置操作人員培訓情況和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四部分,其目的就是將企業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資訊化。

各車間管理員可根據自己的許可權,輸入各類安全培訓資訊,根據檢索條件查詢所需資料,統計彙總有關資料,對生成報表進行輸出列印,實時瞭解員工掌握安全知識的情況。

據統計資料顯示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所導致的事故約佔事故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因此對企業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提升職工的安全意識就是重中之重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工作效率較低,不利於資訊的有效共享。

“安全第一,高效生產”是每一個企業的管理目標。作為實習的學生,我們必須要經歷外來人員安全培訓管理模組。我們也要下車間,走裝置。所以,安全對於我們來說,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實習前,茂名石油化工廠對我們進行了安全按培訓。讓我們瞭解了安全生產的一些常識。

首先,在穿著方面。進入工廠,必須要佩戴安全帽。要穿棉製的工作服,不能穿其它型別的衣服和褲子。還有安全帽一定得繫好安全帶,如果不按相關規定的,必須接受相應的處罰。所以,為了大家的安全,進廠時大家必須按照相關規定辦事。

其次,大家不能帶打火機之類火源進入廠區,在廠區不能吸菸。進入廠區之後,在走裝置下車間時,非防爆手機必須關機。還有在下車間的過程中,在沒有師傅的允許下,為了大家的安全,我們不能亂動任何裝置。除非師傅要求或者是允許我們操作。

再次,緊急事故的處理方法。在走裝置期間,如果恰巧遇到緊急事故,我們首先得報警,打電話通知相關部門。在沒有把握的前提下,我們最好不要隨便亂動。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通知相關部門,然後離開危險裝置區,疏散他人,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再通過安全教育之後,接下來的就是安全教育考試。只有通過安全教育考試,

並且考試分數在九十分以上,才有資格領取進廠證,才能進入茂名石化廠進行實習。在經過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之後,大家都掌握了石化的安全教育知識。所以,考試對我們來說是小菜一碟,大家的考試成績都在九十分以上,全部符合進廠實習的條件。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對安全教育工作的管理不應再侷限於表格記錄和手工統計,藉助於資料庫的海量儲存以及查詢功能,充分利用現有的區域網及計算機裝置,發揮內部網的作用,可建立基於網路的安全教育管理系統,逐步向計算機資訊化管理轉變。

二、實習任務

1、對延遲焦化的原理有個基本認識。

2、向師傅請教各個管道的功能和用處。

3、瞭解煉化的基本裝置和構造。

4、適應倒班生活。

三、實習目的

1、通過生產實習使學生增加對石化生產企業的瞭解, 掌握工藝流程、工藝裝置、控制系統、生產管理,檢修等方面的知識。

2、生產實習是學生工程實踐教育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學生在進入工作單位之前接觸現場裝置、工藝等的一次全面性、系統性的學習機會。可以為畢業設計打下基礎,熟悉未來的工作環境;

3、通過生產實習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所學理論,充實和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增加對工藝流程、機器與裝置在化工生產中的地位、使用情況、製造工藝及過程等方面的感性認識,為今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通過向工人及技術人員學習,使學生對生產勞動和祖國的建設事業有深刻的瞭解,並通過實習瞭解社會和石化企業對大學生的基本要求。

四、實習注意事項和要求

1、統一著裝,配戴安全帽。

2、提前5分鐘到指定地點侯車,過時不等,切勿遲到。

3、排隊進油廠大門,預先出示入廠證或刷身份證進門。

4、聽從所在裝置的指揮和安排,不得違反車間紀律。

5、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進入裝置切勿亂摸亂碰。

6、要求帶筆記本和筆,隨時作記錄,積累實習資料。

7、實習指導教師每次入廠前和返回時,應清點人數。

五、茂石化聯合裝置簡介

焦化聯合裝置由一焦化、二焦化、氣體脫硫、液膜脫硫四套裝置組成,採用

一個班組管理四套裝置的模式,人員得到有效減少,目前設有5個生產班組,兩個清焦班,一個天車班,共115名操作工。

? 一焦化裝置設計加工能力為100萬噸/年,於20xx年12月在拆除舊焦化基礎建成投產。

? 二焦化裝置設計加工能力為100萬噸/年,於20xx年6月建成投產。 ? 氣體脫硫裝置設計為30萬噸/年,於1977年5月建成投產,原設計能力為11萬噸/年,20xx年12月新增加塔-5瓦斯脫硫系統,20xx年1月新增加塔-7液態烴脫硫系統。

? 液膜脫硫醇裝置設計能力15噸/小時,於20xx年7月建成投產。

六、實習過程

在聯合焦化四車間期間向師傅請教了焦化裝置的基本原理,具體如下詳解。 1 延遲焦化裝置工藝原理

焦化聯合裝置簡介

焦化聯合裝置由一焦化、二焦化、氣體脫硫、液膜脫硫四套裝置組成,採用一個班組管理四套裝置的模式,人員得到有效減少,目前設有5個生產班組,兩個清焦班,一個天車班,共115名操作工。

