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愛好/列表

攝影新手必須學懂的問題

初踏進攝影路的新手們,一般都會四處蒐集資料,以增進對攝影或器材使用的知識。在不斷吸收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難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攝影新手必須學懂的問題,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攝影新手必須學懂的問題
  8條攝影新手必須學懂的問題

1. 變焦能力

您能分辨以下哪枝鏡頭的變焦能力較強嗎?

a) 1枝24-120mm的鏡頭

b) 1枝150-600mm的鏡頭

24-120mm的鏡頭比150-600mm的鏡頭有著更高的變焦能力。變焦能力與焦距並無關係。24-120mm的鏡頭,變焦能力為120/24 = 5倍;而150-600mm鏡頭,變焦能力為600/150 = 4倍。現在的天涯鏡,焦距可在18-300mm,變焦能力便是300/18 = 16倍了。

2. 光圈大小

常聽說大光圈小光圈,到底以下哪個光圈值光圈較大?

a) f1.8

b) f22

f1.8。光圈數值越少,光圈便越大。光圈的f值,就是鏡頭焦距/光圈孔徑。

3. 收小光圈

很多人說用小光圈可拍出更銳利的相片,假設現時我的鏡頭可用光圈範圍是f3.2至f40,那我該用以下那個光圈值才會拍出較銳利的相片?

a) f3.2

b) f11

c) f40

f11,但仍需視乎不同鏡頭而定。每枝鏡頭有著不同特性,收小光圈的確可提高畫質,但一般只是以鏡頭的最大可用光圈收小几級,而非收到最小。過小的光圈值亦會對畫質造成影響。那最大和最小的光圈豈不是沒用?這當然不是!要決定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還要看您拍甚麼。我們先不理會景深的問題,舉例來說,拍銀河時一般會用上大光圈;而拍星芒時一會用上小光圈。

4. APS-C遠攝

常聽到Full Frame比APS-C好,但又聽說APS-C能拍得更遠,到底APS-C是否真的能拍得更遠?

APS-C的確能拍得更遠,但也要了解一下背後的原因。簡單來說,APS-C的感光元件相比Full Frame的較小,拍出來的相片四邊都會被裁切掉,故相同畫素的APS-C及Full Frame相機,拍出來後,APS-C的視角會較小,景物就像拉近了一樣。

5. 空間感/壓縮感

要說空間感與壓縮感,隨時可用上半天

6. CPL/GND/ND

不同的濾鏡有著不同的效能。您能分辨CPL/GND/ND的'使用時機嗎?

CPL為Circular Polarizing Filter (環形偏光鏡),多用於風景拍攝,讓相片色彩更豐富,天空拍起來更藍。題外話一說,拍風景的各位,如要判斷當時天空那位位置是最藍,可以舉起手,姆指與食指造出V字形 (小朋友模仿拿槍的動作),然後用食指指向太陽,姆指的方向便時當時天空最藍的位置了。

GND為Graduated Neutral Density (漸變中灰濾鏡),多用於減低天空及地面光位反差。

ND為Neutral Density (中灰鏡/減光鏡),多用於白天使用慢快門的情況,例如拍攝瀑布等。

7. 白平衡/K數

以上圖片表示了色溫的K數值。相片如要拍出冷調(偏藍),該將相機的自定白平衡調成以下哪個K數值?

a) 3000K

b) 7000K

3000K。這是一個很多人也混淆的問題。根據色溫K數的圖表,K數越低,色溫越紅;K數越高,色溫越藍。那為何低K數值,反面拍出來會更藍,這不是剛好相反了嗎?對!就是相反了!相機的自定白平衡,目的是校正現場色溫。假設現場的真實色溫為5000K,而相機也判斷為5000K,這時將相機的白平衡K數調成3000K,相機便會開始校正。當調成3000K後,相機便會認為現場是3000K色溫,經運算後,便會調整色溫成5000 + (5000-3000) = 7000K,所以拍出來的照片便相反地偏藍了。相反如調成7000K,相機運算後,色溫便變成5000 + (5000-7000) = 3000K,故相片便會偏紅。

過程或許不算太重要,但要總結的是,在相機的設定裡,設定K數越小,相片會越呈冷調;K數越大,相片越呈曖調。

8. 安全快門

何謂安全快門?安全快門該如何計算?假設我用一枝沒防震的鏡頭,以200mm的焦距拍攝,安全快門是多少?

所謂的安全快門,意思是以這快門拍出來,一般都不會因手震而令相片模糊。如果以200mm拍攝,安全快門便是1/200s。安全快門的計算方法非常簡單,就是1/焦距。如果拍攝焦距為100mm,安全快門便是1/100s。假如使用210mm的焦距拍攝,安全快門為1/210s,但相機沒有1/210s的快門值,這時便可選快一點的,即是1/250s作安全快門。

計算好安全快門後,在沒腳架時,便可透過提ISO值,配合安全快門,拍出不會模糊的相片。

部份鏡頭設有防震功能,部份更能提供減5級快門的功效。意思是如果透過200mm拍攝,安全快門雖是1/200s,但防震系統可讓您減5級快門,即可用1/60s的快門來拍攝也能維持穩定。

安全快門僅為參考值,須視乎不同人及環境,以及不同器材而有所不同。

  新手使用矩陣測光時的技巧

(一)在正常受光的場景時

在一般正常受光的環境,即是沒有非常光亮或是非常暗的情況下拍攝,現代的數碼相機已經能夠很準確地測光,儘量在相片光位和暗位之間保持平衡,聰明地設定光圈、快門和ISO的數值。 因此無論在戶外還是室內,只要不是在極端光源下拍攝,也可以信任矩陣測光的能力,直接拍攝便可以了!

(二)在逆光/背光的場景時

在你在拍攝逆光/背光的相片時,你的主體會背向光源而鏡頭則會正向著光源,這時候相機的矩陣測光會認為相片光亮地方很多(假設你的主體不是覆蓋著整個畫面),因而把相片整體調暗以達至平衡,主體會變得曝光不足或是變成剪影。 當然若果最終目的是拍成剪影的話便很方便,否則你必須大幅度增加曝光補償(有時需要+3EV)或是使用閃光燈來替主體補光了!

(三)在拍攝黑色/白色的場景時

當黑色/白色東西佔相片很大部分的時候,矩陣測光便會出錯,認為環境很暗/很光而得出過曝和曝光不足的錯誤設定,因此我們在按下快門前便要因應經驗來-/+ EV以修正矩陣測光的缺失了。 有一個口訣很容易記,各位一定要知道:

遇暗則暗(-EV),遇光則光(+EV)

解釋:遇到黑色的東西要減EV,遇到白色的東西要加EV(很多同學也會弄錯!)

(四)拍攝人像時

正常來說,拍攝人像相片時人像的臉孔應該有著正確的曝光,因此在曝光方面更加要加倍留意。

(五)正面面向太陽/光源時

當你的相片會包含太陽或是強光源時,除非你是使用廣角鏡頭而光源只佔相片的一小部分,否則相機會把曝光降低,令相片偏暗。 這時不妨在拍攝前已經+0.7或+1.3EV(按情況調整),讓相片回覆正常曝光。

(六)拍攝夜景時

TAG標籤:攝影 學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