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愛好/列表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

中國人有很強的家庭倫理觀念,重視親族情誼與血親聯絡,由此形成了中秋和睦團圓的中秋文化,團圓是中秋節習俗的中心意義。你瞭解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圖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圖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圖片欣賞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圖一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 第2張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圖二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 第3張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圖三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 第4張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圖四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 第5張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圖五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內容資料1:中秋傳說之吳剛伐桂

傳說之一

相傳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天咫》。

傳說之二

吳剛又叫吳權,是西河人。炎帝之孫伯陵,趁吳剛離家三年學仙道,和吳剛的妻子私通,還生下了三個孩子,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陽神炎帝,把吳剛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

而吳剛的妻子對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飛上月亮,陪伴吳剛,一個變成“蟾蜍”,一個變成“兔”,一個變成了蛇,詳見《山海經》。

傳說之三

南天門的吳剛和月亮裡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經常掛著與嫦娥相會而疏於職守。玉皇大帝知道後,一氣之下就罰吳剛到月亮裡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樹,如果吳剛不砍光這棵月亮樹,便不能重返南天門,亦不能與嫦娥相會。

吳剛砍啊,砍啊,從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將樹砍光,玉帝卻派烏鴉來到月亮樹旁,“唰”的一聲,把吳剛掛在樹上的上衣叼去了。吳剛馬上放下斧頭,去追烏鴉。衣服追回後,吳剛回到樹旁一看,只見被砍下的所有枝葉又生到樹上去了。從此,每當吳剛快要砍光大樹的時候,烏鴉就站在樹上哇哇大叫,吳剛只要停下斧頭,望它一眼,大樹便會重新長出枝葉。

這樣,年復一年,吳剛總是砍不光這棵月亮樹。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樹葉從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要是誰拾獲這片月桂樹的葉子,誰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銀珠寶。

  三年級中秋節小報圖片素材內容內容資料2:和古人一起賞月

遠古時期,白天靠陽光,晚上靠月亮。人類看著月出月落,月缺月圓,心生敬畏;月亮現身於夜晚,朦朧的光與影相偕,飄灑大地,在深山幽谷,在潺潺水邊,或是稠密的樹蔭盪漾,或是一脈清光迷離,陰森而神祕,這便容易使人幻覺叢生,浮想聯翩,於是一些神話就悄然浮現了,自然就產生了月崇拜,月亮被尊為“夜明之神”。古時祭月被列入皇家祀典的內容,而百姓是無權祭月的。一種神祕的外在支配力量在阻止著平民接近月亮和祭祀月亮。

隋唐之後,隨著人們對天文知識和自然規律的進一步瞭解和掌握,月亮“夜明之神”的宗教色彩逐漸淡化,皇室貴族對月神祭祀壟斷權逐漸消失。《唐逸史》記載:“羅公遠,鄂州人。開元中,中秋夜侍明皇於宮中玩月。”《夢粱錄》中說:“(中秋)此際金風薦爽,雨露生涼,丹桂飄香,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玩月就是賞月的意思,與以前祭月的神聖不可同日而語,說明月亮開始普照朝野。

雖然唐朝還沒有中秋節,但由於唐人的浪漫和崇尚自然的天性,中秋賞月已成為當時文人墨客的時尚。文人們將清秋明月視為可賞可玩的奇觀,吟誦中秋明月的詩篇尋常可見。張祜《中秋玩月》雲:“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秋月還常常引發人們的思鄉之情,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以及白居易的“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

中秋賞月之風到了宋代更加盛行,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中秋日,京城酒樓、茶舍等都要妝飾一新,牌樓要扎綢掛彩;晚上的夜市則更加熱鬧非凡,老百姓多一起登上樓臺賞月,而達官貴族則登上自己的樓臺賞月。

中秋節成為民俗節日是從宋代開始的。宋朝文人雖然還沿襲賞月的古風,但其情趣卻與唐朝不同。唐人多從月亮聯想到山河的秀美、千里外的朋友;而宋人則對月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世態,發出“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的感嘆。當然這種感傷的情懷主要集中在一些多愁善感的文人身上。而一般老百姓則把中秋作為世俗歡愉的.節日,通宵達旦進行慶祝。南宋的市井貧民甚至“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水滸傳》的第二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和第三十回“武松大鬧飛雲浦”都寫到了中秋賞月飲酒的狀況。在三十回裡張都監為了陷害武松,擺出了闔家團圓、飲酒賞月的架勢,還讓養娘唱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說明這首曲是當時中秋佳節的流行歌曲;曲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更是強烈地表達了人們中秋團圓的意識。

明清以後,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習俗。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的鄉村還保留著點塔燈的習俗,記得兒時,一吃完中秋夜飯,就趕著出去看點塔燈,然後再賞月。儘管生活是那麼清貧,但中秋節的月亮總是帶給人們一份希望和尊嚴,使生活不至於潦倒和頹廢。中秋的習俗很多,形式也不盡相同,但都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傳統節日作為文化生存的節點,是民眾表達內心感情的重要時機,是民眾精神的重要寄託方式。民眾有著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不斷通過節日習俗表達出來,這些理想和追求有豐收富裕、健康長壽、歡樂吉慶、平安和順等。中國人有很強的家庭倫理觀念,重視親族情誼與血親聯絡,由此形成了中秋和睦團圓的中秋文化,團圓是中秋節習俗的中心意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圓和團圓的意義互相契合,“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長生”,表達了民眾祈望和睦團圓和健康長壽的文化心理。

可惜,如今人們對物質生活的畸形追求,像霧霾一樣遮住了中秋明月光彩。在人們急匆匆的“現代化”步伐中,中秋這個如此富有詩情畫意、意蘊深厚的內涵不知有多少都被我們有意抑或無意地忽略了。平時整日總是忙忙碌碌於所謂的生計,感覺不到那些看似縹緲虛幻的真實存在;到了中秋節,要麼把它簡化為“吃”的沒有任何文化的載體,要麼把它當作互送月餅、進行感情投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