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者

當前位置 /首頁/從業資格證/社會工作者/列表

社會工作互動涵義及型別

社會互動是指社會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以及群體與群體之間通過資訊的傳播而發生的相互依賴性的社會交往活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工作互動涵義及型別,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社會工作互動涵義及型別

  (一)社會互動的涵義

社會互動是指社會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以及群體與群體之間通過資訊的傳播而發生的相互依賴性的社會交往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社會互動的涵義:

(1)社會互動必然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

(2)個人之間、群體之間只有發生了相互依賴性的行為才存在互動;

(3)社會互動以資訊傳播為基礎;

(4)社會互動並非只是在面對面的場合才發生,存在著間接互動;

(5)社會互動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的,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具有不同的意義;

(6)社會互動還會對互動雙方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產生影響,並有可能對社會環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們的互動往往遵循一定的行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動結構。

  (二) 社會互動的情境

社會互動總是在特定情境下進行的,瞭解情境及情境的要求,是社會互動的基礎。根據不同的標準,社會互動的情境可以區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1) 二人關係、三人關係與多人關係

根據參與互動的人數,可以區分出二人關係、三人關係、多人關係等不同的互動情境,不同情境對於互動有著不同的要求。

(2) 熟悉情境、工作情境與社交情境

這是根據互動的目的所進行的區分。在工作情境下,互動雙方有特定的目標,有明確的分工,言談舉止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而且很少有情感的交流;在社交情境下,人們往往是為了互動而互動,並無其他目的,在有些情況下,可能有較深的感情投入;熟悉情境主要是指人們與熟人之間日常交往的場合。

(3) 情感關係、工具關係與混合關係

這是根據互動參與者之間人際關係的性質所做的區分。情感關係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中的人際互動和社會交換遵循需求法則;工具關係是個體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與他人交往時發生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雙方並不預期有親密的情感關係和長期交往,雙方互動和交換遵循公平法則;混合關係是指個體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種人際關係,交往雙方都預期將來還會繼續交往,並有一定的情感聯絡,雙方互動和交換遵循人情法則。

  (三)社會互動的過程

關於社會互動的過程,主要有兩種觀點:

(1) 貝爾斯的互動過程分析

美國社會學家貝爾斯提出,社會互動可以區分為定向階段(主要解決情境辨識的問題)、評價階段(主要解決態度確定問題)和控制階段(主要解決行為選擇問題)。但是,首先,這三個階段並不是直線發展的,有時可能會重複某一階段;其次,在互動的各個階段中往往伴隨有情緒的因素,因此互動過程分析可能要同時涉及到工作任務領域和社會情緒領域;再次,在多人互動中,人們與誰互動,進行哪方面的互動,都有較強的選擇性。

(2) 芝加哥學派的四階段說

芝加哥學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等人主張把互動過程區分為競爭、衝突、順應和同化四個階段。

  (四)社會轉型與社會互動

(1)一方面,社會轉型必須通過長期的、廣泛的社會互動來實現;

(2)另一方面,社會轉型必然會引起互動情境和互動方式的根本變革。

  (五)社會互動的維度與類

(1)社會互動的維度

通常,為了具體描述特定互動的狀態,人們要考察社會互動的以下幾個維度:

1.向度,反映互動的方向,表明互動雙方關係的性質;

2.深度,反映互動的程度,表明互動雙方相互依賴的大小;

3.廣度,反映互動的範圍,表明互動雙方交往領域的大小;

4.頻度,反映一定時間內發生互動的多寡;

5.強度,反映互動中情感投入的強弱。

(2)社會互動的型別

1.合作

合作是社會互動中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對互動各方都有某種益處的共同目標而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

合作成功具備的條件有:目標一致、對於如何達成目標能夠取得基本共識、動作配合、要講信用。

2.競爭

競爭是指社會上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對於一個共同目標的爭奪。是一種間接的反對關係。

特點如下:首先是人們對於一個相同目標的追求;其次被追求的目標必須比較少和比較難得;最後競爭的目的主要在於獲得目標物,而非反對其他競爭者。

3.衝突

衝突是人與人或群體與群體之間,為了某種目標或價值觀念而相互鬥爭的方式與過程。是直接的反對關係。

衝突與競爭的區別:首先,衝突的目的更為直接即打敗對方,它是直接以對方為攻擊目標的一種互動行為;其次,衝突雙方有直接的、公開的、面對面的接觸;最後,衝突各方所爭奪的目標具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

4.強制

強制是指社會互動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核心是一種力量對另一種力量的統治和制約。

