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愛好/列表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簡單又好看

禮儀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我要繼續這種優良文化,文明禮儀手抄可以讓我們提高自身的素養。本站小編專門收集了文明禮儀手抄報,希望大家喜歡!

  文明禮儀手抄報賞析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簡單又好看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簡單又好看 第2張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簡單又好看 第3張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簡單又好看 第4張

  文明禮儀手抄報內容:古代文明禮儀

一、吉禮 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禮。

•祭宗廟• 《曹劌論戰》中“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犧牲玉帛”是祭宗廟的祭品,祭者將之列於神案之上,祈求祖先之靈的護佑。

•拜先聖•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我”入塾之初,便被領著拜匾和鹿,“算是拜孔子”,這也是吉禮的一種。

•臘祭• 古人在歲末祭社(即祭土地神),祈求生命之本――農業的豐收,是為臘祭。如《祝福》中寫道“天地眾神歆享了牲醴和香菸”,這便是祭者所期望的結果;又如《社戲》中所描述的“社戲”,也是為祭土地神而舉辦的大型民間活動。現今民間所謂“送灶”,則是“臘祭”的遺留。

二、嘉禮 和合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

•宴禮• 古禮規定,在宴飲之時,配以樂舞,是為宴禮。如《醉翁亭記》中寫道,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絲竹”(即管絃樂曲)便是宴禮的一部分。

•投壺之禮• 這種禮節是從古人宴時騎馬射箭取樂演化而來的,“投壺”即把箭投入壺中,壺束頸鼓腹,其中盛以小豆,使箭投入後不至於彈出,一般距投者三箭半,投中者罰不中者飲酒,以此活躍宴飲氣氛。如《醉翁亭記》中所說的“射者中”,其中“射”即投壺。

•尊老之禮• 《陳涉世家》中寫陳涉入陳之後,“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議事”,“三老”指三種老人,一是貴族中的老者,稱為“閣老”;二是平民中的老者,稱為“庶老”;三是為國捐軀者的.老人,稱為“死政者之老”。這三種老人國家給以優待,聲望極高。課文中的“三老”顯然不指“閣老”,而陳涉召之的目的,無非是看中其聲望。

三、賓禮 接待賓客之禮。

•朝覲之禮• 古時候諸侯定期朝見天子或霸主,是為“朝覲之禮”,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燕魏韓趙“皆朝於齊”?閌欽庵擲窠凇?BR>•會同之禮• 古時候諸侯四方會齊,共聚一堂,規模巨集大,是為“會同之禮”。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寫公西華的志向:“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其中“會同”即指“會同之禮”。

•相見禮• 古人等級制度森嚴,相見時,按長幼之序和官職大小行禮。《范進中舉》中寫范進進學回家,其丈人來訪,范進“向他作揖”,胡屠夫教訓他不要與“平頭百姓”“拱手作揖,平起平坐”,及後來范進中舉後張鄉紳來訪,“同范進讓了進來,到堂屋內平磕了頭”,都是古時的相見之禮。現今相見握手,也是相見之禮,不過卻完全沒有了等級之分。

•九賓•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九賓:由九名迎賓人員立於殿廷,依次傳呼接引使者上殿。這是當時外交上最隆重的儀式。

四、軍禮 師旅操演征伐之禮。

•師不功• 古時軍隊獲勝而歸,帝王會出城至郊外迎接,而軍隊打了敗仗,有進帝王也會如此。軍隊吃了敗仗,叫“師不功”或“軍有憂”,軍隊回國,則以喪禮迎接,國君身穿喪服,頭戴喪冠,失聲痛哭,並吊死問傷,慰勞將士。《殽之戰》中秦軍戰敗,“秦王素服郊次,鄉師而哭”,便是“師不功”之禮。

五、凶禮 哀憫、弔唁、憂患之禮。

《殽之戰》中,晉文公去世,其子晉襄公“墨衰絰”,穿上黑色的喪服以示哀痛。

陶淵明《輓歌》“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中“他人亦已歌”亦為凶禮。

現今人死了,他人舉哀樂,則是凶禮的流傳。

  文明禮儀手抄報資料:文明形象禮儀

我們中國自五千年來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當然,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文明形象禮儀

1.著裝要整潔、樸素大方,扣齊鈕釦或拉好拉鍊,整理好衣領。升、降旗儀式、集會活動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

2.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不佩戴項鍊、耳環(針)、戒指、手鍊、手鐲等飾物。

3.按要求繫好紅領巾:先把紅領巾折四折,置於衣領內,紅領巾的三角尖對正脊骨,打好領結,翻下衣領。夏天天氣炎熱時可於左胸前佩戴隊徽。

4.每天早晚必須洗臉、刷牙,保持面部乾淨。

5.不留長指甲,不塗指甲油。指甲內保持無汙垢,飯前便後要洗手。

6.經常整理儀表。頭髮適時梳洗,髮型大方得體,不染髮,不燙髮。男生前發不覆額,側發不掩耳,後發不及領;女生前發不遮眼,長髮不披肩。

TAG標籤:文明禮儀 手抄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