焦化聯合裝置簡介

一焦化裝置設計加工能力為100萬噸/年,於20xx年12月在拆除舊焦化基礎建成投產。

二焦化裝置設計加工能力為100萬噸/年,於20xx年6月建成投產。

氣體脫硫裝置設計為30萬噸/年,於1977年5月建成投產,原設計能力為11萬噸/年,20xx年12月新增加塔-5瓦斯脫硫系統,20xx年1月新增加塔-7液態烴脫硫系統。

液膜脫硫醇裝置設計能力15噸/小時,於20xx年7月建成投產。

1、延遲焦化裝置工藝原理

1.1、 延遲焦化的定義

延遲焦化過程是重油加工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經深度熱裂化將減壓渣油、常壓渣油、減粘渣油、重質原油、重質燃料油和煤焦油等重質油轉化為液體和氣體產品,同時生成濃縮的固體炭材料-石油焦,是煉油廠提高輕質油收率和生產石油焦的主要加工裝置。在該過程中,通常使用水平管式加熱爐在高流速、短停留時間的條件下加熱反應物料至485oC~ 515oC的反應溫度後進入焦炭塔,在焦炭塔內一定的溫度、停留時間和壓力條件下發生裂解、縮合反應,生成氣體、石腦油、輕瓦斯油、重瓦斯油和焦炭。由於反應物料在加熱爐管中停留時間很短,焦化原料僅發生淺度熱裂化反應,利用重質油在熱轉化深度較低時不易結焦的特點,讓重質油快速通過加熱爐爐管並獲得重質油輕質化所需要的能量,縮合生焦反應被“延遲”到加熱爐下游的焦炭塔內發生,故該過程被稱為“延遲焦化”。

1.2、延遲焦化工藝概況

延遲焦化過程是現代煉油廠中僅有的一種間歇-連續的加工工藝,通常採用一個加熱爐對應兩個焦炭塔,加熱爐連續進料,兩個焦炭塔並聯間歇切換操作,一個在生焦,另一個則在除焦,通過焦炭塔底進料四通閥來回切換,一般18-24小時切換一次。當一個焦炭塔內的焦炭達到一定的高度後,需要把進料切換到另一個焦炭塔,這個焦炭塔需要冷焦和切焦操作。通常採用小吹汽、大吹汽、小給水、大給水的冷焦方式,小吹汽是把油氣吹到分餾塔,大吹汽和給水時產生的油氣和蒸汽到放空塔。大給水時塔頂的溢流水和冷焦結束塔底排放的水進到冷焦水處理部分。

待焦炭塔內的水排放完之後,開啟塔頂、底法蘭蓋,採用高壓水進行除焦,除焦完成後封閉塔頂、底法蘭蓋,採用蒸汽進行驅趕塔內空氣和密封性試驗,然後引正在生焦塔的高溫油氣對該塔進行預熱,油氣自上而下通過焦炭塔進入甩油罐,甩油罐分離出的氣體進入分餾塔,凝縮油用泵抽送到分餾塔、原料罐或急冷管線回煉,也可以經冷卻後送出裝置。待焦炭塔預熱達到一定的溫度後,切換四通閥引渣油進入該焦炭塔進行裂解和縮合反應,另一個焦炭塔進行上述冷焦和切焦操作,兩個焦炭塔迴圈交替。

1.3焦化裝置的原料是什麼?

答:延遲焦化原料大多數是重油、渣油、甚至是瀝青。

1.4焦化裝置在全廠加工總流程中的作用?

答:將高殘碳的殘油轉化為輕質油。從重質渣油中獲得較多的輕質油品和石油焦

1.5延遲焦化裝置的工作過程

延遲焦化裝置是以貧氫的重質油為原料,在高溫下(約500℃左右)進行深度的熱裂化和縮合反應,生產氣體、汽油、柴油、蠟油和焦炭,它採用國內成熟的延遲焦化工藝,將焦化油(原料油和迴圈油)經加熱爐加熱迅速升溫至焦化反應溫度,進入焦炭塔進行焦化反應,生成的焦炭留於塔內,生成的油氣從塔頂出來進入分餾塔進一步分離。

1.5 焦化反應的型別

焦化反應是在高溫、低壓、無催化劑條件下主要進行裂解反應,縮合反應,其次是脫氫反應,加氫反應,環化反應等。

渣油中的大分子的烷烴、環烷烴大部分裂解,生小分子烷烴、烯烴、氫氣。 帶側鏈的芳烴,通常是側鏈斷開,生小分子烷烴、烯烴、氫氣,而芳環自由基發生縮合反應,生成多環芳烴或稠環芳烴,最後生成焦炭。

