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

當前位置 /首頁/出國留學/留學美國/列表

2016留學美國

最近讀了一篇分享,一對跨國夫婦認真分析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孩子回中國唸書。很多觀點有一定參考性也有一定真實性,提到很多經濟原因,也能理解。美國加州矽谷的生活費確實很高,國內的教育費用確實較低。下面是小編千辛萬苦,整理的一些資料希望能幫助大家。

2016留學美國

中國高中=機械重複的作業+無休無止的考試!

回憶一下自己的經歷,我一直很感激自己能上一所充滿人文精神的高中,遇到許多睿智博學的老師,儘管後期學校也迫於升學壓力取消了許多課外活動,但是想起當年的課外閱讀書目以及高一的社團活動和學生會,還是覺得曾經有過很美好的經歷。

當然,除去這些有限的活動,記得更多的是每天無窮無盡的作業以及一輪又一輪的考試。每天9節課從早上到晚,幾乎就是機械的重複,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上大學。成就感,自然是有的,但是僅限於考試成績好的時候。那種某一次考試發揮失常的痛苦常常招致無數個夜晚的輾轉難眠,想必任何一個積極進取的非學神或學霸級的普通學子都會在此頻頻點頭。

然而除此之外,我不記得我有任何興趣愛好,甚至任何可以讓我的大腦暫時從學習壓力中釋放出來的東西。就算是戀愛都處於被遏制的狀態,每天躲躲藏藏,本來應該是唯一的快樂,反而帶來更多的焦慮與煩惱。回憶高中三年,絕大多數記憶都停留在許多的考試,許多的作業,以至於在偶爾喘息的間隙跑出去瘋玩一場,亦或者在晚自習時與同桌小聲說話的片段都成了記憶中難以尋覓的奢侈品。

結果是:除了會考試,我什麼都不會!

這樣的學習模式,從優勢來說,這是學習的充實感,知識掌握鞏固的連續性,是單純的學生生活,是全面而紮實的基礎教育。但是三年之後,我收穫的除了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什麼都沒有。我沒有愛好,沒有特長,不參加體育活動,從來沒有做過家務,不會任何生活技能。除了會考試,我什麼都不會。

我也不知道自己與別人有什麼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是走著這樣的步驟,沒有誰與誰不同。我們都是拿著一樣成績單,算著一樣數學題的高中畢業生。

我更不知道將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除了學習還能做什麼;卻隨波逐流地與其他人一樣懵懵懂懂地走進大學校門,又不由自主地因為一件叫做“畢業”的事情被“流放”到那個十分陌生的社會大熔爐中去,去接受鍛造,接受挑戰,既能承受失敗,也要不屈不撓,但這一切對於僅擅長紙上談兵的我們無疑是痛苦而艱難的。

那麼對於過來人的我們來說,明知自己的下一代也會面臨同樣的一份艱難,又為什麼不早作打算,讓他們儘早做人生規劃的主人?

美國高中=精彩紛呈的課餘活動+自由自主的選課模式!

10月份在國內參加教育展的時候,許多家長都告訴我,他們的兒子們是如何偷偷跑出去打籃球然後被校長抓回去訓話,是如何每天作業寫到凌晨一點多鐘又在 6點起床去上學的。

我常常忍不住以此對比我每天工作的高中:每天2點半放學,學生去打球,去參加社團活動,去劇社,去樂隊。自主選擇課程,課後也有輔導,但是一般不會超過2個小時。每個月學校還有各種“全民狂歡”,舞會,rally(拉力賽),遊行,變裝周,學生之間也常常有各種私下的派對,課外活動非常地豐富。

而更讓我欣賞的卻是允許孩子們自己選修課程的模式。所有學生有一定的主科必須選擇,同時對於單獨的學科,只有規定的必修內容,其餘的內容則列為選修範圍。一旦完成了必修內容,剩下的課程就可以都由自己選擇重點學習的物件,包括藝術或者音樂類的課程一樣都可以作為大學升學的重點課程。偏科沒有關係,全科也可以,只要每選的一門課都認真獲得好成績。

因此,我從來不覺得這裡的高中對學生來說很容易,相反,它可能比國內的高中更辛苦,因為它對學生提出的是更多的要求。

結果是:除了學習,我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美國申請好的大學,學習成績好只是底線。真正能夠進入頂尖名校的孩子,除了有4.0的GPA,往往還同時參加好幾個社團,一定是一到兩個體育隊的成員,大部分在學生會擔任要職,週末還要去醫院或者救援所做義工,暑期一定不能閒著,揹包旅行,長期義工,願意多學習的學生可以註冊名牌大學的暑期課程,足夠優秀的學生甚至都可以申請到大學的研究所裡面做實習。

這樣對學生多元化的要求與期待,始終不斷地敦促著孩子們永遠朝著全能的方向發展。而這些除了學習以外的忙碌,往往都是孩子們所愛好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從小的薰陶,才使得這裡的成年人們普遍都有積極向上的個人愛好。不至於同我們一樣一離開校園就迷失方向,一下班就無所適從只會上網看電視,放假則成為沙發土豆白白荒廢一個又一個週末,身體越來越差,等待退休的時候又彷彿回到了剛畢業時的迷茫,陷入一天又一天的無所事事的焦慮之中。

在美國,一個普通的計算機碩士,週末可能在動物園從事保護蛇類的工作;一個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數學老師,卻有可能是攀巖高手,鍾情各種極限運動;一對從事金融工作的夫妻,到了週末就成了專業潛水教練,免費教中學生潛水技巧……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我越來越開始懷疑從小被灌輸的那種除了學習什麼都可以放棄的價值觀是否正確,那些為了學習而沒有任何個人興趣的日子是否值得。

會生活=努力學習+認真玩耍

我常常想,其實當年念高中的我也願意去做義工,也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喜歡學歷史,喜歡跑跑跳跳。如果當年的我也有像今天我眼前這些學生一樣的機會,我也會參加學校啦啦隊,也會每週末去教堂整理衣物、幫窮人分盒飯,我也會有許多時間讀我喜歡的小說,選更多的歷史課,學更多的文學課,不用做那麼多的數學題。

我看到我的學生們會很辛苦很辛苦地念書,但是也會在週末的舞會很認真很用力地玩一個晚上;我看到我的學生們為了各種課外活動忙得焦頭爛額,但是這些活動卻能帶給他們巨大的樂趣和深刻的回憶,同時也充當了緊張學習生活的調節劑,而且它們往往會變成伴隨一生的愛好和追求。從這些學生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更多的笑容,更多對於生活的熱愛,以及更多想要為了自己理想努力的動力。這樣的孩子,我不知道他們將來會從事怎樣的工作,但是他們一定會是快樂的人。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

我不想自私地為孩子設定一條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老路,因為我已經知道這條路會是什麼樣子。我寧願他能有機會去擁有自己的選擇,能夠發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的成績不用非常好,但是在他意識到他可能永遠上不了頂尖名校那一天時,他還能很自信地說:“我是一個善良的人,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有許多喜歡做的事情,我還是體育隊的明星。”

他的青少年生活不用依靠一張成績單上面的數字來衡量也能過得充滿幸福感,並且像這裡千千萬普通的高中孩子一樣,進入一個普通的大學,擁有一個平凡而快樂的未來,永遠保持一份屬於自己的愛好,那麼這樣的孩子,無論處於怎樣的環境,我相信他也會始終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度,因為他有一個富有的精神世界!

TAG標籤:留學 #