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愛好/列表

濱州的氣候特點有哪些特徵

濱州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連線蘇、魯、京、津的重要通道、魯北到河北的必經之地,國家級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濱州的氣候特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濱州的氣候特點有哪些特徵
  濱州的氣候特點

濱州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多年平均氣溫12.7℃,降水量564.8毫米,平均日照時數2632.0小時;風向冬季以偏北風為主,夏季以偏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2.7米/秒;年平均地面溫度14.7℃,最大凍土深度一般50釐米左右,無棣1984年曾達209釐米;年平均相對溼度為66%,8月最大為81%;年蒸發量1805.8毫米;無霜期205天。

  濱州的地理環境

地貌

全境地勢大體是南高北低,略向東北傾斜,漸次過度到大海,地面坡降1/4000~1/8000,其中黃河以北地面自然坡降1/8000~1/15000。以小清河為界,全境呈現南北兩種不同型別的地貌特徵。小清河以南的鄒平南部長白山脈屬泰沂山區北麓的低山丘陵區,海拔高於20米的區間在以西董為中心的鄒平縣西南部,其中大於500米的山地在西董西部的摩訶頂(826.8米,是濱州市最高點)——白雲山一線,面積約70平方公里,不到陸地面積的1%,其餘均為山前傾斜平原,地勢平緩,間有緩崗與窪地,海拔高程一般在8~800米。小清河以北為黃河沖積平原,海拔高程一般在1~20米,總體上地勢低平,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和決口氾濫,造成沉積物交錯分佈,加上河流沖刷、海潮內浸、自然侵蝕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形成了低崗、緩坡、淺窪相間,微地貌差異明顯的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徵。海拔低於3.0米的潮間帶主要在北部秦口河、馬頰河口,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海拔為20.0~3.0米的平原約佔陸地面積的96%。

地質

濱州市處於華北新生代沉降區東南部的濟陽拗陷中。新生代的下覆基岩是古生代的沉積地層和前震旦紀變質岩系,由數條北東東向斷裂分割成幾個小的斷塊,基本無中生代地層,新生代地層直接覆蓋於古生代地層之上,斷塊凹陷形成新生代凹陷盆地,沉積了全套巨厚的新生代地層,該地層為海相、湖相和沖積相碎屑的互層沉積,含大量有機物,有利於石油生成。除鄒平南部山區外,濱州市表層大部為第四紀沉積覆蓋,小清河以南處於魯中山區北麓沖積平原的中尾部,是洪積和沖積平原的疊交地帶,其洪積沖積地層厚度一般在100~200米。小清河以北屬黃河沖積沉積,厚度多在200~400米之間,其中小清河與黃河之間最厚,達400米。長期以來,濟陽拗陷區屬沉降地帶,地殼一直處在一面下陷,一面為河流沖積物填充的.狀態,尤其是黃河的多泥沙河流的沖積作用佔優勢,沖積速度大於地殼沉降速度,形成了廣大的沖積平原。

  濱州的景點

麻大湖景區位於博興縣城南3公里處,處在魯中泰沂山脈山前沖積平原和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的交迭地帶,是又烏河、朱龍河、孝婦河等7條河流匯聚而成的內陸淡水湖泊。全湖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3.5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現有水面積1.5萬畝,最大水深2.3米,平均水深1.2米,湖泊呈東西方向,西窄東寬,湖盆淺平,三面高北面低,湖底高程在5.8-6.2米之間。湖區風景秀麗多姿,魚類資源豐富,水生植物繁多,水域廣闊,葦蒲叢生,芙蓉似錦,湖中有河,河中有渠,船道縱橫,素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美稱。湖區是歷代文人名相聚會地,有齊桓公會盟諸侯的"會城遺址"、晏子使楚歸來接風洗塵的"飲酒廳"等。每年一度的"中國博興國際小戲藝術暨董永文化旅遊節"在這裡舉辦,更為湖區增添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藝術風采。麻大湖物類豐瞻,經調查,湖區共有浮游植物133種,浮游動物103種,底棲軟體動物19種,經濟魚類40種,水生及溼地植物173種,還時常有野鴨、大雁、天鵝在此出沒。

興國寺(俗稱丈八佛),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丈八佛村(原寨高村)處於濱市、淄博市、東營市、壽光市四市中心地段,自廣饒縣城南立交橋向西19公里路北。省級柏油路直通寺門,地處平原地區,交通便捷,環境幽雅,真乃學佛參禪殊勝之聖地。興國寺始建於東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左右,寺內供奉一尊千年古佛——丈八佛。據考證:唐天寶;金天眷;元貞;明成化、萬曆、崇偵;清道光均重修過。毀於清末年間,未有修復。1998年復建天王殿,丈八佛殿,大雄寶殿和東西廂房。公元2004年中旬,由安徽省大九華山百歲宮出家僧人釋常固師傅接管興國寺。師傅在短短的幾年裡,共為寺裡籌集善款500萬左右。建有居士寮房,唸佛堂,齋堂等配套設施及全寺的地面硬化,大雄寶殿的開光,法器的健全等,使興國寺恢復了昔日的巍巍壯觀與金碧輝煌。丈八佛造像位於山東省博興縣湖濱鎮丈八佛村北興國寺遺址上,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明保護單位。該造像雕造於東魏天平元年(534年),為一青石立式圓雕造像,通高7.1米、像高5.6米。高肉髻、方面、大耳。著褒衣博帶式通肩袈裟,內著僧祗支,胸前結帶。雙手作施無畏與願印,赤足立於覆蓮座上。蓮座正面中間浮雕力士、博山爐、迦婁羅。正面兩側及左、右刻四組26個供養人。興國寺始建於東魏天平元年(534年),佛像高2.3米,面積不清。北齊天保年間(550年~559年)有丈八佛大殿,隋、唐、宋皇統及天眷、明成化及萬曆都重修過。清道光年間寺院佈局有正殿(丈八佛殿)、三佛殿、關聖帝君殿,三殿呈扇面形佈局。清末寺廢,僅存正殿。民國初年殿祀,造像露立於天。

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經林業部批准,於1992年9月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鄒平縣境內,地處鄒平縣與章丘縣交界處,系長白山脈,白雲山系,地形複雜多變,山勢陡峭險峻,溝谷曲折狹長,懸崖絕壁較多,一年四季分明。公園總面積480公頃,其中林業用地356公頃。風景區佔地7200公頃,森林覆蓋率近90%,共有五條旅遊線路,總長6000餘米。整個景區空氣清新,生態環境良好,地形複雜多變,溝谷曲折狹長,山、石、瀑、泉、雲霧等景觀眾多,被譽為“魯中生態明珠”。景區以休閒度假、養生健身主題,主要景觀有英雄石、碧血潭、九瀑澗、九潭溪、水簾洞、鶴鳴谷、鶴翔嶺、百鳥園、野葡萄溝、槐花谷、長生院等。

雕窩峪位於山東省鄒平縣縣城西南5公里處。景區北有濟青高速公路,距淄博市區30公里,距濟南市區不足50公里。是山嶽型自然風景區。系隋末(公元611年)王薄起義遺址。雕窩峪峪長3華里,奇險秀麗。景區三面環山、地形複雜,植被茂密。主要景點有石門、石城牆、點將臺、王薄軍糧處、潛龍澗、蓮花峰、迎春嶺、筆尖石等。景區還建有碧霞祠、玉皇閣,每年農曆九月初九舉辦為期一週的大型廟會。

TAG標籤:氣候 濱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