渣油中芳烴、稠環芳烴、膠質、瀝青質進行脫氫、縮合反應,轉化成氫氣、焦炭。

畢業實習報告 篇2

一、結構選型

本次實習工程專案多為多層結構。對於多層結構而言,在xx地區,採用框架結構既能滿足受力需要,功能需要而且相對而言經濟性好,因此結構形式多選框架結構或者框架剪力牆結構。

框架-剪力牆結構是目前結構選型中常用的形式,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的有機結合。框架結構易於形成較大的自由靈活的使用空間,以滿足不同建築功能的要求;剪力牆則可提供很大的抗側剛度,以減少結構在風荷載或側向地震作用下的側向位移,有利於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

二、結構佈置

1、平面佈置

結構的平面佈置是指在結構平面圖上佈置柱和牆的位置以及樓蓋的傳力方式。從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結構平面的質量中心和剛度中心相重合或者儘可能靠近,以減小結構的扭轉反應。xx地區主要的地震設防烈度為6度,因此建築物是需要考慮抗震要求的。在這次實習中,所有的建築平面都並不規整,不滿足平面佈置的要求。但是通過靈活的設縫和柱網的佈置,將不規則的建築平面分割成多個規則的平面,從而使各個單獨的分體系滿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區設縫應為防震縫,平面形狀複雜時,用防震縫劃分成較規則、簡單的單元。但對高層結構宜儘可能不設縫。

2、豎向佈置

豎向佈置的要求是:結構沿豎向(鉛直方向)應儘可能均勻且少變化,使結構的剛度沿豎向均勻。由於本次參觀的工程專案都屬於多層建築,因此在豎向佈置上的要求體現得並不多。

三、基礎設計

任何建築物都建在地層上,因此,建築物的全部荷載都由它下面的地層來承擔,受建築物影響的那一部分地層稱為地基,建築物向地基傳遞荷載的下部結構稱為基礎。

進行地基基礎設計時,必須根據建築物的用途和設計等級、建築佈置和上部結構型別,充分考慮建築場地和地基岩土條件,結合施工條件以及工期、造價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選擇地基基礎方案。

本次實習中各工程採用的基礎形式,既有柱下獨立基礎(淺基礎)又有樁基礎(深基礎)。以xx市xx辦公樓專案為例:該專案處於xx江畔,地質條件複雜,同時地下水位較高,並根據綜合評價,採用承臺樁基礎最為適宜。xxxxxxxx樞紐的一幢配套用房也採用了樁基礎的形式。但與前者不同的是這裡的樁直接與地基樑連在一起,取消了承臺,二者類似柱與樑的關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基礎形式的選擇和組合,在符合規範的前提下,還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

四、柱網的佈置

柱是框架結構的主要豎向受力構件,柱網的佈置對整個建築結構的功能和力學效能有這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優良的柱網布置能夠方便施工,加快施工進度。

柱網布置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

2、建築平面佈置的要求。

3、柱網布置要使結構受力合理。

4、方便施工。

五、承重框架的佈置

柱網確定後,用樑把柱連起來,即形成框架結構。樑柱剛接構成雙向樑柱抗測體系。一般情況下柱在兩個方向均應有樑拉結,故應在房屋縱橫向均應佈置框架樑。因此,實際的框架結構是一個空間受力體系。但為計算簡便起見,可把實際框架分成縱橫兩個方向的平面框架即橫向框架和縱向框架。

橫向框架--由建築物短方向的樑柱組成。

縱向框架--由建築物長方向的樑柱構成。

兩向框架分別承受各自方向的水平荷載。對於樓面豎向荷載,可由橫向框架承受,也可由縱向框架承受或縱、橫向共同承受。根據樓面豎向荷載的傳遞路線,可將框架的承重體系分為三種:

(1)橫向框架承重體系:橫向框架跨數往往較少,有利於增加橫向房屋抗側移剛度;縱向連繫樑截面尺寸較小,有利於建築的通風采光。

(2)縱向框架承重體系:適用於大空間房屋,淨空高度較大,房屋佈置靈活。

(3)縱橫向框架混合承重體系:各杆件受力較均勻,整體效能較好。

畢業實習報告 篇3

一,概述(實習任務、目的、地點的簡介)

1,實習任務與目的.