5.順從與順應

順從指互動中的一方自願或主動的調整自己的行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

順應的含義比較廣泛一些,除了順從的含義外,還指互動的雙方都調整自己的行為,以實現相互適應。

  (六)集合行為的一般特徵

(1)集合行為又稱集體行為、大眾行為,是指一種人數眾多的、自發的無組織行為。由集合行為引起的是少量的非常規事件。

(2)集合行為一般具有下列三個特徵:1.人數眾多;2.無組織性;3.行為者相互依賴。

(3)與組織行為相比,

1.在行為產生的原因上,組織行為主要是解決那些程式化了的經常事件,而集合行為往往是處理某個社會突發事件;

2.在行為方式上,組織行為一般遵循正常的社會規範和角色關係,而集合行為往往採取非常規的方式;

3.在互動特點上,組織行為一般是經過組織層次產生的制度化行為,而集合行為則是通過個人情感的相互刺激而產生的;

4.從持續時間上看,組織行為是長期的重複行為,組織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達到長遠目標,而集合行為持續時間短,主要是為了應付突發事件。

  (七)集合行為理論

(1)斯梅爾塞的基本條件說

斯梅爾塞認為,集合行為實質上是人們在受到威脅、緊張等壓力的情況下,為改變自身的處境而進行的努力。集合行為的發生有六個“必要且充分”的條件,它們是:環境條件、結構性壓力、誘發因素、行為動員、普遍情緒的產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會控制能力。

為了避免破壞性集合行為的發生,一些社會學家提出了“社會減壓閥理論”,認為社會應該有自己的減緩結構性壓力的機制,以疏導社會成員中的一些不滿情緒,避免不滿情緒向現實行為的轉化。

(2)模仿理論

該理論認為,當人們面臨突發事件時,多數入將處於喪失理智狀態,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行為出現“還原現象”。這時人們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與在場的多數人行為一致,由此導致集合行為產生。

(3)感染理論

該理論認為集合行為是人們情緒感染的結果。參與集合行為的人,其有意識的人格已經消失,無意識的人格佔據主導地位,情緒和觀念的感染,以及暗示的影響,使得人們的心理朝著某一方向發展並具有將暗示的觀念立即轉變為行動的傾向。

(4)緊急規範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在集合行為中雖然沒有群體規範,但面臨突發事件時,人們之間通過互動會產生一種“緊急規範”。這種“緊急規範”一旦產生,同樣會對在場者形成規範壓力,迫使他們去仿效和遵從,從而產生集合行為。緊急規範理論往往將集合行為中最先出現而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種行為方式看作是“緊急規範”。

(5)匿名理論

匿名是指人們沒有明顯的群體或個人標誌。匿名理論認為,—些破壞性集體行為的產生.是由於集合行為中的人處在匿名的地位上,從而產生責任分散的心理,並降低了對社會規範的遵從性,由此在集合行為的場景做出平時很少甚至沒有做過的舉動。

(6)資訊傳播理論

該理論強調資訊傳播在促發集合行為方面的作用。集合行為是非組織行為,它的資訊不是得自組織渠道,而是來自非組織渠道——謠言。謠言可以在任何時候發生,但在社會出現壓力時更容易流行。正是謠言的傳播,引導了一致認識和共同情緒的產生,從而導致集合行為。在另外的情況下,大眾傳播媒介的資訊傳播也會促發集合行為。

(7)控制轉讓理論

該理論認為,集合行為中的個人行為實際上是一種理性行為。在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都控制著自己的行動,而在集合行為中,人們已經把對自身行動的控制權轉讓給他人。但是這種轉讓實際上是理性權衡的結果,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收益。轉讓行動的控制權,並不必然導致混亂,但如果接受轉讓者控制不了形勢,就可能會發生集合行為。

  (八)幾種典型的集合行為

(1)恐慌

恐慌是指人們在面臨某種直接威脅時所產生的緊張心態及所作出的不協調的違反常規的行為。

(2)謠言

謠言是從不知名的來源發生,通過非正式途徑傳播的資訊,它往往是人們在情況不明的時候,利用集體想象構造出來的沒有確切事實根據的描述某一廣泛關心事件的資訊。

(3)流行

流行是指一個時期內在社會上流傳很廣的外表和行為的風格,是一時為人們所崇尚的生活模式,它涉及服飾、音樂美術、娛樂、語言、用品等各個方面。人們追求流行是個性表現與從眾心理的統一。

TAG標籤:涵義 社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