本次實習是畢業實習,主要鍛鍊動手能力,提高實踐能力。在實習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獨立工作和協作提高工作能力。在瞭解基本工藝流程的基礎上能夠結合所學的知識對工藝進行核算和評價,並與目前較流行的先進工藝進行對比,找出其優缺點。與此同時,可以瞭解一下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能,便於以後就業和努力方向。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加強自己的綜合能力,比如社交能力等。

2,高碑店汙水處理廠簡介

北京排水集團高碑店汙水處理廠是北京市擬建的14座城市汙水處理廠中規模最大的,也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城市汙水處理廠,承擔著市中心區及東部工業區總計9661公頃流域範圍內的汙水收集與治理任務,服務人口240萬,廠區總佔地 68公頃,總處理規模為每日100萬立方米,約佔北京市目前汙水總量40%。

高碑店汙水處理廠是北京市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汙水處理廠,其設計規模為100萬m3/d,按遠景規劃,其最終規模為250萬m3/d。該廠位於東郊高碑店村南,距舊城廣渠門約8km。雖然廠址地處市區邊緣,但水、電、交通等條件均甚便利。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汙水量迅速增長,使城區護城河嚴重汙染,環境惡化。為了保護環境,治理水汙染,50年代中期,按照城市總體規劃,確定了分流制排水原則,同時,開始修建汙水截流管。這些截流管事實上也是分流制汙水管系統的幹管。1960年,本地區汙水管網系統已基本形成,並在高碑店廠址建成一座為農田灌溉服務的、臨時性的初級汙水處理廠。25萬m3/d汙水經格柵、沉砂、沉澱後送到農田。這些措施暫時減輕了城區的汙染問題。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城市汙水量迅速增加,據統計,全系統下水道總長已達530km,汙水量達80萬m3/d,佔全市總排水量的40%,超出了現有排水設施的能力,迫切需要建設新的二級汙水處理廠並完善截流管網。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並進行了小型和中型試驗,為新的高碑店汙水二級處理廠的設計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依據。本工程分兩期建設,第一期50萬m3/d於1993年完成投產,第二期50萬m3/d已於1999年完成。

二,我的實習內容

1 綜述

當我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我便感受到了一股不平凡的氣息:藍藍的天空、潔淨的地面、蔓延的暖綠、清新的空氣… …這裡與前次去的鞍鋼生產協力中心大不同!工藝設計合理,出水水質好,自動化程度高,管理嚴格,不愧是典範。

高碑店汙水處理廠採用傳統活性汙泥法二級處理工藝:一級處理包括格柵、泵房、曝氣沉砂池和矩形平流式沉澱池;二級處理採用空氣曝氣活性汙泥法,經處理後的水排至通惠河,對還清通惠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汙泥處理採用中溫兩級消化工藝,消化後經脫水的泥餅外運作為農業和綠化的肥源。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用於發電可解決廠內20%用電量。廠內還有1 萬立方米/日的中水處理設施,處理後的水用於廠內生產及綠化澆灌。

設計資料

1. 進水水質

;SS=250 mg/L;TN=40 mg/L;NH4 N=30mg/L;

2. 處理程度

由於處理後出水排放至通惠河和通惠渠,根據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應執行二級標準。同時考慮到將作為工業冷卻水使用,故增加NH4 N指標,則處理後出水水質為:BOD5≤20mg/L;SS≤30 mg/L;NH4 N≤3mg/L。

3. 處理水回用

(1) 廠內回用水 建設一座1萬m3/d規模的中水處理設施,作為廠內設施清洗、沖洗車 輛、綠化和清掃雜用水。

(2) 工業冷卻水 二期工程可提供20萬m3/d作為工業冷卻水使用。

(3) 河湖景觀用水 處理後出水補給河道及公園河湖,美化城市環境。

(4) 農業灌溉用水 處理後出水用於農業灌溉。

4. 安全溢流

因流域內管網系統和處理廠建設規模尚不完全配套,同時考慮工業廢水事故排放對水處理廠的威脅,保留並改造191號井及溢流道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將汙水溢流入通惠河,保護汙水處理廠的正常執行。

2 工藝流程

1. 一期汙水工藝選擇

針對出水要求,通過試驗研究,一期選用前置缺氧段推流式活性汙泥法,延長曝氣時間,使出水完全硝化。汙泥處理採用兩級中溫消化工藝。沼氣用以發電。以補充能源。發電機的冷卻水、尾氣餘熱、供消化池加熱。提高熱能回收率。回用水的深度處理考慮在二級處理基礎上,增加混凝、沉澱和砂慮兩種簡單工藝,使出水水質進一步提高。

北京市高碑店汙水處理廠工藝流程圖

1——汙水泵房 2——曝氣沉砂池 3——初次沉澱池 4——曝氣池

5——二次沉澱池 6———接觸池 7——汙泥濃縮池 8——汙泥消化池

9——脫水機房 10——氣櫃 11——沼氣發電機

2. 二期汙水處理工藝選擇

汙水處理工藝採用傳統活性汙泥法二級處理工藝,分為兩個系列,每個系列為25萬m3/d。其中一個系列採用前置缺氧段活性汙泥法工藝,即在推流式曝氣池前設缺氧段(佔生物處理池總容積的1/12)其目的是改善汙泥性質,防止汙泥膨脹。另一個系列採用缺氧好氧脫氮活性汙泥法工藝,即在曝氣池進口段設定1/6池長作為脫氮池,後續1/6池長作為可變段,並採用內迴流泵進行曝氣池混合液內迴圈,內迴流比為200%。本系列出水自成系統NH4 N≤3mg/L,可直接作為工業冷卻水使用。 3. 一期(二期)汙泥處理工藝選擇

汙泥處理工藝採用重力濃縮、中溫兩級消化後機械脫水工藝。消化過程產生的沼氣用於發電。

二期消化池由原沼氣攪拌改為一級消化池攪拌以生熟汙泥混合為主,二級消化池攪拌以破浮渣為主;汙泥加熱由原蒸汽間歇直接加熱改為熱交換器連續加熱;消化池上清夜用泵回送作為汙泥管反衝洗用水,以防汙泥管堵塞;沼氣發電機改為低氣壓進氣方式,取消沼氣壓縮機層和球層中壓貯氣罐。改進後的二期汙泥消化工程更加完善,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3 廠區平面佈置

高碑店汙水處理廠是一座擁有30年曆史的老廠,由於原有構築物按臨時性設計,現已殘破不堪。除保留原有進水泵房及試驗場外,均被拆除,重新佈置。全廠分為五個區:水處理區、泥處理區、中水處理區、試驗場及管理區。各區之間用較寬的綠帶分隔以美化環境。廠區管網繁多,為節約用地並便利維修,設定了環狀通行式管廊。

4 汙水處理工藝過程(二期工程為例)

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瞭解整體的工藝流程,並作以細緻研究,包括產生的環境問題等。通過對工藝本身及其執行效果提出問題及發表自己的建議和看法。下面就逐一敘述。

一級處理系統

1. 格柵間

1.1概述

格柵的作用:用以截留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浮物,以便減輕後續處理構築物的處理負荷。高碑店汙水處理廠格柵分為粗格柵和細格柵。粗格柵柵距為100mm,細格柵柵距為20mm。

1.2格柵工藝控制引數

過柵流速

汙水在柵前渠道內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4—0.8m/s,經過格柵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6—1.0m/s原因:過柵流速太大,將把本應攔截下來的軟性柵渣沖走,降低格柵的工作效率;過柵流速太小,汙水中粒徑較大的砂粒將有可能在柵前渠道內沉積。

過柵流速的控制

柵前流速:v=Q/(B*H1) 過柵流速:v=Q/(δ(n+1)*H2)

B——柵前渠道的寬度 δ——格柵的柵距

n——格柵柵條數量 Q——入流汙水流量

H1——柵前渠道的水深 H2——格柵的工作水深

水頭損失

汙水過柵水頭損失與過柵流速有關,一般在0.2—0.5m之間,

1. 如果過柵水頭損失即格柵前後水位差增大,說明汙水過柵流量增大。原因:有可能是過柵水量增加或格柵區域性被堵死。

2. 如果過柵水頭損失減小,說明過柵流速降低;原因:注意可能砂在柵前渠道內的沉積

2. 進水泵房

進水泵的作用:將上游來水提升至後續處理單元所要求的高度,使其實現重力自流。泵房的執行:泵房的抽升量應同來水水量及後續構築物的處理相對應,並按照日水量變化,同水量變化進行調整,當抽升水量發生變化時,應同後續構築物及裝置協同調整。

設計規模100萬m3/d設定6臺立式汙水混流泵,一期4臺,二期2臺,水泵效能如下:

水泵流量m3/s水泵揚程m水泵轉速r/min水泵效率%水泵輸出功率kw

3. 曝氣沉砂池

3.1概述

原理

高碑店汙水處理廠二期採用曝氣沉砂池工藝,其主要功能是去除大顆粒的砂粒和無機物,避免砂粒沉積和堵塞管道,減少機械裝置的磨損。為了使分離出來的砂粒和無機物比較乾淨,不帶走有機物,以提高進水BOD濃度,高汙二期採用曝氣沉砂池,它的原理是通過曝氣使汙水產生豎向紊流,使水與大顆粒無機物產生摩擦,將黏附於砂粒表面的有機物洗下,砂粒沉降於池底的集砂槽,通過潛汙泵將砂子吸走,在螺旋砂水分離器中將砂水分離,砂子運走,分離出的汙水進入廠區汙水管線。

設計引數

高汙二期共設兩座曝氣沉砂池,每座曝氣沉砂池長為21米,寬6米,有效水深4.25米,當停止曝氣時,池中過流斷面上旋轉流速控制在0.3~0.4米,水平流速最大流量為0.092米/秒,最小流量為0.054米/秒,在最大流量50米/秒時,汙水在池中停留時間為6分鐘。

3.2執行操作及工藝控制

工藝控制

直接決定砂粒沉降的工藝引數是汙水在沉砂池內的漩流速度和旋轉圈數,旋轉圈數越多,沉砂效率越高;水平流速越大,旋轉圈數越少,沉砂效率越低。

當進入沉砂池的汙水量增大時,水平流速將增大,此時應增加曝氣速度,保證足夠的旋轉圈數,不使沉砂數量降低。

通過調整曝氣強度,可以使曝氣沉砂池適應入流汙水量的變化及來水中砂粒粒徑的變化,保證穩定的沉砂效果,操作人員應根據入流汙水中的砂粒的粒徑情況,在實踐中摸索出曝氣強度與水平流速的關係,以利於日常執行排程。目前根據執行情況,調整氣水比應在1:5~1:7之間較為適宜。曝氣沉砂池的水平流速可用下式估算:

Q——入流汙水量m3/s B——池寬m H——有效水深m n——投運池數

同時可根據上式確定不同水量時的投運池數,即確定最優曝氣沉砂池控制方案。具體資料如下:

每日處理汙水量(萬m3/d)0-

沉砂池投入執行池數1234

排砂操作

排砂操作重點要根據沉砂量的多少及變化規律,合理地安排排砂,保證及時排砂。排砂效果是由氣水比及來水水質決定地。高汙二期採用的是行車連續吸砂,使沉積在砂槽內的砂及時的排走,從而保證沉砂池的正常執行,執行人員應巡視到位,發現吸砂泵不出水後,應及時清除堵塞物,使砂泵恢復正常,防止砂泵燒燬或大量砂子積累而損壞吸砂設施。觀察砂水分離器出砂情況,發現異常應查詢原因及時排除。

3.3巡視與監測

執行人員在崗時,應及時巡視和監測,保證裝置、設施正常運轉,發現故障應及時排除,沉砂池各裝置及設施每兩小時巡視一次,沉砂池主要巡視和監測的內容包括:

(1) 沉砂池末端出水渠浮渣應及時清除,否則會產生惡臭及有毒有害氣體;

(2) 沉砂池配水是否均勻,不均勻調整之;

(3) 觀察吸砂泵、砂水分離器、行車電機等裝置有無堵塞、異響等不良現象,發現異常及時排除

(4) 隨水量水質的變化及時調整氣量,使出砂效果最佳;

(5) 砂車裝滿後及時運走,防止汙染工作環境。

3.4記錄

(1) 連續測量和記錄每天的除砂量;

(2) 定期測量初沉池排泥中的含砂量,以幹汙泥中的百分含量表示,這是衡量沉砂池除砂效果的重要因素;

(3) 應定期測定砂粒的粒徑;

(4) 每天記錄吸砂泵、行車、砂水分離器的運轉和裝置情況;

3.5維護

(1) 經常給吸砂機、吸砂泵、行車電機軸承部位加油,防止疲勞磨損;

(2) 曝氣沉砂池末端出水渠及砂水分離器上部的浮渣應及時清除,防止出現配水不均勻及出砂效果不好;

(3) 調整2#配水井上的4×Ф1400進水閘門,使各池之間配水均勻;

(4) 經常檢視吸砂泵的流量及出砂情況,避免大量砂子積於池底,積砂嚴重會損壞吸砂泵及吸砂機。

3.6異常問題的分析與排除

異常問題解決措施

吸砂泵不出水a.將吸砂泵提出水面,清除堵塞物

b.點動空轉,運轉正常後放入水中

吸砂機報警停車a.應立即檢查池底是否積砂過多,若因積砂過多,應立即洩空清砂

b.若不是上述原因,應檢查控制櫃找出報警原因後恢復執行,故障排除前,嚴禁復位,強制運轉

吸砂量銳減a.檢查氣水比是否過高

b.檢查吸砂泵是否堵塞

c.檢查砂水分離器的運轉情況

d.檢查來水水質及水量

4. 初次沉澱池

3.1概述

北京市高碑店汙水處理廠二期採用的是平流式沉澱池,分三、四兩個系列,每系列六座初沉池,共12座,每座沉澱池的長為75米,寬14米,池末端有效水深為2.5米,池底縱向坡度為0.005,每座沉澱池表面積A=1050m2;當處理水量為50萬m3/d時,其表面負荷為0.826m3/m2·h,初沉池水力停留時間為1.5小時。

初沉池上採用行車橋式刮泥機,配水渠道上防止汙泥沉澱安裝有飛力攪拌器,初沉池管廊裝有六組螺桿泵組,每組螺桿泵組由一臺破碎機和兩臺螺桿泵組成,負責兩組初沉池的排泥,每組螺桿泵的執行是間歇的,其執行週期可在執行中根據汙泥濃度來控制。

初沉池的主要作用是a、去除50%~60%的SS;b、使汙水BOD5降低25%~35%;c、去除漂浮物;d、均和水質。

初沉池的工藝原理是將汙水在池內進行初次沉澱,去除汙水中部分SS和BOD,沉降於池底的汙泥通過刮泥機的往復執行,將刮至泥鬥中,再經螺桿泵組將汙泥排至濃縮池,完成對汙水的一級處理。

4.2執行操作和工藝控制

工藝控制

初沉池工藝主要通過水力表面負荷及水力停留時間和出水堰板溢流負荷來控制,只要控制好這三項指標,初沉池的執行基本可以順利進行。

平流沉澱池的水力表面負荷一般控制在1.3~1.7 m3/m2·h,可用下式來計算:

Q——初沉池入流水量m3/h A——初沉池表面積m2

B——初沉池寬度m L——初沉池長m

初沉池的水力停留時間一般控制在1.5~2小時,平流式沉澱池的水力停留時間可用下式計算:

Q——入流汙水量m3/h B、L、H——分別是初沉池的寬度、長度和有效水深m

初沉池的出水堰板的溢流負荷是指單位堰板長度在單位時間內所能溢流的汙水水量,初沉池一般控制堰板溢流負荷小於10 m3/m2·h,堰板溢流負荷可用下式計算:

Q——入流汙水量m3/ h L——出水堰板總長度m

在日常的工藝執行中,我們可以通過控制以上三項引數中的某項來達到控制初沉池的目的,通常用於工藝控制的引數是水力表面負荷和水力停留時間:當水量發生變化時,投入運營的初沉池數量相應發生變化,以達到工藝的優化調控和節能增效。

畢業實習報告 篇4

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在實踐中鞏固知識;實習又是對每一位大學畢業生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也是我們走向工作崗位的第一步。

20xx年8月7日,我來到了洪都科技園一期工程專案部實習。我所在的施工專案在雅安市城南新區,它是由住宅樓、綜合樓、倉庫和兩個廠房組成。建築面積約13429.36平方米。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

一 、實習內容

因為實習期僅僅兩個多月,我來到工地的時候,該專案已經開工一段時間了,所以我只參加了部分工程的施工。

1.1地基驗槽

當基礎土方挖至設計標高後,必須進行地基驗槽。地基驗槽匯同設計單位、地勘單位、質監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地基專業分包單位進行地基驗收,通過驗收,一致認為地基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則進行下道工序。如有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地方,則必須由設計提出處理意見,並按設計的意見進行處理後再進行驗收,確認合格後才能進行下道工序。

1.2墊層及磚胎模施工

基槽驗收合格,進行墊層及磚胎模的施工,由於基坑面積較大,在墊層施工時,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必須先進行打巴的工作,依照設計標高認真振實趕平。作墊層時應對集水坑、電梯井等變截面處進行準確放線,並按照設計要求的放腳坡度線準確成形。還應將所有陰陽角處做成小圓角,當墊層澆好達到一定的強度後,便在墊層上準確彈出底板的外邊沿線。

1.3鋼筋的連線

本標段工程中的通長鋼筋、基礎樑、柱接頭和豎向鋼筋的連線用剝肋滾軋直螺紋連線,板內水平鋼筋採用綁紮連線,質量應符合規範要求。

1.4筏板鋼筋施工

(1)保證筏板主筋的受力高度。

1)由於基礎鋼筋重量大,底層鋼筋及疊合受力筋採用Φ25墊鐵,來控制受力鋼筋的位置及間距。鐵馬@1000,呈梅花狀佈置,詳圖:略

2)為保證受力主筋的受力高度和設計構造要求,在樑板中的雙層及多層鋼筋用L=250的Φ25墊鐵支撐。

3)現澆闆闆厚>100的負彎矩筋用“π”形墊鐵,Ф10@500,梅花型佈置。

4)筏板鋼筋的接長(詳主體結構鋼筋工程)

(2)筏板鋼筋的綁紮

1)劃鋼筋位置線:按圖紙標明的鋼筋間距,算出底板鋼筋需用根數並彈線控制,邊筋控制線距地下室牆板5cm。

2)綁基礎底板鋼筋: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先鋪底板下層鋼筋,同時綁好砼墊塊,再鋪底板上層筋,短向鋼筋在下,長向鋼筋在上。

3)鋼筋綁紮採用交錯順扣,每點綁紮,不得漏綁,砂漿墊塊間距1m梅花型擺放。

4)按彈好的牆、柱位置線,將牆、柱伸入基礎的插筋綁紮牢固。牆、柱插筋均預留至±0.00層相應標高。

5)鋼筋的定位:剪力牆、柱基豎向鋼筋直接與橫向底板鋼筋焊接,剪力牆、柱豎向鋼筋直接焊接在底板上部鋼筋上,再與水平筋(箍筋)綁紮形成內架,墊好墊塊來保證鋼筋保護層。樑中的雙層筋之間加放Φ25短鋼筋保證鋼筋位置。

1.5 筏板基礎模板

底板外側模採用250mm厚的磚膜,牆身內表面採用1:3的防水砂漿抹光,磚胎模外表面與基坑底線間區域用土填實。

(1)基礎支模形式如下圖:略

(2)積水坑的內模板採用鋼模板,支模詳示意圖:略

1.6 砼工程

本工程砼採用商品砼,砂漿採用預拌砂漿,砼採取泵送施工。

(1)柱砼澆築

a)柱砼澆築應分層連續進行,分層下料振搗厚度控制為500厚,鋼筋砼柱子應採用串筒下料。

b)柱砼澆前先澆一層5~10cm厚與砼同成份的砂漿,然後再澆築砼。

c)為減少柱底部模板在澆築砼時所受的側壓力,應適當控制砼的澆築時間,當澆築到2m高左右時,底部最初澆築的砼達到初凝為控制標準。

d)砼分層澆築時,採用振動棒振搗密實,振點佈置均勻,間距為400~500mm,振動上層時,振動棒應插入下層砼50mm,上下層砼澆築的間隔時間不大於砼初凝時間。

(2)樑砼澆築:砼澆築時,應連續進行,樑高超過500mm時,應分二層下料振搗。樑採用振動棒振搗,再輔以平板振動器二次振搗。

(3)砼養護:砼在澆築24小時後覆蓋灑水養護,在夏季施工時,應避免新澆暴晒,砼初凝後應採用白色塑料膜加草墊覆蓋保溫養護,摻外加劑的砼養護時間不少於14晝夜。

1.7基坑的安全防護

(1)基坑、基礎周邊按《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範》(JGJ80-1991)的有關規定在基坑周邊採用Φ48×3.8mm的架子管搭設護欄,護欄高1.2m,距基坑邊口距離不小於50cm。

(2)基坑四周1.5m範圍內,嚴禁堆放材料和土方,車輛進出場,設專人指揮,按規定路線行駛。

1.8 主體施工流程

軸線放測、高程傳遞→校正框架柱、牆豎筋、搭設操作架→框架柱、牆鋼筋連線(安裝預留預埋)→框架柱、牆腳施工縫處理→框架柱、牆支模(垂直度控制及校正)→現澆樑板、現澆樓梯支模扎筋(柱、頂施工縫處理)→裝置管線預埋→澆框架柱、樑板、現澆樓梯砼→養護→抄平放線→上層結構施工

1、鋼筋工程

(l)鋼筋製作安裝由專職鋼筋工長監督施工,由內業和質檢員複核檢查,對關鍵部位(如主次樑節點處和單、雙向板,框架樑柱加密的區域,樑、柱、板鋼筋的錨固長度及搭接長度),特別注意核查。

(2)鋼筋焊接操作工應持證上崗,在正式焊接前先試焊,焊件合格後方可施焊。所有焊接鋼筋應按規範要求進行取樣試驗。

(3)綁紮好的鋼筋必須由專業工程師、內業技術員和質安員三方檢查,保證不掉筋、不錯筋,達到質量要求,特別是樑板關鍵部位用箍焊牢,使柱主筋不致移動變形,板筋分線後拉通線綁紮,並及時辦理好隱蔽驗收記錄,為防止澆築砼時施工人員對樓板鋼筋的踩踏,樓板澆築砼時採用自制的活動跑道。

2、模板

(l)施工前,在模板面板和支承確定情況下,對模板支承體系進行設計,使其滿足在施工靜載和活載作用下不發生支承材料破壞:其支承體系變形也在容許變形範圍內。

(2)模板工程質量是砼構件位置外觀幾何尺寸準確的保證。所有模板安裝後應由分項工長和質檢員檢查軸線位置、標高、尺寸是否正確,支承架是否穩定可靠。由質檢員抽查複核合格後,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3)樑柱節點處模板應進行事先設計,採取特製的定型模板,以保證樑柱節點處砼結構不出現縮頸、夾渣等缺陷。

(4)為防止混凝土跑漿,對於鋼模板一定要檢修後才用於支模,對於板底模板縫採用厚膠紙帶粘結,木模的拼縫符合有關規範標準。

(5)為防止柱子砼出現蜂窩及露筋現象。柱子澆築高度>3m時,在柱子中部開設門子板,澆築採取每下料50cm澆搗一次,為消除層與層的接縫,要求振搗時插入下層5cm。

(6)為確保現澆砼的支楔幾何尺寸準確,採取如下措施:

l)支模前,校正柱子主筋,在框架樑上、下口20cm焊制定型鋼筋。

TAG標籤:報告 實習 精品 四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